专利名称:汽车离合器从动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离合器从动盘的改进发明,特别涉及的是从动盘花键结构发明。
背景技术:
在现在技术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其离合器从动盘也作过多次的改进,查中国专利CN1091494C,名称为单向轴承逆止式离合器从动盘,其发明内容是这样描述的花键突缘上装缓冲弹簧,两侧的磨擦片和压簧板固定一体,其特征是花键凸缘凸台和花键套为单向轴承,单向轴承为滚柱和弹簧构成,花键突缘凸台为轴承外套,花键突缘凸台轴承外套为曲面,花键套为轴承内套。这种离合器从动盘是依靠花键突缘轴承外套的曲面作用,才能单向旋转的,但这种从动盘轴承外套内的曲面难以加工,稍有不慎,就不能实现单向旋转,并且由于在轴承外套内加工,其表面光滑度势必处理不完善,造成其运转不稳定,且加工的精度难以掌握,造成制造从动盘的难度增高。
发明内容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制造加工方便、精度高、运行稳定的汽车离合器从动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该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包括有面片、弹簧上盖和下盖、齿圈壳、花键及滚柱,所述弹簧盖上装有缓冲弹簧,所述花键为单向轴承,所述齿圈壳为轴承外套,所述花键凸缘上设有放置滚柱的容槽,所述容槽底部为三个不同半径圆弧相切并呈“~”形的曲面,所述容槽沿其横向还开有凹槽,并在凹槽设有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利用容槽底部曲面和轴承外套间形成不同距离,使滚子在曲面上的一个弧面内单向转动,该曲面圆弧与轴承外套间的距离和滚柱的外径相同,如果外套反向转动,其磨擦力势必会带动滚柱离开原来转动的弧面,但由于此时与滚柱接触的弧面为凸面,且与轴承外套之间的距离小于滚柱外径,致使滚柱停止转动,实现花键单向旋转的功能,在容槽的横向设有凹槽,并在内设有弹簧片,这是为了滚柱在曲面弧面上转动更加稳定。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主题所制作的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其制造工艺简单、运行稳定,必将给广大汽车用户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图3为实用新型齿圈壳以及内装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为图4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该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包括有面片1、弹簧上盖2和弹簧下盖4、齿圈壳7、花键6及滚柱8,所述弹簧盖上装有缓冲弹簧3,所述花键6为单向轴承,所述齿圈壳7为轴承外套,所述花键6上设有放置滚柱8的容槽10,所述容槽10底部为三个不同半径圆弧相切并呈“~”形的曲面,在容槽10的横向设有凹槽11,并在凹槽11设有弹簧片8,所述容槽10底部的曲面上的凸面与轴承外套之间的距离小于滚柱的外径,轴承外套逆向转动时,其与滚柱之间的磨擦力将带动滚柱8向曲面上的凸面移动,而致滚柱8停止转动,这就实现的单向转动的功能,将其装在汽车上,在汽车行驶时,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能实现不踩离合器直接换档,如需加速时,不踩离合器换高档,踩下油门,从动盘与飞轮同步,由于其是单向旋转,促进齿圈壳即轴承外套和花键同步旋转,达到提速的目的;如减速时,不踩离合器,换低档,松开油门,从动盘与飞轮同步,减速器输入轴和花键运动快,由于花键能相对轴承外套旋转,致使花键和轴承外套停止输入动力,实现减速的目的。在汽车起步时需要踩离合器。采用这种离合器从动盘可减少驾驶员的操作程序,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延长了离合器总成、飞轮、摩擦片及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对汽车的传动系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特别是在繁华拥挤的街道上行车或在崎岖的山路上驾车,更能体现其优越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包括有面片(1)、弹簧上盖(2)和弹簧下盖(4)、齿圈壳(7)、花键(6)及滚柱(8),所述弹簧盖上装有缓冲弹簧(3),所述花键(6)为单向轴承,所述齿圈壳(7)为轴承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6)凸缘上设有放置滚柱(8)的容槽(10),所述容槽(10)底部为曲面,所述曲面为三个不同半径圆弧相切并呈“~”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10)沿其横向还开有凹槽(11),并在凹槽(11)设有弹簧片(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花键(6)凸缘上设有放置滚柱(8)的容槽(10),所述容槽的底部为三个半径圆弧相切并呈“~”形的曲面。本实用新型利用容槽底部曲面的特点,容槽底部曲线与轴承外套即齿圈壳形成不同距离,使滚柱只能在容槽底部曲面的一段弧面内呈单向转动,从而使花键单向转动,汽车行驶时,能不踩离合器直接换档,其工艺简单、制造方便、稳定性能好,可广泛应用在汽车上。
文档编号F16D13/70GK2644768SQ03208639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日
发明者林晓秋 申请人:林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