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52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管,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丝网编织的导水管的管接口与丝网导水管之间的连接构件。
技术背景丝网编织的导水管由于其具有随意弯曲而在供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将丝网导水管用于供水系统,必须在丝网导水管的两端固定设置管接口,通过连接构件将管接口与丝网导水管相连接,然后管接口再与供水系统相连接。目前工业上一般均采用压紧套管将丝网导水管紧固接在带有台阶的接管上,然后通过接口螺母与供水系统相连接。这种传统的连接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缺陷难以承受管内的高压,一般在压力大于3千克/厘米2时,接口处即会爆裂,有时还有可能渗水,使这种结构的丝网供水管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本发明人已申请两件中国专利01254160.5和01276462.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采用新的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以达到抗压防爆防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包括胶管、外套不锈钢编织丝网、管外设有棘齿且设有台阶的管芯、一个与台阶相配合的接口螺母、一端设有子口的压套,其特征在于管芯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卡箍槽,并在其中放置一个卡箍;管芯还设有一个旋槽;管芯插入接口螺母,套上压套,把卡箍压入卡箍槽内,再将管芯插入胶管内,不锈钢编织丝网带整个管子顶入压套到底,用旋槽调节。在管芯的台阶与接口螺母的配合处设有一个密封垫。
上述的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的使用方法与常规的供水管相同,将接口螺母旋紧在用水器上即可。
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改变了传统的制造结构,采用卡箍槽与卡箍,可大大提高抗拉能力,采用中国轻工业部行业标准QB/T1334-9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其内部水压可达100KG/CM3以上,远高于现有技术,可以抗压防爆防脱落,既可用于冷水,也可用于热水,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和工业的供水系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芯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包括胶管7、外套不锈钢编织丝网6、管外设有棘齿2b且设有台阶2d的管芯2、一个与台阶2d相配合的接口螺母1、一端设有子口5a的压套5,其特征在于管芯2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卡箍槽2c,并在其中放置一个卡箍4,卡箍4是一个开口圆环;管芯2还设有一个旋槽2a;管芯2插入接口螺母1内,套上压套5,把卡箍4压入卡箍槽2c内,再将管芯2插入胶管7内,不锈钢编织丝网6带整个管子顶入压套5到底,用旋槽2a调节。用同样方法装好另一端,即可通过模压成型。
从图1中可见,在管芯2的台阶2d与接口螺母1的配合处设有一个密封垫3,可以增强密封性能。该密封垫是硅胶垫。
接口螺母1、管芯2、卡箍4和压套5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造。
从图2中可见,管芯2设有卡箍槽2c,此槽2c可根据管子抗压要求而定。抗压100-150KG/CM3设一槽即可;抗压150KG/CM3以上,可设二槽。卡箍4与卡箍槽2c的结构,加上棘齿2b可以抗压防爆防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包括胶管(7)、外套不锈钢编织丝网(6)、管外设有棘齿(2b)且设有台阶(2d)的管芯(2)、一个与台阶(2d)相配合的接口螺母(1)、一端设有子口(5a)的压套(5),其特征在于管芯(2)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卡箍槽(2c),并在其中放置一个卡箍(4),卡箍(4)是一个开口圆环;管芯(2)还设有一个旋槽(2a);管芯(2)插入接口螺母(1)内,套上压套(5),把卡箍(4)压入卡箍槽(2c)内,再将管芯(2)插入胶管(7)内,不锈钢编织丝网(6)带整个管子顶入压套(5)到底,用旋槽(2a)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芯(2)的台阶(2d)与接口螺母(1)的配合处设有一个密封垫(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垫(3)是一个硅胶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丝网编织防爆供水管,该不锈钢丝网编织供水管包括胶管、外套不锈钢编织丝网、管外设有棘齿且设有台阶的管芯、一个与台阶相配合的接口螺母、一端设有子口的压套,管芯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卡箍槽,并在其中放置一个卡箍;管芯还设有一个旋槽;管芯插入接口螺母,套上压套,把卡箍压入卡箍槽内,再将管芯插入胶管内,不锈钢编织丝网带整个管子顶入压套到底,用旋槽调节。在管芯的台阶与接口螺母的配合处设有一个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卡箍槽与卡箍结构,内部水压可达100KG/cm
文档编号F16L33/20GK2641417SQ0324458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7日
发明者李荣春 申请人:李荣春, 薛洪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