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混合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延时混合龙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稳定出水、调节水温的延时混合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设于龙头本体内的阀体,所述冷水阀腔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延时阀芯;所述热水阀腔内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将热水阀腔分隔成上活塞腔和下活塞腔,所述上活塞腔联通上腔室,所述下活塞腔联通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阀杆复位弹簧;所述冷水出口和热水出口均联通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的的延时阀芯设于冷水阀腔内,其工作环境一直为冷水环境,可保证稳定的延时功能实现稳定出水;按钮组件不仅可以通过按压按钮实现开水,而且可以通过旋转按钮实现水温调节,功能丰富,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延时混合龙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延时、冷热水混合龙头。

【背景技术】
[0002]现由于水资源稀缺,为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公共场所内一般使用延时关闭的延时龙头,但该延时龙头为单冷龙头,不适宜冬天使用;现在,出现了有冷热水混合功能的延时龙头,但由于其延时结构泡在温水(冷热混合水)中,受水温变化产生膨胀或其他改变,致使其延时时间不稳定,出水流量无法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稳定出水的延时混合龙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延时混合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设于龙头本体内的阀体,所述龙头本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阀体上设有冷水进口、冷水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冷水阀腔和热水阀腔;所述冷水阀腔包括联通冷水出口的上腔室和联通冷水进口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延时阀芯;所述热水阀腔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将热水阀腔分隔成上活塞腔和下活塞腔,所述上活塞腔联通上腔室,所述下活塞腔联通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下活塞上下活动可关开下活塞腔联通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阀杆复位弹簧;所述冷水出口和热水出口均联通出水管。
[0005]优选的,所述延时阀芯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联通上腔室的出水口,壳体的侧壁设有联通下腔室的进水口,所述壳体内在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形成冷水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上下移动可关开冷水通道的浮体,所述浮体的下端与壳体的下部构成内腔,所述浮体上设有联通上腔室和内腔的芯杆通道,所述芯杆通道内设有上下活动可关开芯杆通道的芯杆;所述芯杆下端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芯杆复位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延时阀芯的开关为通过下压可开水的芯杆;所述阀体的冷水出口和热水出口分别对着出水管入口的上下端,所述阀体在龙头本体内可上下移动,所述阀体的上方设有按钮组件,所述阀体下部与龙头本体之间设有阀体复位弹簧;所述按钮组件包括基座和按钮,所述基座固定在龙头本体上,所述基座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压住阀体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中部设有调节孔;所述按钮的底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活动套设在基座上,所述按钮与基座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所述轴杆设于延时阀芯的芯杆的上方,按压按钮时轴杆可下压芯杆,所述轴杆的下端可滑动内套于调节孔,所述轴杆可带动调节块旋转。
[0007]优选的,所述轴杆与基座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方设有压套,所述压套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固定在基座的螺孔内;所述按钮组件外侧设有包住按钮下部和基座的护盖。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孔和轴杆下端的形状均为多边形。
[000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延时阀芯设于冷水阀腔内,其工作环境一直为冷水环境,可保证稳定的延时功能实现稳定出水;按钮组件不仅可以通过按压按钮实现开水,而且可以通过旋转按钮实现水温调节,功能集中,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延时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6]龙头本体I出水管11
[0017]阀体2冷水进口 211
[0018]冷水出口 212热水出口 213
[0019]热水入口 214下腔室22
[0020]延时阀芯23壳体231
[0021]浮体232芯杆通道2321
[0022]进水口 233冷水通道234
[0023]出水口235芯杆 236
[0024]芯杆复位弹簧237内腔238
[0025]上腔室24上活塞腔25
[0026]阀杆26上活塞261
[0027]下活塞262下活塞fe27
[0028]阀杆复位弹簧28护盖3
[0029]按钮组件4按钮41
[0030]按钮复位弹簧42轴杆43
[0031]压紧螺母44压套45
[0032]密封圈46基座47
[0033]调节块48调节孔481
[0034]阀体复位弹簧5。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延时混合龙头,包括龙头本体I和设于龙头本体I内的阀体2,所述龙头本体I上设有出水管11,所述阀体2上设有冷水进口 211、冷水出口212、热水进口 214、热水出口 213、冷水阀腔和热水阀腔;冷水进口 211可连接冷水管,热水进口 214可连接热水管;所述冷水阀腔包括联通冷水出口 212的上腔室24和联通冷水进口211的下腔室22,所述上腔室24和下腔室22之间设有延时阀芯23 ;
[0037]如图4所示,所述延时阀芯23包括中空的壳体231,所述壳体231的顶部设有联通上腔室24的出水口 235,壳体231的侧壁234设有联通下腔室22的进水口 233,所述壳体231内在出水口 233和进水口 234之间形成冷水通道234,所述壳体231内设有上下移动可关开冷水通道234的浮体232,所述浮体232的下端与壳体的下部构成内腔238,所述浮体232上设有联通上腔室24和内腔238的芯杆通道2321,所述芯杆通道2321内设有上下活动可关开芯杆通道2321的芯杆236 ;所述芯杆236下端与内腔238底部之间设有芯杆复位弹黃237 ;
[0038]如图3所示,所述热水阀腔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阀杆26,所述阀杆26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活塞261和下活塞262,所述上活塞261将热水阀腔分隔成上活塞腔25和下活塞腔27,所述上活塞腔25联通上腔室24,所述下活塞腔27联通热水进口 214和热水出口 213,所述下活塞262在下活塞腔27内上下活动可关开热水进口 214和热水出口 213的联通,所述阀杆26与阀体2之间设有阀杆复位弹簧28 ;
[003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冷水出口 212和热水出口 213分别对着出水管11入口的上下端,所述阀体2在龙头本体I内可上下移动,阀体2上移动时冷水出口 212的出水截面变小、热水出口 213的出水截面变大,阀体2下移时冷水出口 212的出水截面变大、热水出口 213的出水截面变小,通过调整阀体2的位置可对出水管11冷热混水的温度进行调整;所述阀体2的上方设有按钮组件4,所述阀体2的下部与龙头本体I之间设有阀体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使阀体2压紧按钮组件4,通过调整按钮组件4可调整阀体2在龙头本体I内的位置;
[0040]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按钮组件4包括基座47和按钮41,所述基座47固定在龙头本体上1,所述基座47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压住阀体2的调节块48 ;调节块48与基座47螺纹固定,旋转调节块48可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块48,阀体2在阀体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跟着调节块48做上下移动;所述调节块48的中部设有调节孔481 ;所述按钮41的底部连接有轴杆43,所述轴杆43活动套设在基座47上,所述按钮41与基座42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42,所述轴杆设于延时阀芯2的芯杆236的上方,按压按钮41时轴杆43可下压芯杆236,所述轴杆43的下端可滑动内套于调节孔481,所述调节孔481和轴杆43下端的形状均为多边形或花键,轴杆43转动时可带动调节块48旋转;所述轴杆43与基座47之间设有密封圈46,所述密封圈46的上方设有压套45,所述压套45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母44,多层设置密封效果好,所述压紧螺母44固定在基座47的螺孔内,压紧螺母44和基座47内螺纹连接体积更小;所述按钮组件4外侧设有包住按钮41下部和基座47的护盖3,保护按钮组件4不被杂物堵住影响其功能。
[004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开水时,下压按钮41,按钮41下方的轴杆43下压延时阀芯2的芯杆236,内腔238与上腔室24联通,内腔238失压,浮体232在下腔室22的冷水压力下向下移动,冷水通道234打开,冷水从下腔室22进入上腔室24,上腔室24的冷水从冷水出口进入到出水管11中,上腔室24的冷水还进入上活塞腔25推动阀杆26下移,阀杆26下移时下活塞腔27联通热水进口 214和热水出口 213,热水从热水出口 213进入到出水管11中,冷水和热水在出水管11中混合后流出。
[004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关水时,放开按钮41,按钮41在按钮复位弹簧4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芯杆236在芯杆复位弹簧23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延时阀芯2出水一段时间后的浮体232的上下受水压力相同,浮体232在芯杆236的推动下向上移动直至封闭冷水通道234,上腔室24失压,阀杆25在阀杆复位弹簧28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直至下活塞262封闭冷热水进口 214。
[0043]如图1至图5所示,顺时针旋转按钮41时,按钮41通过轴杆43带动调节块48旋转,调节块48向下移动并推动阀体2下移,阀体2的冷水出口 212的出水截面变大,热水出口 213的出水截面变小,出水管11中的混水温度降低。
[0044]如图1至图5所示,逆时针旋转按钮41时,按钮41通过轴杆43带动调节块48旋转,调节块48向上移动,阀体2在阀体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上移,阀体2的冷水出口 212的出水截面变小,热水出口 213的出水截面变大,出水管11中的混水温度升高。
[004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延时混合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设于龙头本体内的阀体,所述龙头本体上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冷水进口、冷水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冷水阀腔和热水阀腔; 所述冷水阀腔包括联通冷水出口的上腔室和联通冷水进口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延时阀芯; 所述热水阀腔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将热水阀腔分隔成上活塞腔和下活塞腔,所述上活塞腔联通上腔室,所述下活塞腔联通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下活塞在下活塞腔内上下活动可关开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的联通,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阀杆复位弹簧; 所述冷水出口和热水出口均联通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混合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阀芯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联通上腔室的出水口,壳体的侧壁设有联通下腔室的进水口,所述壳体内在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形成冷水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上下移动可关开冷水通道的浮体,所述浮体的下端与壳体的下部构成内腔,所述浮体上设有联通上腔室和内腔的芯杆通道,所述芯杆通道内设有上下活动可关开芯杆通道的芯杆;所述芯杆下端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芯杆复位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混合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阀芯的开关为通过下压可开水的芯杆;所述阀体的冷水出口和热水出口分别对着出水管入口的上下端,所述阀体在龙头本体内可上下移动,所述阀体的上方设有按钮组件,所述阀体下部与龙头本体之间设有阀体复位弹簧;所述按钮组件包括基座和按钮,所述基座固定在龙头本体上,所述基座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压住阀体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中部设有调节孔;所述按钮的底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活动套设在基座上,所述按钮与基座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所述轴杆设于延时阀芯的芯杆的上方,按压按钮时轴杆可下压芯杆,所述轴杆的下端可滑动内套于调节孔,所述轴杆可带动调节块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混合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与基座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方设有压套,所述压套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固定在基座的螺孔内;所述按钮组件外侧设有包住按钮下部和基座的护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混合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和轴杆下端的形状均为多边形。
【文档编号】F16K11-12GK204284536SQ201420682952
【发明者】蔡学宇, 刘炎新 [申请人]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