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用于使管路中的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而防止向另一个方向流动。普通的止回阀只能控制流体的流向,而不能控制管路的通断。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将止回阀与球阀或者闸阀配合使用。但这样管路的成本会提高,且安装和操作变得麻烦。
为此,人们提高了各种各样的技术解决方案,有些还申请了专利。本发明人也提出了一种“新颖可控止回阀”,其专利申请号为032297157。该新颖可控止回阀是在阀体内装有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且有一弹簧作用于这两个阀板上,在阀体内还设有一个能够避免第二阀板与第二密封面接触的控制装置。此可控止回阀可以较理想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导向装置主要是通过阀板中心的导向杆来实现,造成阀体内部的结构较复杂,导向杆的制造工艺繁琐,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质量。同时,上述止回阀在使用时有可能出现阀板偏位或者卡住现象,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新颖可控止回阀,使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产品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内装有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弹簧,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平行设置,阀体内有一个可与第一阀板相接触的第一密封面和一个可与第二阀板相接触的第二密封面,弹簧作用于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之间,阀体上设有一个能够避免第二阀板与第二密封面接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边沿均设有若干根支撑导向筋条。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根穿过阀体的阀杆,阀杆的外端固连着手柄,其内端为一个挡头,挡头与第二阀板接触。转动挡头,可以使第二阀板平移。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中,所述的支撑导向筋条是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边沿均匀分布的。
在本可控止回阀中,通过第一阀板与第一密封面的接触或者第二阀板与第二密封面的接触,使阀门关闭的。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利用弹簧的弹力,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分别顶压于阀体内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整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但是,通过控制装置可以使第二阀板与第二密封面分离。在此状态下,管路中的流体由第一阀板这一端进入后,就可以通过第二阀板,也就通过本止回阀。但当流体由第二阀板这一端进入后,是不能通过第一阀板的。因此,此时本可控止回阀起到普通的止回阀功能,即允许流体单向流动。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置了支撑导向筋条,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只能沿着垂直于阀板平面的方向平移,且阀板之间保持平行。
在本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使用过程中,水流是由各个支撑导向筋条之间的空隙中通过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支撑导向筋条,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位置保持稳定,且在平移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确保了本止回阀的稳定使用。由于省去了导向杆、导向孔及支架,因此其阀板的结构简化了,产品的生产也很容易,并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在处于关闭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在处于开启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中第一阀板的外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中第二阀板的外形图。
图中,1、阀体;11、第一密封面;12、第二密封面;2、第一阀板;3、第二阀板;31、环形凹槽;4、阀杆;41、挡头;5、手柄;6、弹簧;7、密封圈;8、支撑导向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包括阀体1、第一阀板2、第二阀板3和弹簧6等零件。第一阀板2和第二阀板3均呈圆盘状,弹簧6设置于两者之间。在弹簧6的作用下,第一阀板2顶压于阀体1内侧的第一密封面11上,第二阀板3顶压于阀体1内侧的第二密封面12上。此时,本止回阀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
在第一阀板2和第二阀板3的边沿均设有若干根支撑导向筋条8。如图3和图4所示,阀板边沿的支撑导向筋条8是均匀分布的。同时,支撑导向筋条8与所对应的阀板是连为一体的结构。支撑导向筋条8与阀体1的内侧面接触,使第一阀板2和第二阀板3处于阀体1内腔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板2与阀体1内侧的第一密封面11之间还设有一个密封圈7。此密封圈7与第一阀板2固连在一起。通过设置密封圈7,可以提高第一阀板2与阀体1接触时的密封性能。密封圈7通常是采用橡胶为材料制成的。
同样,在第二阀板3与阀体1内侧的第二密封面12之间也可设置一个密封圈7,也是具有同样的结构和起着同样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阀体1中有一根穿过阀体1的阀杆4,阀杆4的外端与一个控制手柄5固连。转动手柄5,可以带动阀杆4一起转动。在阀杆4的内端为一个挡头41,挡头41与第二阀板3接触。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阀板3的侧面开有环形凹槽31,挡头41嵌于环形凹槽31内。如图1所示,挡头41的侧部贴于环形凹槽31的边沿上,此时第二阀板3在弹簧6的作用下顶压于阀体1内的第二密封面12上,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在此状态下,无论管路内的流体从哪个方向过来,均无法通过本止回阀,即本止回阀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2所示,当转动手柄5,使挡头41也转动。此时,挡头41会拨动第二阀板3,使第二阀板3克服弹簧6的弹力,朝第一阀板2方向平移一小段距离。这样,第二阀板3与第二密封面12处于分离状态,本止回阀也就处于开启状态。因此,通过转动手柄5,可以控制本止回阀的开启或者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包括一个阀体(1),阀体(1)内装有第一阀板(2)、第二阀板(3)和弹簧(6),第一阀板(2)与第二阀板(3)平行设置,阀体(1)内有一个可与第一阀板(2)相接触的第一密封面(11)和一个可与第二阀板(3)相接触的第二密封面(12),弹簧(6)作用于第一阀板(2)与第二阀板(3)之间,阀体(1)上设有一个能够避免第二阀板(3)与第二密封面(12)接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板(2)和第二阀板(3)的边沿均设有若干根支撑导向筋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根穿过阀体(1)的阀杆(4),阀杆(4)的外端固连着手柄(5),其内端为一个挡头(41),挡头(41)与第二阀板(3)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导向筋条(8)是沿第一阀板(2)和第二阀板(3)边沿均匀分布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导向筋条(8)与所对应的阀板是连为一体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板(2)与阀体(1)内侧的第一密封面(11)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阀板(3)与阀体(1)内侧的第二密封面(12)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阀板(3)的侧面开有环形凹槽(31),挡头(41)嵌于环形凹槽(3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可控止回阀的导向装置结构较复杂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等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可控止回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内装有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弹簧,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平行设置,弹簧作用于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之间,阀体上设有一个能够避免第二阀板与第二密封面接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边沿均设有若干根支撑导向筋条。支撑导向筋条是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边沿均匀分布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在平移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且其结构简化了,并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K15/00GK2656758SQ20032010936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金友 申请人:李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