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260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部件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以控制机械设备的刹止及运转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摩擦体装置。
背景技术
如冲床、压床、剪床、轧钢机械...等重力机械的飞轮及主轴之间需要以刹车离合器控制飞轮的运转及刹止,一般刹车离合器又依摩擦体是否浸润于液油当中而可分为干式及湿式二种,如图4所示是所谓的干式刹车离合器50,其是设于飞轮60与主轴62之间,又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干式刹车离合器50包括一底座51、一上盖52、一位于底座51与上盖52之间的活塞53、一固定于飞轮60上的摩擦体装置54、以及一固定于机台61上的摩擦体装置55,摩擦体装置54、55是于一板体540、550两侧面上均固定有呈环状排列的摩擦体58(即俗称块状莱令),其中,底座51、上盖52均与飞轮60穿置于同一轴杆上,并且底座51、与上盖52结合于主轴62,另于底座51上设有多根呈环状排列并且朝向上盖52该侧轴向突出的导柱56,以供所述的活塞53以可以沿着导柱56位移的型态穿置于各导柱56上,另于活塞53与底座51之间设有多个顶撑弹簧57,通过顶撑弹簧57的弹力可以将活塞53往上盖52侧推顶。
常态之下,飞轮60受到动力源63的驱动而保持运转状,但当欲使机台61上的作动部64对工件作加工作业时,如图5所示将高压空气经由主轴62上的进气孔621输入于活塞53与上盖52之间,使活塞53朝向底座51侧推移,进而推抵摩擦体装置54上的摩擦体58与底座51表面摩擦结合,由于底座51结合于主轴62上,故此时,旋转中的飞轮60即与活塞53、底座51及主轴62结合,以驱动主轴62旋转,进而使得作动部64位移,进行加工。
又当作动部64作业完成并且上升复位时,此时需要将作动部64刹止,以将工件成品取出,此时,如图6所示,停止输入高压气体,活塞53即通过顶撑弹簧57的弹力顶撑而朝向上盖52该侧推移,进而将摩擦体58推向上盖52摩擦结合,而位于底座51该端的摩擦体装置54即与底座51保持间隙,飞轮60即无法驱动主轴62,使得作动部64刹止不动,如此周而复始,利用刹车离合器所产生的刹车/离合效果,即可以控制飞轮60与主轴62分离/结合驱动,以进行加工作业。
但是,上述的现有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摩擦体装置54、55、的结构设计却会产生不易加工以及当部份摩擦体58磨损时需要淘汰更换掉整个摩擦体装置5455的缺点,因为由于各莱令(衬垫)片制的摩擦体58是利用铆钉固定于板体540550上,其用寿命较短,并且当其中部份摩擦体58磨损时,必需连同板体540550一起淘汰更换或者重新铆合新的摩擦块,如此一来颇为耗时,相对的停机时间颇长,而提高成本。
再者,请再参阅图5所示,邻近上盖52侧的摩擦体58是固定于板体540两侧面上,而板体540的周缘相对固定有两固定板551,于固定板551近末端处贯穿设有穿孔552,而机台61上则突设有供穿孔552穿置的导柱553,当摩擦体58如图6所示受到活塞53的推抵而压贴于上盖52的表面时,固定板551该端亦需要保持可以沿着导柱553灵活移动的状态,固定板551的穿孔552与导柱553的配合公差既不能太紧亦不能太松,太松会有噪音,太紧由于进刹作动频繁产生金属热膨胀会卡死,造成离刹失灵,直接影响操作者人身安全,故其加工及组装需要非常精确,而提高了成本。
由上述可知,现有运用于重力机械的刹车离合器,其固定式的摩擦体结合方式会导致淘汰更换时成本太高,以及刹车板的加工成本高的缺失,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更换摩擦体,并且易于加工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了一种摩擦体装置,具有一本体板,本体板中间具有贯穿孔,而板体周缘相对结合两延伸板,于本体板的板体上穿置有多个可拆的摩擦体,摩擦体与板体之间呈非圆形的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改进现有产品缺点而具下述优点1.摩擦体与板体之间并非呈固定状,而是呈可拆式穿置,故当其中摩擦体磨损时,只要拆换摩擦体即可,不需要将整个板体淘汰更换而可以降低成本。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体可轴向移动地穿置于本体板上,故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塞作动时系直接将摩擦体推抵压迫于上盖的摩擦面上,板体并不需要配合移动,故可以将延伸板直接固定于机台上,其加工不需要太精密,进而降低加工成本,并且降低噪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摩擦体形状的立体外观组合示意图;图4现有刹车离合器运用于机械上的平面配置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刹车离合器的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现有的刹车离合器产生刹止作用时的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1底座12上盖13活塞20摩擦体装置21、21’摩擦体210’突部30摩擦体装置 310贯穿孔311、311’容置孔32延伸板 321穿孔322固定孔 33螺栓34固定螺栓50干式刹车离合器 51底座52上盖53活塞54摩擦体装置55摩擦体装置 551延伸板
552穿孔 553导柱56导柱57顶撑弹簧 58摩擦体60飞轮 61机台62主轴 621进气孔63动力源 64作动部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组装位置以及作动方式与前述现有产品相同,亦即设有一底座11、一上盖12、一位于底座11与上盖12之间的活塞13、二分别固定于飞轮60、机台61上的摩擦体装置20、30,两摩擦体装置20、30上设有摩擦体21,通过活塞13的往复推移,控制飞轮60与主轴62的离/合,由于其作动方式与现有产品差不多,故不再赘述,但,对于两摩擦体装置20、30与摩擦体21的结合方式作一番设计,以改进现有产品缺点,而由于两摩擦体装置20、30的结构相同,为了方便解说,以下仅举例位于上盖该侧的摩擦体装置30作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所述的摩擦体装置30包括一圆形的本体板31、两结合于本体板31其中两相对周缘的延伸板32、以及多个穿置于本体板31上的摩擦体21,本体板31的中间设有一贯穿孔310,藉与刹车离合器的上盖12相互结合,而本体板31的板体上邻近贯穿孔310处设有多个呈环状排列并且贯穿板体的容置孔311,于各容置孔311内分别容设一摩擦体21,各摩擦体21与容置孔311内周缘之间呈非圆形的配合,使摩擦体21不至于在容置孔311内径向转动,但可以沿着本体板31的轴向在容置孔311内位移,另于本体板31邻近外周缘的板体上排列设有多个结合孔312,以相对结合两延伸板32,该延伸板32概呈三角形,其中一端缘上设有多个与本体板31的结合孔312相对应的穿孔321,以供螺栓33穿过本体板31与延伸板32上的结合孔312、穿孔321固定,另于两延伸板32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一固定孔322,而机台61上则相应设有螺孔610,以供固定螺栓34穿过延伸板32上的固定孔322而螺固于机台61的螺孔610上。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摩擦体21与本体板30之间并非呈黏固状,而是呈可拆式穿置,故当摩擦体21磨损时,只要拆换摩擦体21即可,其更换速度颇快,并且不需要将本体板31淘汰更换故可降低成本。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体21可轴向移动地穿置于本体板31上,故当图1所示的活塞13移动时,通过活塞13直接将摩擦体21推抵压迫于上盖12的摩擦面上〔或者将另一侧的摩擦体21抵迫于底座11表面〕,由于摩擦体21系直接被推抵,刹车板30并不需要配合移动,故可以将延伸板32直接固定于机台61上,既然延伸板32不需配合移动,既可以降低噪音,其加工亦不需要太精密,可降低加工成本。
而前述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当中是将摩擦体21的形状设为扇形。又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在圆柱形的摩擦体21’周围延伸出一突部210’,而本体板31’的容置孔311’内周缘亦相应设为由两圆柱相交形成的不规则形,使摩擦体21’不至于转动,而仅能沿着轴向位移,故,举凡非圆形的摩擦体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所以,由于在刹车板的本体板上设以可移动的摩擦体,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换、便于加工之效,已可以改进现有产品缺失,具功效性增进。
权利要求1.一种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体装置具有一本体板,本体板中间具有贯穿孔,而板体周缘相对结合两延伸板,于本体板的板体上穿置有多个可拆的摩擦体,摩擦体与板体之间呈非圆形的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延伸板异于本体板该端设有一与贯穿孔轴向平行的固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板邻近外周缘的板体上排列设有多个结合孔,而延伸板上亦相应设有多个与结合孔同轴相对合的穿孔,另设有穿过结合孔与穿孔将两者结合的螺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板的容置孔内周缘为扇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板的容置孔内周缘是由两圆孔相交形成的不规则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干式刹车离合器的活动式摩擦体装置,干式刹车离合是运用于重力机械的飞轮与机台之间,其设有一底座、一上盖、一位于底座与上盖之间的活塞、二分别固定于飞轮、机台上的摩擦体装置,于摩擦体装置上设有呈环状排列的非圆形容置孔,于容置孔内穿置有形状与容置孔相对应的摩擦体,摩擦体呈可拆状,通过活塞的往复推移,可直接推抵摩擦体压迫于上盖或者底座的摩擦面上,控制飞轮的刹止与运转,当部分摩擦体磨损时,只要拆换该摩擦体即可,以达到可快速拆换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D67/02GK2736597SQ20042005073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8日
发明者陈国祯 申请人:桦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