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金属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7272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震金属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管路连接件,尤其是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管道与储罐连接的金属软管,属于液体输送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企业或石化行业的贮运部门,石油、化工产品的液态或气态原料、半成品或成品通常存放在各种型式的储罐中,采用输送管道进料或出料。罐体和输送管道之间通常是用刚性管来连接,现场安装比较困难,如发生地震灾害、罐体沉降或倾斜的情形,该处的刚性管件最容易遭破坏,从而产生泄漏,甚至引起爆炸,因此存在着安全隐患。而简单地采用普通金属软管连接不能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能够可靠实现位移补偿、确保液体安全输送,并且便于安装的金属软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抗震金属软管包括金属波纹管、分别焊接在金属波纹管两端的直管、与金属波纹管一端直管端口焊接的固定法兰、套装在波纹管另一端直管上的松套法兰及与直管端口焊接的止口环,其改进之处是还包括包覆金属波纹管的钢带网套以及管箍,所述钢带网套通过管箍与两端的直管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铠装环,所述铠装环嵌装在波纹管的波谷中。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容易理解用管箍固连钢带网套与两端的直管,不仅可以对金属波纹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现场安装十分方便;而在大直径的金属波纹管的波谷中嵌装铠装环,在不增加波纹管壁厚的条件下,可有效地增加强度和刚度,确保在高压的作用下波纹管不变形失稳。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工艺性好、能够可靠补偿沉降位移和安装误差,应用于石化行业储罐与管道的连接,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非限制性地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
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震金属软管节由波纹管1、钢带网套2、卡环5、保护环6、管箍7、直管8、直管9、固定法兰3、松套法兰4及止口环10,金属波纹管1的两端分别与直管8、直管9焊接、保护环6安装在波纹管1的两端,管箍7通过螺栓联接件将钢带网套2与两端的直管8、直管9固连,两只卡环5分别包覆住钢带网套2的两个端口。固定法兰3与直管9的端口焊接、松套法兰4套装在直管8上,止口环10与直管8的端口焊接。
本实施例的钢带网套用手工方法编织,采用加粗加宽钢带和多层结构,钢带排列整齐、受力均匀,紧密地包覆住波纹管,增加了软管抗机械损伤性能。波纹管是抗震软管的关健部件,本实施例的波纹管采用液压连续成型工艺,对接焊缝少,抗疲劳寿命长,一般可以使用3至6年。
显然,本实施例的抗震金属软管,具有能够补偿沉降位移和安装误差、防扭曲的使用性能,并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嵌装在波纹管1波谷中的铠装环5,当波纹管直径较大时加装铠装环5可以提高强度和刚度;另外波纹管管箍7分别与钢带网套2和直管8(或直管9)焊接,这种固定钢带网套的结构型式在管径较大时使用,现场安装时操作较方便。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故不再赘述。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抗震金属软管,包括金属波纹管、分别焊接在金属波纹管两端的直管、与金属波纹管一端直管端口焊接的固定法兰、套装在波纹管另一端直管上的松套法兰及与直管端口焊接的止口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金属波纹管的钢带网套以及管箍,所述钢带网套通过管箍与两端的直管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铠装环,所述铠装环嵌装在波纹管的波谷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环,所述保护环套装在金属波纹管的两端,被钢带网套所包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箍通过螺栓联接件将钢带网套与两端的直管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箍分别与钢带网套和两端的直管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管道与储罐连接的抗震金属软管,包括金属波纹管、分别焊接在金属波纹管两端的直管、与金属波纹管一端直管端口焊接的固定法兰、套装在波纹管另一端直管上的松套法兰及与直管端口焊接的止口环,其改进之处是还包括包覆金属波纹管的钢带网套以及管箍,所述钢带网套通过管箍与两端的直管固连,在波纹管的波谷加装铠装环。这样可以增加强度和刚度,在高压作用下不变形失稳。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工艺性好、能够补偿沉降位移和安装误差,应用于石化行业储罐与管道的连接,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16L27/00GK2718360SQ20042006207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董旭松, 朱勤, 郭京文, 陈正标 申请人: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