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792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具有可便于调整电子装置角度的优点,另也具有容易相组装的优点,并可减少因开模时所产生误差上的配合度问题。一般传统式习用的电子装置底座结构,其各个构件之间是籍由螺丝当作螺合组件,但是,当欲调整电子装置的角度时,需将螺丝旋松后,始能调整电子装置的角度。
又因各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是以螺丝为之,因必须具有多数个螺丝始能完成各组件之间的组装,因而有着教为麻烦的缺点。
又因各个组件之间是籍由螺丝相互完成组装,极易因开模时产生的误差而造成组装衍生出的不准确问题。
又因一般底座使用弹簧,弹性寿命的达到导致转动不灵活,使电子装置的角度调整受到限制。
因此,上述传统式习用的电子装置底座实用性不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配件少,易操作,可调整角度得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包括一上盖,一转动柱,一弹性片,铅片,一底盖。弹性片用螺丝固定在上盖上,转动柱在上盖与弹性片之间,且有螺纹处突出上盖。转动柱上有螺纹,以便锁紧电子装置,转动柱有两不同半径球面,球心在同一点上,上盖内部有咬花粗糙面,与转动柱上大球面的咬花粗糙表面接触,产生摩擦力。转动柱上小球面与弹性片凹处接触。利用球面配合做相对运动,实现转动柱前后左右方向的转动。底盖上有卡扣,可以直接与上盖相卡,为了增加电子装置底座的稳定性,底盖上固定有铅片。
为便于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及其实质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图式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完整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剖面图;图4A~4F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柱转动方向示意图;(二)图号部分(10)上盖(11)咬花粗糙球面(12)防旋转侧壁面(20)转动柱(21)咬花球面(22)螺纹(23)防旋转侧壁面(24)球面(30)弹性片 (31)凹球面(40)弹性片螺丝 (41)铅片螺丝(50)铅片(60)底盖(61)卡扣[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电子装置底座的球面转动结构(如
图1、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完整外观立体图以及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由此两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之结构。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主要结构包括上盖(10),转动柱(20),弹性片(30),铅片(50),底盖(60)。弹性片(30)用弹性片螺丝(40)固定在上盖(10)上,转动柱(20)在上盖(10)与弹性片(30)之间,且有固定部突出上盖(10),以便锁紧电子装置,系如图中所示之螺纹处(22),底盖(60)上有卡扣(61),可以直接与上盖(10)相卡,为了增加电子装置底座的稳定性,底盖(60)上固定有铅片(50)。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剖面图,其中之上盖(10)内部有咬花粗糙球面(11),与在转动柱(20)上,同样有粗糙面的咬花球面(21)互相接触,在一定正向压力的情况下,咬花粗糙球面(11)与咬花球面(21)之间产生一定的滑动摩擦力,这样保证电子装置组装到底座上后各种姿态都能固定并保持不松动。
上盖(10)之内侧的防旋转侧壁面(12)与转动柱(20)侧边的防旋转侧壁面(23)互相接触,防止转动柱(20)在固定方向后的任意转动。弹性片(30)通过弹性片螺丝(40)固定在上盖(10)上。弹性片(30)与转动柱(20)有一定的干涉量,此干涉量使弹性片(30)上的凹球面(31)对转动柱(20)的球面(24)产生一定的挤压力(此压力向上),此力通过弹性片(30)的结构设计可以获得一定的大小,此力为保持球面(21)与咬花球面(11)紧密接触的源力。螺纹处(22)可以锁紧电子装置(图中未式),使电子装置固定在底座上。
上盖(10)之咬花粗糙球面(11),与转动柱(20)之球面(21),球面(24),与弹性片之凹球面(31)的球心在同一点上,在咬花粗糙球面(11),球面(21),球面(24),及凹球面(31)的互相作用下,转动柱(20)可以做前后左右的球面转动,形成一个球铰链的结构。
弹性片(30)通过弹性片螺丝(40)固定于上盖(10)上,转动柱(20)在上盖(10)与弹性片(30)之间,且有螺纹(22)端伸出上盖(10),以便锁紧电子装置。铅片(50)通过螺丝(41)固定于底盖(60)上,以增加底座的稳定性,底盖(60)上有卡扣(61),可以直接卡于上盖(10)上,两盖便可吻合,形成一整体。
籍由上述结构的组合(如图2所示)后而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当欲转动电子装置的角度时(如图4A~4F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柱转动方向示意图),可转动转动柱(20),因转动柱(20)上底部的球面(24)与弹性片(30)上的凹球面(31)相接触,使得转动轻松且有弹性,具有可调整电子装置角度的方便性,又上盖(10)内部的咬花粗糙球面(11)与转动柱(20)上的咬花球面(21)也可相互摩擦而形成良好的定位及支撑电子装置重量的双重效果。
因为本实用新型只是在固定弹性片(30)与铅片(50)时使用了螺丝,其它结构完全靠球面配合来运作完成,所以组装简单容易。
又因本实用新型主要球面转动结构中没有使用螺丝加以组装,可减少因开模后的误差问题而产生组装配合上不够精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包括上盖,一转动柱,一弹性片,一底盖,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柱位在该上盖与该弹性片之间,且有两球面设计,利用该两球面设计分别与上盖及该弹性片连结,且该转动柱设有固定部伸出该上盖,便于锁紧电子装置并使其转动角度;该弹性片与该上盖固定,该弹性片上亦设有一凹球面,与转动柱之一球面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柱具有两个不同半径凸球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不同半径凸球面设计的球心在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内部为咬花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内部具有防旋转侧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柱具有两个不同半径凸球面,且其中一球面上设有一咬花粗糙面与上盖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柱具有防旋转侧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球面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盖具有卡扣,可与上盖连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电子装置的底座,该底座包括一上盖,一转动柱,一弹性片,铅片,一底盖。弹性片通过螺丝固定于上盖上,转动柱在弹性片与上盖之间,转动柱上的螺纹处突出上盖外以锁紧装置。该底座通过转动柱与电子装置的固定部配合,使电子装置得到固定,并能让电子装置在各种倾角姿态下动作,使电子装置得到所要的角度,上盖内部球表面的粗糙面与转动柱上的大球面的粗糙面相互抵靠,使得电子装置动作时不会任意离开最适固定方位,亦具有容易组装的优点,并可减低因开模生产时产生误差的配合问题。
文档编号F16C23/00GK2859751SQ20052006192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
发明者黄翔 申请人: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