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392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挖掘机、装载机或其他工程机械车上的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挖掘机和装载机上软轴与多路阀主要采用通过与多路阀相对固定的L板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是先将软轴与多路阀阀杆连接,再将软轴固定在L板上,此种连接方式对L板与多路阀阀杆的相对位置要求比较高,由于L板与多路阀阀杆的相对位置只能靠多路阀底面来控制,因此相对位置保证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相对位置不能保证,多路阀阀杆与软轴的同轴度就达不到要求,从而造成操作力增大,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软轴与多路阀连接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使软轴与多路阀阀杆较易达到同轴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包括多路阀、软轴、套在软轴上的软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的阀杆与软轴轴芯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多路阀固定连接。
所述多路阀的阀杆经叉接头与软轴轴芯连接。
所述软轴套筒与软轴螺纹连结,一端螺纹固定在多路阀上,另一端由软轴上的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软轴套筒、叉接头代替L板,软轴套筒与软轴和多路阀同时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外套采用螺纹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同一轴心线,安装时只要软轴套筒与多路阀阀杆之间的同轴度达到要求,软轴与多路阀阀杆之间的同轴度就达到要求; 二、由于多路阀阀杆与软轴的同轴度不需要通过多路阀底面转换到L板,再用L板来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解决多路阀阀杆与软轴的同心问题; 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控制方便,且安装拆卸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软轴,2、软轴套筒,3、阀杆,4、叉接头,5、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包括多路阀、软轴1、套在软轴1上的软轴套筒2,所述多路阀的阀杆3与软轴1轴芯连接,软轴套筒2与软轴1、多路阀固定连接,多路阀具有支撑作用。多路阀的阀杆3经叉接头4与软轴1轴芯连接。软轴套筒2与软轴1的外螺纹5连结,一端螺纹固定在多路阀上,另一端由软轴1上的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如下将软轴套筒2套在软轴1外壳上;再安装叉接头4到软轴1轴芯上,用螺母并紧;用销连接叉接头4到多路阀阀杆3上;旋转软轴套筒2(和软轴外壳上外螺纹连接),调节软轴1行程,将软轴套筒2安装到多路阀上,用螺母固定软轴套筒2在软轴1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路阀阀杆3在软轴1轴芯的拉动下相对多路阀产生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软轴套筒2、叉接头4,软轴套筒2与软轴1和多路阀同时连接,软轴套筒2与软轴1外壳采用螺纹连接,软轴套筒2与软轴1同一轴心线,安装时只要软轴套筒2与多路阀阀杆3之间的同轴度达到要求,软轴1与多路阀阀杆3之间的同轴度就达到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解决多路阀阀杆3与软轴1的同心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包括多路阀、软轴(1)、套在软轴(1)上的软轴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的阀杆(3)与软轴(1)轴芯连接,软轴套筒(2)与软轴(1)、多路阀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的阀杆(3)经叉接头(4)与软轴(1)轴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套筒(2)与软轴(1)螺纹连结,一端螺纹固定在多路阀上,另一端由软轴(1)上的螺母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阀软轴控制支撑及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多路阀、软轴、套在软轴上的软轴套筒,多路阀的阀杆与软轴轴芯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多路阀固定连接。多路阀的阀杆经叉接头与软轴轴芯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螺纹连结,一端螺纹固定在多路阀上,另一端由软轴上的螺母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软轴套筒、叉接头,软轴套筒与软轴和多路阀同时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外套采用螺纹连接,软轴套筒与软轴同一轴心线,安装时只要软轴套筒与多路阀阀杆之间的同轴度达到要求,软轴与多路阀阀杆之间的同轴度就达到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解决多路阀阀杆与软轴的同心问题。
文档编号F16C1/10GK2895833SQ20062003399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际川, 张旺 申请人: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