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阀,主要是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有毒气体、水利工程、给排水等系统中作为双向止回阀、截止阀、流量调节阀、压力调节阀使用的无泄露柔性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门解决外泄露的模式一般为摩擦密封,易磨损老化,密封效果差,故障点多,使用寿命短,泄露的油、气、化工原料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66382A”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柔性水力控制阀,采用的密封形式也是摩擦密封,导水管与密封圈密封处摩擦大,密封效果不好,长时间使用后易影响控制效果,而且密封处有污物堆积。该控制阀不能实现气动控制,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泄露为零、控制模式多样化、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稳定的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包括阀壳、阀芯,阀芯由柔性阀筒与移动导管连接成一体安装于阀壳内,阀芯一端固定于阀壳左端面上,另一端的移动导管随柔性阀筒的张合在阀壳右端面的孔中呈轴向运动状态,所述移动导管上套有两只密封伸缩管,两只密封伸缩管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移动导管上,另一端分别安装于阀壳右端面的内外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两只密封伸缩管的两端为法兰结构或卡箍结构;移动导管左端外圆周上安装有多只辅助支撑架,每只辅助支撑架上安装有与阀壳内壁配合的弹性压轮;柔性阀筒唇边长度是移动导管内直径的1.8-2倍;移动导管与阀壳右端面之间设有橡胶衬圈。
该柔性控制阀采用弹性材料双密封伸缩管的固定密封形式,使阀壳内外腔达到零密封效果,实现液动、气动等多种控制模式,使用范围广;采用辅助支撑结构,防止阀芯振动,使阀芯移动平稳,使用效果稳定。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中,阀壳1,柔性阀筒2,柔性阀筒唇边3,弹性压轮4,辅助支撑架5,密封伸缩管61、62,阀壳右端面7,卡箍8,移动导管9,橡胶衬圈10,阀壳左端面11。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的旋转半径剖面视图。该控制阀的阀壳1内安装有阀芯,阀芯由柔性阀筒2与移动导管9连接而成,阀芯一端固定于阀壳左端面11上,另一端的移动导管9随柔性阀筒2的张合在阀壳右端面7的孔中轴向运动,移动导管9与阀壳右端面7之间设有橡胶衬圈10;移动导管9上套有的两只密封伸缩管61、62,两只密封伸缩管的一端通过法兰面或卡箍8固定于移动导管上,另一端安装于阀壳右端面7的内外端面上;移动导管9左端外圆周上安装有3-8只辅助支撑架5,每只辅助支撑架上安装有弹性压轮4,阀芯收合和伸展时,弹性压轮4在阀壳1内壁跟随运动。
阀壳内腔为全密封控制腔,当阀壳内腔压力大于柔性阀筒内腔压力时,柔性阀筒闭合,带动移动导管向右移动,到限位装置停止;当阀壳内腔压力小于柔性阀筒内腔压力时,柔性阀筒开启,迫使移动导管向左移动,到柔性阀筒开启度达到预定范围时停止,柔性阀筒内腔导通。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包括阀壳(1)、阀芯,阀芯由柔性阀筒(2)与移动导管(9)连接成一体安装于阀壳(1)内,阀芯一端固定于阀壳左端面(11)上,另一端的移动导管(9)随柔性阀筒(2)的张合在阀壳右端面(7)的孔中呈轴向运动状态,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导管(9)上套有两只密封伸缩管(61)(62),两只密封伸缩管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移动导管(9)上,另一端分别安装于阀壳右端面(7)的内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其特征是两只密封伸缩管(61)(62)的两端为法兰结构或卡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其特征是移动导管(9)左端外圆周上安装有多只辅助支撑架(5),每只辅助支撑架上安装有与阀壳(1)内壁配合的弹性压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其特征是柔性阀筒唇边(3)长度是移动导管(9)内直径的1.8-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其特征是移动导管(9)与阀壳右端面(7)之间设有橡胶衬圈(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无泄漏多功能柔性控制阀,包括阀壳(1)、阀芯,阀芯由柔性阀筒(2)与移动导管(9)连接成一体安装于阀壳(1)内,阀芯一端固定于阀壳左端面(11)上,另一端的移动导管(9)随柔性阀筒(2)的张合在阀壳右端面(7)的孔中呈轴向运动状态,所述移动导管(9)上套有两只密封伸缩管(61)(62),两只密封伸缩管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移动导管(9)上,另一端分别安装于阀壳右端面(7)的内外端面上。本柔性控制阀采用弹性材料双密封伸缩管的固定密封形式,使阀壳内外腔达到零密封效果,实现液动、气动等多种控制模式,使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F16K7/00GK101067459SQ20071002354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7日
发明者周明泉 申请人:周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