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压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389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压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压盖机。
背景技术
轴承在制造的后处理中,需要给轴承注脂、匀脂。为了防尘, 一般需要 在轴承的上下两端面在轴承的外圈内加盖。
现有的压盖机一般都用液压系统加压,配合合适的模具实现将密封盖压 在轴承的合适位置。现有的模具一般分为上下模具,但现有上下模具由于设
计不合理,上下模具定位困难,易定位不准,造成压盖位置不合理。而26 铁路轴承的压盖机的配套模具目前还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26铁路轴承的压盖问题,提供一种与26 铁路轴承配套的易调节定位的上下模具的轴承压盖机。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压盖机,包括液压机、气缸、内 圈定位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液压机的螺杆相连,下模具与液压机 的工作台面相连,内圈定位器位于下模具的上面,位于下模具中央的位置, 气缸位于下模具的下方,可穿过下模具与内圈定位器接触以顶出轴承工件, 下模具托住轴承的外圈,内圈定位器托住轴承的内圈,其特征在于,上、下 模具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与轴承的外圈配合,上、下模具均设有T型槽以调整
上下模具的中心位置便于上下模具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与液压机的螺杆之间用螺母连接,所述下模具与 液压机工作台面用螺钉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完全解决了 26铁路轴承的压盖问题, 并且由于该设备中的上下模具具有特殊的定位槽,使上下模具的中心定位准确,容易操作,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压盖的速度和合格率。


图1为本发明轴承压盖机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轴承压盖机上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2, 一种轴承压盖机,包括液压机、气缸8、内圈定位器6、 上模具1和下模具5,上模具1与液压机7的螺杆相连,下模具5与液压机 的工作台面相连,内圈定位器6位于下模具5的上面,位于下模具中央的位 置,气缸8位于下模具的下方,可穿过下模具5与内圈定位器6接触以顶出 轴承工件,下模具5托住轴承的外圈,内圈定位器6托住轴承的内圈,其特 征在于,上、下模具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与轴承的外圈配合,上、下模具均设 有T型槽9以调整上下模具的中心位置便于上下模具对齐。
上述上模具与液压机的螺杆之间用螺母连接,上述下模具与液压机工作
台面用螺钉连接。 操作过程.-
参考图1,把第一只密封盖放入下模具,然后放轴承外圈,在此上面再 放第二只密封盖。把密封盖4放入下模具5中,再放入轴承3,轴承外圈 由下模具5托住。轴承内圈由内圈定位器6托住。轴承3上面再放密封盖2, 启动开关,上模具1向下施压到位置复位,气缸8动作顶出整个工件。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 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 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压盖机,包括液压机、气缸、内圈定位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液压机的螺杆相连,下模具与液压机的工作台面相连,内圈定位器位于下模具的上面,位于下模具中央的位置,气缸位于下模具的下方,可穿过下模具与内圈定位器接触以顶出轴承工件,下模具托住轴承的外圈,内圈定位器托住轴承的内圈,其特征在于,上、下模具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与轴承的外圈配合,上、下模具均设有T型槽以调整上下模具的中心位置便于上下模具对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与液压 机的螺杆之间用螺母连接,所述下模具与液压机工作台面用螺钉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轴承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压盖机。一种轴承压盖机,包括液压机、气缸、内圈定位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液压机的螺杆相连,下模具与液压机的工作台面相连,内圈定位器位于下模具的上面,位于下模具中央的位置,气缸位于下模具的下方,可穿过下模具与内圈定位器接触以顶出轴承工件,下模具托住轴承的外圈,内圈定位器托住轴承的内圈,其特征在于,上、下模具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与轴承的外圈配合,上、下模具均设有T型槽以调整上下模具的中心位置便于上下模具对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使上下模具的中心定位准确,容易操作,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压盖的速度和合格率。
文档编号F16C43/00GK101451578SQ20071017154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
发明者韦凯明 申请人: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