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注油脂设备,涉及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注油设 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
背景技术:
对于机械设备中相互运动部件,尤其是高速旋转的运动部件均需对其 进行定期的润滑脂润滑,以减少部件之间的相互磨擦,延缓部件的使用寿 命。向机械设备中加注润滑脂的设备中,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高压注油 器现已被广泛采用,它不仅工作效率高,油料泄露少,且操作起来安全可 靠。然而,实践表明,国内目前现有高压注油器其空气泵单元使用寿命均较短,并且故障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如图1中所示的换向机构6的失效。 而造成换向机构6失效的原因主要在于a. 如图2所示的现有高压注油器换向机构6,,由于其高压注油器配 件中的拨套63'位置精度要求较高,釆用普通设备加工难以保证其精度, 导致组件在设备运行时换向阀瓣61,易脱落,而一旦换向闽瓣61'出现脱落,就会造成泵的非正常工作,高压注油器则无法继续运行。此外,该换向机构6'的拨套63'与换向阀瓣61'的接触由于受到 弹簧62,预紧力的作用,造成磨擦力的增大,磨损加剧,最终导致设备 停止工作。b. 如图l、 7所示,由于活塞接杆8,与空气泵泵体3之间由细长轴 连接构成,活塞接杆8,与泵体连接杆G'之间主要通过连接螺母L,相 连,因此,对于此整体轴的直线度要求很高,否则很容易因油封14的磨 损而失效,导致设备不能正常提油。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气动高压 注油器,其换向机构组件之间摩擦力小,部件磨损少,可极大程度地提高换向机构的使用寿命;其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连接轴的下半部分能依靠泵 体内孔自由导向,可大幅度降低油封的磨损程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配气体、气缸及其活塞、泵体、进油套管,气缸与泵体之间通过接管相连;所述的配气体内设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与气缸活塞之间通过拉杆相 连;拉杆与泵体之间设有活塞接杆,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设有连接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机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固定架、联动板、固定底板; 所述的固定架、联动板、固定底板分别通过三个连接销轴活动相连,包括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所述的联动板通过第三销轴与一惯性导柱活动相连; 所述固定底板的内侧设有一拨套,拨套上设有连体圆柱销; 所述的固定架和固定底板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摆动块、滑动块; 所述的摆动块与滑动块通过拨套上的圆柱销活动相连; 所述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一活络接头、 一固定螺套;该活络接头的下端通过固定螺套与连接杆活动相连,其上端与活塞接杆的下端固定相连。上述的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其中,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一两端呈环形的导向孔,所述的滑动块可在该环 形导向孔内滑动。所述的固定底板上设有一腰形孔,所述的摆动块可在该腰形孔内作弧 形摆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 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釆用本实用新型的换向机构,在活塞往复运动时,带动活塞接杆运动,活塞接杆以3HZ的频率撞击拨套,拨套往复运动。在拨套高速运动的同时, 拨套圆柱销轴带动滑动块在环形导向孔内滑动,滑动块带动联动板、惯性 导柱沿图示方向运动。惯性导柱在高速运动时,产生惯性作用,惯性力通 过联动板、滑动块、摆动块组成的联动系统反作用于拨套,推动拨套继续 位移,从而带动配气滑块位移,改变气流通道,改变活塞的运动方向,使 上述动作循环往复。经现场实际测试,该换向机构磨擦力小,磨损少,可 极大程度提高高压注油器的使用寿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的连接机构,将原连接螺母改 为活络接头与固定螺套相配合的结构,使整根轴的下半部分能依靠泵体内 孔自由导向,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油封的磨损。
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发明的目 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气动高压注油器的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气动高压注油器的换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气动高压注油器的换向机构K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M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气动高压注油器的空气泵单元细长轴的连接结构示 意图;图8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气动高压注油器的空气泵单元细长轴的连接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3~6,本实用新型气动高压注油器,从上至下 依次包括配气体l、气缸2及其活塞2a、泵体3、进油套管4,气缸2与 泵体3之间通过接管5相连;配气体1内设有换向机构6,如图3-6所示,换向机构6与气缸2 的活塞2a之间通过拉杆7相连;拉杆7与泵体3之间设有活塞接杆8, 活塞接杆8与泵体3之间设有连接机构10;换向机构6由外至内依次包 括固定架61、联动板62、固定底板63;固定架61、联动板62、固定底板63分别通过三个连接销轴活动相连, 包括第一销轴64、第二销轴65、第三销轴66;联动板62通过第三销轴66与 一惯性导柱67活动相连;固定底板63的内侧设有一拨套68,拨套68上设有连体圆柱销68a;固定架61和固定底板63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摆动块69、滑动块60;摆动块69与滑动块60通过拨套68上的圆柱销68a活动相连; 固定架61上设有一两端呈环形的导向孔61a,滑动块60可在该环形导向孔61a内滑动。固定底板63上设有一腰形孔63a,摆动块69可在该腰形孔63a内作弧形摆动。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接杆8与泵体3之间的连接机构10 包括一活络接头10a、 一固定螺套10b;该活络接头10a的下端通过固定 螺套10b与连接杆G活动相连,其上端与活塞接杆8的下端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原连接螺母L'改为活络接头10a与固定螺套10b 相配合的结构,使整根轴的下半部分能依靠泵体内孔19自由导向,从而 有效地避免了油封14的磨损。续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气动高压注油器的工作步骤及原理大致如下一、压缩空气由配气体1进入气缸2,推动活塞2a运动,带动拉杆7 位移,联动换向机构6,使压缩气体改变通道,进入气缸2的另一侧,推 动活塞2a反向运动。这两个动作在无外力干扰,气源充足情况下不断循 环。实现活塞接杆8的往复运动,在此工作过程中,换向机构6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二、活塞接杆8上下往复直线运动,联动内部结构中相关部件如柱塞11,提料活塞杆12,提料板13。三、 在柱塞11向上运动时,通过油封14密封及钢球18、单项阀组 件15的封闭作用,在单项阎组件15上部产生负压,提料板13辅佐把油 料油推入进油套管4内,完成进油动作。四、 在柱塞11向下运动时,单向闽组件15借助自重,封闭阀口,油 料不会退出进油套管4。在单向阀组件15上部形成压缩力,依次顶开钢 球18、单项阀组件15,进入接管5的内部。五、 上述第三、四步骤的动作依次循环,完成油料在接管5内部的增 压过程,当气缸2内部气压与接管5内的密封压力平衡时,这种循环便会 静。此时即可通过外接注油枪把接管5内的高压油注射到其它设备上。当 其内部的压力失去平衡时,上述步骤便自动循环。在活塞2a往复运动时,带动活塞接杆8运动,活塞接杆8以3HZ的 频率撞击拨套,拨套68按照图3所示方向往复运动。在拨套68高速运动 的同时,拨套圆柱销68a带动滑动块60在固定架61上的环形导向孔61a 内滑动,滑动块60带动联动板62、惯性导柱67沿图示方向运动。惯性 导柱67在高速运动时,产生惯性作用,其惯性力通过联动板62、滑动块 60、摆动块69组成的联动系统反作用于拨套68,推动拨套68继续位移, 从而带动配气滑块9位移,改变气流通道,改变活塞2a的运动方向,使 上述工作过程循环往复。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配气体、气缸及其活塞、泵体、进油套管,气缸与泵体之间通过接管相连;所述的配气体内设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与气缸活塞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拉杆与泵体之间设有活塞接杆,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设有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机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固定架、联动板、固定底板;所述的固定架、联动板、固定底板分别通过三个连接销轴活动相连,包括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所述的联动板通过第三销轴与一惯性导柱活动相连;所述固定底板的内侧设有一拨套,拨套上设有连体圆柱销;所述的固定架和固定底板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摆动块、滑动块;所述的摆动块与滑动块通过拨套上的圆柱销活动相连;所述的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一活络接头、一固定螺套;该活络接头的下端通过固定螺套与连接杆活动相连,其上端与活塞接杆的下端固定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固定架上设有一两端呈环形的导向孔,所述的滑动块可在该环形导向孔 内滑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固定底板上设有一腰形孔,所述的摆动块可在该腰形孔内作弧形摆动。
专利摘要一种气动高压注油器,包括配气体、气缸及其活塞、泵体、进油套管,气缸与泵体之间通过接管相连,配气体内设换向机构,换向机构与气缸活塞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拉杆与泵体之间设有活塞接杆,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设连接机构。换向机构包括固定架、联动板、固定底板;分别通过第一、二、三销轴活动相连;联动板通过第三销轴与惯性导柱活动相连;固定底板内侧设拨套,拨套上设圆柱销;固定架和固定底板之间设摆动块、滑动块;摆动块与滑动块通过拨套上的圆柱销活动相连。活塞接杆与泵体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活络接头、固定螺套;活络接头下端与固定螺套活动相连,上端与活塞接杆的下端固定相连。可极大地提高换向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油封的磨损程度。
文档编号F16N13/16GK201121798SQ20072007590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罗克秋 申请人:上海科球机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