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中心距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机构,特别是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属 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许多机械中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一般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由 基座、蜗轮、蜗杆、轴承等组成,蜗轮与轴固定并装在基座上,蜗杆外 有蜗杆座,蜗杆也通过轴承、轴承套装在基座上,蜗杆与蜗轮的轴间位 置不变。但在蜗轮与蜗杆实际制造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制造误差, 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磨损,导致两者在传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 传动间隙,从而引起蜗轮与蜗杆反向传动误差。在高精度蜗轮蜗杆传动 中,需要在保持高刚度的前提下,才能够调整蜗轮蜗杆的传动间隙,以
得到高精度的工作效果;而目前的蜗轮蜗杆调整结构,尚未能完全满足 上述要求;如申请号为02201476. 4的蜗杆蜗轮齿隙精密调整装置,是 用可以产生位移的支撑架来调整蜗轮蜗杆的间隙,其结构虽然可以实现 蜗轮、蜗杆间隙的调整,减小蜗轮与蜗杆反向传动误差,但存在刚度不 足的缺陷,影响装置传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存在的上述 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消除蜗轮、蜗杆间传动间隙从而消除蜗轮、蜗杆传动误差的中心距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中心距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装 置,包括箱体、端盖及安装在箱体内的蜗轮、蜗杆、轴承,其特征是设
有内、外园偏心的蜗杆套筒2和调节螺母6、密封圈3,蜗杆套筒2安 装在箱体1上,蜗杆通过调节螺母6、密封圈3、轴承4安装在蜗杆套 筒2内,端盖8安装在箱体1上,端盖8和蜗杆套筒2用螺栓连接固定, 蜗轮9的两端设有调整推动蜗轮位移的螺母11和垫圈10。 端盖8与轴承4之间设有调节垫圈7。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生产制造容易,安装调整方便。利用蜗 杆套筒内、外园的偏心,转动蜗杆套筒2,使蜗杆轴线产生水平和垂直 方向的移动,通过调节蜗轮9两端的螺母11,螺母11带动垫圈10实现 蜗轮9轴向的移动,从而实现蜗轮9蜗杆5的最佳啮合。通过旋转调节 螺母6调节轴承间隙,端盖8通过调节螺栓和调整垫圈7压实轴承4, 保证蜗轮9、蜗杆5之间的高刚度。本实用新型实现蜗轮、蜗杆间隙的 调整,达到最佳啮合,减小蜗轮与蜗杆传动误差,提高装置传动质量。 刚度好,性能稳定,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构示意图。
图中l箱体、2蜗杆套筒、3密封圈、4轴承、5蜗杆、6调节螺 母、7调节垫圈、8端盖、9蜗轮、IO垫圈、ll螺母、12蜗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蜗杆套筒2安装在箱体1上,蜗杆套筒内、外园偏心 (蜗杆套筒的内壁圆与外壁圆轴心线不重合)。蜗杆通过调节螺母6、密
封圈3、轴承4安装在蜗杆套筒2内。根据箱体1上蜗杆孔的尺寸,将 端盖8加工成相应的尺寸,端盖8安装固定在箱体上1,端盖8和蜗杆 套筒2用螺栓13连接固定,端盖8与轴承4之间设置调节垫圈7。蜗轮 9通过键安装在蜗轮轴12上,蜗轮两端分别设置推动蜗轮移动、调节蜗 轮位置的螺母11和垫圈10。利用蜗杆套筒内、外园的偏心,转动蜗杆 套筒2,使蜗杆轴线产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通过调节蜗轮9两端 的螺母ll,螺母ll带动垫圈10实现蜗轮9轴向的移动;从而实现蜗轮 9蜗杆5的最佳啮合。
权利要求1、中心距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包括箱体、端盖及安装在箱体内的蜗轮、蜗杆、轴承,其特征是设有内、外园偏心的蜗杆套筒和调节螺母、密封圈,蜗杆套筒安装在箱体上,蜗杆通过调节螺母、密封圈、轴承安装在蜗杆套筒内,端盖安装在箱体1上,端盖和蜗杆套筒用螺栓连接固定,蜗轮的两端设有调整推动蜗轮位移的螺母和垫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距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其特 征是所述的端盖与轴承之间设有调节垫圈。
专利摘要中心距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端盖及安装在箱体内的蜗轮、蜗杆、轴承,其特征是设有内、外园偏心的蜗杆套筒和调节螺母、密封圈,蜗杆套筒安装在箱体上,蜗杆通过调节螺母、密封圈、轴承安装在蜗杆套筒内,端盖安装在箱体上,端盖和蜗杆套筒用螺栓连接固定,蜗轮的两端设有调整推动蜗轮位移的螺母和垫圈。本实用新型利用蜗杆套筒内、外圆的偏心,转动蜗杆套筒,使蜗杆轴线产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通过调节蜗轮两端的螺母,螺母带动垫圈实现蜗轮轴向的移动,从而实现蜗轮蜗杆的最佳啮合,提高装置传动质量,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H55/24GK201129402SQ200720131529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
发明者铭 姜, 钊 孙, 陈建新 申请人: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