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497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流体管路开关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习用流体管路的开关定位机构如水龙头、水管、瓦斯管、或油管的阀门,其大 都以旋转的施力方式来连动一设于该阀门内部的闸门,用以开闭一流体出口,这对 于工业用的大型管路,使用旋转的施力方式,当然是具有省力的效果,但对于家用 或小型的流体管路,使用一旋动的开关,多次的旋转动作才能达成开关的目的,有 时是比较费时或麻烦的。另外,请参阅图1及图2,习用一喷水枪大体包含一本体91、及一开关组92, 该本体91 一端设有一入水口 911,其另一端设有一出水口 912,该开关组92至少 包含一杠杆手把921、 一杆件922及一定位件923,该杠杆手把921设于该本体91 外侧,该杆件922 —端穿置于该本体91内部,用以开闭该出水口912,该杆件922 另一端连接该杠杆手把921 —端,该定位件923设于该杠杆手把921及该杆件922 之间,用以定位该杠杆手把921的角位移,进而连动该杆件922做一线性位移,用 以达到开闭该出水口 912的目的;当一使用者以其一手握持该喷水枪的把手而欲开 关出水时,则该使用者必须以另一手扳动该定位件923来定位该杠杆手把921,换 言之,该使用者必须以其两只手才能达成开关出水的目的,这在使用上不方便,再 者,另一种情形是该使用者一手正在握持该喷水枪,其另一手握持一海棉或一刷子 正在清洗一物品,此时该使用者欲开关出水时,其必须放掉该海棉或该刷子,才能 有一只手扳动该定位件923,这不仅费时且又费力。另外,请参阅图3及图4,习用一喷水枪的另一种开关组82至少包含一杠杆 手把821、 一杆件822及一定位装置823,其中该杠杆手把821及该杆件822的空 间结构大体相同于前述图1及图2的习知结构,该定位装置823包含一弹性件8231 、 一第一锯齿8232及一第二锯齿8233,该弹性件8231位于该杠杆手把821及该杆 件822之间,其一端设于该喷水枪上,其另一端设有该第一锯齿8232,对应该第 一锯齿8232的该杆件822上设有该第二锯齿8233,当扳动该杠杆手把821时,则 拉动该杆件822,并藉该第一及二锯齿8232、 8233的衔接而定位该杆件822,形成开水状态,当欲关水时,扳动该弹性件8231,分离该第一及二锯齿8232、 8233, 则设于该杆件822上的一弹簧(图中未示)推动该杆件822,形成关水状态,前述 的结构虽然可以单手来操作开关出水,然其必须以一手的大姆指来扳动,除在使用 上不顺手外,打开的手虎口,有可能让该喷水枪发生掉落的危险。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可克服传统结构的上 述缺陷,以按压的方式即可达成开关流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流体管路,其包含一阀部、 一流体入口及一流体出口,该阀部设于该流体入 口及该流体出口之间;一用以驱动该阀部的施力部,位于该阀部一端,该施力部包含一用以产生相反 于该外力方向弹力以驱动该施力部的弹性体;一用以连动该阀部的开关定位机构,该阀部对应于该流体出口而位于一第一阀 部关闭位置及一第二阀部开启位置之间,其包含有-一第一块体,设于该流体管路而位于该闽部及该施力部之间,其包含有一第一 滑部;一第二块体,设于该第一块体上,其包含有一第二滑部,该第一及二滑部彼此 可相对滑动地衔接;该施力部位于对应于该阀部的位置。其中,该阀部具有一杆件,该阀部贯穿于该流体管路、该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该第一块体为一中空圆柱体,并相对于一旋转轴固定地设于该流体管路内壁, 该第一滑部由该第一块体外侧面环设有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构成,该滑道的 其中一较接近于该流体出口的侧面在对应该旋转轴方向具有至少二不同位置的凹 部;该第二块体为一圆柱体,且可相对于该旋转轴旋转地穿置于该第一块体内部, 该第二滑部由该第二块体外侧面设有的一对突出柱体所构成,该第二滑部可滑动地衔接于该第一滑部;该阀部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其中,该阀部两端及该流体管路之间分别设有一止漏垫圈。 其中,该流体管路自该流体入口位置更延伸有一可用手握持的手把,该施力部 包含一设于该手把的杠杆装置,该杠杆装置为第一杠杆。 其中,该阀部一端位于该流体入口及该流体出口之间;该第二块体为一中空块体,其相对于一旋转轴而固定地穿套于该流体管路外侧 面,该第二滑部由该第二块体内壁设有的一对突出柱体所构成,该对突出柱体贯穿 该流体管路;该第一块体为一圆柱体而相对于该旋转轴可旋转地穿置于该第二块体内部,该 第一滑部由该第一块体外侧面环设有的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构成,该滑道其 中一较接近该流体出口的侧面在对应该旋转轴方向具有至少二不同位置的凹部,该 第一滑部可滑动地衔接于该第二滑部;该第一块体一端抵接于该阀部另一端,该第一块体另一端设有该施力部-,该阀部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其中,该阀部两端及该流体管路之间分别设有一止漏垫圈。 其中,该施力部具有一杆件,其一端穿置于该流体管路内部; 该第一块体为一圆柱体,且相对于一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该流体管路外壁,该 第一滑部由该第一块体外侧面环设的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构成,该滑道在对 应该旋转轴方向其中一较远离该流体管路的侧面具有至少二个不同位置的凹部;该第二块体为一中空圆柱体,且相对于该旋转轴穿套于该第一块体外侧面,该 第二滑部由该第二块体内壁设有的一对突出柱体所构成; 该阀部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其中,该施力部包含一设于该流体管路外侧的杠杆装置,该杠杆装置为第二杠 杆,该杠杆装置的施力端连接于该第二块体外侧面。其中,在对应该流体出口的该阀部一端设有一圆锥体,该阀部另一端设有一第 一导引斜面;在对应该第一导引斜面的该施力部一端设有一第二导引斜面。 其中,在对应该流体出口的该阀部一端设有一圆锥体,该阀部另一端设有一第 一导引斜面;在对应该第一导引斜面的该施力部一端设有一第二导引斜面,该施力部另一端 设于该杠杆装置的抗力端。其中,该阀部及该流体出口之间设有一止漏垫圈,该施力部及该流体管路之间 设有一止漏垫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以按压的方式即可达成开关 流路的功效。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体管路的开关定位机构,使用者以单手 即可顺利完成开关流路的功效。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习用喷水枪在闭水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习用喷水枪在开水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另一习用喷水枪在闭水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另一习用喷水枪在开水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装设于一喷水枪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7至图9依序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由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的 连续作动示意图。图9、图10及图7依序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由该第二位置至该第一位置的连续作动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装设于一喷水枪手把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装设于一喷水枪手把开水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装设于一喷水枪手把闭水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三)装设于一喷水枪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至图17依序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三)由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的连续作动示意图。图17、图18及图15依序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三)由该第二位置至该 第一位置的连续作动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装设于一三通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揭流体管路开关 定位机构,其包含有一流体管路12、 一施力部13及一开关定位机构14。该流体管路12至少包含一阀部21、 一流体入口 23及一流体出口 24,该流体 管路12设于一喷水枪,其两侧分别设有该流体入口 23及该流体出口 24。该阀部21设于该流体入口 23及该流体出口 24之间,其具一长度的一杆件而 贯穿该流体管路12。该施力部13设于该阀部21—端,当该施力部13手动地被施予一外力时,用 以驱动该阀部21,该施力部13包含有一螺旋弹簧32,该螺旋弹簧32设于该阀部 21及该流体管路12之间,该螺旋弹簧32用以产生一弹力,该弹力方向相反于该 外力方向,用以驱动该阀部21。该开关定位机构14用以连动该阀部21,使得该阀部21另一端对应于该流体 出口 24而位于一第一阀部关闭位置及一第二阀部开启位置之间,该开关定位机构14包含有一第一块体42及一第二块体44。该第一块体42设于该流体管路12而位于该阀部21及该施力部13之间,其包 含有一第一滑部421。该第一块体42系一中空圆柱体而相对于一旋转轴固定地设于该流体管路12 内壁,该第一滑部421由该第一块体42外侧面环设有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 形成,该滑道其中一较接近该流体出口 24的侧面4211在对应该旋转轴方向具有至 少二不同位置的凹部4211A、 4211B。该第二块体44系一圆柱体而可相对于该旋转轴旋转地穿置于该第一块体42 内部,其包含有一第二滑部441,该第二块体44一端抵接该阀部21,当该施力部 13驱动该阀部21时,该第二块体44亦被驱动,换言之,该第二块体44及该施力 部13彼此相互连动。该第二滑部441由该第二块体44外侧面设有一对突出柱体4411所形成,该第 二滑部441可滑动地衔接该第一滑部421。藉该第一滑部421的导引斜面及该二不同位置的凹部4211A、 4211B,当该外 力及该弹力交替地驱动该第二块体44,使得该第二块体44单一方向旋转及往复移 动,则该第二块体44被定位于不同的角位移及在该旋转轴方向的不同位移,进而 使得该阀部21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达成开关一水流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阀部21两端及该流体管路12之间分别设有一止漏垫 圈211,用以具有较佳水密防漏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流体管路12自该流体入口 23位置更延伸一可用手握 持手把25,该施力部13包含一设于该手把25的一第一杠杆装置131,则本实用新 型具有较佳施力方式, 一使用者可很自然地握持,并以人手的虎口即可达成开闭的 功效,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流体管路12也可以设于一喷水枪手把、 一水管或一 瓦斯管等。图11至图1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基本上,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 是,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一块体42是固定而不能移动及该第二块体44是能移动,第 二实施例的该第二块体44是固定而不能移动及该第一块体42是能移动。请参阅图11至图13,其系本实用新型结构设于一喷水枪手把的内部,其中 该阀部21设于该流体管路12内部,其一端位于该流体入口 23及该流体出口 24之间。该施力部13可以被人手的手指来按压而施力。该第二块体M系一中空块体,其相对于一旋转轴而固定地穿套于该流体管路 12外侧面,该第二滑部441由该第二块体44内壁设有一对突出柱体4411所形成,该对突出柱体4411贯穿该流体管路12。该第一块体42系一圆柱体而相对于该旋转轴可旋转地穿置于该第二块体44 内部,该第一滑部421可滑动地衔接该第二滑部441。该第一块体42 —端抵接该阀部21另一端,该第一块体42另一端设有该施力 部13,当该施力部13受力时,该第一块体42及该阀部21 二者都被驱动,换言之, 该阀部21及该施力部13彼此相互连动,且该螺旋弹簧32的该弹力驱动该第一块 体42。当该外力及该弹力交替地驱动该第一块体42,使得该第一块体42单一方向旋 转及往复移动,则该第一块体42被定位于不同的角位移及在该旋转轴方向的不同 位移,进而使得该阀部21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达成开关一水流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阀部21两端及该流体管路12之间分别设有一止漏垫 圈211,用以具有较佳水密防漏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施力部13设为一按钮而固接该第一块体42,则该力 施力部13可伴随该第一块体42转动,故该施力部13外侧面更可设有至少一标记, 用以显示一流量或开关状态,方便一使用者检视使用状态。图14至图18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块体42是能移动,该 第二块体44是能转动。请参阅图14至图18 (该螺旋弹簧32没有显示于图15至图18),其系本实用 新型结构设于一喷水枪手把,其中该施力部13具一长度的一杆件,其可往复移动地以其一端穿置于该流体管路 12内部;再者,该施力部13可更包含一设于该流体管路12外侧的一第二杠杆装 置132,该杠杆装置132的施力端连接该第二块体44外侧面,该施力部13另一端 连接或抵接于该杠杆装置132的抗力端,该螺旋弹簧32的该弹力系用以驱动该第 二块体44。该第一块体42系一圆柱体而相对于一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该流体管路12外 壁,该第一滑部421在对应该旋转轴方向的其中一较远离该流体管路12的该侧面 4211具有至少二个不同位置的凹部4211A、 4211B。该第二块体44系一中空圆柱体而相对于该旋转轴穿套于该第一块体42外侧 面,该第二滑部441由该第二块体44内壁设有一对突出柱体4411所形成。当该外力及该弹力交替地驱动该第二块体44,使得该第二块体44做往复移动 及该第一块体42做单一方向转动,则该第二块体44被定位在该旋转轴方向的不同 位移,进而使得该阀部21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达成开关一水流的功效,其 中该阀部21藉由一水流的带动而移动至该第一阀部关闭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在对应该流体出口 24的该阀部21 —端设为一圆锥体,该阀部21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导引斜面212,在对应该第一导引斜面212的该施力 部13 —端设有一第二导引斜面133,则该施力部13具较佳模式来驱动该阀部21。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圆锥体外侧面设有一止漏垫圈213,该施力部13及 该流体管路12之间设有一止漏垫圈134,用以具有较佳水密防漏效果。请参阅19图,其图11至图13的本实用新型装设于一三通管而可即时达成分 流的功效。进一步者,所有本实用新型结构,当该第一滑部421设有三个以上不同位置(在 该旋转轴方向)的凹部时,除了其中一凹部使得该阀部21位于该第一阀部关闭位 置外,其他凹部可使得该阀部21及该流体出口24之间具不同的间隙,这使得本实 用新型又另外具有不同流量的控制模式。
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流体管路,其包含一阀部、一流体入口及一流体出口,该阀部设于该流体入口及该流体出口之间;一用以驱动该阀部的施力部,位于该阀部一端,该施力部包含一用以产生相反于该外力方向弹力以驱动该施力部的弹性体;一用以连动该阀部的开关定位机构,该阀部对应于该流体出口而位于一第一阀部关闭位置及一第二阀部开启位置之间,其包含有一第一块体,设于该流体管路而位于该阀部及该施力部之间,其包含有一第一滑部;一第二块体,设于该第一块体上,其包含有一第二滑部,该第一及二滑部彼此可相对滑动地衔接;该施力部位于对应于该阀部的位置。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阀部具有一杆件,该阀部贯穿于该流体管路、该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 该第一块体为一中空圆柱体,并相对于一旋转轴固定地设于该流体管路内壁,该第一滑部由该第一块体外侧面环设有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构成,该滑道的 其中一较接近于该流体出口的侧面在对应该旋转轴方向具有至少二不同位置的凹 部;该第二块体为一圆柱体,且可相对于该旋转轴旋转地穿置于该第一块体内部, 该第二滑部由该第二块体外侧面设有的一对突出柱体所构成,该第二滑部可滑动地 衔接于该第一滑部;该阀部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
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阀部两端及该 流体管路之间分别设有一止漏垫圈。
4. 依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流体 管路自该流体入口位置更延伸有一可用手握持的手把,该施力部包含一设于该手把 的杠杆装置,该杠杆装置为第一杠杆。
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阀部一端位于该流体入口及该流体出口之间;该第二块体为一中空块体,其相对于一旋转轴而固定地穿套于该流体管路外侧 面,该第二滑部由该第二块体内壁设有的一对突出柱体所构成,该对突出柱体贯穿该流体管路;该第一块体为一圆柱体而相对于该旋转轴可旋转地穿置于该第二块体内部,该 第一滑部由该第一块体外侧面环设有的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构成,该滑道其 中一较接近该流体出口的侧面在对应该旋转轴方向具有至少二不同位置的凹部,该 第一滑部可滑动地衔接于该第二滑部;该第一块体一端抵接于该阀部另一端,该第一块体另一端设有该施力部;该阀部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
6. 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阀部两端及该 流体管路之间分别设有一止漏垫圈。
7.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施力部具有一杆件,其一端穿置于该流体管路内部;该第一块体为一圆柱体,且相对于一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该流体管路外壁,该 第一滑部由该第一块体外侧面环设的具两侧面的一锯齿状滑道所构成,该滑道在对 应该旋转轴方向其中一较远离该流体管路的侧面具有至少二个不同位置的凹部;该第二块体为一中空圆柱体,且相对于该旋转轴穿套于该第一块体外侧面,该第二滑部由该第二块体内壁设有的一对突出柱体所构成; 该阀部位于该第一及二位置之间。
8. 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施力部包含一 设于该流体管路外侧的杠杆装置,该杠杆装置为第二杠杆,该杠杆装置的施力端连 接于该第二块体外侧面。
9. 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对应该流体出口的该阀部一端设有一圆锥体,该阀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导引斜面;在对应该第一导引斜面的该施力部一端设有一第二导引斜面。
10. 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对应该流体出口的该阀部一端设有一圆锥体,该阀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导引斜面;在对应该第一导引斜面的该施力部一端设有一第二导引斜面,该施力部另一端 设于该杠杆装置的抗力端。
11. 依据权利要求7、 8、 9或10所述流体管路的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阀部及该流体出口之间设有一止漏垫圈,该施力部及该流体管路之间设有一止漏 垫圈。
专利摘要一种流体管路开关定位机构,该流体管路至少包含一阀部、一流体入口及一流体出口;该阀部设于该流体入口及该流体出口之间;一施力部设于该阀部一端;该开关定位机构与该阀部连动,使得该阀部对应于该流体出口而位于一第一阀部关闭位置及一第二阀部开启位置之间;该第一块体设于该流体管路而位于该阀部及该施力部之间;该第二块体设于该第一块体;该施力部包含一弹性体,使得该第一及二块体做一定位的相对角位移及一定位的相对线性位移,从而,使用者以单手即可顺利完成开关流路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K31/44GK201170373SQ20072014338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3日
发明者施益顺 申请人:施益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