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139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尤其是涉及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悬架中,减振器的主要作用是衰减车身振动和抑制车轮的振动。衰 减车身振动,使人乘座更加舒适,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抑制车轮的振动, 使车辆在行驶过程轮胎接地性增强,车辆便于操纵,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保 障汽车的行驶安全。因此减振器中设有反弹限位结构,以保证车辆在凹凸不平 路面行驶时的行车安全性。现有减振器的反弹限位结构是在活塞杆上焊接反弹 限位器。反弹限位器采用冷板冲压成形,活塞杆采用45号碳钢制造,它们之 间采用间隙配合,在装配时减振器活塞杆上套上反弹限位器,用专用电阻焊接 设备进行电阻焊接四点固定。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因反弹限位器与活塞杆 采用间隙配合,进行电阻焊接时,容易形成焊渣并不易清除,因焊渣的存在, 减振器工作时存在异常噪声,顾客不满意;因焊渣的存在,加速减振器的磨损, 减振器的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消除减振器工作时的异常 噪声、提高减振器寿命的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 结构,汽车减振器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活塞杆的定位凹槽的上方设置 有定位配合的反弹限位件,反弹限位件的上方具有套于活塞杆上的限位缓冲垫, 所述的限位缓冲垫与汽车减振器的导向器之间具有缓冲间距。所述的汽车减振器的活塞杆的定位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所述的限位缓冲垫为聚氨酯件。
本实用新型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其有益效果如下1) 不存在焊接飞溅,减振器性能的稳定性;2)无焊渣的磨损,减振器的寿命提高; 3)无焊渣,减振器工作时,无噪声,提高顾客满意度;4)反弹限位器压装质 量能直观判断,能保证行车安全性;5)用压装设备代替焊接设备,节约能源, 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
图1所示的工作缸内的活塞杆放大结构示意在
图1、图2中,1、活塞杆;2、限位缓冲垫;3、反弹限位件;4、导向器; 5、工作缸;6、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汽车减振器包括活塞杆l、限位缓冲垫2、反弹限位件 3、导向器4、工作缸5、外筒6,外筒6的下端连接到车轮的制动器上,活塞杆 1的上端连接到车身,活塞杆1与外筒6内的工作缸5精密配合,导向器4位于 工作缸5的上方。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包括反弹限位件3和限位缓冲垫2, 汽车减振器的活塞杆1上具有定位凹槽,活塞杆1的定位凹槽的上方具有定位 配合的反弹限位件3,反弹限位件3的上方具有套于活塞杆1上的限位缓冲垫2, 所述的限位缓冲垫2与汽车减振器的导向器4之间具有缓冲间距。
工作缸5内的活塞杆1加工有三角形的凹槽,反弹限位件3的下部与活塞 杆1三角形凹槽相适应,限位缓冲垫2为聚氨酯件。当汽车行驶时,车轮受到路面冲击,车身在静平衡位置上下振动,通过减振器的衰减作用,车身振动减 弱。当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因受到的冲击较大,车轮下跳,形成较大的 车轮动载荷,减振器活塞杆上的反弹限位结构起作用,反弹限位缓冲垫2与导 向器4直接接触,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不存在焊接飞溅,减振器 性能的稳定性;2)无焊渣的磨损,减振器的寿命提高;3)无焊渣,减振器工 作时,无噪声,提高顾客满意度;4)反弹限位器压装质量能直观判断,能保证 行车安全性;5)用压装设备代替焊接设备,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汽车减振器的活塞杆(1)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活塞杆(1)的定位凹槽的上方设置有定位配合的反弹限位件(3),反弹限位件(3)的上方具有套于活塞杆(1)上的限位缓冲垫(2),所述的限位缓冲垫(2)与汽车减振器的导向器(4)之间具有缓冲间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减振器的活塞杆(1)的定位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缓冲垫(2)为聚氨酯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其汽车减振器的活塞杆(1)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活塞杆(1)的定位凹槽的上方设置有定位配合的反弹限位件(3),反弹限位件(3)的上方具有套于活塞杆(1)上的限位缓冲垫(2),所述的限位缓冲垫(2)与汽车减振器的导向器(4)之间具有缓冲间距。本实用新型汽车减振器反弹限位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消除减振器工作时的异常噪声,提高减振器的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16F9/32GK201255205SQ200820134928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斌 席, 王树军, 黄得元 申请人:芜湖天佑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