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式加减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337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心式加减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减速机构,其主要涉及一种与机械动力装置连接使 用的动力加速、减速装置的结构,特别指在同轴的动力输入端以及输出端间配 置有复数个传动齿轮的创新结构者。
背景技术
现在地球石化能源即将面临枯竭危机,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在可预见的 将来势必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电能发动的电动机。目前以电动机为动力 源的交通工具已经开始发展,举凡电动脚踏车、电动机车、电动轿车等都将迈 向量产阶段。
以电动机做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源,可达几乎零污染的程度,还能轻易产生 相较于内燃机较高的转速,但其扭力大小却远比不上内燃机。是以电动机械装 置多会加装减速机构,利用减速装置内不同齿比的数个齿轮传递动力,可降低 转速来提高扭力输出值。
然而,现有减速机构为非共轴式配置,其入力轴心与出力轴心不在一直线 上,在配置动力源、减速机构以及动力输出终端(如轮胎)时需要较大的空间。 电动脚踏车一类的轻型交通工具原本的诉求即是轻巧简单,若配置体积较大的 现有减速才几构就显得笨重。而且,也因为现有减速机构体积大,只适合配置在 电动脚踏车后轮位置,造成电动脚踏车重心偏后,不利于行车稳定。
有鉴于现有减速机构的结构存在诸多缺失与弊病,实用新型设计人依据累 积数十年从事所述的行业的丰富经验,与多件国内外专利的申请与取得经验, 戮力谋求解决之道,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穿心式加减速机构的完成。实用新型设 计人翼望能凭借本案的提出,能够尽一己之力,贡献自身的才能回馈于产业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输入端轴心与输出端轴心在同轴配置的创新加减速机构,同时所述的加减速机构体积小于 现有加减速机构却得以承受更大的扭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动力轴,为一轴体,其外侧周围设有外齿轮;
传动齿轮,为一种双层齿轮,其第一层齿轮与第二层齿轮直径不同; 环形齿盘,为一皿型盘体,其内侧壁有内齿轮,盘中心处设有开口,并从
开口处向背面延伸有出力端;
其中,在动力轴周围配置传动齿轮,并使第一层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再取
环形齿盘与动力轴套合,使动力轴由开口穿出,且内齿轮与第二层齿轮啮合;
当动力轴转动时,外齿轮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再带动环形齿盘,使出力端
得以转动。
当动力轴转动时,外齿轮带动第一层齿轮使传动齿轮转动,再凭借传动齿 轮的第二层齿轮带动内齿轮使环形齿盘转动,进而由出力端获得减速后的动力, 相反出力轴输入动力传动轴则变成加速才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釆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由 于传动齿轮是环绕配置在动力轴与环形齿盘间,可抵消齿轮传动的偏心力,使 动力传达更直接更安静,同时可承受更大扭力的动力;其次,动力轴是穿过环 形齿盘,使动力输入与输出同轴,可减少配置加减速机构所需的空间,另外输 入轴与输出轴相反时可做加速器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轴与传动齿轮组合至本体内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组合至本体内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轴、传动齿轮以及环形齿盘的动作示意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轴、传动齿轮以及环形齿盘的动作示意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l-本体;ll-轴孔;2-动力轴;21-外齿轮;22-中空部;3-传 动齿轮;31-第一层齿轮;32-第二层齿轮;4-定位板;41-中央孔;42-定位孔;5-环形齿轮;51-内齿轮;52-开口 ; 53-出力端;6-盖板;61-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兹谨就本实用新型穿心式加减速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其所产生的功效,配 合图式,举一本案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请参阅图l与图2所示,本案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包括有本体l、动力轴 2、传动齿轮3、定位板4、环形齿盘5以及盖板6。本体l为碗形壳体,用来容 置各部件,其中心处开有轴孔ll。动力轴2是一柱体,外侧设有外齿轮21,而 柱体轴心为通透的中空部22。传动齿轮3是双层齿轮,其分为第一层齿轮31以 及第二层齿轮32,第一层齿轮31的直径比第二层齿轮32较大。定位板4为一 板体,其上具有一中央孔41以及若干定位孔42。环形齿轮5则为一皿形圓盘, 其内凹面侧壁具有内齿4仑51,盘中心处有一开口 52,由开口 52往盘底方向延 伸有一中空管体的出力端53。盖板6也为一板体,中心处开有一轴孔61。
接着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其为上述各部件组合示意图。首先取 一本体l,将动力轴2穿入轴孔11,且外齿轮21位于本体1内侧。接着取三组 传动齿轮3,以第一层齿轮31向内、第二层齿轮向外的方向置入本体1内侧, 并等距环绕在动力轴2外围,其第一层齿轮31都与外齿轮21啮合。再取一定 位板4穿合至动力轴2与传动齿轮3上,其中央孔41对合动力轴2、定位孔42 对合传动齿轮3。然后,将环形齿盘5组合至本体1内,使动力轴2穿过开口 52,内齿轮51与笫二层齿轮32啮合。最后取盖板6盖合在本体1,并令动力轴 2以及出力端53穿出轴孔61。
最后请参阅图6以及图7所示,其为动力轴2、传动齿轮3以及环形齿盘5 的动作关联示意图。当动力轴2转动,外齿轮21先带动第一层齿轮31使传动 齿轮3跟着转动,接着第二层齿轮再带动内齿轮51使环形齿盘5转动,出力端 53即具有动力可供使用。由于第一层齿轮31与第二层齿轮32直径不同齿比相 异,再带动大直径的内齿轮51,以将动力轴2传递至出力端53的动力降低转速 并提升扭力。
由于动力轴2以及出力端53是同轴配置,大幅减少其配置在机械装置中需 要的空间。再者,动力轴2末端可延伸至出力端53外结合其他机构,有效利用 动力轴2的动力。例如在动力轴2末端再衔4矣一减速机构,以同 一转速输入即 可获得两种不同的转速以及扭力输出。此外,本案中动力轴2具有中空部22,可容许另一轴体穿过并自由转动,增加减速机构的应用范围。例如应用于电动 脚踏车上,可将动力单元以及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安装在脚i^曲柄处,脚5喬曲柄
的中心转轴穿过中空部22后仍可任意转动。如此一来,动力单元以及体积较小
的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可轻易安装在电动脚踏车中间位置,其重心置中可增加行
车稳定性与操控性。再者,本案中配置有三组或多组传动齿轮3,可平衡各齿轮 衔接所产生的偏心力,进而承受强大的扭力,同时具有抑制齿轮啮合噪音的作 用,并使动力传达更完全、更稳定。
上述本案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内容是其中 一实施例,更可依其精神而变化型 态表现的。例如,传动齿轮3的配置数量可以是两个、四个或五个以上,增加 扭力承受值;又或者各个齿轮除了正齿轮形式外,也可为斜齿轮形式提高静肃 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力轴,为一轴体,其外侧周围设有外齿轮;传动齿轮,为一种双层齿轮,其第一层齿轮与第二层齿轮直径不同;环形齿盘,为一皿型盘体,其内侧壁有内齿轮,盘中心处设有开口,并从开口处向背面延伸有出力端;其中,在动力轴周围配置传动齿轮,并使第一层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再取环形齿盘与动力轴套合,使动力轴由开口穿出,且内齿轮与第二层齿轮啮合;当动力轴转动时,外齿轮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再带动环形齿盘,使出力端得以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轴是 中空管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 的第一层齿轮直径大于第二层齿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穿心式加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轴周围配 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的传动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穿心式加减速机构,主要是由一具有外齿轮的动力轴、复数个有双层齿轮的传动齿轮以及一具有内齿轮的环形齿盘所组成。其中传动齿轮环绕配置在动力轴周围,并由传动齿轮的第一层齿轮与外齿轮衔接;再者,动力轴更穿过环形齿盘,使传动齿轮的第二层与内齿轮衔接;凭借前述配置,可将动力轴的动力加速、减速传递至环形齿盘输出。由于传动齿轮是环绕配置在动力轴与环形齿盘间,可抵消齿轮传动的偏心力,使动力传达更直接更安静,同时可承受更大扭力的动力;其次,动力轴是穿过环形齿盘,使动力输入与输出同轴,可减少配置加减速机构所需的空间,另外输入轴与输出轴相反时可做加速器使用。
文档编号F16H1/32GK201354832SQ20092000123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
发明者彭德右 申请人:彭德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