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调温混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的混水阀,特别涉及一种调温混水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调温混水阀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阀体与冷水管、热水管、混合出水 管一般采用焊接联接,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密封性能跟随下降,阀体与水管焊接处会出 现渗漏现象,中国专利文献号CN2649886于2004年10月20日公开了一种恒温混水阀,它 包括混水阀壳体、滑块、混水阀冷水入口、混水阀热水入口,其特征在于在滑块靠近混水阀 冷水入口的一端设置第一软质密,滑块靠近混水阀热水入口的一端设置第二软质密;混水 阀热水入口设置有上水止回球阀;混水阀冷水入口设置有限流减压阀。在滑块的上、下设置 了软密封,据称其能够提高了原恒温混水阀的密封性能,提高了恒温混水阀的安全性能,可 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的恒温混水阀。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因此有必要作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装配快捷的调温混 水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调温混水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手柄,其结构特征是阀体及其 冷水管、热水管、混合出水管为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所述阀体为三通阀、四通阀或五通阀,管口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阀体为T形,一端连接冷水管,另一端连接热水管,中部设置有混合出水管; 阀体中部为圆柱管状,圆柱管状两侧为方管状,方管状外侧为六角管状,六角管口端设置有 螺旋密封帽。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管口设置有T形连接管,外端空套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 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T形连接管与预埋在该项管口处的金属螺管连接。所述手柄为鸭嘴状或弯管状;整个混水阀外表电镀或喷涂有金属涂层。本实用新型利用工程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调温混水阀,不但减少金属材料的 使用,制造成本下降,还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焊接焊缝,密封性更可靠,且经久耐 用,外观时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组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T形连接管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5为金属螺管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本调温混水阀,包括包括阀体1、阀芯和手柄2,手柄为鸭嘴状;阀体1 及其冷水管1. 2、热水管1. 1、混合出水管1. 3为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本实施 例的阀体为五通阀,阀体为T形,管口 1. 4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一端连接冷水管1. 2,另 一端连接热水管1. 1,中部设置有混合出水管1. 3 ;阀体1中部为圆柱管状,圆柱管状两侧为 方管状,方管状外侧为六角管状,六角管口端设置有螺旋密封帽6。冷水管1. 2和热水管1. 1的管口 1. 4设置有T形连接管4,外端空套有连接螺母 5,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T形连接管与预埋在该项管口处的金属螺管5连接,整个 混水阀外表电镀或喷涂有金属涂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工程塑料为ABS+PC系列。
权利要求一种调温混水阀,包括阀体(1)、阀芯和手柄(2),其特征是阀体及其冷水管(1.2)、热水管(1.1)、混合出水管(1.3)为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混水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为三通阀、四通阀或五通 阀,管口(1.4)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混水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为T形,一端连接 冷水管(1.2),另一端连接热水管(1. 1),中部设置有混合出水管(1.3);阀体中部为圆柱管 状,圆柱管状两侧为方管状,方管状外侧为六角管状,六角管口端设置有螺旋密封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混水阀,其特征是所述冷水管(1.2)和热水管(1.1)的 管口设置有T形连接管(4),外端空套有连接螺母(5),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温混水阀,其特征是所述T形连接管(4)与预埋在该项管 口处的金属螺管(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混水阀,其特征是所述手柄(2)为鸭嘴状或弯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混水阀,其特征是整个混水阀外表电镀或喷涂有金属涂层。
专利摘要一种调温混水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手柄,其特征是阀体及其冷水管、热水管、混合出水管为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阀体为三通阀、四通阀或五通阀,管口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管口设置有T形连接管,外端空套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密封圈。T形连接管与预埋在该项管口处的金属螺管连接,整个混水阀外表电镀或喷涂有金属涂层;本实用新型利用工程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调温混水阀,不但减少金属材料的使用,制造成本下降,还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焊接焊缝,密封性更可靠,且经久耐用,外观时尚。
文档编号F16K11/02GK201606535SQ2009202628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杜炳辉 申请人:杜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