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732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配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润滑油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机械设备都需要使用润滑油来减少各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目前,人们对碎 纸机等需要润滑部件的设备提供润滑油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将润滑油装入油瓶内,再使用 该油瓶将润滑油滴在机器的运动部件上。使用该类油瓶进行设备的润滑往往会导致以下多 种问题的出现一则设备操作者在每次进行滴油润滑前都需先找到装了润滑油的油瓶,再 使用该油瓶进行润滑操作,使用不便;二则润滑效果不佳,操作者在用手挤压装有润滑油的 油瓶时,因为手施力的大小的差异使得滴油量的多少不易控制,容易出现过多会过少的情 况,若过多会使润滑油滴在地上造成环境的污染,而过少则不能起到适当的润滑作用;三则 在滴油的过程中润滑油容易漏流至油瓶外而粘在操作者的身体上,弄脏操作者,而且装润 滑油的油瓶表面也会附着润滑油,这个油瓶放到哪里,就会使哪里被附上油污,影响工作环 境的干净整洁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亟待一种使用方便、润滑效果较佳且较为环保的润滑油加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润滑效果较佳且较为环保的润滑油加 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润滑油加油装置,其包括底座、储油箱和 泵油机构,所述底座上开设一导油通道,所述储油箱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泵油机构包括 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油缸、套于所述油缸内的活塞及连接所述活塞的推杆,所述油缸的下 部开设一第一进油口,所述油箱的下部开设一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 油口之间通过一第一单向阀相连接,所述油缸的底部开设一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 与所述导油通道之间通过一第二单向阀相连接,所述活塞被下压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 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所述油缸与所述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活塞复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 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所述油缸与所述储油箱相连通。较佳地,所述油缸上沿着所述第一进油口的边缘凸伸出第一进油管,所述储油箱 上沿着所述第一出油口的边缘凸伸出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相连 通形成第一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胶塞,所述第一胶塞一端 塞入所述第一出油口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 接于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周边,所述第一进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一 胶塞组成所述第一单向阀。该第一单向阀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较佳地,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上套设一第 一防水圈,所述第一进油管套接于所述第一出油管上。所述第一防水圈的设置使得所述第 一出油管与所述第一进油管的连接更为密封。[0008]较佳地,所述油缸上沿着所述第二出油口的边缘凸伸出第二出油管,所述底座上 沿着所述导油通道的边缘凸伸出第二进油管,所述第二进油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连通而 形成一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二输油通道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胶塞,所述第二胶塞一端 塞入所述第二出油口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 接于所述导油通道的周边,所述第二进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弹簧及所述第二胶 塞组成所述第二单向阀。该第二单向阀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较佳地,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上套设一第 二防水圈,所述第二进油管套接于所述第二出油管上。所述第二防水圈的设置使得所述第 二出油管与所述第二进油管的连接更为密封。较佳地,所述泵油机构还包括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于所述油缸内并抵接 于所述油缸的底部和所述活塞之间。该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油缸内的活塞被下压后由于该 复位弹簧弹性张力的作用下可实现自动复位。 较佳地,所述泵油机构还包括一滑动盖,所述滑动盖套于所述油缸上并与所述推 杆相连接。按压该滑动盖可实现对活塞的操作,该滑动盖提供了一个较大按压面,使得操作 过程更为方便。较佳地,所述滑动盖与所述推杆一体成型。较佳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一洒油管,所述洒油管与所述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 洒油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洒油孔。所述洒油管的设置使得润滑范围更广,润滑效果更佳。较佳地,所述洒油孔沿着所述洒油管均勻分布。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设有储油箱和泵油机构,所述泵油 机构可将装于储油箱内的润滑油送至底座的导油通道内,进而使润滑油从导油通道流向需 被润滑的部件上而实现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使用方便,只要轻轻推拉泵 油机构的活塞使其上下运动则可实现润滑油的传输,且可通过控制活塞的运动程度而添加 适量的润滑油以提供较佳效果的润滑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使用过程中 润滑油于储油箱、泵油机构及导油通道内传送而不外漏,保护了环境。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润滑油加油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润滑油加油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润滑油加油装置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4所示剖面图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4所示润滑油加油装置的加油状态示意图。
4[0024]图7为图4所示润滑油加油装置的复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润滑油加油装置1包括底座10、储油箱20和泵油机构30,所 述储油箱20和所述泵油机构30均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请参阅图2,底座10包括平板100和安装板110,所述平板100上设置了固定座 101,所述安装板110呈锲形状,用于安装至一外部机械设备(图未示)上。所述底座10 上开设了导油通道120,所述导油通道120于竖直方向上贯穿所述平板100及所述安装板 110,所述安装板110的底部连接了长条形的洒油管130,所述洒油管130与所述导油通道 120相连通,所述洒油管130上开设有若干个洒油孔131。较佳地,所述洒油孔131沿着所 述洒油管130均勻分布。储油箱20包括箱体200和箱盖210,所述箱体200安装于所述平 板100上,所述箱盖210扣合于所述箱体200的顶部。泵油机构30包括油缸300、活塞310 及推杆320,所述油缸300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平板100的固定座101上,所述活塞310套于 所述油缸300内,所述推杆320连接于所述活塞310的上方。具体地,所述推杆320的下端 设有环形凸缘321,而所述活塞310上方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缘321相配合的环形槽口 311, 所述环形凸缘321卡合于所述环形槽口 311内使得所述推杆320与所述活塞310相连接。 此外,所述泵油机构30还包括复位弹簧330和滑动盖340,所述复位弹簧330套于所述油 缸300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缸300的底部和所述活塞310之间,所述滑动盖340套于所述油 缸300上,其顶部与所述推杆320的上端相连接。较佳地,所述滑动盖340与所述推杆320 一体成型。请参阅图3-4并结合图2,所述箱体200的下部开设第一出油口 201,所述箱体200 上沿着所述第一出油口 201的边缘凸伸出第一出油管400,所述油缸300的下部开设第一 进油口 301,所述油缸300上沿着所述第一进油口 301的边缘凸伸出第一进油管410。所 述第一出油管40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401,所述第一环形槽401上套设了第一防水 圈402,所述第一进油管410套接于所述第一出油管400上以实现密封连接。从而,所述第 一进油管410与所述第一出油管400相连通形成第一输油通道420,所述第一输油通道420 内设有第一弹簧430和第一胶塞440,所述第一胶塞440包括第一锥形部441和第一柱形 部442,所述第一柱形部442连接于所述第一锥形部441的底部,所述第一柱形部442套于 所述第一弹簧430内,所述第一锥形部44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弹簧430的一端相抵接,所述 第一锥形部441的尖部塞入所述第一出油口 201中。所述第一弹簧430的另一端抵接于所 述第一进油口 301的周边,所述第一进油管410、第一出油管400、第一弹簧430及第一胶塞 440组成第一单向阀40。所述第一进油口 301与所述第一出油口 201之间通过该第一单向 阀40相连接。类似地,所述油缸300上沿着所述第二出油口 302的边缘凸伸出第二出油管500, 所述底座10上沿着所述导油通道120的边缘凸伸出第二进油管510。所述第二出油管500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501,所述第二环形槽501上套设了第二防水圈502,所述第二进 油管510套接于所述第二出油管500上以实现密封连接。从而,所述第二进油管510与所 述第二出油管500相连通而形成第二输油通道520,所述第二输油通道520内设有第二弹簧 530和第二胶塞540,所述第二胶塞540包括第二锥形部541和第二柱形部542,所述第二柱 形部542连接于所述第二锥形部541的底部,所述第二柱形部542套于所述第二弹簧530 内,所述第二锥形部54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簧530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锥形部541的 尖部塞入所述第二出油口 302中。所述第二弹簧530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导油通道120的 周边,所述第二进油管510、所述第二出油管500、所述第二弹簧530及所述第二胶塞540组 成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出油口 302与所述导油通道120之间通过该第二单向阀相连接。下面结合图5-7对本实施例润滑油加油装置1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润滑油加油装置1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储油箱20及所述油缸300内 均装有润滑油,所述储油箱20内的气压等于所述油缸300内的气压,而所述油缸300内的 气压产生的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簧530的张力,此时所述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 阀均关闭。如图6所示,当对滑动盖340施加向下的压力时,所述滑动盖340作用推动杆使其 下压所述活塞310向下运动,位于油缸300内的复位弹簧330及油缸300内的空气均被压 缩而使得油缸300内的气压上升,所述第一胶塞440塞住所述第一出油口 201,所述第一单 向阀40仍处于关闭状态。该气压上升至其产生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弹簧530的张力时,所 述第二胶塞540克服所述第二弹簧530的弹性张力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第二出油口 302,所 述第二单向阀被开启。此时,所述润滑油加油装置1处于加油状态,所述油缸300与所述导 油通道120相连通,油缸300内的润滑油经所述导油通道120而流往所述洒油管130,再从 所述洒油管130的各个洒油孔131滴入需被润滑的外部设备。其中,所述洒油管的设置使 得润滑范围更广,润滑效果更佳。如图7所示,当撤除施加于所述滑动盖340上的压力后,所述润滑油加油装置1处 于复位状态。所述复位弹簧330提供了弹性张力,该弹性张力推动所述活塞310向上运动, 油缸300内气压慢慢降低,所述第二胶塞540在所述第二弹簧530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向 上运动,当油缸300内的气压产生的压力等于所述第二弹簧530的张力时,所述第二胶塞 540塞住所述第二出油口 302,所述第二单向阀被关闭。而此过程中,所述油缸300内的气 压先是降低到小于所述储油箱20内的气压,第一胶塞440脱离所述第一出油口 201,所述 第一单向阀40被开启,所述储油箱20内的润滑油流往所述油缸300内。随着润滑油的流 入,油缸300内的的气压又慢慢上升至与所述储油箱20内的气压相等,此时,所述第一胶塞 440再次塞住所述第一出油口 201,所述第一单向阀40被关闭,润滑油加油装置1恢复至如 图5所示的自然状态。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1设有储油箱20和泵油机构30,所 述泵油机构30可将装于储油箱20内的润滑油送至底座10的导油通道120内,进而使润滑 油从导油通道120流向需被润滑的部件上而实现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1 使用方便,只要轻轻推拉泵油机构30的活塞310使其上下运动则可实现润滑油的传输,且 可通过控制活塞310的运动程度而添加适量的润滑油以提供较佳效果的润滑作用。此外, 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1使用过程中润滑油于储油箱20、泵油机构30及导油通道120内传送而不外漏,保护了环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1用于安装至需要提供润滑作用的任 一外部机械设备上,如碎纸机等。该润滑油加油装置1的底座10的结构可根据需要安装该 润滑油加油装置的外部机械设备的结构而设计。其中,安装板110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锲 形状,可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洒油管120也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长条形,可根据外部机械 设备中需要润滑的部件的具体结构而设计。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 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一种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一导油通道;储油箱,所述储油箱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泵油机构,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油缸、套于所述油缸内的活塞及连接所述活塞的推杆,所述油缸的下部开设一第一进油口,所述油箱的下部开设一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一第一单向阀相连接,所述油缸的底部开设一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导油通道之间通过一第二单向阀相连接,所述活塞被下压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所述油缸与所述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活塞复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所述油缸与所述储油箱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上沿着所述第一进油 口的边缘凸伸出第一进油管,所述储油箱上沿着所述第一出油口的边缘凸伸出第一出油 管,所述第一进油管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相连通形成第一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内设 有第一弹簧和第一胶塞,所述第一胶塞一端塞入所述第一出油口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 簧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周边,所述第一进油管、 所述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一胶塞组成所述第一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外壁上设有 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上套设一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进油管套接于所述第一出油 管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上沿着所述第二出油 口的边缘凸伸出第二出油管,所述底座上沿着所述导油通道的边缘凸伸出第二进油管,所 述第二进油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连通而形成一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二输油通道内设有 第二弹簧和第二胶塞,所述第二胶塞一端塞入所述第二出油口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 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导油通道的周边,所述第二进油管、所述 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弹簧及所述第二胶塞组成所述第二单向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外壁上设有 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上套设一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进油管套接于所述第二出油 管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机构还包括一复位弹 簧,所述复位弹簧套于所述油缸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缸的底部和所述活塞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机构还包括一滑动盖, 所述滑动盖套于所述油缸上并与所述推杆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盖与所述推杆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一洒油管, 所述洒油管与所述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洒油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洒油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润滑油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油孔沿着所述洒油管均 勻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加油装置,其包括底座、储油箱及泵油机构,所述底座上开设一导油通道,所述储油箱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油缸、套于所述油缸内的活塞及连接所述活塞的推杆,所述油缸的下部开设一第一进油口,所述油箱的下部开设一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一第一单向阀相连接,所述油缸的底部开设一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导油通道之间通过一第二单向阀相连接,所述活塞被下压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所述油缸与所述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活塞复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所述油缸与所述储油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加油装置使用方便、润滑效果较佳且较为环保。
文档编号F16N3/08GK201582543SQ20092026467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邱卫东 申请人:东莞市民茂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