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不锈钢感应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一种不锈钢感应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感应水龙头均是以锌合金和铜为材质,用原始工艺砂型铸造而成。 这两种材质都是重金属,对水质会造成二次污染,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为了人体健 康,水质不受二次污染,需要将材质换成不锈钢材料。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 财力及精力,但始终未能如愿。锌铜合金为材质,因该材料熔点低,适合砂型工艺铸造,其型 腔内可用泥芯,浇铸后因材质熔化温度低,不会将型腔内泥芯烧结,对清理型腔废砂方便; 另外,铜锌合金无硬度,对后道工序精加工、抛光极为方便。而用不锈钢材质生产感应水龙 头难度较大,其难度如下因不锈钢熔点高,钢水温度达1700°C才能浇铸,对型壳的耐火材 料要求非常高,通常选用锆英粉、锆英砂、硅溶胶配制成制壳涂料,分4-5层才能制成,因此 其工艺复杂、操作麻烦。另外由于感应水龙头的特殊结构(其出水管较长,并且呈弯曲状, 而底座内有两个腔,分别用于放置感应器和用于通水),由于整体水龙头较长,并且只能利 用进水口作为涂料散砂进入的洞口,制壳时涂料散砂不能自如进入,只好将涂料粘度调稀, 改用细砂在艰难操作下制成型壳。这样做出来的型壳,质量不好,通过钢水1700°C高强温度 浇入后,大部分会出现型腔内漏钢水,追究其原因,是因为型腔洞口小不能按合理操作程序 造成,虽有少数浇成,因经高温烧结,也会因为水龙头内部的废砂无法清理而报废。综上所 述,将不锈钢感应水龙头一次性整体铸成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体式结构的不锈钢感应水龙 头,这样可以将感应水龙头分开来铸造,从而实现用不锈钢制造感应水龙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不锈钢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 管、底座,其中,出水管呈弯管状,底座内设有通水腔和用于放置感应器的安装腔,出水管和 底座为分体式结构,并且二者焊接在一起。这样,铸造时,即可将出水管和底座分开来铸造, 能够顺利地用不锈钢材料铸造出来,并且铸造工艺简单,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成品 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推广。出水管的底端设有卡口,底座上设有与该卡口相匹配的凸块,凸块卡接在卡口内。 卡口和凸块的卡接结构,增加出水管与底座连接得可靠性,使其更加稳固,水龙头整体的强 度更好。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采用分体式结构,从而使感应水 龙头可以分开来铸造,使感应水龙头采用不锈钢材料成为可能,健康环保,有利于民众身心 健康。并且其铸造工艺简单,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推 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出水管1、卡口 1-1、底座2、通水腔2-1、安装腔2-2、凸块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这种不锈钢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管1、底座2,其中,出水管1呈弯管 状,底座2内设有通水腔2-1和用于放置感应器的安装腔2-2,出水管1和底座2为分体式 结构,并且二者焊接在一起。出水管1的底端设有卡口 1-1,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该卡口 1-1 相匹配的凸块2-3,凸块2-3卡接在卡口 1-1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组成,从而使 感应水龙头可以分开来铸造,使感应水龙头采用不锈钢材料成为可能。其结构合理,生产方 便,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推广。根据锌铜合金与不锈 钢原料目前市场单价分析对照,锌铜合金每吨3-5万元,不锈钢每吨1. 2-1. 8万元。因此, 用不锈钢生产的水龙头成本大大低于锌铜合金的水龙头。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一种不锈钢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管(1)、底座(2),其中,出水管(1)呈弯管状,底座(2)内设有通水腔(2-1)和用于放置感应器的安装腔(2-2),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1)和底座(2)为分体式结构,并且二者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锈钢感应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1)的底端设有卡 口(1-1),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该卡口(1-1)相匹配的凸块(2-3),凸块(2-3)卡接在卡 口(1-1)内。
专利摘要一种不锈钢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管、底座,其中,出水管呈弯管状,底座内设有通水腔和用于放置感应器的安装腔,出水管和底座为分体式结构,并且二者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采用分体式结构,从而使感应水龙头可以分开来铸造,使感应水龙头采用不锈钢材料成为可能,健康环保,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并且其铸造工艺简单,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推广。
文档编号F16K27/00GK201575219SQ20092026783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8日
发明者林惠良 申请人:林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