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916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双向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是用圆盘式启闭件即蝶板往复回转90°左右来开启、关闭和调节流体通道的一种阀门。现有蝶阀密封圈通过压板圈固定在蝶板上,阀座与密封圈均精密加工成锥形。操作机构带动阀杆,使密封圈随蝶板一起作90°旋转运动来实现阀门密封。但是这种结构的蝶阀由于阀座的位置固定不变,就决定了管道介质只能从阀门的一侧即锥形密封结构的底面施压通过外力及介质力使密封圈紧压在阀座上,实现密封;反之若介质从锥形密封结构的顶端施压,巨大的介质力会使蝶板产生微量的变形,使密封圈与阀座密封力减小,甚至在接触面上产生间隙,导致阀门内漏。也就是说这种结构的蝶阀具有方向性,介质只能从阀门的指定端流入,若介质反向流入则密封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都很好的双向密封蝶阀,其有效的消除了由于介质反向流动产生的阀门内漏问题。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蝶板2、阀杆3、上轴套4、螺柱5、螺柱6、螺柱7、螺柱8、支架9、传动装置10、键11、螺栓12、垫圈13、填料压盖14、填料15、定位销16、下轴套17、螺栓18、定位套19、轴承20、止退密封片21、螺钉22、端盖23、密封片24, 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在阀体1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M,所述轴承20通过螺钉22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设有端盖23,端盖23通过螺钉 22与蝶板2连接,所述的阀杆3与传动装置10连接。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在阀体1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 M,后,无论正向还是反向施压,阀门密封结构都能保持足够的密封力,保证密封效果。


图1为本发明密封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剖视图,指定图2为摘要附图阀体1、蝶板2、阀杆3、上轴套4、螺柱5、螺柱6、螺柱7、螺柱8、支架9、传动装置 10、键11、螺栓12、垫圈13、填料压盖14、填料15、定位销16、下轴套17、螺栓18、定位套19、 轴承20、止退密封片21、螺钉22、端盖23、密封片M,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在阀体1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M,所述轴承20通过螺钉22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设有端盖23,端盖23通过螺钉22与蝶板2连接,所述的阀杆3与传动装置10连接。介质正向流动时,关闭阀门,蝶板2受介质正向压力,由于阀体1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24,减去了微量变形产生的影响,其位置因此固定不变。由于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M经过精密加成,其密封接触面为锥形,蝶板2越是向右即锥形的尖头方向移动,密封面的挤压力就越大,密封效果越明显。也就是说,关闭阀门,正向受压时,蝶板2受介质力的作用在密封面的锥形接触面上能自然密封,同时受压缩的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M也保证了阀体1和蝶板2之间的密封。这两个密封双向结合,实现正向受压阀门无泄漏。介质反向流动时,关闭阀门,蝶板2受介质反向压力,由于阀体1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24,减去了微量变形产生的影响,其位置因此固定不变。由于止退密封片21和密封片M经过精密加成,其密封接触面为锥形,蝶板2的移动刚好消除了密封接触面间的间隙,增大了密封面的挤压力,密封面的挤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明显。反向受压时,蝶板2的变形通过得到补偿,两个密封向结合,实现反向受力阀门无泄漏。本发明由于正向和反向都能实现密封,非常适合应用管道中对介质流向有反向要求的系统中,通过柔性石墨密封,满足不同系统中对介质温度的要求。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蝶板、阀杆、上轴套、螺柱、支架、传动装置、键、螺栓、垫圈、填料压盖、填料、定位销、下轴套、螺栓、定位套、轴承、止退密封片、螺钉、端盖、密封片,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在阀体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和密封片,所述轴承通过螺钉固定在阀体上,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设有端盖,端盖通过螺钉与蝶板连接,所述的阀杆与传动装置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蝶板、阀杆、上轴套、螺柱、支架、传动装置、键、螺栓、垫圈、填料压盖、填料、定位销、下轴套、螺栓、定位套、轴承、止退密封片、螺钉、端盖、密封片,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在阀体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和密封片,所述轴承通过螺钉固定在阀体上,所述一种双向密封蝶阀设有端盖,端盖通过螺钉与蝶板连接,所述的阀杆与传动装置连接,由于在阀体上设有两个密封片即止退密封片和密封片后,无论正向还是反向施压,阀门密封结构都能保持足够的密封力,保证密封效果。
文档编号F16K1/226GK102563102SQ20101060109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王建南 申请人:王建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