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87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油系统结构,尤其是一种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稀油站供油润滑系统一般由管路系统、油箱、安装底座、油泵、冷却系统、 过滤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设备体积较大,占用大量空间。在很多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有 所不便,且油管循环回路过长,造成动力及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的装于轴承上的 供油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包括进油管、出油管、油泵、电机,油泵一侧连接出油管另 一端连接有一过滤器,电机设于油泵的上方,过滤器的另一侧连接有溢油管和进油管,其中 过滤器与溢油管之间设有一溢油阀,进油管、出油管、溢油管均与轴承内部相通。作为优选,所述进油管上设有一压力表。作为优选,所述供油系统整体通过螺栓连接在轴承座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供油系统是参照以往的轴承外供油系统安装在轴承附近的特 点,选择将循环系统优化后全部放入轴承本体中,无需再有稀油站等配套设备。本结构包括 进油管路、出油管路、溢油管路、油泵、电机、溢油阀、过滤器、压力表,当有需要时,可增加冷 却器和流量调节装置。这种结构使一个轴承自身就带上了稀油站供油系统,油箱设计利用轴承本身的大 内腔,将轴承内腔空间和油箱设计为一体,同时也尽可能缩短了循环油管的长度,大大减小 了稀油站供油系统的体积,适合于狭小空间位置、或野外、海上、空中等不便建设稀油站而 又需要外供油润滑场合的电机等设备的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考附图,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包括进油管1、出油管2、油泵4、电机 5,油泵4 一侧连接出油管2另一端连接有一过滤器7,电机5设于油泵4的上方,过滤器7 的另一侧连接有溢油管3和进油管1,其中过滤器7与溢油管3之间设有一溢油阀6,进油 管1、出油管2、溢油管3均与轴承内部相通。供油系统整体通过螺栓连接在轴承座上。系统工作时,由电机5带动油泵4,通过出油管2从轴承座大油腔吸收无压力的润滑油,经油泵4压缩后,润滑油转化为工作压力状态,经过过滤器7,再经过溢油阀6,通过进 油管1供应到轴承内部。 进油管1上设有一压力表8,通过压力表8的监测,可以调节溢油阀6,将过压时的 润滑油通过溢油管3,排回轴承座大油腔,防止过压给系统造成损害。
权利要求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包括进油管(1)、出油管(2)、油泵(4)、电机(5),其特征在于油泵(4)一侧连接出油管(2)另一端连接有一过滤器(7),电机(5)设于油泵(4)的上方,过滤器(7)的另一侧连接有溢油管(3)和进油管(1),其中过滤器(7)与溢油管(3)之间设有一溢油阀(6),进油管(1)、出油管(2)、溢油管(3)均与轴承内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上设有 一压力表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整体通过 螺栓连接在轴承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于轴承上的供油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出油管路、溢油管路、油泵、电机、溢油阀、过滤器、压力表,当有需要时,可增加冷却器和流量调节装置,选择将循环系统优化后全部放入轴承本体中,无需再有稀油站等配套设备,适用于没有外部供油系统或安装空间狭小的情况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
文档编号F16N7/38GK201757261SQ20102022060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何全波, 王校龙, 许斌, 郑小镭 申请人: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