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1744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杆螺旋升降装置采用T型丝杆提升与下降,采用这种结构有以下弊端1、需要电子限位装置,增加成本与安装难度;2、当电子限位失灵和损坏后,容易造成操作失误锁死,丝杆和轴承会因为一直旋 转而磨损;3、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维修时要重新拆装升降体,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 置,使其具有自动打滑防止锁死、安装方便、降低成本、可调节升降力度大小、耐磨性好的特
点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包括螺旋升降本体,滑杆螺旋升降装 置还包括后盖,所述螺旋升降本体包括底座、压块、第一螺钉、第二螺钉、轴承、光轴、电机、 丝杆、滑杆、固定套筒、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丝杆纵向设置并与电机底端固定连接, 底座和压块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一起,丝杆底端轴向穿过底座和压块的结合部并与光轴连 接;所述滑杆与丝杆平行布置,并插入固定于底座两侧的固定套筒内;底座和压块上部共 嵌入有3个第二螺钉和轴承,3个第二螺钉纵向插入轴承中心孔,3个轴承围绕丝杆形成螺 旋副并与丝杆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端盖与丝杆轴向垂直并固定于丝杆和电机之间,所述第 二端盖与丝杆轴向垂直并固定于底座和光轴之间,纵截面为“U”形的后盖沿丝杆轴向布置 并位于螺旋升降本体一侧,后盖的顶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底端与光轴和滑杆固定连接,第一 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侧边均与后盖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和压块下部共嵌入有3个第二螺钉和轴承,所述3个 第二螺钉纵向插入轴承中心孔,3个轴承围绕丝杆形成螺旋副并与丝杆紧密贴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螺钉与铅垂线呈锐角α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α为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截面为“U”形,压块通过的第一螺钉嵌入底座的“U”形空 腔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杆螺旋升降装置还包括前盖,横截面为“U”形的前盖从 螺旋升降本体另一侧与后盖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闭合腔体,所述闭合腔体将螺旋升降本体封 闭起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与其嵌入的底座或压块之间设有弹簧垫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螺钉上套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6]1、由于轴承与丝杆之间的角度改变了摩擦力方向,这样当丝杆旋转时轴承组在自 转同时产生沿丝杆轴向的运动,实现上下提升的功能,并能当上升到顶或下降到底时,整个 滑杆螺旋升降装置自动打滑防止锁死;2、安装简单方便;3、不需要电子限位装置,节省成本,减小安装难度;4、通过弹簧可以调节升降的力度大小;5、丝杆与轴承硬度较高,耐磨性好。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压块及随附组件的结构俯视图;[0022]图2为图1的IA-A向剖视图;[0023]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0024]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压块、光轴及随附组件的结构正面示意图[0026]图6为图5的D-D向剖视图;[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升降本体的结构正视图;[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升降本体的结构侧视图;[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滑杆螺旋升降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包括螺旋升降本体17、前盖13 和后盖14,所述后盖14纵截面为“U”形,沿丝杆10轴向布置并位于螺旋升降体17 —侧,在 本实施例中,后盖14位于螺旋升降体17后面。后盖14的两端分别与螺旋升降体17两端 固定连接。所述前盖13横截面为“U”形,从螺旋升降本体17另一侧与后盖14固定连接从 而形成闭合腔体,在本实施例中,前盖13位于螺旋升降本体17前面,前盖13与后盖14通 过螺钉相连接。所述闭合腔体将螺旋升降本体17封闭起来。螺旋升降本体17包括底座1、压块2、弹簧3、第一螺钉4、第二螺钉5、轴承6、弹簧 垫圈7、光轴8、电机9、丝杆10、滑杆11、固定套筒12、第一端盖15和第二端盖16。丝杆10纵向设置并与电机9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螺钉4上套有弹簧3,底座1和压 块2通过第一螺钉4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截面为“U”形,压块2通过套有弹 簧3的第一螺钉4嵌入底座1的“U”形空腔内。丝杆10底端轴向穿过底座1和压块2的 结合部并与光轴8连接。滑杆11与丝杆10平行布置,并插入固定于底座1两侧的固定套筒12内。底座1和压块2共嵌入有6个第二螺钉5和轴承6,其中上部嵌有3个,下部嵌有 3个。轴承6与其嵌入的底座1或压块2之间设有弹簧垫圈7,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6个 第二螺钉5均纵向插入6个轴承6的中心孔。上部的3个轴承6围绕丝杆10形成螺旋副 并与丝杆10紧密贴合,下部的3个轴承6围绕丝杆10形成螺旋副并与丝杆10紧密贴合,所述6个第二螺钉5均与铅垂线18呈锐角α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锐角α为15°。 在该螺旋副中,通过压紧弹簧3调节丝杆10与轴承6的摩擦力,由于轴承6与丝杆10之间 的15°角改变了摩擦力方向,这样当丝杆10旋转时轴承组在自转同时产生沿丝杆10轴向 的运动,实现上下提升的功能,并在上升到顶或下降到底时滑杆螺旋升降装置能自动打滑 防止锁死。所述第一端盖15与丝杆10轴向垂直并固定于丝杆10和电机9之间,且第一端盖 15侧边与后盖1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5与丝杆10和电机9均焊接在一起, 第一端盖15侧边与后盖14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端盖16与丝杆10轴向垂直并固定于底 座1和光轴8之间,且第二端盖16的侧边与后盖1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6 与底座1和光轴8均焊接在一起,第二端盖16的侧边与后盖14焊接在一起。后盖14沿丝杆10轴向布置,后盖14的顶端与电机9固定连接,底端与光轴8和 滑杆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4的顶端与电机9焊接在一起,底端与光轴8和滑 杆11焊接在一起。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包括螺旋升降本体(17),其特征在于滑杆螺旋升降装置 还包括后盖(14),所述螺旋升降本体(17)包括底座(1)、压块O)、第一螺钉G)、第二螺钉 (5)、轴承(6)、光轴(8)、电机(9)、丝杆(10)、滑杆(11)、固定套筒(12)、第一端盖(15)和 第二端盖(16);所述丝杆(10)纵向设置并与电机(9)底端固定连接,底座⑴和压块(2) 通过第一螺钉(4)固定在一起,丝杆(10)底端轴向穿过底座(1)和压块O)的结合部并与 光轴(8)连接;所述滑杆(11)与丝杆(10)平行布置,并插入固定于底座(1)两侧的固定套 筒(1 内;底座(1)和压块( 上部共嵌入有3个第二螺钉( 和轴承(6),3个第二螺钉 (5)纵向插入轴承(6)中心孔,3个轴承(6)围绕丝杆(10)形成螺旋副并与丝杆(10)紧密 贴合;所述第一端盖(1 与丝杆(10)轴向垂直并固定于丝杆(10)和电机(9)之间,所述 第二端盖(16)与丝杆(10)轴向垂直并固定于底座⑴和光轴⑶之间,纵截面为“U”形 的后盖(14)沿丝杆(10)轴向布置并位于螺旋升降本体(17) —侧,后盖(14)的顶端与电 机(9)固定连接,底端与光轴(8)和滑杆(11)固定连接,第一端盖(1 和第二端盖(16) 的侧边均与后盖(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压块 (2)下部共嵌入有3个第二螺钉( 和轴承(6),所述3个第二螺钉( 纵向插入轴承(6) 中心孔,3个轴承(6)围绕丝杆(10)形成螺旋副并与丝杆(10)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 二螺钉(5)与铅垂线(18)呈锐角α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α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⑴截面为“U” 形,压块⑵通过的第一螺钉⑷嵌入底座⑴的“U”形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螺旋升 降装置还包括前盖(13),横截面为“U”形的前盖(1 从螺旋升降本体(17)另一侧与后盖 (14)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闭合腔体,所述闭合腔体将螺旋升降本体(17)封闭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6)与其嵌入的 底座⑴或压块⑵之间设有弹簧垫圈(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钉(4)上 套有弹簧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杆螺旋升降装置,包括螺旋升降本体和后盖;丝杆纵向设置并与电机底端固定连接,底座和压块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一起,丝杆底端轴向穿过底座和压块的结合部并与光轴连接;滑杆与丝杆平行布置,并插入固定于底座两侧的固定套筒内;底座和压块上部共嵌入有3个第二螺钉和轴承,3个第二螺钉纵向插入轴承中心孔,3个轴承围绕丝杆形成螺旋副并与丝杆紧密贴合;第一端盖与丝杆轴向垂直并固定于丝杆和电机之间,第二端盖与丝杆轴向垂直并固定于底座和光轴之间,后盖沿丝杆轴向布置并位于螺旋升降本体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打滑防止锁死、安装方便、降低成本、可调节升降力度大小、耐磨性好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传动领域。
文档编号F16H25/20GK201858318SQ201020570280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卢伟亮 申请人:武汉耐霸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