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压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余压预留装置的减压器。
背景技术:
为了扩展人们的工作范围,现在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特种设备以帮助人们适 应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从事消防、矿井救援等作业的工作者需要经常处于缺氧甚至无氧 的环境中工作,为了提高上述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人们制造出一些呼吸器,以供给在缺氧 甚至无氧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或逃生时使用。作为呼吸器的主要设备高压气瓶被人们 广泛使用。高压气瓶中储存的为高压气体,因此一个具有良好密封以及通气性能的高压瓶 头阀对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高压瓶头阀其结构主要包括气瓶接口、阀门输出口以 及阀门调节旋钮,该阀门调节旋钮设置在该气瓶接口以及阀门输出口之间,实施时,通过对 阀门调节旋钮的旋转,使阀门芯动作,以达到控制该高压瓶头阀开关的目的。如上所述,传统高压气瓶的瓶头阀随着高压气瓶一起被人们广泛使用,但上述的 高压气瓶的瓶头阀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叙述如下,传统的高压气瓶阀只是一 个简单的具有可调节控制开关的通气阀,使用者在对其进行实施时,转动阀门调节旋钮,使 该气瓶连接口与该阀门输出口之间处于开启状态即可,然而,该高压气瓶中的气体储存量 是有限度的,使用者在进行潜水或者井下救援时只是根据自身的需求而对该阀门调节旋钮 进行调节,无法得知该气瓶中的气体剩余量,如,使用者在进行深度潜水作业或者井下救援 时,突然出现因为估计不足而导致的在潜水过程中气体用尽,就会给使用者带来生命危险。 以上为传统瓶头供气阀的主要缺陷。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包括减压阀体、外部压力传递单 元、气瓶引入单元以及余压预留阀,借助余压预留阀的结构达到为人们提供预留用气体的 作用,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包括减压阀体、 外部压力传递单元、气瓶引入单元以及余压预留阀,其中,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设置在该减 压阀体一端,该气瓶引入单元相对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而设置在该减压阀体的另外一 端,该余压预留阀设置在该减压阀体中并且位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与该气瓶引入单元之 间。该减压阀体具有进气腔、余压预留腔、中压腔以及外部压力传递腔,该进气腔以及 该中压腔分别连接在该余压预留腔两侧,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与该中压腔相连接,该外部压 力传递单元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中,该气瓶引入单元与该进气腔相连通,该余压预留 阀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中,该中压腔设置在该余压预留腔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之间,该减 压阀体上分别设置有高压气出口以及中压气出口,其中,该高压气出口与该余压预留腔相 连通,而该中压气出口与该中压腔相连通。[0007]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包括罩盖、活塞杆以及弹簧,其中,该罩盖套设在该减压阀体 上,并借助该罩盖与该减压阀体围绕形成该外部压力传递腔,该罩盖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 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相连通,该活塞杆活动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中,该活塞杆包括活 塞盘以及顶柱,该活塞盘连接在该活塞杆一端,该活塞盘插设在该罩盖中,该顶柱相对于该 活塞盘连接在该活塞杆的另外一端,该顶柱插设在该中压腔中,该弹簧套设在该活塞杆上, 该弹簧一端顶持在该减压阀体上,该弹簧另外一端顶持在该活塞杆的该活塞盘上。该气瓶引入单元包括进气塞以及旋塞,其中,该进气塞插设在该进气腔中,而该旋 塞螺合在该减压阀体上。该余压预留阀包括阀杆、手柄以及余压顶杆,其中,该阀杆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 中,该手柄连接在该阀杆的顶端,并且该手柄位于该减压阀体外部,该余压顶杆与该气瓶引 入单元的该进气塞相对应设置在该进气腔中,该余压顶杆借助该手柄的驱动可以在该进气 腔中往复运动,该余压顶杆通过连接块与该阀杆相连接,该余压顶杆上套设有余压弹簧,该 余压弹簧一端卡设在该余压顶杆上,该余压弹簧的另外一端卡设在该连接块上。该减压阀体的该进气腔、该余压预留腔、该中压腔以及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依次排 列连通设置在该减压阀体中的同一横向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减压阀体、外部压力传递单元、气 瓶引入单元以及余压预留阀,而该减压阀体具有进气腔、余压预留腔、中压腔以及外部压力 传递腔,该进气腔以及该中压腔分别连接在该余压预留腔两侧。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与该中 压腔相连接。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中,该气瓶引入单元与该进气 腔相连通,该余压预留阀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中。该中压腔设置在该余压预留腔与该外部 压力传递腔之间。同时该减压阀体的该进气腔、该余压预留腔、中压腔以及该外部压力传递 腔依次排列连通设置在该减压阀体中的同一横向位置,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并且借助余压预留阀的结构达到为人们提供预留用气体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气出口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余压顶杆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位本实用新型余压顶杆往复运动时候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包括减压阀体10、外部压力传递 单元20、气瓶引入单元30以及余压预留阀40。如图1所示,其中,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20设置在该减压阀体10 —端,该气瓶引 入单元30相对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20而设置在该减压阀体10的另外一端。该余压预留阀40设置在该减压阀体10中并且位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20与该 气瓶引入单元30之间。该减压阀体10具有进气腔11、余压预留腔12、中压腔15以及外部压力传递腔13,该进气腔11以及该中压腔15分别连接在该余压预留腔12两侧。该外部压力传递腔13与 该中压腔15相连接。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20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13中,该气瓶引入单元30与该 进气腔11相连通,该余压预留阀40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12中。该中压腔15设置在该余 压预留腔12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13之间。如图1至2所示,该减压阀体10上分别设置有高压气出口 14以及中压气出口 16, 其中,该高压气出口 14与该余压预留腔12相连通。而该中压气出口 16与该中压腔15相 连通。如图3所示,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20包括罩盖21、活塞杆22以及弹簧23,其中, 该罩盖21套设在该减压阀体10上,并借助该罩盖21与该减压阀体10围绕形成该外部压 力传递腔13,该罩盖21上开设有通孔211,该通孔211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13相连通。该活塞杆22活动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13中,该活塞杆22包括活塞盘221以 及顶柱222。该活塞盘221连接在该活塞杆22 —端,该活塞盘221插设在该罩盖21中。该顶柱222相对于该活塞盘221连接在该活塞杆22的另外一端,该顶柱222插设 在该中压腔15中。该弹簧23套设在该活塞杆22上,该弹簧23 —端顶持在该减压阀体10上,该弹簧 23另外一端顶持在该活塞杆22的该活塞盘221上。该气瓶引入单元30包括进气塞31以及旋塞32,其中,该进气塞31插设在该进气 腔11中,而该旋塞32螺合在该减压阀体10上。该余压预留阀40包括阀杆41、手柄42以及余压顶杆43,其中,该阀杆41插设在 该余压预留腔12中。该手柄42连接在该阀杆41的顶端,并且该手柄42位于该减压阀体10外部。 该余压顶杆43与该气瓶弓I入单元30的该进气塞31相对应设置在该进气腔11中。如图3至5所示,该余压顶杆43借助该手柄42的驱动可以在该进气腔11中往复 运动。该余压顶杆43通过连接块44与该阀杆41相连接,该余压顶杆43上套设有余压 弹簧45,该余压弹簧45 —端卡设在该余压顶杆43上,该余压弹簧45的另外一端卡设在该 连接块44上。该减压阀体10的该进气腔11、该余压预留腔12、该中压腔15以及该外部压力传 递腔13依次排列连通设置在该减压阀体10中的同一横向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压阀体、外部压力传递单元、气 瓶引入单元以及余压预留阀,其中,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设置在该减压阀体一端,该气瓶引 入单元相对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而设置在该减压阀体的另外一端,该余压预留阀设置在 该减压阀体中并且位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与该气瓶引入单元之间,该减压阀体具有进气 腔、余压预留腔、中压腔以及外部压力传递腔,该进气腔以及该中压腔分别连接在该余压预 留腔两侧,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与该中压腔相连接,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设置在该外部压力 传递腔中,该气瓶引入单元与该进气腔相连通,该余压预留阀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中,该中 压腔设置在该余压预留腔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之间,该减压阀体上分别设置有高压气出口 以及中压气出口,其中,该高压气出口与该余压预留腔相连通,而该中压气出口与该中压腔 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外部压力传递单 元包括罩盖、活塞杆以及弹簧,其中,该罩盖套设在该减压阀体上,并借助该罩盖与该减压 阀体围绕形成该外部压力传递腔,该罩盖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相连 通,该活塞杆活动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中,该活塞杆包括活塞盘以及顶柱,该活塞盘连 接在该活塞杆一端,该活塞盘插设在该罩盖中,该顶柱相对于该活塞盘连接在该活塞杆的 另外一端,该顶柱插设在该中压腔中,该弹簧套设在该活塞杆上,该弹簧一端顶持在该减压 阀体上,该弹簧另外一端顶持在该活塞杆的该活塞盘上,该气瓶引入单元包括进气塞以及 旋塞,其中,该进气塞插设在该进气腔中,而该旋塞螺合在该减压阀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的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特征在于该余压预留阀包 括阀杆、手柄以及余压顶杆,其中,该阀杆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中,该手柄连接在该阀杆的 顶端,并且该手柄位于该减压阀体外部,该余压顶杆与该气瓶引入单元的该进气塞相对应 设置在该进气腔中,该余压顶杆借助该手柄的驱动可以在该进气腔中往复运动,该余压顶 杆通过连接块与该阀杆相连接,该余压顶杆上套设有余压弹簧,该余压弹簧一端卡设在该 余压顶杆上,该余压弹簧的另外一端卡设在该连接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减压阀体的该进 气腔、该余压预留腔、该中压腔以及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依次排列连通设置在该减压阀体中 的同一横向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余压预留阀的减压器,其包括减压阀体、外部压力传递单元、气瓶引入单元以及余压预留阀,该余压预留阀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与该气瓶引入单元之间,该减压阀体具有进气腔、余压预留腔、中压腔以及外部压力传递腔,该进气腔以及该中压腔分别连接在该余压预留腔两侧,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与该中压腔相连接,该外部压力传递单元设置在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中,该气瓶引入单元与该进气腔相连通,该余压预留阀插设在该余压预留腔中,该中压腔设置在该余压预留腔与该外部压力传递腔之间,该减压阀体上分别设置有高压气出口以及中压气出口,其中,该高压气出口与该余压预留腔相连通,而该中压气出口与该中压腔相连通。
文档编号F16K31/60GK201836460SQ20102059596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孙利民, 杨瑾 申请人:孙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