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296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系的多重离合器装置、尤其复式油离合器,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于离合器装置的变速器,其中离合器装置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并且容纳在不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一起旋转的离合器罩中,其中离合器装置具有两个摩擦片离合器和一个操纵装置,并且摩擦片离合器分别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它们具有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
背景技术
由DE 102006049731已知这种复式油离合器。在这个已知的复式离合器中由操纵装置产生的操纵力通过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端轴承和固定连接在离合器罩上的离合器盖支承。为此,相应结实地设计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端轴承和离合器盖,其中各自的操纵力取决于要传递的转矩。因此在转矩增加时需要相应提高的操纵力和相应地设计尤其是离合器盖的厚度尺寸。通过这个离合器盖也支承ZMS的输出端和离合器的输入端。复式油离合器是杠杆操纵的。操纵装置具有旋转杠杆,它们可以电地或液压地操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上述形式的多重离合器装置,它具有改进的操纵力支承和/或改进的径向和/或轴向轴承形式和/或改进的冷却油输送形式和/或多重离合器装置零部件在加工技术上更加优化的设计。该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至少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多重离合器装置实现。各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图1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图2在操纵按照图1的复式离合器时径向内部设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内部力流的示意图,图3按照图1和图2的复式离合器的轴承的示意图,图4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在无间隙的摩擦片支架中的半剖面,图5和6有关摩擦片支架构造的示意图,图7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并通过复式环活塞(“CSC”)操纵,图8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传动轴固定的复式油离合器, 具有在油输入管中的轴向间隙补偿,图9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油离合器,具有径向油输入管,
图10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另一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离合器,在这里具有柔板支承,图11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另一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离合器,在这里具有柔板支承和导柱,图12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干式ZMS,图13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干式ZMS,其中去掉在外部离合器Kl的外部摩擦片支架与离合器盖之间的轴向轴承,图14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和湿运行的 ZMS和离心力摆(“FKP”),图15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和湿运行的 ZMS和离心力摆(“FKP”),其中去掉按照图14的板爪或夹爪。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的复式离合器1由两个径向嵌套的、湿运行的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组成。在此离合器Kl设置在径向外部,离合器K2设置在径向内部。复式离合器1由前置于离合器1的双质量飞轮(未详细示出,下面也称为ZMS)的从动轮毂驱动。在ZMS与复式离合器1之间存在离合器盖3,它使油室4与干室5分开。离合器盖3与在驱动系中后置的变速器(未单独示出)的变速器外壳的静态密封6最好通过0形环或其它静态密封部件实现。向着复式离合器1最好通过作为动态密封部件的径向轴密封环8实现密封。ZMS的从动轮毂2通过啮合齿与离合器轮毂9抗扭转地连接。离合器轮毂9与径向嵌套的外置的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连接。也可以选择使离合器轮毂9和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构造为一体。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 (=外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10)和与其抗扭转连接的离合器轮毂9通过径向轴承16径向支承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5(它构造为实心轴)上。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包括啮合部位,在其上悬置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摩擦片组的输入端的摩擦片,由此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设置外部的输入端的摩擦片11。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11与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12交替地设置,其中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11和交替设置的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12共同形成离合器Kl 的摩擦片组。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12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与外部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从动端摩擦片支架13连接。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从动端摩擦片支架13包括轮毂14, 它与(未详细示出的)复式离合变速器的第一传动输入轴15连接。外部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通过悬置在摩擦片支架中的连接板 17与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内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8连接。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内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悬置在内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的啮合部位。径向内置的离合器K2的这些内部输入端的摩擦片与内部输出端的摩擦片交替地设置,它们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设置在盘式离合器K2的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 上。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具有轮毂部位,在其上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与第二传动输入轴20 (它构造为空心轴)连接。径向内置的盘式离合器K2的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通过轴簧21 (并且如果由于结构需要也通过连接体22)在中间定位轴向轴承23的条件下顶压径向外置的盘式离合器Kl的外部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13。代替轴簧也可以使用其它弹性部件,例如蝶簧组。 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4又在中间定位第二轴向轴承M 的条件下顶压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或者顶压离合器轮毂9。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也在中间定位另一轴向轴承25的条件下顶压离合器盖3,它通过固定部件沈支承在变速器的外壳7上。尤其如图1所示,轴承23,24,25最好构造为轴向(滚针)轴承。这样构造连接体22,能够实现在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之间用于冷却油的流动路径。变速器输入轴15,20在此同轴且相互嵌套地设置,其中外部的变速器输入轴20通过端轴承38支承在外壳7中,并且内部的变速器输入轴15通过轴承支承在外部的空心轴 20中。复式离合器1还包括操纵装置27,它构造为用于两个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中心离合器推杆,操纵装置具有外壳观,它通过轴承框四支承在变速器的外壳7上。在此构造为复式环活塞接通杆(也称为复式CSC,其中CSC为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的操纵装置27包括两个圆环形的且相互同心设置的活塞31,32。在图1至4中示出的操纵装置27变化表示一个实施例,在其中两个圆环形活塞 31,32相互协调。因此,离合器Kl的外部活塞31的内径同时是离合器K2内部活塞的密封面。也可以选择,设想一个实施例,其中两个活塞通过圆环形短臂相互分开,密封可以在其上滑动。通过这种备选实施例可以排除由于密封对活塞31,32造成的相互影响。但是操纵装置27的上述可能的扩展结构仅仅理解为示例。因此,代替环形活塞也可以沿着圆周分布地设有其它横截面形状的和/或多个单个的活塞。同样可以设有电的或机电的推杆,代替活塞/汽缸单元。此外也可以设有机械的操纵装置、尤其杠杆操纵的装置。在此环形活塞31,32的活塞密封构造为弹性体密封,它们通过形状锁合的连接与各活塞连接。作为形状锁合的连接例如可以设想在活塞中的锥形槽,在其中可以接入弹性体密封的相应榫或弹性体密封本身。也可以选择衬入由例如PTFE制成的密封,或者在活塞上直接注塑弹性体密封。环形活塞31. 32由接通杆外壳观容纳,其中在附图中未单独示出的接通杆外壳观中的孔用于,通过压力油操纵活塞。接通杆外壳28附加地承担通过轴承框四在离合器罩4内部径向定位活塞。操纵装置27的每个操纵单元通过操纵轴承33,34与力传递装置连接,通过它使各操纵力传递到各摩擦片离合器Kl,K2。在此每个力传递装置包括基本刚性的顶压钵34A, 35B,它顶靠在各轴承33,34上。在此要注意,每个顶压钵当然具有弹性,它导致一定的弹性作用。但是与复式离合器的现有操纵力有关,顶压钵可以假设“基本刚性”。此外每个力传递装置包括杠杆簧36A,36B,它顶靠在各顶压钵35A,35B上。杠杆簧36A,36B分别悬置在相应的摩擦片离合器Kl,K2的从属摩擦片支架上,其中这个悬置点形成用于杠杆簧的各旋转点。通过这个杠杆簧的杠杆比实现由操纵单元产生的操纵力的力变比。每个力传递装置还包括顶压体37A,37B,它顶靠在从属的杠杆簧36A,36B上并且与各摩擦片离合器Kl,K2的摩擦片组的摩擦片功能连接。顶压体传递操纵力到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摩擦片组上。 顶压体37A,37B在径向外部部位轴向可移动地悬置到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的啮合齿中,并且通过啮合齿在径向上定心。代替操纵力的这个杠杆变比也可以直接通过顶压钵操纵, 它们设置在操纵轴承与摩擦片组之间,即杠杆比1 1。在操纵装置27的外壳观上在外部的外壳部位设置一个端轴承30 (也称为“盖轴承”),它通过牵引钵31与径向外部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连接。在此,端轴承/盖轴承的内环通过在外壳观上构成的环带在一侧支承在外壳观上,端轴承/ 盖轴承的外环在另一侧以这种方式和方法支承在牵引钵31上,使由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引回的操纵力的力传递到外壳观上。端轴承30最好通过卡接与接通杆外壳观连接,端轴承与牵引钵31 —起引回操纵力到接通杆外壳观上。在压力加载一个活塞或者两个活塞时,一个活塞或两个活塞在曲轴方向上(在图 1中设置在ZMS的从动轮毂的左侧)运动,同时通过携带从属的顶压钵35A,35B导引操纵力到摩擦片组中。在径向内置的离合器K2中通过输入摩擦片支架18和连接体17 (也称为连接板)在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与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 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之间传递操纵力。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又传递操纵力到牵引钵31 上,它通过端轴承30与接通杆外壳观连接。在径向外置的离合器Kl中导入的操纵力直接通过输入摩擦片支架10引回到牵引钵31上,由此通过端轴承30引回到接通杆外壳观上。现有的复式CSC也产生在驱动单元方向上作用于顶压钵上的顶压力,其中在外壳观中产生相应大小的且相反指向的反力,并且通过牵引钵和端轴承再使操纵力以相同大小和相同方向引回到外壳上。端轴承30传递操纵力到接通杆外壳观上,由此也使内部的力流在离合器1内部封闭。在图2中通过虚线Ll简示出用于操纵摩擦片离合器K2的操纵力走向。在此为了操纵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在径向输送油时也没有外力或者在轴向输送油时几乎没有外力,因此离合器1在离合器罩上或者电动机侧无需支承操纵力。液压介质(操纵模件)通过与离合器罩连接的配件输送到操纵装置。接通杆外壳观在离合器罩4内部具有转矩支承,由此使端轴承30内部的轴承摩擦不会导致接通杆外壳观的旋转。在此作为转矩支承使用输送压力的配件。也可以选择通过轴颈或类似零部件单独地支承,它在装配离合器时嵌入到离合器罩底部中。在图3中通过箭头Pl至P5示出按照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离合器1的径向和轴向支承。在径向上观察,所有以电动机转速旋转的复式离合器1组成部分在变速器一侧支承在接通杆外壳观上,并且在电动机一侧支承在实心轴15上。在此箭头Pl表示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1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和与这个部件连接的零部件在接通杆外壳观上的支承。接通杆外壳观又通过轴承框四支承在罩底部(变速器外壳)上,如同通过箭头P2表示的那样。轴承框四是实心轴15与变速器侧的轴承基体之间的角度补偿。实心轴15在电动机侧通过轴承16支承径向外置的离合器Kl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如同通过箭头P3表示的那样。以实心轴和空心轴15,20的各变速器输入转速旋转的离合器组成部分14,19通过位于轴上的轮毂/轮毂部位径向支承。轴承框四可以通过径向支承在外部的变速器输入轴上的、最好通过设置在外部的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径向滚针轴承替换。轴向上观察,离合器1支承在离合器盖3上,其中由轴簧21施加支承力。轴向支承点通过箭头P4和P5表示。在此轴簧21支承在安置在空心轴20的固定环和摩擦片离合器 K2的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19的轮毂上。摩擦片离合器K3的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通过垫片22导引这个轴向力到位于从动端摩擦片支架13或其轮毂部位14上的轴向滚针轴承 23上。摩擦片离合器Kl的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3又通过轴向滚针轴承M支承在离合器 Kl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上,它通过另一滚针轴承25支承在离合器盖3上。因此离合器系统1总是对准离合器盖3。通过轴簧21可以补偿轴向振动和误差。轴向滚针轴承23, 24,25也可以通过起动盘替换。现有离合器1的上述形式的轴向轴承也可以与上述内部封闭的力流无关地、即也在其它形式的操纵力流中使用并且是一般地用于复式(带油)离合器的可独立应用的解决方案。在图4中示出现有的多重离合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它在操纵力流方案方面完全对应于前面所解释的实施例。因此所有上述的、涉及操纵装置的特征在按照图1至3与按照图4的实施例之间是一致的。此外在此也设有轴承框,用于使操纵外壳观径向支承在变速器外壳7上并且补偿轴向错位。但是,按照图4的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为了缓冲来自内燃发动机的旋转均勻性使用的元件=ZMS和/或离心力摆。因此,按照图4的实施例不仅ZMS39而且离心力摆40都设置在离合器罩4中、即油室本身中,油室通过离合器盖41相对于干室分开。离合器盖41在此不用于离合器轴向支承。而是它仅仅通过密封装置6以及8在油室与干室之间隔离。ZMS39包括初级端的ZMS板42,它在此钵形构造并且在其径向内部部位包括导柱轴颈43,它嵌入到曲轴45的空隙44中,并且使初级端的ZMS板定心。在其径向外部部位初级端的ZMS板42具有袋状的部位,在其中容纳弹性部件,其中不与这些袋接触的蓄能器46 的端部部位与次级端的ZMS法兰47功能连接。次级端ZMS法兰47与基本圆柱形的啮合板 48通过铆钉49连接,其中啮合板48作为径向外置的离合器Kl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48通过连接板50与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51连接。这个连接板50还与离心力摆40连接(在此构造为一体),由此使ZMS39和离心力摆40共同与啮合板48连接(最好通过铆钉49)并因此并联地接通。啮合板48通过牵引钵52与端轴承53连接,它设置在接通杆外壳28 (如上所述那样)上。摩擦片离合器Kl的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M抗扭转地设置在空心轴15上。摩擦片离合器K2的从动端摩擦片支架55抗扭转地设置在空心轴20上。摩擦片离合器K2的从动端摩擦片支架M通过轴簧21与固定部件21A和连接部件22相结合在中间定位轴向轴承的条件下相对于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M预承载。摩擦片离合器Kl的从动端摩擦片支架 54在中间定位另一轴向轴承的条件下相对于初级端的ZMS法兰42 (也称为“ZMS-板”)承载。在初级端的ZMS板42上固定地设置驱动盘56,它通过螺栓57与柔板58连接,其中柔板通过另一螺栓59与曲轴45连接。操纵装置27也包括操纵单元,它们在这里构造为活塞/汽缸单元,它们分别通过由顶压钵、杠杆簧和顶压体组成的力传递装置作用于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各摩擦片组上,如上所述那样。按照图4的离合器100也通过柔板58连接在内燃发动机上。驱动板56和初级端的ZMS板直接(最好油密封地)相互连接并且容纳轴向连接在其间的离合器盖41,具有径向轴密封环8。ZMS的初级端组成部分通过导柱轴颈43直接支承在曲轴45上。在此ZMS的次级端法兰47同时是摩擦片离合器Kl的端部摩擦片。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48 (如上所述)由铆接的变化实现。在图5和6中示出铆接的摩擦片支架的实施例。图5以截面图详细示出已安装的摩擦片支架134(与图4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类似)。摩擦片支架134由法兰113a、支架盘136和轴向设置在其间的、分布在圆周上的连接部件190构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90由预弯曲的板件191构成,它们具有轴向延伸的铆接轴192,193,它们通过相应的孔194,195在法兰113a或支架盘136中导引并且从外面相对于它们铆接。指向圆周方向的板件191端部为了构成齿面196向着径向内部去棱边或者弯曲,由此在板件191的横截面中构成齿面轮廓,在其上悬置摩擦片138,它们为此具有互补的外轮廓197,由此使摩擦片138定心在摩擦片支架134上并且使位于摩擦片支架134上的转矩传递到摩擦片138上。摩擦片138与摩擦片140交替地固定,摩擦片140 抗扭转且轴向有限位移地悬置在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142中。图6以安装的结构示出对于上述摩擦片支架可选择的摩擦片支架13 形式的实施例。摩擦片支架13 具有与图5的连接部件190类似构成的连接部件198,它们铆接在端部摩擦片17 与支架盘136之间。此外,图6示出连接部件190a,具有轴向延长的销子 186,该连接部件例如在多个圆周位置上替换图5的连接部件190并由此使摩擦片支架134 作用于摩擦装置185上,通过销子186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离合器外壳携带摩擦环187并由此控制摩擦装置。按照在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各个啮合板具有两个不同的长度,并且在圆周上交替地分布。较短的啮合板与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48和51的连接板 50铆接。较长的啮合板与牵引钵52连接,它将操纵力引回到接通杆外壳观上。通过这个分级的啮合板使离心力摆无旋转间隙地连接在ZMS的次级端法兰上。由此使牵引钵52形状锁合和力锁合地与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48连接并且可以承受产生的操纵力。在图7中示出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的复式离合器和通过盖轴承组合到离合器中的复式环活塞接通杆的操纵,作为外壳固定的CSC,其中原理上的结构对应于按照图1的实施例。如同下面还要详细解释的那样,复式环活塞接通杆的活塞在此导引接通力通过调整盘到摩擦片离合器Kl,K2的摩擦片组中。在此在内部的离合器K2中操纵力通过外部摩擦片支架(=输入摩擦片支架)和中间短臂(=连接板214)流到外部离合器的外部摩擦片支架。从那里力通过固定环2 和离合器盖220(=牵引钵)流回到盖轴承221,它使力通过固定环230引回到CSC中,由此封闭力流。在此在外部离合器Kl中力在摩擦片组后面通过外部摩擦片支架211、固定环229、离合器盖220、盖轴承221和固定环230流回到盖轴承与CSC外壳之间。因此在操纵时没有力导入到周围。图7详细示出用于汽车、例如轿车或载重车的驱动系的局部,在(未详细示出的) 驱动单元之间具有驱动轴200 (在这里具有曲轴的内燃发动机),它与ZMS的输入端201连接,其中这个输入端201也具有起动齿缘202,其中在输入端201的径向外部部位中设有基本封闭的用于弹性部件204的容纳部位203(在通常情况下弯簧)。ZMS的输出部分205嵌入到弯簧204中,其中ZMS的输出部分205与附加振动质量206铆接。ZMS输出部分205 在径向内部与法兰部位207连接,它在径向内部具有啮合齿,它与离合器轮毂208的径向外置的啮合齿啮合。在ZMS输出部分上的法兰207与离合器轮毂208之间的啮合齿作为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复式油离合器的输入端是与马达连接的ZMS(马达结构组件)与与变速器连接的复式油离合器(变速器结构组件)之间在装配时的分隔面,在该平面中设有在轴向位移时的抗扭转连接。离合器轮毂208在径向内部通过用于径向轴承209的轴承座(在这里滚针轴承套)构成,其中离合器轮毂208通过轴承209在内部传动输入轴210上轴向支承。在此轴承209的轴承外环固定地容纳在离合器轮毂208中,滚动体直接在传动输入轴 210的相应圆周面上运转。离合器轮毂208与在径向上嵌套的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摩擦片支架211轴向固定的且抗扭转地连接(在这里焊接),其中在输入摩擦片支架211与离合器轮毂208之间还附加地夹紧套状的零部件212,它提供一个回转面供径向轴密封环使用,它密封离合器盖213与ZMS输出法兰之间的密封位置。外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211通过连接板214与径向嵌套的径向内置离合器K2的内部输入摩擦片支架215连接。在输入摩擦片支架211,215与连接板214之间的各连接对应于上述的连接。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出摩擦片支架216通过在从属的法兰部位中构成的轴向插接啮合齿与内部传动输入轴210抗扭转、但是轴向可位移地连接。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输出摩擦片支架217同样通过在从属的法兰部位中构成的轴向插接啮合齿与外部的传动输入轴218抗扭转的、但是轴向位移地连接。在这里从属的啮合齿在轮毂部位构成,它与离合器K2的输出摩擦片支架焊接,其中轮毂部位附加地具有凸起或凹下,它们形成流体通道217A,用于使冷却油穿过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之间流动。此外在轮毂部位217与空心轴218之间设置弹性部件、如轴簧219,用于使摩擦片离合器K2的轮毂部位/输出摩擦片支架通过轴向轴承预紧在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上并且通过另一轴向轴承预紧在离合器轮毂208上。离合器轮毂208又通过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摩擦片支架211和牵引钵220与盖轴承221相结合轴向支承在CSC的外壳222上。CSC的外壳223通过基本刚性的钵形构成的零部件223与在加工机床中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爪或板爪类似发挥功能地夹紧在罩底部224上。也可以选择,设有钵形零部件 223的弹性预紧。在此对应于夹爪/板爪的零部件223用于夹紧油输入管224,通过它使油继续导引到CSC和位于其间的活塞-汽缸单元。这个活塞-汽缸单元在CSC中通过操纵轴承与基本刚性的顶压钵226,227连接, 它们以杠杆比1 1作用于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各摩擦片组上,在相应地压力加载活塞-汽缸单元的时候。在基本刚性的顶压钵2 ,227与操纵轴承之间设有调整盘228,229,用于调整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摩擦片组的气隙,其中可以由顶压钵成形连接条,用于径向定位调整盘,如同以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顶压钵227示例所示的那样。摩擦片离合器K2的顶压钵227的径向导向通过在连接板214上成形的颈部实现, 它与顶压钵227的圆柱形部位相对应地构造。
连接板214还包括连接条,在其上支承复位弹簧,它在摩擦片离合器的打开方向上加载顶压钵227。摩擦片离合器Kl的顶压钵226的径向导向通过在牵引钵220上形成的圆柱形部位实现,其中在打开方向上预加载顶压钵226的复位弹簧支承在在连接板220上构成的颈部220端面之间。总之,与按照图7的实施例相关地确定,CSC与离合器共同形成一个能装配的单元。在此系统单元离合器/CSC通过板爪轴向固定在离合器罩的罩底部上。板爪在装配时轴向预紧并且在运行中承受力和转矩,它们由离合器通过盖轴承导引到CSC中。附加地板爪支承顶压力,它们在油转移上轴向导引到CSC中。在此系统单元离合器/CSC通过在CSC上的定心带在径向支承在罩底部中。通过定心带支承的力通过盖轴承导引到CSC外壳中。在对置的侧面上离合器通过由松动轴承构成的径向轴承支承在内部传动输入轴上。为了调整气隙在此测量固定环在离合器盖上的接触面之间与调整盘在接通轴承上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附加地测量固定环在外部离合器的外部摩擦片支架中的槽上的接触面与调整盘在顶压钵上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这个测量值减去在摩擦片组上所需气隙的差给出必需的调整盘厚度。在图8中示出传动轴固定的复式油离合器实施例,具有在油输入管中的轴向间隙补偿。按照图8的复式油离合器实施例在具有输入端201的ZMS扩展结构方面对应于弯簧204和输出端205以及与附加质量206和法兰部位207的结合,并且在复式油离合器和其操纵以及传动输入轴和罩底部的主要特征方面对应于上述结合图7的描述。ZMS的法兰部位207’具有内啮合齿,它与复式油离合器的离合器轮毂208’上的外啮合齿处于连接,但是法兰部位在轴向上更短地构成,因为径向轴密封环在盖213上直接顶靠在离合器轮毂208’的外部外壳面上,油室相对于干室密封。按照图8的结构与按照图7的结构的不同还在于支承方案,因为离合器轮毂208’ 通过固定轴承209’径向和轴向支承在内部的传动输入轴210’上。为了装配固定轴承209’ 离合器轮毂208’具有离合器轮毂盖208”,其中固定轴承209’的轴承外环夹紧在这个盖 208”与离合器轮毂208’之间。轴承209’的内环固定在轴210’上的轴肩与固定环之间。 外部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摩擦片支架211对应于按照图7的实施例与离合器轮毂208’ 连接,其中同样对应于图7的扩展结构牵引钵22通过盖轴承221与CSC的外壳222连接。在CSC中的活塞-汽缸单元的扩展结构以及形成操纵轴承、调整盘和操纵堵塞对应于结合图7所述的内容。此外油离合器通过轴簧和两个轴向轴承轴向支承在离合器轮毂208’上对应于结合图7所述的结构。但是代替起到夹爪/板爪作用的零部件223在此设有柔性的板300 (下面称为“柔板”),它起到轴向和径向上“软的”转矩支承的作用。CSC外壳222又通过小管301与变速器外壳中的油输入管连接(通过活塞-汽缸单元的至少一个小管),其中这样设计小管长度尺寸,能够实现CSC外壳222的轴向运动。因此柔板在轴向上不传递任何力。为了径向支承由离合器和CSC组成的系统单元,在CSC外壳222与外部的传动输入轴218之间设有径向轴承302。总之,与按照图8的实施例相关地确定,系统单元离合器/CSC通过固定轴承轴向固定在内部的传动输入轴上。为了可以在固定轴承上装配固定环,离合器还具有轮毂盖,它使固定轴承固定在离合器中并且使油室与干室分开。此外压力油通过水平延伸的管输送到 CSC0这些管(每个分离合器一个管)通过密封向着CSC和离合器罩两侧密封。管在轴向上具有间隙,用于可以补偿轴向的轴和离合器运动。柔板在现有的实施例中轴向软地构成并跟随离合器的运动。在圆周方向上柔板刚性地构成并且在罩底部上支承接通轴承的摩擦转矩。柔板在这里不必一定由旋转对称的零部件构成,而是也可以由板条构成,它与CSC和罩底部旋紧。如图所示,离合器在径向上通过固定轴承支承在内部的传动输入轴上并且在对置的侧面上通过盖轴承和滚针轴承支承在外部的传动输入轴与CSC外壳之间。在图9中示出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油离合器的实施例,具有径向油输入管。按照图9的实施例在许多特征上与按照图8的实施例一致,因此下面只描述按照图8与图9的这些离合器之间的不同。从曲轴200到离合器轮毂208’的部位在按照图8 和9的实施例中是一致的。第一主要不同是,在离合器轮毂208’与内置的传动输入轴210” 之间的轴承由轴向松动轴承构成,因为尽管轴承400的轴承外环夹紧在离合器轮毂盖208” 与离合器轮毂208’之间,但是轴承400的轴承内环不固定在传动输入轴210”上。此外图8和9的实施例的一致处如下,设有柔板300,它连接CSC外壳222与罩底部224,但是设有另一种形式的在此径向的油输入管,通过径向设置的在传动侧的油输入与 CSC之间的管道401和402。在径向上CSC外壳222又通过径向滚针轴承302支承在外部的传动输入轴218上。总之,在按照图9的实施例中系统单元离合器/CSC通过松动轴承径向支承在内部的传动输入轴上。在对面使离合器通过盖轴承和滚针轴承径向支承在外部的传动输入轴与 CSC外壳之间。此外按照这个实施例复式油离合器轴向悬浮地悬置在柔板300与弹簧403, 404之间,它们在用于产生基本摩擦的双质量飞轮中是必需的。此外离合器的操纵油在径向上通过两个管道输送,其中这样构成管道,使它们可以承受离合器的轴向运动。每个管道例如由两个分管组成,其中位于CSC外壳中的管段与系统单元共同装配,接着将第二分管穿过开孔引入到离合器罩中并且与第一分管连接。管段的连接位置分别相互密封并且这样构成,使得可以承受在管道纵向上作用的压力(在这里未示出)。为了分开油室与干室,在这里在离合器罩的开孔与第二分管之间存在附加的密封。在图10中示出另一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离合器的实施例,在这里具有柔板支承。按照图10的实施例包括复式油离合器,具有离合器轮毂208并且离合器轮毂208 在内部传动输入轴210上通过松动轴承209支承,如同前面已经结合图7描述过的那样。此外按照图10的实施例包括ZMS的输出端205之间的连接法兰207,它对应于结合图7描述的法兰。此外设有套状的零部件212,它同样结合图7描述过。此外离合器盖213和复式油离合器的特征、尤其通过轴簧219与两个轴向滚针轴承相结合轴向支承在离合器轮毂208 上和通过顶压钵2 和227的操纵对应于结合图7所述的内容。这尤其也适用于在CSC外壳222与外部的传动轴218之间不仅在按照图7的实施例中而且在按照图10的实施例中都没有径向支承。
但是按照图7和图10的两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如下,在按照图7的实施例中在 CSC外壳上设有轴向附件,在其上CSC外壳222径向支承在离合器罩2M中,而在按照图10 的实施例中设有柔板500,它使CSC外壳222与罩底部2M连接,其中柔板500与罩底部之间的连接位置径向设置在复式油离合器直径以外,用于易于相应的装配。与按照图9的实施例类似,设有通过小管501和502的油输入管,用于供给CSC液压介质。在此传动外壳侧的小管501与传动外壳旋紧。此外CSC侧的小管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CSC外壳222上。小管501和502可以轴向相向移动且相互密封,其中两个小管501 和502基本在径向上延伸。总之,在按照图10的实施例中系统单元离合器/CSC在电动机侧通过松动轴承径向支承在内部的传动输入轴上。在对面(=变速器侧)离合器径向通过盖轴承和柔板支承在离合器罩中。CSC侧的油管道部分通过螺栓与CSC连接并且密封。第二管段(变速器外壳侧)通过法兰从外面与离合器罩旋紧并且通过0形环密封。在这里油输入管也在轴向上软地构成,用于可以承受离合器的轴向运动并且使系统单元在柔板与弹簧之间悬浮在双质量飞轮上,如同结合图9已经描述过的那样。在图11中示出另一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离合器,在这里具有柔板支承,其中附加地对于轴向悬浮地支承和柔板支承设有通过导柱支承在曲轴与离合器之间。在此按照图11 的这个结构与按照图10的结构一致,其中设有导柱600,它构造为离合器轮毂208的延长体。在导柱600与曲轴200之间设置松动轴承(例如径向滚针轴承)。在图12中示出另一复式油离合器的实施例,具有干式ZMS。按照图12的实施例示出ZMS,具有径向外置的弯簧和径向内置的弯簧,它尤其可以在具有明显旋转均勻性的内燃发动机中使用,但是ZMS的结构对于复式离合器和ZMS与复式离合器之间的连接的扩展结构并且也对于复式离合器的操纵装置没有局限的意义。而仅仅重要的是,在曲轴200与复式油离合器之间设有ZMS和另一旋转振动缓冲系统,具有输入端201和输出端205,,其中输出法兰207”与输入轮毂700 (它基本对应于按照图1的结构)连接。输入摩擦片支架701的扩展结构也对应于结合图1所述的输入摩擦片支架13。 此外输入轮毂700和与其连接的离合器Kl的输入摩擦片支架通过径向轴承702对应于按照图1的径向轴承16径向支承在内部的传动输入轴703上。在油室中容纳复式油室离合器,油室704由罩底部705和离合器盖706支承,其中在离合器盖706与输入轮毂700之间设有径向轴密封环,它在回转面707上回转,回转面安置在离合器轮毂的外部外壳线上,其中这个回转面707在轴向上为了轴向插接啮合设置在ZMS输出法兰707”与离合器轮毂700 之间。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出摩擦片支架708和从属的输出法兰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按照图1的实施例的输出摩擦片支架13和输出法兰14。此外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输入摩擦片支架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摩擦片离合器K2的输入摩擦片支架 18,其中在摩擦片离合器Kl与K2的输入摩擦片支架之间在按照图12的实施例中使用与按照图1的连接板17不同的另外构成的连接板709。这个连接板709基本平面地构成并且包括连接条709A,它已经从连接板709中突出来,它们作为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顶压钵711的复位弹簧710的支承条使用。在按照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连接板214还包括圆柱形的颈部,它已经作为离合器K2的顶压钵的导向体使用。这个圆柱形的颈部在按照图12的实施例中去掉,其中通过颈部平面的连接板的圆柱形端面部位实现导向。在按照图7 和图8的实施例中圆柱形的颈部同样已经作为外部离合器Kl的顶压钵的复位弹簧的支承位置使用。代替这个圆柱形颈部设有环形部件712,它支承在连接板709上并且它通过固定环713径向定心在内部离合器K2的输入摩擦片支架上,并且它除了圆柱形部位以外还具有径向延伸的部位,在其上支承外部离合器Kl的顶压钵714的复位弹簧713。在离合器Kl 和K2的复位弹簧713与顶压钵714之间或者在复位弹簧710与顶压钵711之间设置圆钢丝弹性部件,在其上支承弹簧的各个端面部位。与按照图7的实施例类似,CSC的外壳715通过轴向延伸的附件715A径向定心在罩底部705上并且通过对应于夹爪/板爪发挥功能的零部件716轴向夹紧在罩底部上。盖轴承717在CSC外壳715上通过圆钢丝夹紧环与在轴承内环上构成的倾斜面相结合在轴向上固定,为了可以建立操纵力的内部力流,在按照图7的实施例中使用矩形横截面的涨环。在CSC外壳715与空心轴718之间没有附加的径向轴承位置。总之,按照图12的结构包括下面的特征1.在转矩流中的第一间隙位置位于外部的离合器Kl的摩擦片组后面。因为这个间隙位置位于摩擦系统后面,在这里在运行中不产生咔啪噪声。2.背压弹簧通过敞开或封闭的圆钢丝环支承。由此得到在操纵离合器时更好的弹簧滚动特性,这导致减小操纵系统的基本滞后。3.外部的离合器Kl的背压弹簧通过在牵引钵上构成的环绕的环支承,它通过内部离合器的外部摩擦片支架的固定环定心。4.在连接板或连接臂上,它使两个离合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相互连接,在内部直径上存在多个指销,在其上支承内部离合器的背压弹簧。5.为了定心轴向滚针轴承(也可以选择滑动盘)从板中挤出榫销(至少3个)。6.离合器的盖轴承,它通过轴承内环定心在CSC上,通过在CSC上的涨环支承轴向产生的操纵力。这个涨环可以具有矩形或圆形的横截面。在使用圆钢丝涨环时在CSC中产生比在使用矩形涨环时更小的应力峰值。7. CSC的环形活塞具有与CSC外壳的间隙(除了活塞密封以外)并且活塞导向长度与活塞内径的比例小于0.5。由此活塞在外壳中不仅可以轴向移动,而且也倾翻,并因此承担万向节功能。当由于误差和在运行中由于动态效应使离合器基于CSC倾翻时,CSC的活塞补偿这个倾翻或者跟随这个倾翻。8.冷却油输送到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之间的离合器。油穿过顶压体流动,顶压体具有径向延伸的槽。接着油通流安置在内部离合器内部摩擦片支架中的孔并接着进入内部离合器的压力室。9.外部离合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和两个分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通过轴向滚针轴承(或滚动盘或滑动盘)相互间隔。在使用滚针轴承时为了无干扰地运行必需存在轴向最小预负荷。这个负荷通过轴簧或压簧产生,它位于并支承在内部离合器的滚针与外部传动输入轴的固定环或台阶之间。预负荷弹簧可以与图12中所示的不同位于轮毂的内径上,如同结合图7所示的那样。10.用于间隔输出摩擦片支架的轴向轴承通过组合到外部离合器轮毂中的台阶支承。11.在功能上无需在外部的离合器Kl的外部摩擦片支架与离合器盖之间的轴向轴承(油室隔离),因为也可以通过离合器的盖轴承承受轴簧的预负荷,如同下面结合图13 所示和所述的那样。在图13中示出另一复式油离合器的实施例,具有干式ZMS,其中去掉在外部的离合器Kl的外部摩擦片支架与离合器盖之间的轴向轴承,因为在功能上无需这个轴承,如同上面解释的那样。按照图12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图13相互一致。在图14中示出另一复式油离合器的实施例,具有内部分布的力流和带油运转的 ZMS和离心力摆(“FKP”)。这个实施例与按照图4至6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下面的描述只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之间的不同。按照图14的实施例包括CSC外壳800,它包括轴向的台阶801,通过它使CSC外壳径向定心在罩底部802中,其中在CSC外壳800与传动输入轴803之间没有其它径向轴承位置。CSC外壳800轴向上通过对应于夹爪/板爪的部件804(它包括径向外置的螺栓孔 805)相对于罩底部802轴向夹紧。在CSC外壳800的外部外壳面上设有圆形横截面的涨环 806,它作为盖轴承807的轴承内环的定位面。盖轴承807通过牵引钵808与离合器Kl的输入摩擦片支架连接,它通过连接板与离合器K2的输入摩擦片支架连接。离合器Kl和K2 通过基本刚性的顶压钵以1 1的杠杆比操纵,其中在顶压钵与CSC的活塞-汽缸单元之间设置操纵轴承和调整盘,其中离合器Kl和K2的输入摩擦片支架和输出摩擦片支架以及操纵堵塞、调整盘和操纵轴承的特征对应于结合图4所述的特征。但是,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809在其结构上与按照图4的离合器K2的输出摩擦片支架45的结构不同,如下所述输出摩擦片支架809除了具有用于悬挂各个摩擦片的轴向插接啮合齿的圆柱形部分以外还具有径向延伸的部分,作为连接法兰810的连接,它使输出法兰809与空心的传动输入轴803通过轴向插接啮合齿连接。在按照图14的实施例中这个径向延伸的部位设置在摩擦片组的马达一侧,而在按照图4的实施例中径向延伸的部位设置在摩擦片组的变速器一侧。此外输出摩擦片支架809包括断口 811,穿过它冷却油可以流到离合器K2的摩擦片组。为了可以有目的地导引冷却油流,设有板812,它设置在连接法兰810与输出摩擦片支架809的圆柱形部分之间。这个实施例的其余特征请参阅图4和那里的描述。在图15中示出另一复式油离合器的实施例,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和带油运转的 ZMS和离心力摆(“FKP”),其中已经省去按照图14的板爪或夹爪804。例如也可以通过相应地选择在ZMS中和/或在安装的摩擦片支架中和/或在曲轴与ZMS输入端/离合器输入端之间的连接板中的轴向作用的摩擦弹簧中的预应力实现用于CSC外壳与罩底部之间的连接密封的预紧。上面仅仅结合多重离合器装置描述了本发明,其中在这里要指出,本发明、尤其使用由离合器和操纵装置和夹爪/板爪组成的结构单元也可以与单作用离合器相结合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合器装置,用于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的变速器,该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摩擦片离合器,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摩擦片离合器与其操纵装置或者说若干摩擦片离合器与其若干操纵装置通过盖轴承组合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操纵装置/若干操纵装置的外壳相对于离合器罩在轴向上通过夹紧部件预紧,该夹紧部件承受在运行中出现的力和转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中所述操纵装置/若干操纵装置的外壳具有轴向凸起或空隙,通过它在传动侧在离合器罩中径向支承由离合器和操纵装置组成的结构单元,其中另一径向支承通过松动轴承位于离合器输入轮毂与一个传动输入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离合器径向上下地设置,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通过支承板或支承钵径向可旋转地、但是轴向固定地支承在操纵装置的外壳上,由此使由操纵装置产生的操纵力的力流通过径向外部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的轴向固定的轴承支承在操纵装置的外壳上,并且呈现在离合器装置内部封闭的力流。
4.一种用于驱动系的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的变速器,该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摩擦片离合器,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摩擦片离合器或者若干摩擦片离合器与操纵装置通过盖轴承相互间组合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在离合器输入轮毂与一个传动输入轴之间设置一个固定轴承,其中在操纵装置的外壳与一个传动输入轴之间设置仅仅径向有效的轴承,在操纵装置外壳与罩底部之间设有轴向柔性的转矩支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中设有轴向对准或径向对准的管连接,它使传动侧的液压介质供给与操纵装置连接。
6.一种用于驱动系的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的变速器,该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摩擦片离合器,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摩擦片离合器或者若干摩擦片离合器与操纵装置通过盖轴承相互间组合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在离合器输入轮毂与一个传动输入轴之间设置一个仅仅径向有效的轴承,其中在操纵装置的外壳与一个传动输入轴之间设有仅仅通过罩底部上的柔板的径向支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中在离合器输入轮毂与曲轴之间设有导柱轴承。
8.一种用于驱动系的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的变速器,该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摩擦片离合器,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与操纵装置的外壳通过牵引钵相互间组合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牵引钵在输入摩擦片支架上通过径向外置的固定环轴向固定,其中牵引钵包括轴向凸起,该凸起在离合器装置的组装状态由于复位弹簧的预紧和操纵力至少部分地径向搭接固定环,由此避免固定环在转速以下上升。
9.一种用于驱动系的多重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的变速器,该离合器装置具有两个径向相互嵌套的摩擦片离合器,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摩擦片离合器与操纵装置通过盖轴承相互间组合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在径向内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与一个与这个摩擦片支架连接的传动输入轴之间设置一个弹簧部件,其中在径向内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与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之间设置第一轴向轴承,必要时与间隔部件相结合,其中在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与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之间设置另一轴向轴承,其中在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与离合器盖之间设置另一轴向轴承,并且其中所述离合器盖轴向固定在罩底部上。
10. 一种用于驱动系的多重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的变速器,该离合器装置具有两个径向相互嵌套的摩擦片离合器,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摩擦片离合器与操纵装置通过盖轴承相互间组合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在径向内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与一个与这个摩擦片支架连接的传动输入轴之间设置一个弹簧部件,其中在径向内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与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之间设置第一轴向轴承,必要时与间隔部件相结合,其中在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出摩擦片支架与径向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之间设置另一轴向轴承,其中操纵装置的外壳轴向通过夹紧部件预紧在离合器罩上,夹紧部件承受运行中的力和转矩。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系的多重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随后布置的变速器,该多重离合器装置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连接并且容纳在不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一起旋转的离合器罩(7)中,该多重离合器装置具有两个湿运行的摩擦片离合器(K1,K2),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的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该多重离合器装置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该操纵装置(27)的外壳(28)支承在该离合器罩(7)上,所述摩擦片离合器中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与该操纵装置的外壳通过一个支承板或支承钵(31)和一个端轴承(30)以这种方式连接,使得由该操纵装置产生的操纵力的力流通过支承板或支承钵和端轴承引回到该操纵装置的外壳上,由此呈现在该多重离合器装置内部封闭的力流。
文档编号F16D25/08GK102575722SQ20108004567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D·霍夫施泰特尔, J·阿诺尔德, O·诺尔 申请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