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575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吸收转动轴之间扭矩波动的扭矩波动吸收器。
背景技术
在例如混合动力车中,周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设置在发动机与发电机(或变速器)之间的传动系(即动力传输路径)上,从而,吸收或抑制发动机与发电机(或变速器) 之间所产生的扭矩波动。这种扭矩波动吸收器可以包括阻尼部,其以弹性力的方式吸收扭矩波动;迟滞部,其通过由例如摩擦所产生的迟滞扭矩来吸收或抑制扭矩波动;以及,限幅部,当扭矩波动超出阻尼部和迟滞部的吸收能力时,限幅部引起滑转。JP2010-38312A(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这种扭矩波动吸收器,其包括多个独立的阻尼部,以增大各阻尼部处的扭转角度。阻尼部通常以卷簧方式吸收由输入转动部件与输出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为了保护卷簧免于在输入转动部件与输出转动部件之间过度扭转,阻尼部包括止动部,以限制输入转动部件与输出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在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多个阻尼部的情况下,在多个阻尼部中的每一个处都需要止动部。此时,当止动部设置的位置相对于卷簧设置位置在径向移置时,会增大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径向尺寸。另外,当止动部设置的位置相对于卷簧设置位置在周向移置时,会减小阻尼部的扭转角度。因此,需要一种包括多个阻尼部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即使设置止动部,也能保证扭转角度,同时,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尺寸在其径向的增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第一阻尼部,其吸收由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第二阻尼部,其吸收由第二转动部件与第三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以及,止动部,其阻止第一阻尼部处的过度扭转以及第二阻尼部处的过度扭转,止动部固定于第二转动部件。第一转动部件包括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径向向内凸出,以及,由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 使第一突起部能够与止动部相接触。第三转动部件包括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径向向外凸出,以及,由第三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使第二突起部能够与止动部相接触。在相对于第一突起部与止动部相接触部分的径向内侧,第二突起部与止动部相接触。根据上述披露,由单个止动部承受或阻挡第一阻尼部处的扭转和第二阻尼部处的扭转,这导致扭矩波动吸收器空间方面的减小及成本方面的降低。另外,在第一阻尼部处的扭转和第二阻尼部处的扭转由止动部承受或阻挡的情况下,第一阻尼部处止动部与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一突起部相接合的负载方向,以及第二阻尼部处止动部与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二突起部相接合的负载方向,二者彼此相反,这导致施加于止动部的应力减小。结果,提高了止动部的设计灵活性。止动部包括块状的止动件、以及使止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相连接的多个铆钉。
根据上述披露,由单个止动部承受或阻挡第一阻尼部处的扭转和第二阻尼部处的扭转,这导致扭矩波动吸收器在空间方面的减少及成本方面的降低。此外,在第一阻尼部处的扭转和第二阻尼部处的扭转由止动部承受或阻挡的情况下,第一阻尼部处止动部与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一突起部相接合的负载方向,以及第二阻尼部处止动部与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二突起部相接合的负载方向,二者彼此相反,这导致施加于止动部的应力减小。结果,提高了止动部的设计灵活性。止动部包括块状的止动件,该止动件包括多个向第二转动部件凸出的铆钉部分, 以经由形成于第二转动部件的孔部铆接第二转动部件。据此,止动部中的零部件数量减少,这导致容易装配以及扭矩波动吸收器制造成本的降低。止动部包括形成于第二转动部件的缩减部。据此,止动部中的零部件数量减少,这导致容易装配、以及扭矩波动吸收器制造成本的降低。第二转动部件布置在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在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一轴向侧形成于第二转动部件的缩减部、以及在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二轴向侧形成于第二转动部件的缩减部,由铆钉使二者互相连接。据此,止动部中的零部件数量减少,这导致容易装配、以及扭矩波动吸收器制造成本的降低。此外,铆钉数量减少(单个铆钉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降低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制造成本。第一阻尼部包括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卷簧,多个第一卷簧吸收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第二阻尼部相对于第一阻尼部布置在径向内侧,以及,第二阻尼部包括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卷簧,多个第二卷簧吸收第二转动部件与第三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以及,在设置第一阻尼部的圆周上,止动部以预定间隔分开布置在多个部分处,止动部相对于第一阻尼部的第一卷簧周向移置。在止动部中,止动件布置在第一阻尼部所大致设置的圆周上,并且将止动件布置在多个部分处,例如,布置于两个或三个部分处,以使止动件相对于第一阻尼部的第一卷簧周向移置。结果,可以避免扭矩波动吸收器径向尺寸增大。扭矩波动吸收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迟滞部,第一迟滞部吸收由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第二转动部件布置在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在设置第一阻尼部的圆周上,第一迟滞部以预定间隔布置在多个部分处,第一迟滞部包括多个止推件,多个止推件布置成相对于第一阻尼部的第一卷簧周向移置,多个止推件设置在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并且以不可转动方式与第二转动部件相接合,由第二转动部件的弹簧作用使多个止推件向第一转动部件偏置,第一转动部件由多个止推件滑动方式保持,以及,止动部相对于止推件布置在径向内侧。第一转动部件夹在或保持在第一迟滞部处的多个止推件之间,而没有使用盘簧, 从而,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的轴向尺寸增大。然后,将第一迟滞部布置在第一阻尼部所布置的圆周上,并且分开地设置(隔开)在多个部分处,使第一迟滞部相对于第一阻尼部的第一卷簧周向移置,从而,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径向尺寸增大。在相对于止推件的径向内侧,将止动部布置在多个部分处。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点和特征将更为明了,其中图1是局部切除俯视图,示意性图示根据本文所披露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结构;图2是沿图1中线II-II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的剖视图,示意性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止动部;图4是放大的剖视图,图示根据本文所披露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止动部;以及图5是放大的剖视图,图示根据本文所披露第三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止动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设置在例如发动机转动轴与混合动力车辆的发电机转动轴之间的动力传输路径处,或者可选择地,设置在发动机转动轴与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鼓轮或无级变速器(CVT)的带轮之间的动力传输路径处。扭矩波动吸收器1吸收由上述转动轴之间的扭转(具体而言,产生的扭转震动)所导致的扭矩波动。如图1和图2所示,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第一阻尼部2和第二阻尼部4,其以弹簧力的方式吸收扭矩波动;以及,第一迟滞部3和第二迟滞部5,其以迟滞扭矩诸如摩擦的方式吸收扭矩波动。扭矩波动吸收器1还包括限幅部6,在扭矩波动超出阻尼部2、阻尼部4、迟滞部3、以及迟滞部5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限幅部6引起滑转。因此,扭矩波动吸收器1具有扭转阻尼功能。为了保护在第一阻尼部2和第二阻尼部4处分别设置的第一卷簧25和第二卷簧32, 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止动部7,止动部7阻止第一阻尼部2和第二阻尼部4 二者处的过度扭转。第一阻尼部2和第二阻尼部4在动力传输路径上串联布置。当转动轴之间产生扭转时,第一阻尼部2和第二阻尼部4 一起动作。第一阻尼部2经由限幅部6承受发动机转动轴的转动力,并向第二阻尼部4输出转动力。第二阻尼部4经由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 21承受来自第一阻尼部2的转动力,并向例如发电机的转动轴输出转动力。在第二阻尼部4 的径向外侧,在多个部分(两个或三个部分;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 处,布置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25,使第一卷簧25位于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轴线相距预定间隔的同一个圆的圆周上。在第一阻尼部2的径向内侧,在多个部分(两个或三个部分;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处,布置第二阻尼部4的第二卷簧32,使第二卷簧32位于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轴线相距预定间隔的同一个圆的圆周上。相对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轴线,第一阻尼部2的各第一卷簧25与相邻的第一卷簧25间隔120 度(或180度)。相对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轴线,第二阻尼部4的各第二卷簧32与相邻的第二卷簧32间隔120度(或180度)。第一卷簧25以预定间隔布置,以使其按预定角度相对于第二卷簧32周向移置。例如,第一阻尼部2的一个第一卷簧25自第二阻尼部4的相邻第二卷簧32按60度(或90度)移置。第一迟滞部3与第一阻尼部2平行地布置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第一迟滞部3大致布置在同样布置有第一阻尼部2的圆周上。具体而言,第一迟滞部3以预定间隔分开布置 (隔开)在多个部分(两个或三个部分;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处,以使第一迟滞部3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25周向移置。第二迟滞部5与第二阻尼部4平行地布置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第二迟滞部5环状布置在位于第二阻尼部4径向内侧的同一个圆的圆周上。限幅部6环状布置在第一阻尼部2和第一迟滞部3的径向外侧。止动部7设置在与第一阻尼部2所设置圆周大致相同的圆周上。具体而言,止动部7以预定间隔分开地布置(隔开)在多个部分O个或3个部分;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处,以使止动部7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25周向移置。止动部7相对于第一迟滞部3布置在径向内侧。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支撑板10、盖板11、第一铆钉12、压板13、第一盘簧14、第一摩擦件15和第二摩擦件16、衬板17、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止动件22、第二铆钉 23、第一座件(具体地,成对的第一座件)对、第一卷簧25、第一止推件沈和第二止推件27、 轮轴件30、第二座件(具体地,成对的第二座件)31、第二卷簧32、浮弹件33、第三止推件34 和第四止推件35、以及第二盘簧36。支撑板10是环状板件,并且是限幅部6的构成部件。支撑板10在外周部分与盖板11重叠,以用多个第一铆钉12使支撑板10与盖板11相连接。支撑板10与盖板11整体方式转动。支撑板10包括螺栓插入孔10a,通过螺栓插入孔IOa插入螺栓,从而,相对于和发动机的转动轴相连接的飞轮,用螺栓将支撑板10连同盖板11 一起进行安装并连接。支撑板10设置成在内周部分处远离盖板11。在面对压板13的表面处,支撑板10与第一盘簧 14的外周缘压接触。盖板11是环状板件,并且是限幅部6的构成部件。盖板11在外周部分与支撑板 10重叠,以用多个第一铆钉12使盖板11与支撑板10相连接。盖板11与支撑板10整体方式转动。盖板11包括螺栓插入孔11b,通过螺栓插入孔lib插入螺栓,从而,相对于和发动机转动轴相连接的飞轮,用螺栓将盖板11连同支撑板10 —起进行固定并连接。盖板11设置成在内周部分远离支撑板10。盖板11包括切欠部11a,切欠部Ila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转动的方式与压板13的突起部13a相接合。压板13是环状板件,并且是限幅部6的构成部件。压板13设置在第一盘簧14与第一摩擦件15之间。压板13在外周缘包括多个突起部13a,以使突起部13a径向向外凸出。突起部13a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转动的方式与盖板11的各切欠部Ila相接合。第一盘簧14使压板13朝第一摩擦件15偏置,从而,使压板13与第一摩擦件15滑动方式压接触。第一盘簧14是布置在支撑板10与压板13之间的环形盘状弹簧,并且是限幅部6 的构成部件。第一盘簧14使压板13朝第一摩擦件15偏置。第一摩擦件15是设置在压板13与衬板17之间的环状部件,并且是限幅部6的构成部件。利用例如铆钉,将第一摩擦件15安装并固定至衬板17。第一摩擦件15与压板13 滑动方式压接触。
第二摩擦件16是设置在衬板17与盖板11之间的环状部件,并且是限幅部6的构成部件。利用例如铆钉,将第二摩擦件16安装并固定至衬板17。第二摩擦件16与盖板11 滑动方式压接触。作为第一转动部件的衬板17是环状板件,并且是第一阻尼部2、第一迟滞部3、以及限幅部6的构成部件。衬板17设置在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21之间,以使二者之间具有间隙。衬板17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使得衬板17的外周部分布置在第一摩擦件15与第二摩擦件16之间,并利用例如铆钉固定于此。因此,衬板17起限幅部6的作用。衬板17与第一摩擦件15和第二摩擦件16整体方式转动。衬板17还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使得衬板 17中相对于限幅部6的内周部分布置在第一止推件沈与第二止推件27之间,以使其滑动方式夹在或者保持(夹持)在第一止推件沈与第二止推件27之间。因此,衬板17起第一迟滞部3的作用。衬板17的多个部分(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保持或者夹在第一止推件沈与第二止推件27之间。衬板17包括多对突起部17a,突起部17a各自作为第一突起部,并且在相对于第一迟滞部3周向移置的部分处径向向内伸出。衬板17包括窗部 17b,各窗部17b设置在每对突起部17a之间,以容纳成对的第一座件M以及第一卷簧25。 各窗部17b经由周向两个端面与成对的第一座件M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因此,衬板17 起第一阻尼部2的作用。突起部17a还作为止动部7的构成部件。也就是,各突起部17a 的周向端面与止动件22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止动件22阻止第一阻尼部2处的过度扭转 (即衬板17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之间的扭转)。在衬板17除突起部17a之外的内周端面受到各止动件22的外周面引导的状态下,阻止衬板17在径向移动,并引导衬板17 在周向移动。作为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一侧板20是环状板件,并且是第一阻尼部2、第一迟滞部 3、第二阻尼部4、以及第二迟滞部5的构成部件。第一侧板20从第一阻尼部2和第一迟滞部3向第二阻尼部4和第二迟滞部5传输转动力。第一侧板20布置成介由止动件22与第二侧板21分开。利用第二铆钉23,将第一侧板20连同止动件22 —起与第二侧板21相连接。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分别布置在衬板17的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第一侧板20与止动件22和第二侧板21整体方式转动。第一侧板20包括多个孔部,在多个第一止推件沈(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第一止推件26)处形成多个棘爪部^a (凸出部分), 多个孔部以轴向可移动但周向不可移动的方式与多个棘爪部26a相接合。具体而言,多个孔部布置在第一侧板20中与第一迟滞部3 (其相对于止动件22设置在径向外侧)相对应的部分处。孔部设置在第一侧板20的多个位置(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位置)处。在与第一阻尼部2 (其相对于第一迟滞部3周向移置)相对应的部分处,第一侧板20包括窗部20a,以容纳第一座件M和第一卷簧25。各窗部20a的周向端面与成对的第一座件M 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在与第二阻尼部4(其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位于径向内侧)相对应的部分处,第一侧板20还包括窗部20b,以容纳第二座件31和第二卷簧32。各窗部20b的周向端面与成对的第二座件31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在与第二迟滞部5 (其相对于第二阻尼部4设置在径向内侧)相对应的部分处,第一侧板20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三止推件34相接合。介由第三止推件34,第一侧板20在径向内缘部处由轮轴件30转动方式支撑。作为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二侧板21是环状板件,并且是第一迟滞部3、第二阻尼部4、以及第二迟滞部5的构成部件。第二侧板21从第一阻尼部2和第一迟滞部3向第二阻尼部4和第二迟滞部5传输转动力。第二侧板21设置成介由止动件22与第一侧板20分开。 利用第二铆钉23,将第二侧板21连同止动件22 —起与第一侧板20相连接。第二侧板21 与止动件22和第一侧板20整体方式转动。第二侧板21包括多个孔部,在多个第二止推件 27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为三个第二止推件27)处形成多个棘爪部27a (凸出部分),多个孔部以轴向可移动但周向不可移动的方式与多个棘爪部27a相接合。具体而言,多个孔部布置在第二侧板21中与第一迟滞部3 (其相对于止动件22设置在径向外侧)相对应的部分处。孔部设置在第二侧板21的多个位置(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位置)处。在与第一阻尼部2 (其相对于第一迟滞部3周向移置)相对应的部分处,第二侧板21包括窗部21a, 以容纳第一座件M和第一卷簧25。各窗部21a的周向端面与成对的第一座件M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在与第二阻尼部4(其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位于径向内侧)相对应的部分处,第二侧板21还包括窗部21b,以容纳第二座件31和第二卷簧32。各窗部21b的周向端面与成对的第二座件31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第二侧板21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转动的方式与第四止推件35相接合,并且,在与第二迟滞部5 (其相对于第二阻尼部4设置在径向内侧)相对应的部分处,第二侧板21支撑第二盘簧36的外周缘。介由第四止推件35,第二侧板21在径向内缘部处由轮轴件30转动方式支撑。各止动件22形成为块状,并且是止动部7的构成部件。在作为第一迟滞部3构成部件的第一止推件26和第二止推件27的径向内侧,在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21之间的多个部分(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处设置止动件22。利用多个第二铆钉23 (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有两个第二铆钉2 ,使各止动件22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相连接。在衬板17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当各止动件22周向端面中位于其外周附近的部分与衬板17的突起部17a相接触的时候,止动件22 阻止第一阻尼部2处的过度扭转。在轮轴件30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当各止动件22周向端面中位于其内周附近的部分与轮轴件30的各突起部30d 相接触时,止动件22还阻止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止动件22用外周面阻止衬板17 在径向移动、并引导衬板17在周向移动。另外,止动件22用内周面阻止轮轴件30的凸缘部30b在径向移动、并引导凸缘部30b在周向移动。作为多个铆钉的第二铆钉23使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与止动件22相连接。 多个第二铆钉23 (例如,如图1所示为两个第二铆钉2 设置于各止动件22处。据此,在限制止动件22相对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2移动的状态下,使止动件22与第一侧板 20和第二侧板21相连接。第一座件M是第一阻尼部2的构成部件。第一座件M容纳在分别形成于衬板 17、第一侧板20、以及第二侧板21的窗部17b、窗部20a、以及窗部21a内。具体而言,在各第一座件M布置在窗部17b、窗部20a、以及窗部21a的周向端面与第一卷簧25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将成对的第一座件M连同第一卷簧25 —起布置在窗部17b、窗部20a、以及窗部21a内。第一座件M可以由树脂制成,以减少第一卷簧25的磨损。第一卷簧25是第一阻尼部2的构成部件,并且容纳在形成于衬板17、第一侧板 20、以及第二侧板21处的窗部17b、窗部20a、以及窗部21a中。各第一卷簧25布置在成对的第一座件24(其布置在该第一卷簧25的两侧)之间。当衬板17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相对于彼此转动时,第一卷簧25收缩,从而吸收由衬板17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之间转动差所导致的震动。各第一卷簧25的卷绕长度、外径、线径、以及重量与第二卷簧32相关地进行确定,并且取决于安装本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车辆需求特性。根据本实施例,为了将第一卷簧25的刚性变化限制在转动力等于或者小于发动机扭矩的正常使用范围内,将第一卷簧25的外径及重量限定为小于第二卷簧32的外径及重量。第一止推件沈各自形成为块状,并且是第一阻尼部3的构成部件。第一止推件沈设置在衬板17与第一侧板20之间。第一止推件沈布置成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 25周向移置。第一止推件沈布置在多个部分处以面对第二止推件27。第一止推件沈包括多个棘爪部26a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两个棘爪部^a),棘爪部^a以轴向可移动但周向不可移动的方式与第一侧板20相接合。第一止推件沈与衬板17滑动方式相接触。借助于第一侧板20的弹簧作用(弹簧力),使第一止推件沈压接衬板17。因此,在第一迟滞部3处,将衬板17夹在并保持(夹持)于第一止推件沈与第二止推件27之间,而不使用盘黃ο第二止推件27各自形成为块状,并且是第一迟滞部3的构成部件。第二止推件27 设置在衬板17与第二侧板21之间。第二止推件27布置成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 25周向移置。第二止推件27设置在多个部分处以面对第一止推件沈。第二止推件27包括多个棘爪部27a(例如,根据本实施例是两个棘爪部27a),棘爪部27a以轴向可移动但周向不可移动的方式与第二侧板21相接合。第二止推件27与衬板17滑动方式相接触。借助于第二侧板21的弹簧力,使第二止推件27压接衬板17。因此,在第一迟滞部3处,将衬板17夹在并保持于第一止推件沈与第二止推件27之间,而不使用盘簧。作为第三转动部件的轮轴件30包括凸缘部30b,凸缘部30b自筒状轮轴部分30a 外周的预定部分径向向外延伸。轮轴件30是第二阻尼部4和第二迟滞部5的构成部件。 轮轴件30输出第二阻尼部4和第二迟滞部5的转动力。轮轴部分30a在内周面包括内花键,以与例如发电机的转动轴(其包括外花键)相连接。轮轴部分30a介由第三止推件34 支撑第一侧板20以使其可转动。另外,轮轴部分30a介由第四止推件35支撑第二侧板21 以使其可转动。凸缘部30b包括多个突起部30d,突起部30d各自作为第二突起部,并且在外周缘处径向向外凸出。突起部30d是止动部7的构成部件。突起部30d的外周缘面与止动件22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止动件22限制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即轮轴件30与第一侧板20及第二侧板21之间的扭转)。当凸缘部30b的外周缘面受到止动件22内周面引导的时候,阻止凸缘部30b在径向移动,并引导凸缘部30b在周向移动。在与第二阻尼部 4 (其相对于止动部7设置在径向内侧)相对应的部分处,凸缘部30b包括窗部30c,以容纳第二座件31和第二卷簧32。各窗部30c的两个周向端部与成对的第二座件31相接触或与之相分离。在凸缘部30b中和第二迟滞部5 (相对于第二阻尼部4设置在径向内侧)相对应的轴向表面分别与止推件34和止推件35相接触的状态下,凸缘部30b滑动方式夹在并保持在第三止推件34与第四止推件35之间。第二座件31是第二阻尼部4的构成部件。第二座件31容纳在分别形成于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21、以及轮轴件30的凸缘部30b处的窗部20b、窗部21b、以及窗部30c内。 具体而言,在各第二座件31布置于窗部20b、窗部21b、以及窗部30c的周向端面与第二卷簧32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将成对的第二座件31连同第二卷簧32 —起布置在窗部20b、窗部21b、以及窗部30b内。为了减少第二卷簧32的磨损,第二座件31可以由树脂制成。
第二卷簧32是第二阻尼部4的构成部件。第二卷簧32容纳在形成于第一侧板 20、第二侧板21、以及轮轴件30的凸缘部30b处的窗部20b、窗部21b、以及窗部30c内。各第二卷簧32布置在成对的第二座件31 (其布置于该第二卷簧32两侧)之间。当第一侧板 20和第二侧板21相对于轮轴件30转动时,第二卷簧32收缩,从而,吸收由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与轮轴件30之间的转动差所导致的震动。第二卷簧32的螺旋部分外径及其重量可以比设置在第一阻尼部2处的第一卷簧25的大。各第二卷簧32的卷绕长度、外径、 线径、以及重量与第一卷簧25相关地确定,并且取决于安装本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车辆的需求特性。根据本实施例,为了将第二卷簧32的刚性变化限制在转动力等于或小于发动机扭矩的正常使用范围内,将第二卷簧32的外径及重量限定为大于第一卷簧25的外径及重量。 浮弹件33是弹性部件,其吸收止动件22与轮轴件30的突起部30d相接触时所导致的震动,使得止动部7阻止或阻挡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各浮弹件33以浮游状态布置在第二卷簧32的螺旋部分内。在设置于第二卷簧32两端的成对第二座件31因为第二阻尼部4处的扭转而彼此接近的情况下,浮弹件33夹在并保持于成对的第二座件31之间。结果,止动件22与轮轴件30的突起部30d相接触时所导致的震动被吸收,因而,止动部7阻止或阻挡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第三止推件34是环状部件,并且是第二迟滞部5的构成部件。第三止推件34布置在第一侧板20与轮轴件30的凸缘部30b之间。第三止推件34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侧板20相接合。第三止推件34与凸缘部30b滑动方式压接触。第四止推件35是环状部件,并且是第二迟滞部5的构成部件。第四止推件35布置在第二侧板21与轮轴件30的凸缘部30b之间。第四止推件35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二侧板21和第二盘簧36相接合。第四止推件35由第二盘簧36从设置第二侧板21的方向进行偏置,以及,第四止推件35与凸缘部30b滑动方式压接触。第二盘簧36是盘状弹簧,并且是第二迟滞部5的构成部件。第二盘簧36布置在第四止推件35与第二侧板21之间,以使第四止推件35朝轮轴件30的凸缘部30b偏置。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由单个止动部7承受或阻挡第一阻尼部2处的扭转和第二阻尼部4处的扭转,这带来扭矩波动吸收器1空间方面的减少及成本方面的降低。另外, 在由单个止动部7阻挡第一阻尼部2处的扭转以及第二阻尼部4处的扭转的情况下,止动件22与第一阻尼部2中衬板17的突起部17a相接合的负载方向,以及止动件22与第二阻尼部4中轮轴件30的突起部30d相接合的负载方向,二者彼此相反。因此,可以减小施加至止动件22的应力,并且可以提高止动部7的设计灵活性。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止动部7 中,将止动件22设置在第一阻尼部2所大致设置的圆周上,并且将止动件22布置在多个部分处,例如,两个或三个部分(根据本实施例是三个部分),以使止动件22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25周向移置。结果,可以避免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径向尺寸增大。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一迟滞部3处,将衬板17夹在或者保持在第一止推件 26与第二止推件27之间,而不使用盘簧,从而,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轴向尺寸增大。然后,将第一迟滞部3布置在第一阻尼部2布置所在的圆周上,并且使第一迟滞部3分开地设置(隔开)在相对于第一阻尼部2的第一卷簧25周向移置的多个部分处,从而,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1径向尺寸的增大。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以预定间隔布置的第一阻尼部2第一卷簧25,与以预定间隔布置的第二阻尼部4第二卷簧32,二者按预定角度周向移置。所以,第一阻尼部2设置在径向内侧,从而,保证第一阻尼部2与第二阻尼部4之间的扭转角度,并且,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1径向尺寸的增大。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压板13外周缘处所形成的突起部13a与盖板11的切欠部 lla(此时,切欠部Ila可以形成于支撑板10)相接合,从而,限制扭矩波动吸收器1轴向尺寸的增大。[第二实施例]参照图4,说明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包括替代止动部(即止动件40),其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铆钉23和止动件22的一体化而得到。第二实施例的其他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止动件40是块状件,并且是止动部7的构成部件。在第一止推件沈和第二止推件27的径向内侧,在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21之间设置多个止动件40,例如,三个止动件40。各止动件40包括多个第一铆钉部分40a (例如两个第一铆钉部分40a)和多个第二铆钉部分40b (例如两个第二铆钉部分40b),第一铆钉部分40a向第一侧板20凸出,以经由形成于第一侧板20的孔部铆接并固定第一侧板20,而第二铆钉部分40b向第二侧板21凸出,以经由形成于第二侧板21的孔部铆接并固定第二侧板21。多个第一铆钉部分40a和多个第二铆钉部分40b充当多个铆钉部分。结果,止动件40使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21互相连接。在止动件40的外周面与衬板17的突起部17a相接触的状态下,当在第一阻尼部2 处产生(即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与衬板17之间产生)扭转时,止动件40限制第一阻尼部2处的过度扭转。另外,在止动件40的内周面与凸缘部30b的突起部30d相接触的状态下,当在第二阻尼部4处产生(即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与凸缘部30b之间产生)扭转时,止动件40限制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止动件40在外周面处限制衬板17在径向移动,并且引导衬板17在周向移动。止动件40还在内周面处限制凸缘部30b 在径向移动,并且引导凸缘部30b在周向移动。根据第二实施例,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减少了止动部7中零部件的数量,这导致容易装配,以及扭矩波动吸收器1制造成本的降低。[第三实施例]参照图5,说明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包括替代第一实施例止动部7的止动部。取代止动部7的止动件22, 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处设置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止动件22相对应的第一缩减部 20c和第二缩减部21c。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在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处重叠,并且经由铆钉41使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在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 处互相接触。第三实施例的其他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在第一迟滞部3的第一止推件沈和第二止推件27的径向内侧,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处分别形成各自充当止动部的多个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 (例如, 三个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用单个铆钉41使各第一缩减部20c与各第二缩减部21c铆接并互相固定。结果,在形成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的多个部分处,
1使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连接,从而,减少了铆钉数量。在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的外周面与衬板17的突起部17a相接触的状态下,当在第一阻尼部2处产生(即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与衬板17之间产生)扭转时,缩减部20c和缩减部21c限制第一阻尼部2处的过度扭转。另外,在第一缩减部20c和第二缩减部21c的内周面与凸缘部 30b的突起部30d相接触的状态下,当在第二阻尼部4处产生(即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与凸缘部30b之间产生)扭转时,缩减部20c和缩减部21c限制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缩减部20c和缩减部21c在外周面处阻止衬板17在径向移动,并且引导衬板17 在周向移动。缩减部20c和缩减部21c还在内周面处阻止凸缘部30b在径向移动,并且引导凸缘部30b在周向移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中除缩减部20c和缩减部21c之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侧板20和侧板21的构造相同。 根据第三实施例,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减少了止动部7中零部件的数量,这导致容易装配,以及扭矩波动吸收器1制造成本的降低。此外,铆钉数量减少(单个铆钉41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第一阻尼部O),其吸收由第一转动部件(17)与第二转动部件(20、21)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第二阻尼部G),其吸收由所述第二转动部件O0、21)与第三转动部件(30)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以及止动部(7、22、40、20c、21c),其阻止所述第一阻尼部( 处的过度扭转以及所述第二阻尼部(4)处的过度扭转,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 21),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包括第一突起部(17a),所述第一突起部(17a)径向向内凸出, 以及,由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O0、21)之间的扭转,使所述第一突起部(17a)能够与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相接触,所述第三转动部件(30)包括第二突起部(30d),所述第二突起部(30d)径向向外凸出, 以及,由所述第三转动部件(30)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O0、21)之间的扭转,使所述第二突起部(30d)能够与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相接触,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部(17a) 与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相接触部分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二突起部(30d)与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止动部包括块状的止动件 (22),以及,使所述止动件0 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20、21)相连接的多个铆钉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止动部包括块状的止动件 (40),所述止动件00)包括多个向所述第二转动部件(20、21)凸出的铆钉部分(40a、40b), 以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21)的孔部铆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止动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Q0、21)的缩减部Q0c、21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部件(20、21)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的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的所述第一轴向侧形成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21)的所述缩减部O0c、21c),以及,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的所述第二轴向侧形成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21)的所述缩减部(20c、 21c),由铆钉(41)使二者互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部( 包括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卷簧(25),所述多个第一卷簧0 吸收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20、21)之间的扭转,所述第二阻尼部(4)相对于所述第一阻尼部(2)布置在径向内侧,以及,所述第二阻尼部(4)包括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卷簧(32),所述多个第二卷簧(3 吸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21)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30)之间的扭转,以及在设置所述第一阻尼部O)的圆周上,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以预定间隔分开地布置在多个部分处,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相对于所述第一阻尼部O)的所述第一卷簧0 周向移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第一迟滞部(3),所述第一迟滞部C3)吸收由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00、21)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部件(20、21)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的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在设置所述第一阻尼部O)的圆周上,所述第一迟滞部(3)以预定间隔布置在多个部分处,所述第一迟滞部C3)包括多个止止推件06、27),所述多个止推件(沈、27)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阻尼部O)的所述第一卷簧0 周向移置,所述多个止推件(26、27)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20、21)之间,并且以不可转动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O0、21)相接合,由所述第二转动部件O0、21)的弹簧作用使所述多个止推件 (26,27)向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偏置,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7)由所述多个止推件(沈、27)滑动方式保持,以及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相对于所述止推件(沈、27)布置在径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在相对于所述止推件(沈、27)的径向内侧,所述止动部(7、22、40、20c、21c)布置在多个部分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第一阻尼部(2),其吸收由第一转动部件(17)与第二转动部件(20、21)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第二阻尼部(4),其吸收由第二转动部件与第三转动部件(30)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以及,止动部(7、22、40、20c、21c)。第一转动部件(17)包括第一突起部(17a),第一突起部(17a)径向向内凸出,以及,由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20、21)之间的扭转,可使第一突起部(17a)与止动部相接触。第三转动部件(30)包括第二突起部(30d),第二突起部(30d)径向向外凸出,以及,由第三转动部件(30)与第二转动部件(20、21)之间的扭转,可使第二突起部(30d)与止动部(7、22、40、20c、21c)相接触。在相对于第一突起部(17a)与止动部(7、22、40、20c、21c)相接触部分的径向内侧,第二突起部(30d)与止动部相接触。
文档编号F16F15/123GK102418770SQ2011102684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4日
发明者关根务, 宫町善弘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