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86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其通过用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支脚部来连结内插配置在托架构件内插孔的内筒构件和内插孔之间,特别地,关于一种能够在抑制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中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升高的同时,仅使剩余一个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防振装置的一例,例如以下结构已为人所知在安装于车身侧的托架构件上设置内插孔,将内插且配置在该内插孔的内筒构件安装于振动源(例如,发动机或马达、传输等)侧,并且通过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支脚部连结内插孔的内周侧和内筒构件的外周侧。近年来,以轻量化或低成本化为目的,尝试将托架构件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的树脂托架防振装置(防振装置),即使弹性柱16 (防振支脚部)从刚体内筒14(内筒构件)伸出,并将弹性防振体10嵌入成形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托架12(托架构件),其中所述弹性防振体10在弹性柱16的外侧端粘结了具有比弹性柱16更大外周的刚体板18 (外侧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平8-192442号公报(图1,

段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的现有防振装置具有的问题点是,难以实现抑制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中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升高的同时,仅使剩余一个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例如,仅将与内筒构件的轴心垂直相交且与连结两外侧构件的方向相垂直相交的方向(假定称为“上下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变大时,内筒构件和外侧构件的对置面的任一面或者从该两面向相对侧突出凸部,与该凸部对应地,内筒构件和外筒构件之间的对置面之间距离变短,由此能够使上下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但此时内筒构件的轴向(假定称为“左右方向”)的弹簧常数和连结两外侧构件的方向(假定称为“前后方向”)上弹簧常数同时升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中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升高,同时仅使剩余一个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的防振装置。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防振装置具备内筒构件,其呈筒状并安装在振动产生体侧或车身侧的一侧;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托架构件,其具有内插配置有所述内筒构件的内插孔,并安装在所述振动产生体侧或车身侧的另一侧;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一对防振支脚部,其一端侧连结在所述内筒构件的外周面且另一端侧通过嵌入成形连结在所述托架构件的内插孔的内周侧,其中,所述防振装置具备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板部,其以与所述内筒构件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硫化粘结有所述一对防振支脚部的另一端侧;外侧构件,其具有从所述基板部的外缘延伸设置而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托架构件卡合的延伸设置壁部,所述外侧构件的基板部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向所述内筒构件突出设置并该突出设置高度随着远离所述基板部的大致中央而逐渐变大且最顶部具有规定宽度。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的防振装置,防振支脚部的一端侧连结在内筒构件,所述内筒构件内插在托架构件的内插孔,并且防振支脚部的另一端侧硫化粘结于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外侧构件的基板部,通过外侧构件的延伸设置壁部被卡合在托架构件,防振支脚部的另一端侧连结在托架构件的插通孔的内周侧。由此,内筒构件经由防振支脚部和外侧构件,以能够发生位移的方式被支撑在托架构件的内插孔的内周侧。该情况中,外侧构件的基板部具备如下的突起部,S卩其向内筒构件突出设置并该突出设置高度随着远离基板部的大致中央而逐渐变大且最顶部具有规定宽度。因此具有的效果是,能够抑制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中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升高,同时仅使剩余一个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例如,形成在基板部突起部的突出设置高度的变化方向,与内筒构件的轴心垂直相交且该方向为与连结两外侧构件的方向相垂直相交的方向(例如成为“上下方向”)时, 对于内筒构件在该上下方向的位移,使连结突起部的最顶部和内筒构件的外周面的距离比较短的部分的伸缩变形占优势,弹簧常数形成较大。另一方面,内筒构件在内筒构件的轴心方向(例如称为「左右方向」)上产生位移时,没有形成基板部突起部的区域和突起部的突出高度低的区域、与内筒构件的外周面相连结的距离较长的橡胶体积大的部分的剪切变形占优势,从而抑制弹簧常数的升高。另外,内筒构件在连结两外侧构件的方向(例如称为 “前后方向”)上产生位移时,没有形成基板部突起部的区域和突起部的突出接合高度低的区域、与内筒构件的外周面相连结的距离较长的橡胶体积大的部分的伸缩变形变占优势, 从而能够抑制弹簧常数的升高。可以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防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防振装置中,外侧构件通过采用板状体一体形成基板部和延伸设置壁部而形成,在外侧构件的基板部,于与内筒构件对置的面突出设置有突起部,并在与内筒构件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对应于突起部的凹部,在凹部内嵌有托架构件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案的防振装置,外侧构件通过采用板状体一体形成基板部和延续设置壁部而形成,因此,例如利用加压机的拉深加工而能够容易形成具有突起部的形状。 由此具有的效果是,与在具有比较厚的壁厚且圆筒状的内筒构件形成突起部的情况相比, 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内筒构件形成突起部时突起部为实心而重量增加,但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防振装置中,外侧构件的基板部是即使在对置内筒构件的面突出设置有突起部,由于在与内筒构件对置的面的相反侧面形成有对应于突起部的凹部,因此具有抑制重量增加的同时能够形成突起部的效果。并且,通过与突起部对应而形成凹部,从而能够在该凹部内嵌托架构件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的效果是,进一步强化防振支脚部和托架构件之间的卡合,并能够抑制防振支脚部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脱落的现象。可以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防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防振装置中,延伸设置壁部以平板状形成。基板部具备突起部正面部,其以连结相互对置的延伸设置壁部之间并且其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大致中央向一侧延伸设置壁部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成剖面圆弧状,同时突出设置;一对突起部侧面部,其位于突起部正面部的两侧,用于连结突起部正面部和延伸设置壁部并以平板状形成,并与延伸设置壁部相连成一面。突起部通过突起部正面部和一对突起部侧面部而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防振装置,将外侧构件形成为整体上平滑的曲线,能够减少弯曲变形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平板状外侧构件形成突起部的情况,通过抑制狭窄空间(棱角部)的形成,也具有能够抑制在外侧构件和防振支脚部之间发生接合不良的效果。另外,例如通过加压机的拉深加工而形成外侧构件时,通过抑制负载集中在一部分的情况,具有能够抑制破损等不良成型发生的效果。可以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防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案的防振装置中,外侧构件的基板部具备一对突起部。一对突起部以其中一个突起部的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基板部的大致中央取向一侧而逐渐变高并且另一个突起部的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基板部的大致中央向趋向另一侧而逐渐变高的方式对置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防振装置,具有的效果是,能够在抑制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中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升高的同时,仅使剩余一个方向的弹簧常数,在内筒构件向该一个方向的一侧产生位移时和内筒构件向另一侧产生位移时的两种情况下都变大。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防振装置中,附加如下构成要素也是可以的,即“在外侧构件的基板部,于与内筒构件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对应于所述一对突起部的一对凹部,一对凹部分别内嵌有托架构件的一部分”。该情况中,在两处分散设置有对应于突起部而形成的凹部,通过在这两处凹部分别内嵌托架构件的一部分,由此,进一步强化防振支脚部和托架构件之间的卡合,从而具有抑制防振支脚部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脱落的效^ ο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图2中,(a)是防振装置的主视图,(b)是防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中,(a)是外侧构件的立体图,(b)是外侧构件的后视图。图4中,(a)是沿图3(b)的IVa-IVa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b)是沿图3(b)的 IVb-IVb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图5是第一成型体的立体图。图6中,(a)是第一成型体的主视图,(b)是第一成型体的侧面图。图7中,(a)是沿图6(a)的Vila-Vila线的第一成型体的剖面图,(b)是沿图6(b) 的Vnb-VIIb线的第一成型体的剖面图。图8是沿图6(a)的VIII_VIII线的第一成型体的剖面图。
图9是设有内筒构件和外侧构件且已合模的橡胶硫化金属模的剖面图。图10是设有内筒构件和外侧构件且已合模的橡胶硫化金属模的剖面图。图11是设有第一成型体且已合模的树脂成形金属模的剖面图。图12是设有第一成型体且已合模的树脂成形金属模的剖面图。图13是设有第一成型体且已合模的树脂成形金属模的剖面图。图14是设有第一成型体且已合模的树脂成形金属模的剖面图。图15是防振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16是防振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17中,(a)是第二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的侧视图,(b)是外侧构件的主视图。图18中,(a)是沿图17(b)的XVIIIa-XVIIIa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b)是沿图 17(b)的XVIIIb-XVIIIb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图19是防振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20中,(a)是第三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的侧视图,(b)是外侧构件的主视图。图21中,(a)是沿图20(b)的XXIa-XXIa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b)是沿图20(b) 的XXrt-XXrt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图22是防振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23中,(a)是第四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的侧视图,(b)是外侧构件的主视图。图24中,(a)是沿图23(b)的XXIVa-XXIVa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b)是沿图 23(b)的XXIVb-XXIVb线的外侧构件的剖面图。图25是防振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沈中,(a)是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的立体图,(b)是沿图^(a)的箭头 XXVIb方向的外侧构件的侧视图。图27中,(a)是外侧构件的侧视图,(b)是外侧构件的主视图。图观是第一成型体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四是沿图观的箭头XXIX方向的第一成型体的侧视图。图30中,(a)和(b)是用箭头表示树脂成形工序中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的模式图。图31是第六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的立体图。图32中,(a)是第七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的立体图,(b)是沿图32(a)的箭头 XXXIIIb方向的外侧构件的侧视图。图33中,(a)是外侧构件的侧视图,(b)是外侧构件的主视图。图34是第一成型体部分放大剖面图。图35是图34的箭头XXXV方向的第一成型体的侧视图。图36中,(a)是防振装置的主视图,(b)是防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7是已合模的橡胶硫化金属模的剖面图。图38是已合模的树脂成形金属模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2001,3001,4001,5001 防振装置30,2030, 3030,4030 托架构件31内插孔
40内筒构件50,2050, 3050,4050 防振支脚部51,2051,3051,4051基板覆设橡胶(基板覆设橡胶部)52第一壁覆设橡胶(被嵌入橡胶部的一部,壁覆设橡胶部)53第二壁覆设橡胶(被嵌入橡胶部的一部,突出橡胶部,壁覆设橡胶部)53a侧面(设定分型线的外面)5055,7055 橡胶缺口(缺口)60,2060,3060,4060,5060,7060 外侧构件61,2061,3061,4061 基板部62第一壁部(延伸设置壁部)63第二壁部(壁部、延伸设置壁部)2064,3064 突起部4061b突起部正面部(突起部的一部分)4061c突起部侧面部(突起部的一部分)5065,7065 金属件缺口(缺口)301 下模302 上模303 中模S 空间PL分型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防振装置 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防振装置1的主视图,图2(b)是防振装置1的侧视图。此外,图1和图2中,箭头F、B方向分别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箭头L、R方向分别表示车辆的左右方向,箭头U、D方向分别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防振装置1是一种支撑固定汽车的振动源(未图示)的同时, 使该振动源发生的振动无法传达到车身(未图示)的装置,其主要具备安装在车身侧且呈筒状的短轴安装配件11和长轴安装配件12 ;弹性体21、22,其硫化粘结于这两个安装配件 11、12的外周面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托架构件30,其具有分别压入有这两个弹性体21、 22的压入孔且由树脂材料构成;内筒构件40,其内插配置在形成于该托架构件30的内插孔 31且安装在振动源侧;一对防振支脚部50,其一端侧连结于该内筒构件40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一对外侧构件60 (参照图7),其分别连结有该一对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且卡合在托架构件30。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振动源为马达,在其他方案中例示的是发动机或传动装置寸。短轴安装配件11和长轴安装配件12由钢铁材料构成,是一种安装在车身侧的配件。这两个安装配件11、12形成为具有贯通孔的筒状,该贯通孔内插有螺栓(未图示),通过该螺栓的连结,俩安装配件11、12的端面分别安装在车身侧。托架构件30由树脂材料构成并主视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且压入孔和内插孔31 以在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外周面硫化粘结有弹性体21、22的各安装配件11、12压入于压入孔而被保持。在内插孔31内插有内筒构件40。此外,内插孔31的内周面还作为在输入较大位移时承受内筒构件40并限制其位移的阻挡件而发挥作用。在托架构件30的上端和下端,多个减轻重量孔32以在厚度方向贯通方式形成。此外,压入穴、内插孔31和减轻重量孔32具有向开口侧内径变大的锥形形状的内周,且以与内筒构件40和后文中的外侧构件60的孔63a的轴心方向相平行的方式形成。从而,确保由树脂成形金属模400(参照从图11至图14)的脱模性。在此,托架构件30以对于如下的假想平面面对称的形状而形成,该假想平面平行于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箭头U、D方向和箭头F、B方向)并包含内筒构件40的轴心,并且在作为该假想平面上的托架构件30正面侧,且,内插孔31的下方的位置设定有浇口(通过树脂成形金属模400(参照从图11至图14)对托架构件30进行树脂成形时,向腔体C内注入树脂材料的注入孔)。此外,将对应于托架构件30上的浇口的位置称为浇口痕 30a。内筒构件40由铝合金构成,并形成为具有贯通孔的剖面为椭圆形的筒状。内筒构件40通过插通在贯通孔的螺栓(未图示)连结固定在振动源侧。一对防振支脚部50为一种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且用于抑制振动源侧产生的振动传达到车身侧的构件,防振支脚部 50的一端侧连结在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且另一端侧连结在托架构件30的内插孔31的内周面。这一对防振支脚部50分别连结在与内插孔31的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 对置的内周面,在防振支脚部50和内插孔31之间,在车辆上方侧和下方侧(箭头U方向侧和箭头D方向侧)分别形成有空间。因此,防振支脚部50的上下方向弹簧常数小于左右方向弹簧常数,其中上下方向弹簧常数为将内筒构件40向车辆上下方向进行位移时的弹簧常数,左右方向弹簧常数为将内筒构件40向车辆左右方向进行位移时的弹簧常数。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连接有第二壁覆设橡胶53,该第二壁覆设橡胶53从成为托架构件30的前面和背面的外面(图2(b)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向内筒构件40的轴心方向(图2(b)的左右方向)突出。当连结固定在内筒构件40的对象部件500(参照图15) 在输入较大位移时发生了相对位移时,第二壁覆设橡胶53抵接在该对象部件,弹性地缓冲的同时承受该对象部件,由此作为限制对象构件位移的阻挡件发挥作用。其次,参照图3和图4对外侧构件60进行说明。图3 (a)是外侧构件60的立体图, 图3(b)是外侧构件60的后视图。图4(a)是沿图3(b)的IVa-IVa线的外侧构件60的剖面图,图4(b)是沿图3(b)的IVb-IVb线的外侧构件60的剖面图。如图3和图4所示,外侧构件60是一种通过用加压机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一个平板状体实施拉深加工,从而形成为一侧(图3(b)的纸面外侧)面开放的容器状的构件,其分别埋设在一对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并卡合在托架构件30。该外侧构件60具备基板部61,其以后视呈矩形状的方式形成;一对第一壁部 62,其从作为该基板部61的外缘的相对置的两边(图3(b)的上侧和下侧)向背面侧(图 3(b)的纸面外侧)延伸设置;一对第二壁部63,其从基板部61的余下两边向背面侧延伸设置。此外,一对第一壁部62和一对第二壁部63的端部之间相连结。S卩,这些各壁部62、63 后视呈在圆周方向上连续连结状态。基板部61朝向背面侧呈凸状,并以具有轴心Ll的圆弧状的方式湾曲形成(参照图4(a))。S卩,在图4(a)中,基板部61以在纸面垂直方向上去除轴心Ll延伸的圆筒侧壁一部分的形状而形成。基板部61的板面中央贯穿设置有后视大致呈矩形状的贯通孔61a。贯通孔61a对一对第二壁部63而言配置在它们相互对置区间的中央上,但对一对第一壁部62而言配置在比它们相互对置区间的中央更偏于一侧(图3(b)和图4(a)下侧) 的位置。因此,图4(a)中,由贯通孔61a上方侧的基板部61形成的弧的中心角9a,大于由贯通孔61a下方侧的基板部61形成的弧的中心角θ b。第一壁部62是平板状部位(参照图16),其用于主要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的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和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的移动。而且,一对第一壁部62以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这一对的对置间隔以随着远离基板部61背面侧而扩大的扩口状形成(参照图4(a))。此外,一对第一壁部62以相同的形状形成。第二壁部63是平板状部位(参照图15),其用于主要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的车辆左右方向(箭头L、R)的移动,并且一对第二壁部63在保持平行的同时以对置的方式配置(参照图4(b))。在每个第二壁部63上主视呈圆形的孔63a贯穿设置有两处,在这一对第二壁部63上共为四处。如图4(a)所示,这些各孔63a配置在偏于一对第一壁部62中的一个第一壁部62 侧(图4(a)的下侧)的位置。具体地,贯穿设置在两处的孔63a中的一个孔63a配置在一对第一壁部62之间的大致中央处,另一个孔63a配置在一对第一壁部62中的一个第一壁部62侧。在第二壁部63从外缘处膨出形成有主视呈半圆状的膨出部,在与该膨出部同心的位置配置有各孔63a。此外,这样,将膨出部和贯通孔61a均配置在比一对第一壁部62的对置区间中央更偏于一侧的位置,由此通过膨出部补偿由贯通孔61a引起的强度的降低, 因此能够实现外侧构件60整体强度的提高。在此,一对第二壁部63包括孔63a的配置以相同的形状形成。由此,外侧构件60 能够通用于防振装置1 (第一成型体100)的左右任何一侧上(参照图7)。其次,参照图5至图8对第一成型体100进行说明。图5是第一成型体100的立体图。图6(a)是第一成型体100的主视图,图6(b)是沿第一成型体100的侧面图。另外, 图7 (a)是沿图6(a)的Vila-Vila线的第一成型体100的剖面图,图7 (b)是沿图6(b)的 VIIb-VIIb线的第一成型体100的剖面图,图8是沿图6(a)的VIII-VIII线的第一成型体 100的剖面图。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成型体100是制造防振装置1的过程(使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参照图9和图10)的硫化工序)中的一次加工品,并以左右(图6(a)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其主要具备内筒构件40 ;—对防振支脚部50,其一端侧连结在该内筒构件40 ; 一对外侧构件60,其与这一对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分别相连结;各覆设橡胶51-53,其包覆该外侧构件60。如图5至图8所示,由于在内筒构件40的上方侧和下方侧一对防振支脚部50的一端侧之间相连并且被橡胶状弹性体所包覆,因此当输入向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的较大位移时,内筒构件40借助该橡胶状弹性体抵接于内插孔31的内周面(参照图1)。一对外侧构件60以使其正面侧对置、同时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对置配置,在该对置区间配置有内筒构件40。此外,一对外侧构件60以该基板部61的轴心Ll (参照图4(a)) 与内筒构件40的轴心相平行的状态配置。一对防振支脚部50分别连结内筒构件40外周面和一对外侧构件60的基板部61 正面之间,主视以左右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形成。在防振支脚部50上,包覆外侧构件60的外面的各覆设橡胶51-53相连而形成。基板覆设橡胶51填充在贯通孔61a内,同时以一定的厚度尺寸包覆基板部61的外面。覆设在基板部61的前面侧(第一和第二壁部62、63延伸设置的一侧)的基板覆设橡胶51的厚度尺寸足够薄,在本实施方案中设定为小于基板部61的厚度尺寸。因此,如后文中所述,树脂成形工序中、如果在空间S填充树脂材料,则由于射出压力而树脂材料从外侧构件60的背面侧向内筒构件40侧嵌入于贯通孔61a内。第一壁覆设橡胶52以一定的厚度尺寸分别包覆一对第一壁部62的外面,第二壁覆设橡胶53以一定的厚度尺寸分别包覆一对第一壁部63外面。此外,在第二壁部63的孔 63a插通有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橡胶下模栓301b和橡胶上模栓302b (参照图9),因此并无填充有第二壁覆设橡胶53。相同地,第二壁部63的外面(第二壁部63之间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抵接有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橡胶模支撑部301c、302c (参照图9),因此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形成有与橡胶型支撑部301c、302c的形状相对应的凹处。另外,覆设在第二壁部63的对置面侧的第二壁覆设橡胶53以只增厚对应于孔63a部分的厚度尺寸的方式设置。这样,通过将各覆设橡胶51-53以规定厚度尺寸包覆外侧构件60的外面,在外侧构件60的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的对置面之间(即,以基板部61、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围绕的部分)形成空间S。如后文中所述,在该空间S内嵌有托架构件30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壁覆设橡胶53以面向内筒构件40相反侧(例如,图6(B)的纸面外侧) 的侧面53a倾斜的方式形成。具体地,沿着内筒构件40的轴心方向,从第二壁覆设橡胶53 的外面侧向空间S侧上升倾斜。其次,参照图9至图14对防振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9和图10是设有内筒构件40和外侧构件60并已合模了的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剖面图,图示在腔体内注入橡胶状弹性体之前的状态。另外,图11至图14是设有第一成型体100并已合模了的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剖面图,图示腔体C内注入树脂材料之前的状态。此夕卜,图9和图11的剖面对应于图7(a)所示的剖面。图10和图14的剖面对应于图7(b)所示的剖面。另外,图12对应于图11的部分放大图,图13对应于沿图6(a)的 ΧΙΠ-ΧΙΠ线的剖面。而且,在图9和图10中将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一部分部分放大而表不。如图9和图10所示,橡胶硫化金属模300是用于硫化成型第一成型体100的金属模,其具备上下(图9上下方向或图10纸面垂直方向的内筒构件40的轴心方向)合模的下模301和上模302,和夹持在这上下模301、302之间的中模303。橡胶硫化工序中,对从注入孔(未图示)注入于通过合模形成的腔体内而填充的橡胶状弹性体进行硫化,由此成型第一成型体100(参照图5)。下模301是用于形成第一成型体100正面侧(图6(a)的纸面外侧)外形的部位,其具备用于卡止内筒构件40的内筒卡止部301a,用于卡止外侧构件60的橡胶下模栓 301b,和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内筒卡止部301a是用于卡止内筒构件40的下端的部位,其具备以使内筒构件 40的下端能够内嵌于其中的方式凹设的凹设槽部,和从内筒构件40的下端开口插入的插入栓。橡胶下模栓301b是插入在外侧构件60的孔63a的圆柱状栓,在每一侧形成两处共四处。通过这些各橡胶下模栓301b插入在各孔63a,外侧构件60的位置被定于规定位置上。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是用于支撑外侧构件60的第二壁部63外面的部位,其以大于橡胶下模栓301b直径的圆柱状形成并与橡胶下模栓301b同心。因此,橡胶下模支撑部 301c,在与橡胶下模栓301b之间具有平坦面状的阶梯面,该阶梯面抵接于第二壁部63的外面成为用于支撑的圆环状支撑面。此外,该支撑面的直径设定为比形成在第二壁部63的半圆状的膨出部更小,并该支撑面以被收纳于第二壁部63的外面内的方式形成。上模302是用于形成第一成型体100的背面侧(图6 (a)纸面里侧)外形的部位, 以能够通过对下模301的上下移动(图9上下方向移动)来进行合模和开模的方式构成。 上模302具备用于卡止内筒构件40的内筒卡止部30 、用于卡止外侧构件60的橡胶上模栓302b、和橡胶上模支撑部302c。此外,内筒卡止部30 、橡胶上模栓302b和橡胶上模支撑部302c与下模301的内筒卡止部301a、橡胶下模栓301b和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但是,就橡胶上模栓302b而言,其最大直径略小于下模301橡胶下模栓301b的外径,并且形成为越靠近顶端侧直径变得越小的圆锥形形状的锥形栓。由此,当设置外侧构件60时,吸收该外侧构件60尺寸公差而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并能够在腔体内以恰当的姿态巩固保持外侧构件60。中模303是用于形成第一成型体100的两侧面(图6 (a)左右面)外形的部位,由左右一对能够分割的结构构成,并配置在下模301和上模302之间的规定位置。如图11至图14所示,树脂成形金属模400是用于将第一成型体100嵌入成形在托架构件30的金属模,其具备上下(图11上下方向或图14纸面垂直方向的内筒构件40 的轴心方向)合模的下模401和上模402,从浇口 30a(参照图1和图2(a))向因合模而形成的腔体C内注入(射出)树脂材料并进行固化,从而形成防振装置1。下模401是用于与上模402 —起形成托架30外形的部位,其具备用于卡止内筒构件40的内筒卡止部401a、用于卡止外侧构件60的树脂下模栓401b、和树脂下模支撑部 401c。此外,内筒卡止部401a、树脂下模栓401b、和树脂下模支撑部401c与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下模301的内筒卡止部301a、橡胶下模栓301b、和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结构相同, 因此省略其说明。上模402以通过相对于下模401的上下移动(图11上下方向移动)来进行合模和开模的方式构成。上模402具备用于卡止内筒构件40的内筒卡止部40 、用于卡止外侧构件60的树脂上模栓402b、和树脂上模支撑部402c。此外,内筒卡止部40 、树脂上模栓402b、和树脂上模支撑部402c与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上模302的内筒卡止部30 、橡胶上模栓302b、和橡胶上模支撑部302c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在下模401和上模402形成有减轻重量孔形成栓401d和压入孔形成栓(未图示),在树脂硫化工序中,在托架构件30的规定位置贯通形成多个减轻重量孔和两个压入孔(压入由弹性体21、22构成的衬套的孔,弹性体21、22分别硫化粘结在各安装配件11、 12和这些外周面,参照图1)。防振装置1的制造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进行橡胶硫化工序,形成第一成型体 100,其次,过渡到树脂成形工序,将第一成型体100嵌入成形在托架构件30。S卩,橡胶硫化工序中,首先,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下模301设置内筒构件40和外侧构件60,其次,将中模303配置在下模301的规定位置,之后下移上模302进行合模。 由此,图9和图10所示,形成有用于硫化橡胶状弹性体的硫化空间的腔体,因此从未图示的注入孔向腔体内注入橡胶状弹性体并填充橡胶状弹性体于该腔体内。并且,将橡胶硫化金属模300在加压加热的状态下保持规定时间,由此橡胶状弹性体(防振支脚部50和各覆设橡胶51-5 被硫化,从而形成第一成型体100。此时,外侧构件60分别在一对第二壁部63的每个壁部上贯穿设置有两处孔63a。 这些各孔63a配置在比一对第一壁部62相互对置区间中的中央更偏于一侧的位置(参照图4(a))。因此,当将外侧构件60设置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下模301时,有必要向贯穿设置在第二壁部63的各孔63a分别适当插通各橡胶下模栓301b。S卩,需要正确设定外侧构件60的朝向,并且将分别对应于各孔63a的橡胶下模栓 301b分别插通在各孔63a,否则无法将外侧构件60的第二壁部63收容在下模301腔体(凹部)内(因为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厚度尺寸比一对第二壁部63的隔开间隔足够小)。因此,即使贯通孔61a形成在倾斜的位置上且外侧构件60具有方向性,也能够切实抑制当将该外侧构件60设置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时的操作不良(设置不良)。另外,分别在一对第二壁部63的每个壁部上贯穿设置有两处孔63a,因此在橡胶硫化工序中,在将外侧构件60设置在下模301的状态下,能够切实限制该外侧构件60的旋转。因此,当将上模302与下模301合模时,能够将各橡胶上模栓302b切实插入各孔63a。进而,分别将橡胶下模栓301b和橡胶上模栓302b插通在一对第二壁部63各自的各孔63a,由此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腔体内能够切实保持外侧构件60,因此能够抑制经由橡胶状弹性体作用的硫化压力所引起的外侧构件60的变形。另外,这样,由于能够抑制外侧构件60的设置不良和变形,因此即使是设有多个孔63a和橡胶下模栓301b等结构,由于这些孔63a和橡胶下模栓301b等以剖面圆形的简单形状形成,因此其制造容易,能够实现防振装置1和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产品成本的降低。包覆外侧构件60的各覆设橡胶51-53由连接在防振支脚部50的橡胶状弹性体所构成,因此能够同时硫化成型防振支脚部50和各覆设橡胶51-53,与此相应地,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这样,通过形成各覆设橡胶51-53,能够用橡胶状弹性体包覆外侧构件 60整体,因此实现外侧构件60耐蚀性的提高。在此,设置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腔体内的外侧构件60,在其全部的面和橡胶硫化金属模300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相当于包覆外侧构件60外面的各覆设橡胶51-53的厚度,因此因经由橡胶状弹性体作用的硫化压力容易发生变形。特别地,与由橡胶下模栓 301b等支撑的第二壁部63相比,基板部61的变形明显。对此,本实施方案的防振装置1中, 在基板部61贯通形成有贯通孔61a,因此能够通过贯通孔61a释放经由橡胶状弹性体作用的硫化压力,其结果,能够抑制外侧构件60的变形。此外,橡胶硫化金属模300中,下模301和中模303之间的接合面以及上模302和中模303之间的接合面的分型线PL的位置设定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侧面53a以及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侧面。就这些分型线PL的位置而言,当将第一成型体100设置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时,沿着分型线PL形成的橡胶毛边位于形成在合模的树脂成形金属模400中的腔体C内;树脂成形之后,位于橡胶毛边埋设在树脂材料(托架构件30)内的位置上。后文中将会有详细说明。其次,树脂成形工序中,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下模401设置第一成型体100,其次,下移上模402进行合模。由此,如图11至图14所示,形成有于填充树脂材料而进行固化的空间腔体C,因此通过从浇口向腔体C内注入(射出)树脂材料并保持规定时间,从而树脂材料固化,第一成型体100嵌入成形在托架构件30。最终,通过将衬套压入于托架构件30的压入孔从而完成防振装置1的制造。此时,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下模401进行的第一成型体100的设置通过在孔 63a插通树脂下模栓401b来进行,其中孔63a贯穿设置在外侧构件60的第二壁部63,与上述橡胶硫化工序情况相同,需要正确设定第一成型体100的朝向(即,外侧构件60的朝向) 并将分别对应于各孔63a的树脂下模栓401b分别插通在各孔63a,否则无法将第一成型体 100收容在下模401的腔体(凹部)内。因此,即使外侧构件60的贯通孔61a形成在倾斜的位置且第一成型体100具有方向性,也能够切实抑制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设置该第一成型体100的操作不良(设置不良)。另外,与上述的橡胶硫化工序的情况相同,在将第一成型体100设置在下模401的状态下,在第二壁部63的两处的孔63a分别插入树脂下模栓401b,由此能够切实抑制第一成型体100的转动。因此,当将上模402与下模401合模时,能够将各树脂上模栓402b切实地插入各孔63a。进而,在一对第二壁部63各自的各孔63a分别插通有树脂下模栓401b和树脂上模栓402b,由此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腔体C内能够切实保持外侧构件60,从而能够抑制由射出于腔体内的树脂材料的射出压力所引起的外侧构件60的变形。此外,与上述橡胶硫化工序情况相同,树脂下模栓401b和树脂上模栓402b以剖面圆形的简单形状所形成,因此其制造容易并能够实现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产品成本的降低。在此,橡胶硫化工序中,用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和橡胶上模支撑部302c支撑外侧构件60的第二壁部63。由于这些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和橡胶上模支撑部302c的支撑面由于是与孔63a同心且其直径比第二壁部63的膨出部小的圆环状,因此不会从第二壁部63 外缘伸出,而收纳在该第二壁部63板面内。因此,包覆第二壁部63的第二壁覆设橡胶53 只有在孔63a的附近被部分性地凹设,而在其四个角部分没有形成凹部。S卩,现有的制造方法中,用橡胶硫化金属模支撑第二壁部63的四个角,因此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四个角形成对应于橡胶硫化金属模支撑部的凹部。因此,树脂成形工序中,难以确保树脂材料的密封性,导致树脂成形金属模的结构或形状变得复杂,制造成本的变高。对此,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制造方法,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四个角没有设置凹部,容易确保密封性,从而能够简化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结构或形状,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如现有制造方法,当为用橡胶硫化模支撑第二壁部63的四个角的结构,在第二壁部63和基板部61之间具有通过弯曲加工形成的R形状时,由于该R形状具有大的尺寸公差,与此相应,需要将支撑R形状部的橡胶硫化金属模侧的支撑部也设定为大的尺寸公差,因此外侧构件60对于橡胶硫化金属模的位置精度降低。对此,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制造方法,只要是在第二壁部63的孔63a插通橡胶下模栓301b等的结构,能够使尺寸公差变小来实现对于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位置精度的提高。其结果,能够提高外侧构件60和内筒构件40或防振支脚部50的相对位置精度,因此能够实现防振装置1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稳定。在此,在橡胶硫化工序中成型的第一成型体100中,空间S形成在由外侧构件60 的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围成的部分(即,由第一壁覆设橡胶52和第二壁覆设橡胶53 围成的部分)。树脂成形工序中将树脂材料注入在树脂成形金属模的腔体内,则该树脂材料填充在空间S中。其结果,在托架构件30的一部分内嵌在空间S的状态下第一成型体100 嵌入成形在托架构件30。此时,在外侧构件60的基板部61贯通形成有贯通孔61a,因此在树脂成形工序中, 能够将注入在树脂成形金属模腔体内的树脂材料的注入(射出)压力经过贯通孔61a施加于防振支脚部50。由此,能够对防振支脚部50施加预压缩,从而能够制造具有优秀的耐久性的防振构件50。另外,通过变更树脂材料的注入压力能够改变施加于防振支脚部50的预压缩,因此在制造防振构件1时,能够调整防振支脚部50的弹簧特性。即,当通过变更橡胶状弹性体的特性(例如,橡胶硬度)来调整防振支脚部50的特性时,由于每批的其橡胶硬度的偏差较大而难以对特性进行微调。对此,树脂材料的注入(射出)压力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机的设定而容易调整成高精度,因此、能够切实进行随预压缩量变更的防振支脚部50的弹簧特性的调整。另外,例如,通过提高该树脂材料的注入(射出)压力,使填充在空间S的树脂材料经过贯通孔61a压入防振支脚部50侧,从而能够形成该树脂材料贯通在贯通孔61a的同时嵌入于防振支脚部50的内嵌状态(但后文中的图15和图16中图示的是,树脂材料的注入压力低时的成型状态)。因此,在形成这种内嵌状态时,能够制造出可切实防止外侧构件 60从托架构件30脱落的防振装置1。其次,参照图9至图14,对用树脂材料包覆形成在第一成型体100的橡胶毛边的 (埋设在托架构件30)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和图10所示,橡胶硫化金属模300中,作为下模301和中模303之间的接合面以及上模302和中模303之间的接合面的分型线PL的位置,其设定在第二壁覆设橡胶 53的侧面53a以及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侧面(参照图12至图14)。具体地,如图9所示, 设定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侧面的分型线PL设定在比第二壁部63的下面(一对第二壁部 63的对置面)更靠近空间S侧的位置。另外,如图10所示,设定在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侧面的分型线PL设定在比基板部61更靠近内筒构件40的相反侧的位置。
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由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硫化成型的第一成型体100(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侧面53a和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侧面),沿着分型线PL而形成有橡胶毛边BR。此时,橡胶毛边BR的形成位置设定在嵌入成形在托架构件30的部位(S卩,第二壁覆设橡胶53和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面对于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腔体C的部位)的外面。由此,即使在第一成型体100形成有橡胶毛边BR,当将该第一成型体100设置在树脂成形金属模而进行嵌入成形时,无需将形成有橡胶毛边BR的部分插入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规定部位(贴紧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外形而密封的部位)。即,能够使橡胶毛边BR收容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腔体C中。由此,树脂成形工序中将第一成型体100设置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时,能够避免强行插入具有橡胶毛边BR的第一成型体100所引起的第二壁覆设橡胶53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破损,并能够使第二壁覆设橡胶53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容易插入于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规定部位(贴紧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外形而密封的部位),从而能够实现设置操作所需的操作时间的缩短。其结果,能够实现设置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另外,这样,由于橡胶毛边BR没有位于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规定部位(粘结于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外形而密封的部位),因此能够确保由该规定部位的贴紧所带来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抑制树脂毛边的发生。其结果,能够抑制因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附近形成树脂毛边而第二覆接橡胶53的弹性化的阻挡功能受阻的现象。进而,从防振装置100的外观来讲,由于能隐藏橡胶毛边BR,因此能提高产品的美
观,而且具有锐角形状的橡胶毛边BR成为基点,从而能够抑制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发生龟 m农。另外,形成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侧面53a的橡胶毛边BR,其位置设定在比第二壁部63的下面(一对第二壁部63的对置面)更靠近空间S侧的位置(参照图12和图13)。 即,设定在避开第二壁部63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第二壁覆设橡胶53 (侧面53a)的变形性能。因此,当橡胶毛边BR埋设在树脂材料时,使该橡胶毛边BR附近的变形随着树脂材料的流动,能够抑制空气的侵入。在此,如图12和图13所示,就第二壁覆设橡胶53而言,侧面53a (橡胶毛边BR形成的外面)以锥形形状倾斜,以使其剖面积从空间S侧向阻挡面侧(图12和图13上侧)减少。由此,如图9所示,橡胶硫化金属模300的上模302的内面也与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侧面53a相对应地以锥形形状倾斜。从而,由于用树脂材料包覆橡胶毛边BR,因此即使分型线PL的形成位置向与上模302起模方向相反的相反侧(图9的下侧)后退,也能够降低上模302的起模阻力,确保其脱模性。此外,对下模301也是相同的。另外,这样,由于将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侧面53a以锥形形状倾斜,以使第二壁覆设橡胶53剖面积从空间S侧向阻挡器侧减少,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减小第二壁覆设橡胶 53的橡胶体积。其结果,在作为阻挡件而发挥功能的部位的、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阻挡面侧的部分,能够抑制硫化成型之后的收缩影响,从而能够实现其耐久性的提高。另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外侧构件60的第二壁部63以平行于第二壁覆设橡胶 53的阻挡面和空间S侧的面的方式被埋设于第二壁覆设橡胶53中,第二壁部63的位置设置成,其到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阻挡面(图12和图13的上侧面、突出顶端面)的距离小于其到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空间S侧面的距离。因此,第二壁覆设橡胶53中,能使阻挡面侧部分(即,阻挡面和第二壁部63之间的部分)的橡胶体积形相比空间S侧的部分(即,第二壁部63和空间S之间的部分)的橡胶体积相对小。由此,硫化成型之后能够通过使橡胶体积大的空间S侧部分的收缩相对变大,与此相应地缓和阻挡面侧的收缩。其结果,能够实现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阻挡面侧的部分的耐久性提高,其中第二壁覆设橡胶53是作为阻挡件而发挥功能的部位。进而,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侧面53a由于在比橡胶毛边BR 更靠近空间S侧也以上述的锥形形状形成,因此,与此相应地空间S侧部分的橡胶体积变大。因此,对这一点,第二壁覆设橡胶53中,阻挡面侧的部分橡胶体积相对小于空间S侧的部分橡胶体积,因此硫化成型之后能够通过使橡胶体积大的空间S侧部分的收缩相对变大,与此相应地缓和阻挡面侧的收缩。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实现第二壁覆设橡胶53阻挡面侧的部分的耐久性的提高,其中第二壁覆设橡胶53是作为阻挡件而发挥功能的部位。此外,这样通过将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侧面53a以锥形形状倾斜,例如,与使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空间S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图12和图13上下方向尺寸)变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进行阻挡面侧的收缩缓和。另外,在此情况,能够确保空间S的宽度尺寸(图 12和图13的上下方向尺寸),因此能够使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难以从托架构件30脱落。参照图15和图16,对以上所述构成的防振装置1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15和图16是防振装置1的部分剖面图,分别对应图7(a)和图7(b)所示的剖面。此外,图15中图示了将防振装置1组装在车辆时以与第二壁覆设橡胶53对置的方式配置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对象部件500。另外,图16中部分放大图示防振装置1的一部分,在该放大部分中为了简化图面,省略了托架构件30和各覆设橡胶51、52的剖面线的图示。如图15和图16所示,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图15和图16的左侧)硫化粘结于基板部61的正面侧,一对第一壁部62从该基板部61的外缘向托架构件30(即,向防振支脚部50的相反侧)以扩口状延伸设置,并且一对第二壁部63在保持平行的同时延伸设置,这些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在周方向(即,沿着基板部61的外缘)上连结,并埋设在托架构件30。由此,通过将一对第二壁部63和内嵌在这一对第二壁部63对置区间的托架构件 30的被内嵌部分进行卡合,能够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在车辆左右方向(箭头L、R方向,图15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另外,通过将一对第一壁部62和内嵌在这一对第一壁部62的对置区间的托架构件30的被内嵌部分进行卡合、以及将一对第一壁部62和从两侧夹持这一对第一壁部62的托架构件30的夹持部分进行卡合,能够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的在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图16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进而,通过将一对第一壁部62和突出在这一对第一壁部62外面侧的托架构件30 的突出部分(即,在图16中用范围L表示的部分)进行卡合,能够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的在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图16左右方向)中的、外侧构件60从托架构件30脱落的方向(图16的右方向)上的移动。这样,外侧构件60和托架构件3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卡合是,通过将外侧构件60的一对第一壁部62埋设在托架构件30而实现的结构,因此无需为了卡合外侧构件60而将托架构件30向防振支脚部50突出,从而能够抑制如同现有产品的咬边形状的形成。因此, 能够实现成型托架构件30的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结构简化。另外,防振装置1能够在各方向上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的移动,因此内筒构件40向任何方向发生位移,也可保持外侧构件60和托架构件30之间的卡合状态,能够防止该外侧构件60从托架构件30的脱落。在此,能够在各方向上限制外侧构件60相对于托架构件30的移动的同时,能够简易地进行其制造。即,外侧构件60以板状第一和第二壁部62、63从板状基板部61外缘向一侧延伸设置的形状(所谓的容器形状)下方式形成(参照图3图4)形成,因此通过在一张平坦的板材使用冲头和模具通过加压机实施拉深加工,能够简单制造。因此,降低外侧构件60的制造成本,与此相应,能够降低作为防振装置1全体的产品成本。此时,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其端部之间相互连结,即,在周方向连续形成,因此能够提高这些各壁部62、63的弯曲方向(对基板部61的摇动方向)。由此,与此相应地能够减小外侧构件60的板厚,因此能够实现材料成本的降低且实现轻量化。另外,如上所述,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埋设有第二壁部63,因此将第二壁覆设橡胶53作为抵接于对象部件500而限制其位移的阻挡件来利用时,用第二壁部63 (即,外侧构件60)承受对象部件500抵接时的冲击力,从而能够减轻托架构件30的负担。由此,即使托架构件30由树脂材料形成,也能够实现该耐久性的提高。进而,第二壁部63,如上所述,其端部与第一壁部62的端部连结且弯曲方向的强度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承受对象部件500抵接时的冲击力,并且不只提高外侧构件60本身的耐久性,还提高托架构件30的耐久性。其次,参照图17至图19对第二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17(a)是第二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2060的侧视图,图17(b)是外侧构件2060的主视图。另外,图18(a)是沿图17(b) 的XVIIa-XVIIa线的外侧构件2060的剖面图,图18(b)是沿图17(b)的XVnb-XVIIb线的外侧构件2060的剖面图。第一实施方案中说明了,外侧构件60的基板部61在背面侧以凸的剖面圆弧状弯曲形成的情况,但是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外侧构件2060的基板部2061突出设置有突起部 2061b,所述突起部2061b从在背面侧以凸的剖面圆弧状弯曲的面向正面侧突出。此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案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17和图18所示,外侧构件2060具备主视呈矩形状的基板部2061。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相同地,从基板部2061的外缘向背面侧(图17(a)和图18(a)的左侧)延伸设置有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基板部2061以向背面侧凸出并具有轴心Ll(参照图4(a))的圆弧状弯曲,其板面的大致中央和下方(图17(b)的下侧)部分突出设置有突起部2064。另外,在基板部2061 的板面中央(即,包含突起部2064的区域)贯穿设置有主视大致呈矩形状的贯通孔2061a。突起部2064以如下方式所形成,从基板部2061的正面侧(图17(a)和图18(a) 的右侧)向内筒构件40(参照图19)突出设置,其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基板部2061的大致中央(即,一对第一壁部62之间的大致中央处)趋向一侧第一壁部63侧(图17(a)和图 18(a)的下侧)逐渐变大。
另外,突起部2061b,其突出设置高度最大的最顶部沿着连结一对第二壁部63的方向(图17(b)左右方向)具有规定宽度。此外,优选该最顶部的规定宽度为基板部2061 的宽度的50%以上。通过设置为50%以上,能够使车辆上下方向的弹簧常数充分变大。外侧构件2060通过用加压机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一个平板状体实施拉伸加工而形成。因此,外侧构件2060,其基板部2061和各壁部62、63和突起部2064 —体形成,在基板部2061的正面侧(图18(a)的右侧)突出设置有突起部,在基板部2061的背面侧(图 18(a)的左侧)形成有与突起部2064对应的凹部。其次,参照图19对使用这样构成的外侧构件2060的防振装置2001进行说明。图 19是防振装置2001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对应于图16。如图19所示,防振装置2001中,防振支脚部2050的另一端侧(图19左侧)硫化粘结在基板部2061的正面侧,由此,突起部2064埋设在防振支脚部2050。基板覆设橡胶 2051与防振支脚部2050相连,以规定厚度尺寸包覆基板部2061和突起部2064的外面。因此,在外侧构件2060各壁部62、63的对置面之间(即,由基板部2061、突起部2064、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围成的部分)形成的空间S (未图示,参照图7 (b)),形成有对应于突起部2064的凹部,在该凹部内嵌有托架构件2030的一部分。根据防振装置2001,在外侧构件2060的基板部2061形成有突起部2064,该突起部2064向内筒构件40突出设置,且该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基板部2061的大致中央趋向一侧第一壁部62侧逐渐变大且沿着连结一对第一壁部62的方向(S卩,内筒构件40的轴心方向)最顶部具有规定宽度,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 (箭头L、R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上升,同时仅使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S卩,当内筒构件40向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上位移时,将突起部2064的最顶部和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相连结的距离比较短的部分的伸缩变形占优势,弹簧常数变大。一方面,当内筒构件40向车辆左右方向(箭头L、R方向)位移时,将没有形成基板部2061的突起部的区域(图19的上侧的区域)和突起部2064的突出高度低的区域,与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连结的距离比较长且橡胶体积大的部分的剪切变形占优势,因此能够抑制弹簧常数的上升。另外,当内筒构件40向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位移时, 将没有形成基板部2061的突起部2064的区域和突起部2064的突出接合高度低的区域,与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连结的距离比较长且橡胶体积大的部分的伸缩变形占优势,能够抑制弹簧常数的上升。此外,突起部2064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从突出设置高度逐渐变大的基板部2061 的大致中央至最顶部的区域,以向基板部2061的背面侧呈凸状且平滑地连接在基板部 2061的圆弧状弯曲形成(参照图18(a))。由此,在突起部2064的最顶部和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连结的部分使其距离变短, 同时在没有形成基板部2061的突起部的区域(图19的上侧的区域)和突起部2064的突出高度低的区域,与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连结的部分,使其距离变长且使橡胶体积变大。 因此,该结构也对以下方面有效,即抑制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 (箭头L、R方向)的弹簧常数的升高,同时仅使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在此,通过在内筒构件49设置突起部,能够使车辆上下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但是由于内筒构件40是连结固定在振源侧并需要较大强度的部位,因此形成为由钢铁材料或铝合金构成的具有较厚壁厚的圆筒状。因此,在内筒构件40形成突起部会导致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上升。对此,根据防振装置2001,在由平板状体构成的外侧构件2060形成突起部2064, 因此能够利用加压机的拉深加工容易形成该突起部2064。由此,能够实现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降低。另外,在内筒构件40形成突起部时突起部为实心而增加重量,但根据防振装置 2001,对由平板状物体构成的外侧构件2060实施拉深加工而形成突起部2064,因此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同时形成该突起部2064。进而,通过形成突起部2064,能够在外侧构件2060的背面侧(图19的左侧)对应突起部2064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内嵌托架构件2030的一部分。由此,进一步强化防振支脚部2050和托架构件2030之间的卡合,并抑制防振支脚部2050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 2030脱落的现象。其次,参照图20至图22对第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20(a)是第三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3060的侧面图,图20(b)是外侧构件3060的主视图。另外,图21 (a)是沿图20(b) 的XXIa-XXIa线的外侧构件3060的剖面图,图21 (b)是沿图20 (b)的XXIb-XXIb线的外侧构件3060的剖面图。在第一实施方案说明中,对外侧构件60的基板部61在背面侧以凸的剖面圆弧状弯曲而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外侧构件2060的基板部2061有两处设有突起部2061b,该突起部2061b从在背面侧以凸的剖面圆弧状弯曲的面向正面侧突出。此外,与上述的各实施方案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0和图21所示,外侧构件3060具备主视呈矩形状的基板部3061。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相同,从基板部3061的外缘向背面侧(图20 (a)和图21 (a)的左侧) 延伸设置有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基板部3061以向背面侧凸出且具有轴心Ll(参照图4(a))的圆弧状弯曲,在其正面侧(图20(b)的纸面外侧)突出设置有一对突起部3064。一对突起部3064在夹持基板部3061的板面大致中央的两侧(图20 (a)的上侧和下侧),以对置的状态设置。另外,在基板部3061的板面中央(即,包含一对突起部3064的区域)贯穿设置有主视大致呈矩形状的贯通孔3061a。在此,一对突起部3064的各自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案的突起部2064相同。艮口, 就第三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3060而言,对于第二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2060,翻转设置方向 (突出设置高度变化的方向)而增设了一个突起部2064,以使成为对置的状态。因此,在下文中省略其详细说明。其次,参照图22对使用这样结构的外侧构件3060的防振装置3001进行说明。图 22是防振装置3001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并与图16对应。如图22所示,防振装置3001中,防振支脚部3050的另一端侧(图22的左侧)硫化粘结于基板部3061的正面侧,由此,一对突起部3064埋设在防振支脚部3050。基板覆设橡胶3051与防振支脚部3050相连,以规定厚度包覆基板部3061和一对突起部3064的外面。因此,在外侧构件3060的各壁部62、63的相对置的面之间(即,由基板部3061、一对突起部3064、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围成的部分)形成的空间S (未图示,参照图7 (b)), 形成有对应于一对突起部2064的一对凹部,在这些一对凹部的各个凹部中分别内嵌有托架构件3030 —部分。根据防振装置3001,在外侧构件3060的基板部3061形成有一对突起部3064,这一对突起部3064以如下方式对置而设置,即一侧突起部3064的突出设置高度从基板部 3061的大致中央向一侧第一壁部62侧(图22的下侧)逐渐变高,且另一侧的突起部3064 的突出设置高度从基板部3061的大致中央向另一侧第一壁部62侧(图22上侧)逐渐变高。由此,能够抑制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箭头L、R方向)的弹簧常数的上升,同时仅使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的弹簧常数在内筒构件40向车辆上方向(箭头U方向)位移的情况和内筒构件40向车辆下方向(箭头D方向)位移的情况这两个情况下变大。进而,通过形成一对突起部3064,能够在外侧构件3060的背面侧(图22的左侧) 有两处分散形成对应于一对突起部3064的凹部,在这俩凹部分别内嵌有托架构件3030的一部分。由此,使防振支脚部3050和托架构件3030之间的卡合更牢固,能够抑制防振支脚部3050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3030脱落的现象。其次,参照图23至于图25对第四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23 (a)是第四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4060的侧面图,图23(b)是外侧构件4060的主视图。另外,图24(a)是沿图 23(b)的XXIVa-XXIVa线的外侧构件4060的剖面图,图M(b)是沿图23(b)的XXIVb-XXIVb 线的外侧构件4060的剖面图。在第二实施方案和第三实施方案中对在外侧构件2060、3060的基板部2061、3061 的正面侧部分形成有突起部2064、306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四实施方案中的外侧构件4060,由基板部4061整体形成突起部。此外,对与上述各实施方案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3和图M所示,外侧构件4060具备主视呈矩形状的基板部4061。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相同地,从基板部4061的外缘向背面侧(图23(a)和图24(a)的左侧)延伸设置有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基板部4061具备突起部正面部4061b和一对突起部侧面部4061c。突起部正面部4061b以其连结一对第一壁部62之间并且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基板部4061的大致中央向一侧第一壁部62 (图23 (a)和图M的下侧)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成剖面圆弧状,同时向内筒构件40 (参照图25)突出设置。突起部侧面部4061c位于突起部正面部4061b的两侧 (图的纸面外侧和纸面里侧)并连结突起部正面部4061b和第二壁部63且以平板状形成与第二壁部63相连成一面。第四实施方案中,通过这些突起部正面部4061b和一对突起部侧面部4061c形成突起部。由此,在第四实施方案中,能够在整体上以平滑的曲线形成外侧构件4060,且能够减少弯曲变形的部分。其结果,即使在平板状外侧构件4060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狭窄空间(棱角部)的形成,并能够抑制在外侧构件4060和防振支脚部4050之间不良粘结的产生。另外,对外侧构件4060实施使用加压机的拉深加工时,能够抑制负载集中在其一部分的情况,并抑制外侧构件4060破损等不良成型的发生。其次,参照图25对使用这样结构的外侧构件4060的防振装置4001进行说明。图 25是防振装置4001的部分放大剖面图,与图16对应。如图25所示,防振装置4001中,防振支脚部4050的另一端侧(图25的左侧)硫化粘结于基板部4061的正面侧。基板覆设橡胶4051与防振支脚部4050相连,并以规定厚度尺寸包覆基板部4051的外面。由此,在形成于外侧构件4060的各壁部62、63的对置面之间(即,由基板部4061、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围成的部分)的空间S(未图示、参照图7(b)),形成有对应于基板部4061的凹部,该凹部内嵌有托架构件4030的一部分。根据防振装置4001,外侧构件4060的基板部4061向内筒构件40突出设置,而且该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基板部4061的大致中央趋向一侧第一壁部62侧逐渐变大,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B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箭头L、R方向)的弹簧常数的上升,能够仅使车辆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此外,基板部4061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从最顶部的附近至另一侧第一壁部62 (图 23(a)和图24(a)的上侧)为止的区域,以向基板部4061的背面侧凸出的圆弧状弯曲而形成(参照图对仏))。由此,能够在连结基板部4061的最顶部和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的部分使其距离变短,并能够在连结基板部4061上述领域和内筒构件40外周面的部分,使其距离变长且使橡胶体积变大。因此,该结构也对以下方面有效,即抑制车辆前后方向(箭头 F、B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箭头L、R方向)的弹簧常数的升高,同时仅使车辆上下方向 (箭头U、D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接着,参照图沈至图30对第五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26(a)是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5060的立体图,图26(b)是沿图26(a)的箭头XXVIb方向的外侧构件5060的侧面图。另外,图27(a)是外侧构件5060的侧面图,图27(b)是外侧构件5060的主视图。第一实施方案中,对从外侧构件60的基板部61延伸设置的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在周方向连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5060中,在第一壁部 62的一部分设有金属件缺口 5065,因而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的周方向的连续性被部分切断。此外,与上述各实施方案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此,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5060和第一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60的不同之处为,只在于有无金属件缺口 5065和金属件凹部5066,其他构成相同,因此对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沈和图27所示,在一对第一壁部62中的一侧第一壁部62设有金属件缺口 5065。金属件缺口 5065作为一个凹缺部以如下方式形成,S卩留下连结(连续)于第二壁部63的两端部分的同时,将第一壁部62的宽度方向(图^U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切开至基板部61的位置。此外,设有金属件缺口 5065的第一壁部62为位于孔63a倾斜配置侧(图27(a) 的下侧)的第一壁部62,其对应于浇口痕30a(参照图2 (a))附近侧的第一壁部62。在基板部61设有一对金属件凹部5066。一对金属件凹部5066位于金属件缺口 5065的宽度方向(图^(b)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并朝向贯通孔61a凹设在基板部61。由此,当进行使用加压机的拉深加工时,即使设有金属件缺口 5065也能够提高外侧构件5060 的成型性。即,能够提高残留金属件缺口 5065的两侧的第一壁部62的成型性。
其次,参照图观和图四对第五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5100进行说明。图观是第一成型体5100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对应于图7(b)。另外,图四是沿图28的沿箭头XXIX 方向的第一成型体5100的侧视图。在此,第五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5100和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100的不同之处为,只在于有无橡胶缺口 5055,其它构成均相同,与其他构成相同,因此对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观和图四所示,在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中的一侧第一壁覆设橡胶52设有橡胶缺口 5055。即,第一壁覆设橡胶52以规定厚度尺寸包覆第一壁部62的外面,因此在与形成在第一壁部62的金属件缺口 5065对应的位置形成橡胶缺口 5055,作为比该金属件缺口 5065面积略(相当于覆设的橡胶厚度尺寸的程度)小的一个凹缺部。此外,如图28所示,橡胶缺口 5055的底面(图观和图四的下侧面)和基板覆设橡胶51的上面相连成一面。由此,如后文中所述,树脂材料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另外,橡胶缺口 5055设在对应于金属件缺口 5065的位置,因此设有该橡胶缺口 5055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成为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中与浇口痕30a (参照图2(a))相近侧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其次,参照图30对在托架构件30嵌入成形第一成型体5100的树脂成形工序进行说明。图30(a)和图30(b)是用箭头表示树脂成形工序的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的模式图, 图30(a)对应于侧视防振装置5001的情况的模式图,图30(b)对应于第一成型体5100设置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状态的模式图。图30所示,树脂成形工序中,首先,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设置第一成型体5100 并进行合模。由此,形成有用于填充树脂材料并进行固化的空间腔体C,因此从浇口(图 30(b)中作为浇口痕30a而图示)向该腔体C内注入(注塑)树脂材料。如图中的箭头所示,注入的树脂材料从浇口向左右方向流动,填充在用于压入衬套的压入孔的周围,并提高第一成型体5100的两侧面,同时填充在与托架构件30的侧壁对应的部分,最后在最顶部汇合,由此填充在与托架构件30的顶棚部对应的部分。此时,第一成型体5100中,在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中位于浇口侧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形成有橡胶缺口 5055。由此,从浇口注入至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腔体C内的树脂材料在第一成型体5100的两侧面上升时,能够通过橡胶缺口 5055释放树脂材料的流动压力,并能够抑制由该树脂材料引起的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挤压。这样,难以发生由防振支脚部50的位置偏移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变形所引起的密封不良,从而能够抑制树脂毛边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附近的形成。其结果,能够确保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弹性化的阻挡功能。另外,这样,通过具备橡胶缺口 5055,能够抑制树脂材料的流动受到阻碍,从而能够提高该流动性,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降低树脂材料注入压力。进而,根据制造出的防振装置5001,由于在除了第一壁部62的两端部分之外的外侧构件5060上形成金属件缺口 5065 (参照图26),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确保托架构件30 之间的卡合面积(具有图16的长度L的区域的面积),能够防止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30脱落。特别地,本实施方案中,将留在金属件缺口 6065两侧的第一壁部62两端部分分别连接在第二壁部63,与此相应地,能够确保金属件强度。由此,能够更坚固地卡合在托架构件30,从而能够切实防止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30的脱落。另外,通过以保留第一壁部62两端部分的状态设置金属件缺口 6065,能够将橡胶缺口 5055作为一个凹缺部来形成,因此能够实现防振装置5001的成品率的提高。即,如果在一个第一壁覆设橡胶52形成多个橡胶缺口,则当树脂材料在第一成型体5100的两侧面上升时,由于树脂材料的流动分成多个分支,从而形成树脂材料的融合部,导致产生焊接线。对此,本实施方案中,形成橡胶缺口 5055作为一个凹缺部,从而能够抑制树脂材料融合部的形成,实现成品率的提高。其次,参照图31对第六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31是第六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6060 的立体图。第五实施方案中,对仅在外侧构件5060的一对第一壁部62中的一侧第一壁部62 设置金属件缺口 506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六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6060,在一对第一壁部62两者上设置金属件缺口 5065。此外,与上述的各实施方案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此,第六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6060和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5060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金属件缺口 5065和金属件凹部5066的设置数量,其他构成相同。即,第六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6060以如下方式构成对于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5060,翻转设置方向而增设了金属件缺口 5065和金属件凹部5066,以使成为对置的状态。因此,对于相同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此外,外侧构件6060,其第一壁部62的外面由第一壁覆设橡胶52以规定厚度尺寸包覆,因此在第六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未图示),在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 ( S卩,不仅在位于浇口侧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上,也在远离浇口侧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上)分别形成橡胶缺口 5055(参照图28和图29)。因此,通过这两个橡胶缺口 5055,在由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和一对第二壁覆设橡胶53围成的空间S(参照图28)形成树脂材料的入口和出口。因此,在托架构件30中嵌入成形第一成型体的情况下,当从浇口向树脂成形金属模400腔体C内注入的树脂材料,在第一成型体的两侧面上升时(参照图30),能够使该树脂材料的流动进一步通畅,从而能够抑制由树脂材料引起的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挤压。由此,难以发生由防振支脚部50的位置偏移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变形所引起的密封不良,从而能够抑制树脂毛边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附近的形成。其结果,能够确保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弹性化的阻挡功能。另外,这样,通过在两处具备橡胶缺口 5055,能够抑制树脂材料的流动受到阻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流动性,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降低树脂材料的注入压力。其次,参照图32至图35对第七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32(a)是第七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7060的立体图,图32(b)是沿图32(a)的沿箭头XXXinb方向的外侧构件7060的侧面图。另外,图33(a)是外侧构件7060的侧面图,图33(b)是外侧构件7060的主视图。第一实施方案中,对从外侧构件60的基板部61延伸设置的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在周方向连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五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7060中,维持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在周方向上的连续性,同时在第一壁部62的一部分设有金属件缺口7065。此外,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案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此,第七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7060和第一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60的不同之处, 只在于有无金属件缺口 7065,其他构成相同,因此对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32和图33所示,在一对第一壁部62中的一侧第一壁部62设有金属件缺口 7065。金属件缺口 7065作为一个凹缺部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第一壁部62的宽度方向 (图32(b)的左右方向)中央,只对该第一壁部62的延伸设置顶端侧(图32(b)的上侧) 进行切割,保留连结(连续)于第二壁部63的两端部分和将这两端部分连结且与基板部61 连结的部分。此外,设有金属件缺口 7065的第一壁部62为,位于孔63a倾斜配置侧(图33(a) 的下侧)的第一壁部62,其对应于靠近浇口痕30a(参照图2(a))侧的第一壁部62。其次,参照图34和图35对第七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7100进行说明。图34是第一成型体7100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对应于图7(b)。另外,图35是沿图34的沿箭头XXXV 方向的第一成型体7100的侧视图。在此,第七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7100和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成型体100的不同之处,只在于有无橡胶缺口 7055,其他构成相同,因此对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34和图35所示,在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中的一侧第一壁覆设橡胶52设有橡胶缺口 7055。即,第一壁覆设橡胶52以规定厚度尺寸包覆第一壁部62的外面,因此与形成在第一壁部62的金属件缺口 7065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橡胶缺口 7055,作为比该金属件缺口 7065面积略(相当于覆设的橡胶的厚度尺寸的程度)小的一个凹缺部。此外,如图34所示,橡胶缺口 7055的底面(图34和图35的下侧面)设置在比基板覆设橡胶51的上面更高一段的位置。另外,橡胶缺口 7055设在对应于金属件缺口 7065 的位置,因此设有该橡胶缺口 7055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成为,一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中靠近浇口痕30a (参照图2 (a))侧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因此,当从浇口向树脂成形金属模400的腔体C内注入的树脂材料在第一成型体 7100的两侧面上升时(参照图30),通过橡胶缺口 7055能够释放树脂材料流动压力,从而能够抑制由该树脂材料所引起的对第一壁覆设橡胶52的挤压。由此,难以发生由防振支脚部50的位置偏移或第一壁覆设橡胶52变形所引起的密封不良,从而能够抑制树脂毛边在第二壁覆设橡胶53附近的形成。其结果,能够确保第二壁覆设橡胶53的弹性化的阻挡功能。另外,这样,通过具有橡胶缺口 7055,能够抑制树脂材料的流动受到阻碍,并提高其流动性,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降低脂材料的注入压力。进而,根据所制造的第七实施方案的防振装置,在外侧构件7060,以保留第一壁部 62的两端部分和将这两端部分进行连结并连结在基板部61的部分的状态下,形成金属件缺口 7065(参照图32),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确保与托架构件30的卡合面积(具有图16 的长度L的区域、和不具有长度L却卡合在托架构件30的区域的面积),从而能够防止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30脱落。特别地,在本实施方案中,留在金属件缺口 6065两侧的第一壁部62的两端部分分别连接在第二壁部63,这两端部分通过第一壁部62基板部61侧部分而连结,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确保金属件强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坚固地卡合在托架构件30,从而能更切实防止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从托架构件30脱落的现象。另外,可将橡胶缺口 7055作为一个凹缺部来形成,因此当在托架构件30中嵌入成形第一成型体7100时,能够抑制树脂材料融合部的形成,从而能够实现防振装置成品率的提尚。以上、基于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任何上述的实施方案,能够容易推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在上述各实施方案中举出的数值只是一例子而已,也可采用其他数值。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案中,虽然对在一对第二壁部63共四处贯穿设置孔63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共为三处以下,或者可以共为五处以上。例如,一对第二壁部63的其中一侧上贯穿设置两处,另一侧贯穿设置一处也可。这是因为通过最少设置数量,能够防止外侧构件60 在橡胶硫化工序中的旋转和颠倒。此外,如上述的各实施方案,将分别形成在一对第二壁部63的孔63a的设置数量设为相同数量,以使能够对称地进行拉深加工或钻孔加工,从而能够实现该加工精度的提
尚ο上述的各实施方案中,虽然对使用一个平板状体(平坦的材料)采用加压机进行拉深加工而加压成型外侧构件60-706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成型方法。此外,作为其他成型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溶接固定多个板材料而成型的方法或通过可切削方法从长方体原材料切削而成型的方法。上述的各实施方案,对相对置的一对第一壁部62整体随着远离基板部61、 2061-4061以扩口状延伸设置(即,一对第一壁部62的整体扩大其对置间隔)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只要一对第一壁部6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合在托架构件30即可。此外,所谓的能够卡合是意味着,当外侧构件60-7060向第一壁部62从托架构件30内脱落的方向进行位移时,向第一壁部62脱落方向的移动由托架构件30的树脂材料所限制。因此,例如,一对第一壁部62也可以如下方式形成,S卩基板部61侧(图4(a)的右侧)的部分互相平行, 只有剩余部分(基板部61的相反侧部分、图4(a)左侧)以扩口状(对置间隔逐渐变大的形状)形成。或者,一对第一壁部62以如下方式形成也可,即一对第一壁部62具有互相平行并延伸设置至与第二壁部63相同高度位置的部位,和从该部位的延伸设置端(图4 (a) 的左侧端)向外侧或内侧折回的法兰状的部位。任何形状只要能够与托架构件30卡合即可。上述的各实施方案中,对一对第一壁部62和一对第二壁部63的端部之间连结 (在圆周方向上连续而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连结这些第一壁部62和第二壁部63的各端之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上述的各实施方案中,对在基板部61、2061_4061贯通形成贯通孔61a、 2061a-4061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省略该贯通孔61a61a、 2061a-4061a的形成。另外,贯通孔61a61a、2061a-4061a的形状无需为主视呈矩形状,圆形或椭圆形等曲线形状也是可以的,或者三角形或五角形以上的多角形也是可以的。另外,该设置数量也可以设定为任意的数量。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对将外侧构件60埋设在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省略该外侧构件60的埋设也是可以的。即,橡胶硫化工序中,只将内筒构件40设置在橡胶硫化金属模300,以省略外侧构件60的状态硫化成型第一成型体100,其次,通过将该第一成型体100设置在树脂成形金属模400并进行嵌入成形,从而制造防振装置1也是可以的。这样的情况中,由于能够将橡胶毛边BR埋设在树脂材料, 因此也能够同样地达到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说明的将橡胶毛边BR埋设在树脂材料而产生的效果。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中省略橡胶下模栓301b或树脂下模栓401b等各栓301b、 302b、401b、402b、以及橡胶下模支撑部301c或树脂下模支撑部401c等各支撑部301c、 302c、401c、402c。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托架构件30内嵌在防振支脚部50的另一端侧凹陷形成的空间S(参照图7)中,以及第一壁覆设橡胶52倾斜地与托架构件30的卡合 (参照图16),与埋设有外侧构件60的情况相同,能够抑制防振支脚部50从托架构件30的脱落。上述的第五实施方案和第六实施方案中,对在基板部61凹设一对金属件凹部 506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省略该一对金属件凹部5066的凹设也是可以的。上述的第七实施方案中,对只在一对第一壁部52中的一侧第一壁部52设置金属件缺口 7065和橡胶缺口 705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与第六实施方案的情况相同,将金属件缺口 7065和橡胶缺口 7055分别设在一对第一壁部52也是可以的。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中,金属件缺口 7065和橡胶缺口 7055的形状(面积),在一侧第一壁部52侧和另一侧第一壁部52侧以互相不同的形状(面积)形成也是可以的。第六实施方案的情况也相同。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案至第七实施方案中虽然省略了说明,但优选橡胶缺口部 5055,7055的面积(图四和图35所示的主视面积),占形成该橡胶缺口 5055、7055之前的第一壁覆设橡胶52面积的1 %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上且35%以下。通过将橡胶缺口部5055、7055的面积确保在规定量以上,从而实现树脂材料流动性的提高,并通过将橡胶缺口部5055、7055的面积设定在规定量以下,从而能够确保外侧构件5060-7060 (第一壁部62)的金属件强度。此外,对于金属件缺口部5065、7065的面积也相同。将上述的各实施方案中的一个实施方案和其他实施方案组合构成也显然是可以的。作为该组合的一例,例如,第一实施方案中,用第二至第四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 2060-4060中的任意一个或第五实施方案至第七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5060-7060中的任意一个来替代外侧构件60,构成防振装置1。另外,例如,例示以下结构组合第二至第四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2060-4060中的任意一个和第五实施方案至第七实施方案的外侧构件 5060-7060任意一个,构成具备突起部2064、3064或作为突起部的基板部4061,和金属件缺口 5065、7065的外侧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振装置,其具备内筒构件,其呈筒状并安装在振动产生体侧或车身侧的一侧;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托架构件,其具有内插配置有所述内筒构件的内插孔,并安装在所述振动产生体侧或车身侧的另一侧;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一对防振支脚部,其一端侧连结在所述内筒构件的外周面且另一端侧通过嵌入成形连结在所述托架构件的内插孔的内周侧,其中,所述防振装置具备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板部,其以与所述内筒构件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硫化粘结有所述一对防振支脚部的另一端侧;外侧构件,其具有从所述基板部的外缘延伸设置而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托架构件卡合的延伸设置壁部,所述外侧构件的基板部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向所述内筒构件突出设置并该突出设置高度随着远离所述基板部的大致中央而逐渐变大且最顶部具有规定宽度。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中,所述外侧构件通过采用板状体一体形成所述基板部和延续设置壁部而形成,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基板部,于与所述内筒构件对置的面突出设置有所述突起部,并在与所述内筒构件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突起部的凹部,在所述凹部内嵌有所述托架构件的一部分。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装置,所述延伸设置壁部以平板状形成,所述基板部具备突起部正面部,其以连结相互对置的所述延伸设置壁部之间并且其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大致中央向一侧延伸设置壁部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成剖面圆弧状,同时突出设置;一对突起部侧面部,其位于所述突起部正面部的两侧,用于连结所述突起部正面部和所述延伸设置壁部并以平板状形成,并与所述延伸设置壁部相连成一面,所述突起部通过所述突起部正面部和一对突起部侧面部而形成。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所述外侧构件的基板部具备一对所述突起部,所述一对突起部以其中一个突起部的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所述基板部的大致中央向一侧而逐渐变高并且另一个突起部的突出设置高度随着从所述基板部的大致中央向另一侧而逐渐变高的方式对置设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中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升高的同时,仅使剩余一个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大的防振装置。内筒构件(40)向汽车上下方向的位移,使连结突起部(2064)的最顶部和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的距离较短部分的伸缩变形占优势,能够使弹簧常数变大。另一方面,内筒构件(40)在汽车左右方向或汽车前后方向上产生位移时,没有形成突起部(2064)的区域和突起部(2064)的突出接合高度低的区域、与内筒构件(40)的外周面相连结的距离较长的橡胶体积大的部分的剪切变形或伸缩变形占优势,从而能够抑制弹簧常数的升高。
文档编号F16F1/38GK102562894SQ2011104064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大庭达哉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