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957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安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鼓式制动器因其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制动功率大且便于安装驻车装置等优点,是中、重型载货汽车和客车的前、后轮以及轿车后轮最常见的制动装置。现有技术中,重载汽车行车制动器普遍采用机械摩擦式制动器,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鼓式制动器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应用较多。但是鼓式制动器通风散热条件差,特别是在长时间的高速行驶过程中,热量散不出去,致使制动器产生热衰退、摩擦系数大幅度下降、制动力减弱,无法保证安全的制动效能,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鼓式制动器进行改进,在不改变现有的鼓式制动器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利于保持较大的摩擦面积,增大制动力矩,降低制动器的热衰退性,保证较高制动效能,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在不改变现有的鼓式制动器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条件,保持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降低制动器的热衰退性,保证较高制动效能,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包括驱动组件、制动鼓和蹄块组件,所述蹄块组件包括两个蹄块,所述蹄块外圆表面设置有摩擦片组件,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沿蹄块圆周方向并列设置的摩擦片,摩擦片之间设有沿圆周方向的间隙。进一步,所述摩擦片以可沿圆周方向具有活动余量的方式单自由度配合设置于蹄块;进一步,还包括与摩擦片一一对应的滑块,所述摩擦片固定设置于滑块并通过滑块设置于蹄块;进一步,所述蹄块外圆表面与滑块一一对应设置沿圆周方向的燕尾槽,所述滑块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纵向端部与燕尾槽纵向端侧面之间设有余量;进一步,所述燕尾块纵向两端部与燕尾槽纵向两端侧面之间分别对应设有缓冲弹簧;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为楔式驱动组件;进一步,楔式驱动组件包括增力杆和两个驱动柱塞,所述两个蹄块之间靠下设有对其施加预紧力的回位弹簧I,两个蹄块的下端部在回位弹簧I的作用下对应靠于增力杆两端,两个蹄块之间靠上设有对其施加预紧力的回位弹簧II,两个驱动柱塞同轴设置,两个蹄块的上端部在回位弹簧II的作用下对应靠于两个驱动柱塞的外侧端部;两个驱动柱塞的内侧端部均为由下至上向外侧倾斜的斜面,两个驱动柱塞的斜面之间设有横向两侧带滚动体的托架,两个驱动柱塞的斜面在回位弹簧II作用下靠于对应侧的滚动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采用分体式并组合于制动蹄块的摩擦片组件结构,摩擦片之间设有圆周方向的间隙,在车辆行驶制动时,冷却风通过间隙流过,并且分体式结构还利于热传导的快速进行,因而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在不改变现有的鼓式制动器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创造较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利于保持较大的摩擦面积,增大制动力矩,降低制动器的热衰退性,保证较高制动效能,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沿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沿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沿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沿B-B 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包括驱动组件、制动鼓和蹄块组件, 所述蹄块组件包括两个蹄块1,所述蹄块1外圆表面设置有摩擦片组件,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沿蹄块1圆周方向并列设置的摩擦片2,摩擦片2之间设有沿圆周方向的间隙;摩擦片2 可以是固定设置,也可以是在圆周方向具有较小的自由度,轴向具有一定自由度的方式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2以可沿圆周方向具有活动余量的方式单自由度配合设置于蹄块1 ;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制造误差而具有局限性,本实施例的结构,由于摩擦片2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的微小自由度,在制动时,则会自动调整摩擦片2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达到接触面积最大的效果,从而提高制动效果。由此可见,多片式可滑动摩擦片能够提高摩擦片组件与制动鼓的贴合度,提高制动器的散热性, 拆装方便,结构简单,节省摩擦材料,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摩擦片2 —一对应的滑块3,所述摩擦片2固定设置于滑块 3并通过滑块设置于蹄块1 ;本实施例中,每个蹄块上的摩擦片为6个,摩擦片2铆接于滑块 3 ;通过滑块设置的结构,利于减小摩擦片2所承受的冲击力,仅用于摩擦制动,避免其承受拉应力,利于提高摩擦片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蹄块1外圆表面与滑块3—一对应设置沿圆周方向的燕尾槽,所述滑块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纵向端部与燕尾槽纵向端侧面之间设有余量;实现制动过程中自动调整摩擦接触面积的目的;且燕尾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较佳的限制摩擦片及滑块的自由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燕尾块纵向两端部与燕尾槽纵向两端侧面之间分别对应设有缓冲弹簧(图中分别为缓冲弹簧10和缓冲弹簧IOa);缓冲弹簧(缓冲弹簧10和缓冲弹簧 IOa)保证滑块2在燕尾槽内自由滑动的同时减小对燕尾槽两两端侧面的冲击,同时,在解除制动后,带动滑块回到燕尾槽内初始位置。[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为楔式驱动组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楔式驱动的结构,结构简单,驱动可靠,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楔式驱动组件包括增力杆9和两个驱动柱塞4,所述两个蹄块1之间靠下设有对其施加预紧力的回位弹簧18,两个蹄块1的下端部在回位弹簧18的作用下对应靠于增力杆9两端,两个蹄块1之间靠上设有对其施加预紧力的回位弹簧117,两个驱动柱塞4同轴设置,两个蹄块1的上端部在回位弹簧117的作用下对应靠于两个驱动柱塞4的外侧端部,两个蹄块1的上端部之间和下端部之间在预紧力作用下浮动支撑于增力杆9和两个驱动柱塞4,不具有其它连接关系,可在两个蹄块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有容纳增力杆 9两端以及两个驱动柱塞4外侧端部的槽形结构,利于保持稳固;外侧端部是指蹄块1制动时向两侧张开的方向;两个驱动柱塞4的内侧端部均为由下至上向外侧倾斜的斜面,两个驱动柱塞4的斜面之间设有横向两侧带滚动体5的托架6,两个驱动柱塞4的斜面在回位弹簧Π7作用下靠于对应侧的滚动体5。制动时,托架在制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两侧的滚动体驱动斜面向两侧张开,两个柱塞分别向外侧运动,驱动两个蹄块向外侧张开,实现制动;制动完成,托架向上回位,两个蹄块在回位弹簧I 8和回位弹簧117的作用下恢复常态; 本实施例的结构驱动顺畅,回位灵活,并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包括驱动组件、制动鼓和蹄块组件,所述蹄块组件包括两个蹄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蹄块外圆表面设置有摩擦片组件,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沿蹄块圆周方向并列设置的摩擦片,摩擦片之间设有沿圆周方向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以可沿圆周方向具有活动余量的方式单自由度配合设置于蹄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摩擦片一一对应的滑块,所述摩擦片固定设置于滑块并通过滑块设置于蹄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蹄块外圆表面与滑块一一对应设置沿圆周方向的燕尾槽,所述滑块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纵向端部与燕尾槽纵向端侧面之间设有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块纵向两端部与燕尾槽纵向两端侧面之间分别对应设有缓冲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楔式驱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楔式驱动组件包括增力杆和两个驱动柱塞,所述两个蹄块之间靠下设有对其施加预紧力的回位弹簧I,两个蹄块的下端部在回位弹簧I的作用下对应靠于增力杆两端,两个蹄块之间靠上设有对其施加预紧力的回位弹簧II,两个驱动柱塞同轴设置,两个蹄块的上端部在回位弹簧II的作用下对应靠于两个驱动柱塞的外侧端部;两个驱动柱塞的内侧端部均为由下至上向外侧倾斜的斜面,两个驱动柱塞的斜面之间设有横向两侧带滚动体的托架,两个驱动柱塞的斜面在回位弹簧II作用下靠于对应侧的滚动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摩擦片式制动器,包括驱动组件、制动鼓和蹄块组件,蹄块组件包括两个蹄块,蹄块外圆表面设置有摩擦片组件,摩擦片组件包括沿蹄块圆周方向并列设置的摩擦片,摩擦片之间设有沿圆周方向的间隙;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并组合于制动蹄块的摩擦片组件结构,摩擦片之间设有圆周方向的间隙,在车辆行驶制动时,冷却风通过间隙流过,并且分体式结构还利于热传导的快速进行,因而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在不改变现有的鼓式制动器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创造较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利于保持较大的摩擦面积,增加制动力矩,降低制动器的热衰退性,保证较高制动效能,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文档编号F16D65/18GK202073962SQ20112019535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张会莉, 李德山, 潘雪娇, 罗天洪, 罗文军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