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768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波发生器是谐波减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减速机的使用精度, 原有设计应用中,波发生器直接安装在输入轴上,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零件的加工精度误差以及装配误差直接影响波发生器的精度,反之使得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以及装配要求大大增加,这就制约了减速机的使用精度并增加了产品的加工成本。同时,减速比是指减速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即从动轮齿数与主动轮齿数差的比值。但是,现有的减速机中,其减速比是固定的,无法通过特殊的定制来满足不同减速比的需求,应用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其中 所述的输入轴分布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外围分布有内齿轮;所述外齿轮的齿面朝外分布, 所述内齿轮的齿面朝内分布。进一步地,上述的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入轴外壁与外齿轮内壁之间分布有自由行程空间。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其中所述外齿轮齿的凸起高度小于等于内齿轮齿之间的内凹间隙深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由于采用了差齿啮合的方式,通过输入轴在自由行程空间内做圆周运动即可实现高精度的减速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齿轮个数达到任意比值的减速控制,实现自主选择减速比和尺寸的大小,在大批量生产时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提升了新型减速机的精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图1是本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输入轴与外齿轮的接触示意图。1输入轴2外齿轮3内齿轮4接触点[0015]5 圆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输入轴1,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输入轴1外安装有外齿轮2。具体来说,所述外齿轮外围分布有内齿轮。外齿轮的齿面朝外分布,内齿轮的齿面朝内分布。就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能够有效实现差齿啮合,本实用新型在输入轴1外壁与外齿轮2内壁之间分布有自由行程空间。这样,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 输入轴1在自由行程空间内做圆周运动,输入轴1外壁与外齿轮2内壁在圆周运动期间设有接触点4。这样,可以带动外齿轮2与内齿轮3进行齿与齿的相互啮合,由于输入轴1每转一整圈,接触点4离圆心5就达到一个极值,即走一个齿,从而达到减速的作用,即如图2 所示。进一步来看,考虑到内齿轮3与外齿轮2之间的配合能够减少摩擦损耗,同时满足齿与齿之间的精确啮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齿轮齿的凸起高度小于等于内齿轮齿之间的内凹间隙深度。再进一步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内齿轮3的内孔直径不等于输入轴1的半径加输入轴1中心做运动的半径。这样能够让输入轴1拥有跟多的自由行程空间,提升了差齿啮合的效率。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如果外齿轮2外壁分布的外齿轮个数为50,则减速比为 50 1。由此,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齿轮个数达到任意比值的减速控制,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采用了差齿啮合的方式, 通过输入轴在自由行程空间内做圆周运动即可实现高精度的减速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齿轮个数达到任意比值的减速控制,实现自主选择减速比和尺寸的大小, 在大批量生产时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提升了新型减速机的精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分布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外围分布有内齿轮;所述外齿轮的齿面朝外分布,所述内齿轮的齿面朝内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外壁与外齿轮内壁之间分布有自由行程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齿的凸起高度小于等于内齿轮齿之间的内凹间隙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齿啮合式减速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其特点是在输入轴外安装有外齿轮,该外齿轮外安装有内齿轮。并且,外齿轮外壁分布有外齿轮,在内齿轮内壁分布有内齿轮。由此,采用了差齿啮合的方式,通过输入轴在自由行程空间内做圆周运动即可实现高精度的减速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齿轮个数达到任意比值的减速控制,实现自主选择减速比和尺寸的大小,在大批量生产时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提升了新型减速机的精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F16H1/32GK202220834SQ20112034572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左昱昱, 庄晓琴 申请人: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