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枢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使用于电子产品的枢轴,尤指一种开轻关重且能够自动闭合的枢轴。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本体之间装设有枢轴,借助枢轴的摩擦力使屏幕相对本体开启时屏幕能够定位于任意处。 参照图8,为现有的开轻关重枢钮器的示意图。其在本体91延伸的非圆形枢轴92上设置了一弹性承架93 ;该弹性承架93 —端延伸形成一套筒部94 ;该套筒部94套合于该枢轴92上而可转动,以提供弹力使在开启时任一角度都可定位;该套筒部94并被分割形成第一套筒941及第二套筒942,该第一套筒941及第二套筒942分别形成一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 943,该第一及第二缺口 943分别位在该折面不同的两侧;该第一套筒941在该上盖开启时所提供的扭力大于闭合时扭力,且该第二套筒942提供的扭力区段大于该第一套筒941的扭力区段;借此结构达到开轻关重的动作。前述专利仅借助折面与缺口提供开轻关重的功效,这样的设计经实际使用后仍显不足而须有加以改良之处。因此申请人希冀能够提出一种枢轴,借此改善先前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枢轴亟欲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枢轴,其包含有一个第一固定件,其包括一个第一固定部与一个第一套部,该第一固定部固定于电子产品;一个第二固定件,其包括一个第二固定部、一个第二套部与一个第三套部,该第二固定部固定于电子产品其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其中之一是固定于电子产品的本体,而另外之一是固定于电子产品的屏幕;一个轴件,其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该轴件包括一个第一限位轴段、一个挡缘、一个偏心段与一个第二限位轴段,该第一限位轴段位于第一端,该挡缘紧邻该第一限位轴段,该挡缘位于该第一限位轴段与该偏心段之间,该第二限位轴段位于第二端,该第一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一轴心,该偏心段包括一个第二轴心,该第二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三轴心,该第一轴心与该第三轴心共心,该第二轴心与该第三轴心呈偏心,该第一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一套部,该偏心段穿设于该第二套部,该第二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三套部,该偏心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开启时扭力能够越来越轻,关闭时扭力能够越来越重,该第二限位轴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关闭时达到自动关闭的效果。其中,进一步的该第一套部圈围形成一个第一套孔,该第一套孔包括一个第一限位面与一个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位于该第一固定部一端与该第一套部的端面之间,该第一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一套部的第一套孔,该第一缺口使该第一限位轴段能够容易的穿设于该第一套孔,该第一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三限位面,该第三限位面对应该第一限位面,使该第一限位轴段固定于该第一套部。该第二固定部包括一个第一面与一个第二面,该第二套部一端相连于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套部圈围形成一个第二套孔,该第二套孔包括一个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朝向该第一面,该第三套部圈围形成一个第三套孔,该第三套孔包括一个第二限位面与一个第三缺口,该第二限位面与该第三缺口相邻,该第三缺口朝向该第二面;该第二缺口供该偏心段能够容易的穿设于该第二套孔,该第二缺口供该偏心段能够容易的相对该第二套部转动;该第三缺口供该第二限位轴段能够容易的穿设于该第三套孔,该第三缺口供该第二限位轴段能够容易的相对该第三套部转动;该第 二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四限位面,该第四限位面对应该第二限位面,借助该第四限位面与该第二限位面而达到自动闭合的功效。该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个破槽,该破槽位于该第二套部与该第三套部之间,该破槽相通该第二缺口与该第三缺口。该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个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包括一个固定端与一个弯折端,该固定端固定于电子产品,该弯折端远离该固定端处连接该第二套部与该第三套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首要提供的功效,是能够满足轻量的电子产品所要求的薄型枢轴。该枢轴采用包覆式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能够简化零件数量,且单纯以该轴件连接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而能够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次要提供的功效,是借助该轴件的偏心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开启时扭力能够越来越轻,关闭时扭力能够越来越重,达到开轻关重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另一要提供的功效,是借助该轴件的第二限位轴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关闭时达到自动关闭的效果。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I :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的立体外观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的立体分解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由图I的3-3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由图3的4-4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由图3的5-5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6 :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延续,表枢轴的使用示意图。图7 :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延续,表枢轴的使用示意图。图8 :为现有的开轻关重枢钮器的示意图。其中(现有技术)91 本体92 非圆形枢轴93 弹性承架94 套筒部[0030]941第一套筒942第二套筒943 第二缺口(本实用新型)10 第一固定件11第一固定部12 第一套部13第一孔14 第一套孔15第一限位面 16 第一缺口20 第二固定件21第二固定部211固定端212弯折端213 第一面214第二面22 第二套部221第二套孔222第二缺口23第三套部231第三套孔232第二限位面233第三缺口24破槽25 第二孔0夹角30 轴件301第一端302第二端31第一限位轴段311第三限位面01第一轴心32挡缘33偏心段02第二轴心34第二限位轴段341第四限位面03第三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此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I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枢轴能够设于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相机或数字相本等电子产品,该枢轴包括有一个第一固定件10、一个第二固定件20与一个轴件30。该第一固定件10与该第二固定件20其中之一固定于电子产品的本体,另外之一固定于电子产品的屏幕,该轴件30包括一个第一端301与一个第二端302,该轴件30的第一端301与第二端302分别穿设并限位于该第一固定件10与该第二固定件20。该第一固定件10与该第二固定件20能够相对掀转,进一步使电子产品的屏幕相对本体掀转。同时参照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的剖视图。该第一固定件10包括一个第一固定部11与一个第一套部12,该第一固定部11呈平板状,该第一固定部11上穿设有数个第一孔13,该第一孔13能够供螺件或铆件固定于电子产品,该第一套部12由该第一固定部11 一端延伸弯折而成,该第一套部12—端相连于该第一固定部11,该第一套部12圈围形成一个第一套孔14,该第一套孔14包括一个第一限位面15与一个第一缺口 16,该第一缺口 16位于该第一固定部11 一端与该第一套部12的端面之间。该第二固定件20包括一个第二固定部21、一个第二套部22、一个第三套部23与一个破槽24。该第二固定部21包括一个固定端211、一个弯折端212、一个第一面213与一个第二面214,该固定端211呈平板状,该固定端211上穿设有数个第二孔25,该第二孔25能够供螺件或铆件固定于电子产品。该弯折端212与该固定端211之间形成一个夹角0,该弯折端212远离该固定端211处连接该第二套部22与该第三套部23。该第二套部22由该第二固定部21 —端延伸弯折而成,该第二套部22 —端相连于该第二固定部21,该第二套部22圈围形成一个第二套孔221,该第二套孔221包括一个第二缺口 222,该第二缺口 222朝向该第一面213。该第三套部23由该第二固定部21 —端延伸弯折而成,该第三套部23 —端 相连于该第二固定部21,该第三套部23圈围形成一个第三套孔231,该第三套孔231包括一个第二限位面232与一个第三缺口 233,该第二限位面232与该第三缺口 233相邻,该第三缺口233朝向该第二面214。该破槽24位于该第二套部22与该第三套部23之间,该破槽24相通该第二缺口222与该第三缺口 233。该轴件30包括一个第一限位轴段31、一个挡缘32、一个偏心段33与一个第二限位轴段34。该第一限位轴段31位于第一端301,该第一限位轴段31包括一个第三限位面311与一个第一轴心01。该挡缘32紧邻该第一限位轴段31,该挡缘32位于该第一限位轴段31与该偏心段33之间。该偏心段33包括一个第二轴心02。该第二限位轴段34位于第二端302,该第二限位轴段34包括一个第四限位面341与一个第三轴心03。该第一轴心01与该第三轴心03共心,该第二轴心02与该第一轴心01呈偏心,该第二轴心02与该第三轴心03呈偏心。该轴件30的第一端301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10,该第一限位轴段31穿设于该第一套部12的第一套孔14,该第一缺口 16使该第一限位轴段31能够容易的穿设于该第一套孔14,该第三限位面311对应该第一限位面15,使该第一限位轴段31固定于该第一套部12。该轴件30的第二端302穿设于该第二固定件20,该偏心段33穿设于该第二套部22,该第二缺口 222提供该偏心段33能够容易的穿设于该第二套孔221,且该第二缺口 222提供该偏心段33能够容易的相对该第二套部22转动。该第二限位轴段34穿设于该第三套部23,该第三缺口 233提供该第二限位轴段34能够容易的穿设于该第三套孔231,且该第三缺口 233提供该第二限位轴段34能够容易的相对该第三套部23转动。该第四限位面341对应该第二限位面232,借助该第四限位面341与该第二限位面232而达到自动闭合的功效。同时参照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枢轴的使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枢轴为能够满足轻量的电子产品所要求的薄型枢轴。该枢轴采用包覆式的第一固定件10与第二固定件20能够简化零件数量,且单纯以该轴件30连接该第一固定件10与该第二固定件20,而能够降低成本。该轴件30的偏心段33的第二轴心02与该第二限位轴段34的第三轴心03分别为两个不同的轴心,当该第二固定件20相对该第一固定件10开启时,该偏心段33与该第二套部22之间的干涉量越来越小而提供该第二固定件20相对该第一固定件10开启时扭力能够越来越轻的效果。当该第二固定件20相对该第一固定件10关闭时,该偏心段33与该第二套部22之间的干涉量越来越大而提供该第二固定件20相对该第一固定件10关闭时扭力能够越来越重,达到开轻关重的效果。该轴件30的第二限位轴段34提供该第二固定件20相对该第一固定件10关闭时达到自动关闭的效果。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I.本实用新型枢轴,其能够满足轻量 的电子产品所要求的薄型枢轴。该枢轴采用包覆式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能够简化零件数量,且单纯以该轴件连接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而能够降低成本。2.本实用新型枢轴,其该轴件的偏心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开启时扭力能够越来越轻,关闭时扭力能够越来越重,达到开轻关重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枢轴,其轴件的第二限位轴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关闭时达到自动关闭的效果。但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枢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ー个第一固定件,其包括ー个第一固定部与ー个第一套部,该第一固定部固定于电子女ロ)ロロ ; ー个第二固定件,其包括ー个第二固定部、ー个第二套部与ー个第三套部,该第二固定部固定于电子产品,其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其中之ー是固定于电子产品的本体,而另外之ー是固定于电子产品的屏幕; ー个轴件,其包括ー个第一端与ー个第二端,该轴件包括ー个第一限位轴段、ー个挡缘、ー个偏心段与ー个第二限位轴段,该第一限位轴段位于第一端,该挡缘紧邻该第一限位轴段,该挡缘位于该第一限位轴段与该偏心段之间,该第二限位轴段位于第二端,该第一限位轴段包括ー个第一轴心,该偏心段包括ー个第二轴心,该第二限位轴段包括ー个第三轴心,该第一轴心与该第三轴心共心,该第二轴心与该第三轴心呈偏心,该第一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一套部,该偏心段穿设于该第二套部以使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开启时扭力能够越来越轻,关闭时扭カ能够越来越重,该第二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三套部以使该第ニ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关闭时能自动关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部圈围形成ー个第一套孔,该第一套孔包括ー个第一限位面与ー个第一缺ロ,该第一缺ロ位于该第一固定部一端与该第一套部的端面之间以使该第一限位轴段能够穿设于该第一套孔,该第一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一套部的第一套孔,该第一限位轴段包括ー个第三限位面,该第三限位面对应该第一限位面以使该第一限位轴段固定于该第一套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部包括ー个第一面与ー个第二面,该第二套部一端相连于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套部圈围形成ー个第二套孔,该第二套孔包括ー个第二缺ロ,该第二缺ロ朝向该第一面以使该偏心段能够穿设于该第二套孔并相对该第二套部转动,该第三套部圈围形成ー个第三套孔,该第三套孔包括ー个第二限位面与ー个第三缺ロ,该第二限位面与该第三缺ロ相邻,该第三缺ロ朝向该第二面以使该第二限位轴段能够穿设于该第三套孔并相对该第三套部转动;该第二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四限位面,该第四限位面对应该第二限位面,借助该第四限位面与该第二限位面而达到自动闭合的功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个破槽,该破槽位于该第二套部与该第三套部之间,该破槽相通该第二缺ロ与该第三缺ロ。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包括ー个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包括ー个固定端与一个弯折端,该固定端固定于电子产品,该弯折端远离该固定端处连接该第二套部与该第三套部。
专利摘要枢轴,其包括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一个轴件,该第一固定部固定于电子产品,该第二固定部固定于电子产品,该轴件包括第一限位轴段、一个挡缘、一个偏心段与一个第二限位轴段,该第一限位轴段位于第一端,该挡缘紧邻该第一限位轴段,该挡缘位于该第一限位轴段与该偏心段之间,该第二限位轴段位于第二端,该第一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一轴心,该偏心段包括一个第二轴心,该第二限位轴段包括一个第三轴心,该第一轴心与该第三轴心共心,该第二轴心与该第三轴心呈偏心,该第一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一套部,该偏心段穿设于该第二套部,该第二限位轴段穿设于该第三套部,该第二限位轴段提供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该第一固定件关闭时达到自动关闭效果。
文档编号F16C11/04GK202441707SQ2012200456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林朝吉 申请人: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