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绝缘万向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接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带电作业下的连接电力维修设备的带有绝缘功能的万向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各家电力公司在其日常维护和紧急抢修中,由于各种原因会经常会处于带电作业状态,而由于无法断电,故此时对作业的安全性具有极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下对高处的电路元件进行维修维护时,往往会采用一种操作杆作为手臂的延伸,用于挂接线路、顶升设备、拆除零件等操作,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有些电路元件位置由于当初设计及安装的原因,一根操作杆无法直接到达该处,往往需要两根甚至数根操作杆拼接组成一长杆对其进行各种操作,而现有技术下的套接式的连接接头存在以下问题 套接式连接接头,顾名思义即为一种将两根操作杆套接成一根操作杆的接头,来延长操作杆的工作范围,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种配电线路的元器件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有时甚至会处于一种弯曲曲折的工作环境,而直杆型的操作杆哪怕再长也无法对其进行操作,虽然可以让操作工人攀爬电路元件进行手动操作,但是此类操作必须进行设备停机停电,才能人工作业,造成抢修或维护作业周期长,不利于电路的及时恢复,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故现需要一种新型的连接接头,能满足操作杆的连接接头的可调节性及能保证连接强度,解决电路元件位置尴尬导致的抢修或维护作业不及时的问题,且需要轻便耐用,安
全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套接式连接接头可调节性差,操作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万向接头,该操作杆能弯曲呈任意角度,对电路元件进行维修维护,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种绝缘万向接头,包括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大小直径相等并相互对应嵌合,且在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中心处开有直径相等的呈贯通式的带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所述的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相互嵌合后,用一带外螺纹的固定销旋入中心通孔将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连接固定。整个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万向接头的各个零部件均采用硬化绝缘工程塑料制成,防止了触漏电事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相互对应嵌合,其具体为,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均设置接头凸起块组,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相互嵌合,将两个接头圈合并成一整体式接头。此处设计目的在于,实际应用时,将上接头圈的平滑的一端(即没有设置接头凸起块组的一端,下同)与一根操作杆固定,然后将下接头圈的平滑的一端与另外一根操作杆固定,然后将两块接头圈的设置有接头凸起块组的一端两两相对并相互嵌合,即上、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的各个接头凸起块相互嵌合,将上、下接头圈合并成一整体式的接头,即,等同于将两根操作杆合为一根操作杆,使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然后将同样采用硬化绝缘工程塑料制成的带有外螺纹的固定销旋入上、下接头圈中心的带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将两根操作杆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凸起块组,该接头凸起块组的接头凸起块的具体数量为8块,呈间隔45°圆周分布于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该接头凸起块组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所在,由于接头凸起块为8块,且间隔45°圆周分布于上、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结合上述的连接情况的具体说明,当需要调整操作杆的角度时,只需反向旋出固定销,将上、下接头圈分离,然后将两根操作杆调整成需要的角度,再两两相对地将上、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的各个接头凸起块相互嵌合,最后再次将固定销正向旋入上、下接头圈的中心通孔,将其再次固定,即可使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的带电作业,与不能调节角度的直杆型操作杆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万向接头组件采用45°角为单位的可调节接头方向,能有效完成各方向的操作,具有操作绝缘、安全的特点,适用于带电状态下作业。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与一般带金属接头的操作棒不同,加装有各个零部件采用硬化绝缘工程塑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万向接头的操作棒拥有更大的爬电距离,绝缘材料相较金属拥有更好的弹性,使得接头连接处的接头凸起块之间更紧密嵌合,减少操作臂连接的带电作业中端部操作机构的抖动。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的上接头圈与下接头圈能与操作棒一体式打造,使其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采用相同材质的绝缘的固定销固定,连接牢固可靠,在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带有绝缘万向接头的操作棒就像人类的手腕一样,完成各类缺陷处理工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的具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的具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的万向接头组件的各个零部件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的与操作连接后的具体应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_上接头圈,2-下接头圈,3_中心通孔,4_固定销,5-接头凸起块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做进一步的描述。[0025]实施例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包括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大小直径相等并相互对应嵌合,且在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中心处开有直径相等的呈贯通式的带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3,在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相互嵌合后,用一带外螺纹的固定销4旋入中心通孔将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连接固定。整个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万向接头的各个零部件均采用硬化绝缘工程塑料制成,防止了触漏电事故。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相互对应嵌合,其具体为,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均设置接头凸起块组5,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相互嵌合,将两个接头圈合并成一整体式接头。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万向接头在其实际应用时,将上接头圈I的平滑的 一端(即没有设置接头凸起块组的一端,下同)与一根操作杆固定,然后将下接头圈2的平滑的一端与另外一根操作杆固定,然后将两块接头圈的设置有接头凸起块组5的一端两两相对并相互嵌合,即上、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的各个接头凸起块相互嵌合,将上、下接头圈合并成一整体式的接头,即,等同于将两根操作杆合为一根操作杆,使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然后将同样采用硬化绝缘工程塑料制成的带有外螺纹的固定销4旋入上、下接头圈中心的带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3,将两根操作杆固定。接头凸起块组5的接头凸起块的具体数量为8 ±夹,呈间隔45°圆周分布于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该接头凸起块组5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所在,由于接头凸起块为8块,且间隔45°圆周分布于上、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结合上述的连接情况的具体说明,当需要调整操作杆的角度时,只需反向旋出固定销,将上、下接头圈分离,然后将两根操作杆调整成需要的角度(如45°、90°、135°等),再两两相对地将上、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的各个接头凸起块相互嵌合,最后再次将固定销4正向旋入上、下接头圈的中心通孔3,将其再次固定,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万向接头,能以45°角为单位的可调节角度,有效完成各方向的操作,与一般带金属接头的操作棒不同,安装有各个零部件采用硬化绝缘工程塑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万向接头的操作棒拥有更大的爬电距离,绝缘材料相较金属拥有更好的弹性,使得上、下接头圈连接处的接头凸起块组的各个接头凸起块之间更紧密嵌合,并采用相同材质的绝缘的固定销固定,连接牢固可靠,减少操作臂连接的带电作业中端部操作机构的抖动,在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就像人的手腕一样,完成各类缺陷处理工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的带电作业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包括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大小直径相等并相互对应嵌合,且在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中心处开有直径相等的呈贯通式的带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3); 所述的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相互嵌合后,用一带外螺纹的固定销(4)旋入中心通孔(3)将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圈(I)和下接头圈(2)相互对应嵌合,其具体为,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均设置接头凸起块组(5),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相互嵌合,将两个接头圈合并成一整体式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凸起块组(5),该接头凸起块组的接头凸起块的具体数量为8块,呈间隔45°圆周分布于上接头圈(I) 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2) —端的圈缘处。
专利摘要一种绝缘万向接头,包括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均设置接头凸起块组,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接头凸起块组相互嵌合,将两个接头圈合并成一整体式接头,且在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的中心处开有直径相等的呈贯通式的带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在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相互嵌合后,用一带外螺纹的固定销旋入中心通孔将上接头圈和下接头圈连接固定。接头凸起块组的接头凸起块的具体数量为8块,呈间隔45°圆周分布于上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和下接头圈一端的圈缘处。本实用新型能以45°角为单位的可调节角度,连接牢固可靠,在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完成各类缺陷处理工作。
文档编号F16B7/00GK202531567SQ20122012624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章志钧 申请人:上海市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