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621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转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动车的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其具有:配备摩擦区域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接收在壳体中,所述摩擦区域用于使驱动端与从动端摩擦锁合连接;第一通流口,其设置用于将流体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第二通流口,其设置用于使流体从所述壳体排出;以及第一冷却流体流,其经过所述第一通流口和所述第二通流口并且穿流于所述摩擦区域用于冷却所述摩擦区域;其中,所述摩擦区域由第二冷却流体流穿流,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主要在不穿流所述第一通流口和所述第二通流口的情况下在所述壳体中循环。
【专利说明】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转矩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这种转矩传递装置一般为人所熟悉。在此,这种在机动车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配备摩擦区域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被接收在壳体中,所述摩擦区域用于使驱动端(例如内燃机)与从动端(例如变速器)摩擦锁合连接。所述壳体以流体充满,并且为了冷却离合器装置的摩擦区域,通过第一通流口可以将流体供给到壳体中,并且通过第二通流口可以将流体从壳体排出。由此形成穿流摩擦区域的冷却流体流。
[0003]在离合器装置的确定的运行状态下,所述冷却流体流以及其散热能力不足以冷却所述摩擦区域。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善离合器装置的冷却。
[0005]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特征的转矩传递装置解决。
[0006]相应的是,在机动车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配备摩擦区域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接收在壳体中,所述摩擦区域用于使驱动端与从动端摩擦锁合连接;第一通流口,其设置用于将流体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第二通流口,其设置用于使流体从所述壳体排出;以及第一冷却流体流,其流经所述第一和第二通流口并且穿流所述摩擦区域用于冷却所述摩擦区域;其中,所述摩擦区域由第二冷却流体流穿流,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主要在不穿流所述第一和第二通流口的情况下在所述壳体中循环。由此,可以实现离合器装置的摩擦区域的改善的并且可适配的冷却。“主要”意味着,第二冷却流体流的、比在壳体内循环的部分小的部分穿过一个或者所述两个通流口流动或者完全不流经过任何通流口。
[0007]在本发明尤其有利的特别的构型方案中,第二冷却流体流的强度与驱动端和从动端之间的转速比相关。
[0008]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案中,摩擦区域与第一通流口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路径,并且摩擦区域与第二通流口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路径,其中,离合器装置配置有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将所述的两个流动路径基本上相互分离,从而流经第一流动路径的冷却流体流的大部分流过所述摩擦区域。
[0009]优选的是,用于分离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分离区域能够在确定的转速比的情况下被部分地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流经所述分离区域。
[0010]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分离区域上设置阀,所述阀根据所述分离区域的第一侧和所述分离区域的第二侧之间的压力差使得穿流成为可能或者减小或者截止。有利的是,所述阀的打开状态根据转速比来改变。
[0011]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案中,通过配属于所述离合器装置的或者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上设置的构件能够实现流体输送作用。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在所述流体输送作用的支持下被驱动。
[0012]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流体流从径向内部朝径向外部穿流所述摩擦区域,但也可以从径向外部朝径向内部流动。
[0013]在本发明优选的构型方案中,设置第三通流口用于操控所述离合器装置的活塞。
[0014]通常的是,转矩传递装置可以构造成离合器装置(例如湿式离合器装置或者干式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又可以相应是单起动离合器、变速器离合器或者双离合器装置)和/或可以构造成扭转振动减振器和/或双质量飞轮和/或可以设置在液压的转矩转换器之上和/或之中。
[0015]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有利的构型方案由说明书和附图得出,为了清晰起见在示图中不按正确比例示出。所有给出的特征不仅以所描述的组合而且可以以其它组合或单独应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框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具体地示出了:
[0017]图1:转矩传递装置在本发明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处于离合器装置的第一运行状态中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0018]图2:转矩传递装置在本发明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处于离合器装置的第二运行状态中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0019]图3:转矩传递装置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横截面;
[0020]图4:图3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局部空间视图;
[0021]图5:图3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局部空间视图;
[0022]图6:转矩传递装置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横截面;
[0023]图7:图6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0024]图8:图7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局部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示出了转矩传递装置10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中配属于所述转矩传递装置的离合器装置12处于第一运行状态中。在所述的第一运行状态中,驱动端14与从动端16之间的转速比不为零,特别的是,所述转速比大于一,这意味着驱动端14具有大于从动端16的转速。
[0026]转矩传递装置10具有离合器装置12,所述离合器装置被接收在壳体18内,其中,壳体18以流体充满。另外,离合器装置12具有用于使驱动端14与从动端16摩擦锁合连接的摩擦区域20。为此,壳体18与驱动端14 (例如内燃机)可以通过柔性板连接。外片承载件22处于壳体18内部并且与所述壳体18相互不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外片承载件22不可转动地接收可通过齿部相对于所述外片承载件轴向移动的驱动摩擦片24。驱动摩擦片24可以具有摩擦衬片,这些摩擦衬片可以在离合器闭合的情况下与从动摩擦片26配合。[0027]从动摩擦片26通过齿部相对于内片承载件28不可转动地并且可轴向移动地设置。由此,离合器装置12的摩擦区域至少由驱动摩擦片24、摩擦衬片和从动摩擦片26形成。为了实现相互的摩擦配合,通过可轴向运动的活塞30实现所述驱动摩擦片24和从动端摩擦片26的力加载。
[0028]内片承载件28上设有扭转振动减振器32,其中,减振器输入部分34与内片承载件28相互不可转动地连接。减振器输入部分34能够加载能量存储元件36 (例如螺旋弹簧)并且通过能量存储元件36的作用可以实现将转矩传递到减振器输出部分38上。因此,减振器输出部分38可以相对于减振器输入部分34受限地扭转。
[0029]变速器输入轴40与减振器输出部分38间接或直接地相互不可转动地连接。变速器输入轴40或者转矩传递装置10的从动部分具有用于给壳体18内部空间供应流体的第一通流口 42和用于使流体从壳体18排出的第二通流口 44。同样地设置了单独的第三通流口 46,用于给活塞30与壳体18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间48供应流体以使活塞30可轴向移动以便操控离合器。
[0030]通过第一通流口 42流入的流体在第一通流口 42与摩擦区域20之间形成了以第一流动路径50形式的冷却流体流。冷却流体在摩擦区域20与第二通流口 44之间沿着第二流动路径52流动并且穿过第二通流口 44从壳体18流出。离合器装置12具有分离区域54,其在第一与第二流动路径50、52之间起流动作用,该分离区域使所述两个流动路径50、52基本上相互分离,从而使流经第一流动路径50的冷却流体流的大部分可以穿流所述摩擦区域20。
[0031]分离区域54通过扭转振动减振器32的和/或离合器装置12的一个或多个构件和/或通过单独的构件形成。优选的是,流体可以沿着第一流动路径50在扭转振动减振器32的一侧上流动并且沿着第二流动路径52在扭转振动减振器32的相应对置的侧上流动。冷却流体流也可以通过转矩传递装置10的构件之一(例如摩擦区域20的摩擦衬片)的流体输送作用通过引入其中的槽而被加强。然而,冷却流体流穿过第一和第二流通口 42、44的流量通过流通口的相应横截面限制,并且所述流量在确定的条件下可能不足以冷却摩擦区域20。
[0032]由于所述原因,本发明提出第二冷却流体流56,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补充沿着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流动的、作为第一冷却流体流被描述的流体流,并且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在壳体18内部循环,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主要在不穿流第一和第二通流口 42、44的情况下穿流并冷却摩擦区域20。这意味着,第二冷却流体流56的一部分可以流动穿过一个或者所述两个流通口 42、44或者完全不流经所述通流口。
[0033]第二冷却流体流56可以通过流体输送作用被加强或者完全通过流体输送作用驱动。在此,第二流动路径52的冷却流体在可通过第二通流口 44从壳体18排出之前可以通过第二流动路径52与第一流动路径50之间的流动短接实现回流,其中,为此在分离区域54中设置一开口 58。穿过所述分离区域54流动的冷却流体与第一冷却流体流53混合并且与所述第一冷却流体流一起朝摩擦区域20的方向流动并流经所述摩擦区域。一旦冷却流体从摩擦区域20流出,则第一冷却流体流53和第二冷却流体流56 —起朝第二通流口 44的方向流动。然而,冷却流体的一部分朝分离区域54中的开口 58的方向分岔并且流经所述开口,以形成第二冷却流体流56,而所述冷却流体的配置给第一冷却流体流53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流通口 44离开壳体18。
[0034]因此,在驱动端14与从动端16之间的确定的转速比的情况下、优选在转速比大于I的情况下,分离区域54可以部分地打开。这可以通过配置给分离区域54的阀60实现,由此,第二冷却流体流5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流经分离区域54。因此,摩擦区域20可以被第二冷却流体流56穿流,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的穿流量大于第一冷却流体流53的穿流量。
[0035]设置在分离区域54上的阀60允许与分离区域54的第一侧和分离区域54的第二侧之间的压力差相关地实现穿流。因此,穿流量与所述分离区域54的两侧之间的压力差相关。
[0036]另外,阀60的打开状态改变并且因此第二冷却流体流56的穿过所述阀流动的量根据驱动端14和从动端16之间的转速比改变。因此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并且根据转速比来调节第二冷却流体流56,并且因此可以调节穿流摩擦区域20的冷却流体的冷却效率。
[0037]图2示出了转矩传递装置10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中离合器装置12处于第二运行状态中。在此,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相应于驱动端14与从动端16之间的转速比为零,这意味着,驱动端14与从动端16以相同的转速旋转或者两者同时不旋转。
[0038]在这种状态中,分离区域54上的阀60关闭,因此第一冷却流体流53在壳体18中起主要作用。因此,摩擦区域20几乎仅通过第一冷却流体流53冷却。
[0039]在图3中示出了转矩传递装置10在本发明另一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横截面。分离区域54通过径向向内延伸的内片承载件28形成,所述内片承载件28优选在径向内侧上密封。用于限制和控制第二冷却流体流56的阀60通过铆接元件62与分离区域54、特别是与内片承载件28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此,阀60通过弹动的环形薄片元件64形成,所述薄片元件可以靠置在限制元件66上。为此,薄片元件64的重心相对于铆接元件62上的联接位置68轴向错位,由此,在沿径向指向的离心力作用下得出薄片元件64的轴向的接触力。通过所述接触力使薄片元件64压在限制元件66上。
[0040]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图3的转矩传递装置10的局部空间视图。在此,图5相应于图4在这里只是隐去了薄片元件64。限制元件66在面向第二流动路径的侧上具有开口70用于使流体穿流,这些开口 70在周侧上相互错位地设置。一旦薄片元件64靠置在限制元件66上,则尽管通过开口 70得出通向第二流动路径的通道,但仍然没有通道或者仅仅被强烈减小的通道使流体通往第一流动路径。也可想到的是,在薄片元件64与限制元件66之间设有密封件以更好地密封。
[0041]如在图6、7和8中所示,阀60的薄片元件64也可以直接地靠置在本来存在的、在这里例如扭转振动减振器32的构件72上。在此,这种环形薄片元件64具有在周侧上错位设置的开口 70,即使在薄片元件64靠置的情况下,流体也可以穿过这些开口 70穿流,然而穿流的程度比当阀60打开时、也就是当薄片元件64不靠置时要小。通过安装和设置所述环形薄片元件64也可以根据转速来操控所述阀60,这意味着薄片元件64的转速越大,则所述薄片元件越紧地靠置。构件72也具有在周侧上分布地设置的开口 74,冷却流体可以穿过这些开口 74从第二流动路径朝阀60的方向流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机动车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其具有: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接收在壳体中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具有摩擦区域,所述摩擦区域用于使驱动端与从动端摩擦锁合连接;第一通流口,其设置用于将流体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第二通流口,其设置用于使流体从所述壳体排出;以及第一冷却流体流,其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通流口并且穿流所述摩擦区域,以便冷却所述摩擦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区域由第二冷却流体流穿流,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主要在不流经所述第一和第二通流口的情况下在所述壳体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的强度与驱动端和从动端之间的转速比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摩擦区域与所述第一通流口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路径,并且在所述摩擦区域与所述第二通流口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路径,其中,给所述离合器装置配置一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使两个所述流动路径基本上相互分离,从而使得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的冷却流体流的大部分穿流所述摩擦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分离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分离区域能够在确定的转速比的情况下被部分地打开或者关闭,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流经所述分离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区域上设置阀,所述阀根据所述分离区域的第一侧和所述分离区域的第二侧之间的压力差使得穿流成为可能或者减小或者截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的打开状态根据转速比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配属于所述离合器装置或者设置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上的构件能够实现流体输送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体流通过所述流体输送作用支持地被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流从径向内部朝径向外部穿流所述摩擦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三通流口以操控所述离合器装置的活塞。
【文档编号】F16D25/12GK103620252SQ20128003096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M·屈恩勒, D·施纳德尔巴赫 申请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