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煞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882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电子式煞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其主要是由螺杆、螺帽、第一滚动模块、卡钳、第二滚动模块、来令片组、固定座、第三滚动模块、及动力组所组成,本发明特别将该卡钳的第二侧部以呈筒状的型态而套设在该螺帽上,又该螺帽是套设于该螺杆,因此,该卡钳、螺帽与该螺杆三者间是呈套迭的型态,而有效减少在长度上所需的组装空间,以降低该电子式煞车装置的长度,同时缩短煞车反应时间,达到利于配置在代步工具上的目的;且本发明机构明显减少,而得以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电子式煞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煞车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可动器材、机械、代步工具,其内皆有传动结构,其传动结构如有减速及停止作动的需求时,往往会于传动结构的相关位置设有煞车装置,传统的蝶式刹车装置,主要以液压系统为主,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的发展及控制技术的提升,慢慢的有液压搭配电子式控制的双重系统,再来是渐趋普遍的电子驻车系统(Electric Parking Brake, EPB),目前,越来越多电子式煞车(Electromechanical Brake, EMB)系统相关的专利产出,目的是配合先进的控制性能及车辆全电式控制技术(Drive-by-Wire)的重视。
[0003]参阅日本申请第2009-52682号专利,是提供一种电动煞车装置,其主要使用一对螺杆,该二螺杆的旋向彼此相反,作动时藉由驱动装置内部的伞齿轮机构,同时驱动两支螺杆,进而达到卡钳带动二来令片进行碟盘制动的目的,然而,该专利前案的二螺杆是在同一轴向,因此在长度上所需的组装空间较大,即该卡钳必须具有较大长度空间来容置该二螺杆、及伞齿轮机构等,而不利于配置于代步工具,特别是汽车上,此外,该专利前案是利用两支螺杆配合伞齿轮来进行驱动,因此机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其主要减少在长度上所需的组装空间,以降低该电子式煞车装置的长度,同时缩短煞车反应时间,而利于配置在代步工具。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其主要简化机构,降低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包含:一螺杆,具有一轴线以及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外部的第一外螺旋槽道;一螺帽,是沿该轴线方向套设于该螺杆,并包含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内螺旋槽道、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外部的第二外螺旋槽道,且该内螺旋槽道与第一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一滚动轨道,该第二外螺旋槽道与该内螺旋槽道的旋向相反;一第一滚动模块,组设在该第一滚动轨道内;一卡钳,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与第一侧部相距一距离的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是沿该轴线方向套设于该螺帽,并包含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卡钳螺旋槽道,且该卡钳螺旋槽道与第二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二滚动轨道;一第二滚动模块,组设在该第二滚动轨道内;一来令片组,设于该卡钳内部,并包含一被该第二侧部推动的第一来令片、及一被该螺杆推动的第二来令片,且该第一、二来令片之间供该刹车盘设置;一固定座,是沿该轴线方向套置枢设于该螺帽;一动力组,设于该固定座,且带动该螺帽原地转动。
[0007]较佳地,该动力组包含一固设于该固定座且具有一转轴的马达、一被该转轴带动的第一皮带轮、一固设于该螺帽一端面的第二皮带轮、及一套设于该第一、二皮带轮之间的皮带所组成。
[0008]较佳地,该第二皮带轮具有一供该螺杆穿置且不与该螺杆接触的穿孔。
[0009]较佳地,该卡钳的第二侧部呈筒状,且与该第二侧部是可分离地组设于该卡钳。
[0010]较佳地,该卡钳的第二侧部呈筒状,且该第二侧部是一体成形于该卡钳。
[0011]较佳地,该螺帽更具有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外循环槽,该固定座包含一绕该轴线设置于内部的内循环槽,且该内循环槽与外循环槽形成一第三滚动轨道,该第三滚动轨道组设有一第三滚动模块。
[00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将卡钳的第二侧部以呈筒状的型态而套设在螺帽上,又将螺帽套设于该螺杆,因此,卡钳、螺帽与该螺杆三者间呈套迭型态,而有效减少在长度上所需的组装空间,降低了电子式煞车装置的长度,同时缩短煞车反应时间,达到利于配置在代步工具上的目的,并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螺帽的立体状态。
[0016]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该第一、二来令片夹制刹车盘的状态。
[0017]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8]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9]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0]图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1]图9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2]图10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3]图11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是刹车盘
[0026]20是螺杆
[0027]21是轴线
[0028]22是第一外螺旋槽道
[0029]30是螺帽
[0030]31是内螺旋槽道
[0031]32是第二外螺旋槽道
[0032]33是外循环槽
[0033]34是回流孔
[0034]35是回流盖
[0035]351是流道
[0036]41是第一滚动模块
[0037]42是第二滚动模块
[0038]43是第二滚动模块
[0039]50是卡钳
[0040]51是第一侧部
[0041]52是第二侧部
[0042]521是卡钳螺旋槽道
[0043]522是回流孔
[0044]53是回流盖
[0045]531是流道
[0046]60是来令片组
[0047]61是第一来令片
[0048]62是第二来令片
[0049]70是固定座
[0050]71是内循环槽
[0051]80是动力组
[0052]81是马达
[0053]811是转轴
[0054]82是第一皮带轮
[0055]83是第二皮带轮
[0056]831是穿孔
[0057]84是皮带
[0058]A是第一滚动轨道
[0059]B是第二滚动轨道
[0060]C是第三滚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参阅图1至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主要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 ^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其中:
[0062]所述螺杆20,具有一轴线21以及一绕该轴线21螺旋设置于外部的第一外螺旋槽道22。
[0063]所述螺帽30,是沿该轴线21方向套设于该螺杆20,并包含一绕该轴线21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内螺旋槽道31、一绕该轴线21螺旋设置于外部的第二外螺旋槽道32与外循环槽33,且该内螺旋槽道31与第一外螺旋槽道22形成一第一滚动轨道A,该第二外螺旋槽道32与该内螺旋槽道31的旋向相反;本实施例中该内螺旋槽道31的旋向是以图4为方向定义基础,并由上而下朝左倾斜,该第二外螺旋槽道32的旋向则以图4为方向定义基础,并由上而下朝右倾斜,另外,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是采循环设计,因此,于该螺帽30上设有回流孔34,以供回流盖35 (Internal re-turn cap)设置,该回流盖35顶面设有一偏移流向的流道351,以当该第一滚动模块41通过该流道351时,会改变流向而不随着螺杆轴20流出于螺帽30外。
[0064]所述第一滚动模块41,组设在该第一滚动轨道A内,该第一滚动模块41包含多个滚珠,使螺杆20相对于该螺帽30的移动更为顺畅。
[0065]所述卡钳50,具有一第一侧部51及一与第一侧部51相距一距离的第二侧部52,该第二侧部52是沿该轴线21方向套设于该螺帽30,并包含一绕该轴线21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卡钳螺旋槽道521,且该卡钳螺旋槽道521与第二外螺旋槽道32形成一第二滚动轨道B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侧部52呈筒状,且与该第二侧部52是可分离地组设于该卡钳50 ;另夕卜,该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是采循环设计,因此,于该第二侧部52上设有二回流孔522,以供回流盖53 (Internal re-turn cap),该回流盖53顶面设有一偏移流向的流道531,以当该第二滚动模块42通过该流道531时,会改变流向而不随着卡钳50流出于螺帽30外。
[0066]所述第二滚动模块42,组设在该第二滚动轨道B内,该第二滚动模块42包含多个滚珠,使卡钳50相对于螺帽30的移动更为顺畅。
[0067]所述来令片组60,设于该卡钳50内部,并包含一被该第二侧部52推动的第一来令片61、及一被该螺杆20推动的第二来令片62,且该第一、二来令片61、62之间供该刹车盘10设置。
[0068]所述固定座70,是沿该轴线21方向套置枢设于该螺帽30,并包含一绕该轴线21设置于内部的内循环槽71,且该内循环槽71与外循环槽33形成一第三滚动轨道C。
[0069]所述第三滚动模块43,组设在该第三滚动轨道C内,使该螺帽30相对于该固定座70转动的更为顺畅。
[0070]所述动力组80,设于该固定座70,且带动该螺帽30相对于该固定座70原地转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组80包含一固设于该固定座70且具有一转轴811的马达81、一被该转轴811带动的第一皮带轮82、一固设于该螺帽30 —端面的第二皮带轮83、及一套设于该第一、二皮带轮82、83之间的皮带84所组成,又该第二皮带轮83具有一供该螺杆20穿置且不与该螺杆20接触的穿孔831。
[0071]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作以下说明。
[0072]参阅图2、4所示,本发明可将该固定座70固定在可动器材、机械、或代步工具等具有传动结构的邻近处,而该刹车盘10是固设在该传动结构(图上未示)上,当其传动结构如有减速及停止作动的需求时,可控制该马达81作动,而透过该第一、二皮带轮82、83与皮带84的动力连结,使得该螺帽30相对于该固定座70而原地转动,此时,该螺杆20则以图3为方向定义基础而朝下线性位移,亦即该螺杆20朝第二来令片62的方向线性位移,进而推动该第二来令片62,使该第二来令片62抵触于该刹车盘10 —侧面。
[0073]另外,当该螺帽30相对于该固定座70原地转动时,由于该螺帽30的第二外螺旋槽32道与该内螺旋槽道31的旋向相反,因此,带动该卡钳50以图3为方向定义基础而朝上线性位移,使该卡钳50的第一侧部51朝第一来令片61的方向线性位移,进而推动该第一来令片61,使该第一来令片61抵触于该刹车盘10另一侧面,据此,控制该马达81作动即可使该螺杆20与该卡钳50产生不同向的线性位移,以推动该第二、一来令片62、61而将该刹车盘10夹制住,达到传动结构减速及停止的作动需求。
[0074]同样的,控制该马达81的转轴811反向转动,即可使该螺杆20与该卡钳50产生呈相对远离的不同向线性位移,使该第二、一来令片62、61脱离夹制该刹车盘10,让该传动结构得以再次作动。
[0075]须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是将该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以呈筒状的型态而套设在该螺帽30上,又该螺帽30是套设于该螺杆20,因此,该卡钳50、螺帽30与该螺杆20三者间是呈套迭的型态,而有效减少在长度上所需的组装空间,以降低该电子式煞车装置的长度,同时缩短煞车反应时间,达到利于配置在代步工具上的目的;且本发明机构明显减少,而得以降低成本。
[0076]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77]所述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是一体成形于该卡钳50,且该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是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第二侧部52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滚动模块42流出于卡钳50外。
[0078]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三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79]所述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是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第二侧部52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滚动模块42流出于卡钳50外;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同样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螺帽30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滚动模块41流出于该螺帽30外。
[0080]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四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81]所述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是一体成形于该卡钳50,藉以形成一另实施状态。
[0082]参阅图8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五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83]所述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是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第二侧部52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滚动模块42流出于卡钳50外。
[0084]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六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85]所述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是一体成形于该卡钳50,且该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是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第二侧部52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第二侧部52与该螺帽3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滚动模块42流出于卡钳50外;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同样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螺帽30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滚动模块41流出于该螺帽30外。
[0086]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七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87]所述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螺帽30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滚动模块41流出于该螺帽30外。
[0088]参阅图11所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10进行制动,该电子式煞车装置同样是由一螺杆20、一螺帽30、一第一滚动模块41、一卡钳50、一第二滚动模块42、一来令片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滚动模块43、及一动力组80所组成,由于其组态及功效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再赘述,至于第八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0089]所述卡钳50的第二侧部52是一体成形于该卡钳50,且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采无循环设计,因此,于该螺帽30上不需设有回流盖,仅需于该螺帽30与该螺杆20之间设一套筒(图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滚动模块41流出于该螺帽30外。
[0090]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式煞车装置,适用于对一刹车盘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式煞车装置包含: 一螺杆,具有一轴线以及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外部的第一外螺旋槽道; 一螺帽,是沿该轴线方向套设于该螺杆,并包含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内螺旋槽道、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外部的第二外螺旋槽道,且该内螺旋槽道与第一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一滚动轨道,该第二外螺旋槽道与该内螺旋槽道的旋向相反; 一第一滚动模块,组设在该第一滚动轨道内; 一卡钳,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与第一侧部相距一距离的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是沿该轴线方向套设于该螺帽,并包含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卡钳螺旋槽道,且该卡钳螺旋槽道与第二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二滚动轨道; 一第二滚动模块,组设在该第二滚动轨道内; 一固定座,是沿该轴线方向套置枢设于该螺帽; 一动力组,设于该固定座,且带动该螺帽原地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包含一固设于该固定座且具有一转轴的马达、一被该转轴带动的第一皮带轮、一固设于该螺帽一端面的第二皮带轮、及一套设于该第一、二皮带轮之间的皮带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具有一供该螺杆穿置且不与该螺杆接触的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的第二侧部呈筒状,且与该第二侧部是可分离地组设于该卡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的第二侧部呈筒状,且该第二侧部是一体成形于该卡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更具有一绕该轴线螺旋设置于内部的外循环槽,该固定座包含一绕该轴线设置于内部的内循环槽,且该内循环槽与外循环槽形成一第三滚动轨道,该第三滚动轨道组设有一第三滚动模块。
【文档编号】F16H63/34GK104235355SQ20131024473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张胜智, 张哲纲 申请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