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起升机构和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起升机构和起重机,该变速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输入件、第二动力输入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和推拉装置,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不同;所述推拉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分离;或者使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分离。该变速比装置可扩大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
【专利说明】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起升机构和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起升机构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塔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通常包括电动机101、联轴器102、减速机103、卷筒104和制动器105,电动机101通过联轴器102把扭矩输入减速机103,减速机103的速比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减速机103减速而增加扭矩,带动卷筒104转动,从而提升载荷,实现轻载高速,重载低速。
[0003]但是,这种塔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具有以下缺点:
[0004](I)由于减速机的速比是一个固定值(即单速比),因此,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小。
[0005](2)由于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小,最大的速度值有限,因此,起重机在轻载和空勾时的下落速度慢,效率低下,能耗高。
[0006](3)由于卷筒的安装空间受电动机影响,因此,卷筒不能做的很大。
[0007]因此,如何扩大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该变速比装置可扩大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所述变速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输入件、第二动力输入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和推拉装置,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相互配合或通过传动件连接以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相互配合或通过传动件连接以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布置为各自的旋转轴线同轴,且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布置为各自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不同;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固定连接且布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同轴旋转,所述推拉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推拉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分离;或者使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分离。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为第一摩擦轮,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为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同轴设置并且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上分别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连接轴布置为穿过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上的所述中心孔,从而使得第一摩擦轮处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背向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二摩擦轮处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背向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轮为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为与该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为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为与该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所述中心孔包括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背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从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增大;以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所述中心孔包括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背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从该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增大。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各自套装在所述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之间的所述连接轴上,以使得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能够相对于彼此相对转动,在所述第一摩擦轮与第一主动齿轮接触传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以能够同步旋转,该第二从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空转;以及在所述第二摩擦轮与第二主动齿轮接触传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该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同步旋转,该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空转。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轮为第一锥形摩擦轮,以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内形成锥面接触而传递动力;所述第二摩擦轮为第二锥形摩擦轮,以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内形成锥面接触而传递动力。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至2:1,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 至 2:1。
[0016]优选地,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装置本体和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连接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能够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推拉杆另一端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固定连接以能够推拉该第一动力输入件,且使得该第一动力输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推拉杆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同步旋转;或所述推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另一端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能够相对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推拉杆能够跟随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同步旋转。
[0017]优选地,所述推拉装置为液力推动器。
[00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减速机、制动器和卷筒,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所述变速比装置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减速机之间,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以能够传递扭矩,且该第二动力件能够在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通过花键配合结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以能够在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来回移动。
[00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起升机构。
[0021]优选地,所述起重机为塔式起重机。
[002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输入件、第二动力输入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和推拉装置;当第一动力输入部件与第一传动部件的主动轮接合上时,该变速比装置的速比为第一传动部件的速比;当第二动力输入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的主动轮接合上时,该变速比装置的速比为第二传动部件的速比,且由于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不同,因此,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速比,并通过推拉装置推拉第一动力输入部件来实现第一传动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之间的切换,以实现改变起升机构的速比,从而扩大了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同时,该变速比装置通过几个简单的部件组装连接而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0023]本发明提供的起升机构,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由于该变速比装置的速比可变,因此扩大了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可在轻载和空勾的工况下把起升和下降速度提高,节省了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有效减少了使用成本。同时,由于驱动装置(例如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错开了一定的空间,为卷筒腾出了空间,可使卷筒加大,以增大卷筒容绳量,适合更高楼层的建筑。
[002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是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变速比装置;
[0028]图3是图2中的起升机构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突出显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变速比装置。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I 第一摩擦轮 2 第二摩擦轮
[0031]3 第一主动齿轮4 第一从动齿轮
[0032]5 第二主动齿轮6 第二从动齿轮
[0033]7 液力推动器
[0034]71推拉装置本体72推拉杆
[0035]8 驱动装置 81输出轴
[0036]9 减速机91输入轴
[0037]10制动器11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9]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4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适当参照图2和图3所示,该变速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输入件(例如下述的第一摩擦轮I)、第二动力输入件(例如下述的第二摩擦轮2)、第一传动部件(例如下述的第一主动齿轮3和第一从动齿轮
4)、第二传动部件(例如下述的第二主动齿轮5和第二主动齿轮6)和推拉装置(例如下述的液力推动器7),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相互配合或通过传动件连接以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相互配合或通过传动件连接以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布置为各自的旋转轴线同轴,且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布置为各自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不同;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固定连接且布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同轴旋转,所述推拉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推拉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分离;或者使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分离。
[0041]第一动力输入件用于向第一传动部件输入动力,第二动力输入件用于向第二动力传动部件输入动力。当第一动力输入部件与第一传动部件的主动轮接合上时,该变速比装置的速比为第一传动部件的速比;当第二动力输入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的主动轮接合上时,该变速比装置的速比为第二传动部件的速比,且由于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不同,因此,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速比,并通过推拉装置推拉第一动力输入部件来实现第一传动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之间的切换,以实现改变起升机构的速比,从而扩大了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同时,该变速比装置通过几个简单的部件组装连接而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0042]第一动力输入件可以是与动力装置连接的齿轮、摩擦轮等。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为第一摩擦轮1,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为第二摩擦轮2,所述第一摩擦轮I和第二摩擦轮2同轴设置并且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摩擦轮I和第二摩擦轮2同时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上分别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连接轴布置为穿过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上的所述中心孔,从而使得第一摩擦轮I处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背向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二摩擦轮2处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背向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
[004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输入件和第二动力输入件均为摩擦轮,通过第一动力输入件与第一传动部件的第一主动轮之间挤压产生的静摩擦力或者通过第二动力输入件与第二传动部件的第二主动轮之间挤压产生的静摩擦力将动力传出,这种通过静摩擦力接合的方式,不仅接合平稳,而且便于分离。
[0044]优选,所述第一摩擦轮I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的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摩擦轮2与第二主动轮的接触面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以增大接合时的摩擦力,使得接合更紧密。另外,为了延长第一摩擦轮I和第二摩擦轮2的使用寿命,优选,该第一摩擦轮I和第二摩擦轮2采用耐磨材料支撑,至少第一摩擦轮I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的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摩擦轮2与第二主动轮的接触面由耐磨材料制成。
[0045]此外,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以及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均可以通过齿轮啮合方式接合起来以传动动力,比如,第一动力输入件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相匹配以进行啮合传动的齿轮;第二动力输入件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相匹配以进行啮合传动的齿轮;
[0046]具体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可以为蜗轮蜗杆结构或可以为齿轮时,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互配合(啮合)以传递动力;此外,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也可以为带轮或链轮,此时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连接件(如皮带或链条)连接以传递动力。
[0047]再次参见图3,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轮为第一主动齿轮3,所述第一从动轮为与该第一主动齿轮3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 ;所述第二主动轮为第二主动齿轮5,所述第二从动轮为与该第二主动齿轮5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采用齿轮传动,不仅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工作可靠,而且效率高、寿命长,传动比精确,其中传动比可以通过改变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来来改变传动比。
[0048]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所述中心孔包括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背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从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增大;以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所述中心孔包括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背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从该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增大。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和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分别增大了第一主动齿轮3与第一摩擦轮1、第二主动齿轮5与第二摩擦轮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静摩擦力。
[0049]具体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各自套装在所述第一摩擦轮I与第二摩擦轮2之间的所述连接轴上,以使得该第一主动齿轮3与第二主动齿轮5能够相对于彼此相对转动,在所述第一摩擦轮I与第一主动齿轮3接触传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固定连接以能够同步旋转,该第二从动齿轮6带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空转;以及在所述第二摩擦轮2与第二主动齿轮5接触传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带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该第二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同步旋转,该第一从动齿轮4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空转。
[0050]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轮I为第一锥形摩擦轮,以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内形成锥面接触而传递动力;所述第二摩擦轮2为第二锥形摩擦轮,以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内形成锥面接触而传递动力。第一锥形摩擦轮的外圆锥面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内圆锥面挤压接触,第二锥形摩擦轮的外圆锥面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内圆锥面挤压接触。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锥形摩擦轮与第一主动齿轮3、第二锥形摩擦轮与第二主动齿轮5分别通过锥面挤压接触接合以传递动力,该方式有较强的静摩擦力,接合更牢固。
[0051]当然,第一锥形摩擦轮与第一主动齿轮3、第二锥形摩擦轮与第二主动齿轮5也可以通过平面挤压接触来传递动力。
[0052]其中,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合适值的。通常,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至2:1,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至2:1。当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且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5:1至2:1时,可使轻载或空钩运行速度范围扩大到原先的1.5至2倍,同时,最大运行速度可提供至原先的1.5至2倍。[0053]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等于第一主轮齿轮的齿数与第一从动齿轮4的齿数之比,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等于第二主轮齿轮的齿数与第二从动齿轮6的齿数之比。改变齿轮的齿数即可改变传动比,方便快捷,并且传动比准确。
[0054]其中,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装置本体71和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71连接的推拉杆72,所述推拉杆72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连接,以能够推拉该第一动力输入件,且该第一动力输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推拉杆72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同步旋转,或者所述推拉杆72能够跟随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同步旋转。
[0055]具体地,所述推拉杆72 —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能够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推拉杆72另一端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71固定连接;或所述推拉杆72 —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72另一端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71能够相对转动连接。
[0056]例如,推拉杆72 —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动力输入件(第一摩擦轮I)轴向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推拉装置本体71可旋转连接,当第一动力输入件旋转时,推拉杆72随第一动力输入件一同旋转;或推拉杆72 —端通过推力球轴承与第一动力输入件(第一摩擦轮
I)可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与推拉装置本体71固定连接,此时,推拉杆72不旋转,第一动力输入件绕推拉杆72旋转时。
[0057]优选地,所述推拉装置为液力推动器7。液力推动器7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布置,并且由于其惯性小,因此,推动时冲击小。另外,液力推动器7采用液压油驱动,便于往复运动的转换,可通过改变油路走向实现液力推动器7的推拉杆72由推动第一动力输入件移动变为拉动第一动力输入件移动。
[0058]此外,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所述中心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连通的第一圆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一圆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朝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一侧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所述中心孔还包括与第二锥形中心孔连通的第二圆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二圆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朝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一侧上。
[005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形中心孔部分与所述第二圆形中心孔部分连通,且第一圆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最小直径,第二圆形中心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最小直径。第一圆形中心孔部分与第二圆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可以相同以合并形成一个圆形中心孔。
[0060]为了减少对该变速装置的磨损,以延长器使用寿命,优选,第一传动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之间的切换在第一动力输入件和第二动力输入件处于静止的状态下进行。
[0061]本发明所述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实现变速的过程为(参见图3):
[0062]I)当推拉杆72拉动第一摩擦轮I向远离第二摩擦轮2的一侧移动时,第二摩擦轮2压紧第二主动齿轮5的内侧锥形摩擦面,第一摩擦轮I与第一主动齿轮3则分离,此时第二摩擦轮2与第二主动齿轮5将通过锥形摩擦面产生强大的摩擦力,从而带动第二主动齿轮5转动,第二主动齿轮5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将扭矩输入减速机9 ;第一主动齿轮3与第一从动齿轮4则空载随动,此时的传动比为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如1:1)。
[0063]2)当推拉杆72推动第一摩擦轮I向靠近第二摩擦轮2的一侧移动时,第一摩擦轮I即压紧第一主动齿轮3的内侧锥形摩擦面,第二摩擦轮2与第二主动齿轮5则分离,此时第一摩擦轮I与第一主动齿轮3将通过锥形摩擦面产生强大的摩擦力,从而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转动,第一主动齿轮3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将扭矩输入减速机9 ;第二主动齿轮5与第二从动齿轮6则空载随动,此时的传动比为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如2:1)。
[006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升机构,参见图2,该起升机构包括驱动装置8、减速机9、制动器10和卷筒11,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所述变速比装置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8和所述减速机9之间,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以能够传递扭矩,且该第二动力件能够在该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机9的输入轴91上。
[0065]本发明提供的起升机构,在驱动装置8和减速机9之间增加一套本发明所述的变速比装置,由于该变速比装置的速比可变,因此扩大了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可在轻载和空勾的工况下把起升和下降速度提高,节省了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有效减少了使用成本。同时,由于驱动装置8 (例如电动机)的输出轴81与减速机9的输入轴91错开了一定的空间,为卷筒11腾出了空间,可使卷筒11加大,以增大卷筒11容绳量,适合更高楼层的建筑。其中驱动装置8可以是电动机或液压马达。
[0066]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通过花键配合结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以能够在该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来回移动。比如,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形成有沿所述输出轴8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棱,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的中央设有中心孔,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插入第二动力输入件的中心孔中,并且从该中心孔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凸棱相卡接的凹槽,以使所述凸棱能够在所述凹槽中滑动。或者,所述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形成有沿所述输出轴8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第二动力输入件的中心孔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输出轴81上的凹槽卡接的凸棱。
[0067]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起升机构。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范围得到扩大,因此,该包含该起升机构的起重机的最大运行速度得到扩大,使用于起升物体的重量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另外,当起重机轻载或者空钩运行时,通过调节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的速比来获得较大的运行速度,可以以减少运行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起重机的效率并且节省电能。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时,效果更为明显。优选地,所述起重机为塔式起重机。
[006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70]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输入件、第二动力输入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和推拉装置,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相互配合或通过传动件连接以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相互配合或通过传动件连接以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布置为各自的旋转轴线同轴,且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布置为各自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不同;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固定连接且布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同轴旋转,所述推拉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推拉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分离;或者使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接合以能够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为第一摩擦轮(I ),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为第二摩擦轮(2),所述第一摩擦轮(I)和第二摩擦轮(2)同轴设置并且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上分别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连接轴布置为穿过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上的所述中心孔,从而使得第一摩擦轮(I)处于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背向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二摩擦轮(2)处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背向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为第一主动齿轮(3),所述第一从动轮为与该第一主动齿轮(3)哨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所述第二主动轮为第二主动齿轮(5),所述第二从动轮为与该第二主动齿轮(5)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所述中心孔包·括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背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从该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增大;以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所述中心孔包括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该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的背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直径从该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各自套装在所述第一摩擦轮(I)与第二摩擦轮(2)之间的所述连接轴上,以使得该第一主动齿轮(3)与第二主动齿轮(5)能够相对于彼此相对转动,在所述第一摩擦轮(I)与第一主动齿轮(3 )接触传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 )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固定连接以能够同步旋转,该第二从动齿轮(6)带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空转;以及 在所述第二摩擦轮(2)与第二主动齿轮(5)接触传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带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该第二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同步旋转,该第一从动齿轮(4)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空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轮(I)为第一锥形摩擦轮,以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一锥形中心孔部分内形成锥面接触而传递动力;所述第二摩擦轮(2)为第二锥形摩擦轮,以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二锥形中心孔部分内形成锥面接触而传递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至2:1,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传动比为1:1至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装置本体(71)和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71)连接的推拉杆(72 ),所述推拉杆(72) —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能够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推拉杆(72)另一端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71)固定连接以能够推拉该第一动力输入件,且使得该第一动力输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推拉杆(72)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同步旋转;或所述推拉杆(72) —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72)另一端与所述推拉装置本体(71)能够相对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推拉杆(72)能够跟随所述第一动力输入件同步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为液力推动器(7)。
10.一种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驱动装置(8)、减速机(9)、制动器(10)和卷筒(II),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起升机构的变速比装置,所述变速比装置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8)和所述减速机(9)之间,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以能够传递扭矩,且该第二动力件能够在该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机(9)的输入轴(9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件通过花键配合结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以能够在该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81)上来回移动。
12.—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起升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为塔式起重机。
【文档编号】F16H37/02GK103708368SQ20131069238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陈凯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