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540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传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柴油机总输出动力中取得部分驱动力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后取力系统主要用于混凝土搅拌车、扫地车、消防车等专用车辆,需要从发动机正常的输出动力中取出一部分作用于液压泵等附加的专用装置。现有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一般由飞轮壳、曲轴齿轮、中间齿轮组件、后取力输出齿轮组件、飞轮及启动系统组成,采用法兰泵输出。其中飞轮壳与标准的飞轮壳结构大不相同,除了前端需要容纳飞轮离合器外,后端还需通过与曲轴箱直接连接形成一个齿轮室。因中间齿轮轴是固定在曲轴箱上的,孔位不能轻易更改,所以就限制了后取力系统的布置形式。现有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一般有复杂的润滑油道用来润滑个个齿轮、衬套、齿轮轴、止推片和后取力输出轴。一般柴油机后取力润滑油道是由长短不一的机加工油道贯通而成。油道直径过大则造成润滑油油压下降,而过小的油道又对长油道末端的位置度要求极高,这样的结构不易加工且容易造成整个油道多处出现润滑油流通瓶颈。现有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一般采用简单的曲轴齿轮,由于不能兼顾后取力与非后取力飞轮壳上曲轴传感器的不同位置,就要重新设计后取力专用飞轮总成,甚至会影响变速箱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术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它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输出功率大、有效降低`产品加工成本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包括曲轴、曲轴箱、飞轮壳、后取力壳体、后取力传动轴、飞轮;所述后取力传动轴安装在后取力壳体上,后取力壳体安装在飞轮壳上;飞轮壳和曲轴箱之间固定有过渡板,该过渡板与飞轮壳后端面接合形成后齿轮室,后齿轮室内有:安装在曲轴后端的分油齿轮,安装在过渡板上的中间齿轮轴和中间齿轮轴上的中间齿轮,以及安装在后取力传动轴上的后取力驱动齿轮;飞轮安装在飞轮壳内,与分油齿轮的后端连接,所述后取力传动轴与后取力壳体之间装有油封和两个衬套,两个衬套与后取力壳体、后取力传动轴之间形成油腔,所述油封和油腔均通过油道连接后齿轮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板上设有凸台,中间齿轮轴后端设有法兰面,凸台与中间齿轮轴后端的法兰面当作止推面将中间齿轮固定。所述中间齿轮与中间齿轮轴之间装有衬套。所述后取力壳体后端有盖板,用于密封。所述后齿轮室内设有油道,油道在过渡板分成两路,一路通向中间齿轮,一路通向后取力驱动齿轮和后取力传动轴。所述油道上设有油腔,所述油腔的直径大于油道的直径。所述分油齿轮的两侧设有定位销孔,定位销孔根据后取力装置与非后取力装置的飞轮壳上转速传感器位置的不同,错开相应的角度。所述分油齿轮中心留有飞轮轴承和挡圈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结构,飞轮壳不是直接与曲轴箱相连接,而是设计了一块过渡板,中间齿轮轴固定在过渡板上。通过改变过渡板上的孔位,可以设计不同种类的齿轮系以配合不同的取力器要求,而无需改动曲轴箱上的孔位。另外,因后取力驱动齿轮齿顶圆直径要小于飞轮壳上部后取力安装孔的内径,所以可以在不需拆卸飞轮、飞轮壳的情况下将后取力总成直接取出,相当方便。在后取力传动轴的两端安装有两个衬套,润滑油在两个衬套上下面形成油膜,从而保证了后取力传动轴和飞轮壳间无摩擦的相对运动。经过衬套的润滑油流向止推片和油腔,油腔内的润滑油和油封密封的润滑油经油道回到后取力齿轮室。整个后取力系统润滑油润滑多个运动件,油道经过过渡板、中间齿轮轴、飞轮壳、后取力传动轴等零件。最长润滑油道超过150_,很难保证如此长的油道末端的位置度,如果末端位置度偏差较大而与之连接的油道直径相同时,将在接口处出现远小于设计流通面积的润滑油流 通瓶颈。润滑油道加工复杂,为了保证油道内润滑油压力又降低油道加工难度,在经过较长油道 后与另外油道相连时采用略大于油道的油腔。这样不会因为长油道末端位置度的偏差而造成润滑油流通瓶颈,又不会因采用大直径的对接油道而造成润滑油油压降低进而影响摩擦副的润滑。非后取力柴油机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往往布置在飞轮壳的顶端,而当设计后取力飞轮壳时,因为飞轮壳顶端被后取力装置占用,只能将曲轴位置传感器布置在侧面。为了避免更改飞轮和变速箱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的分油齿轮。分油齿轮与曲轴的配合面采用原非后取力飞轮与曲轴配合面一致的结构,充分利用曲轴的后端止口和孔位,分油齿轮与飞轮的配合面及中心孔结构采用曲轴后端相同的结构。分油齿轮上两侧定位销孔相对角度与后取力飞轮壳上曲轴位置传感器位置变化角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合理巧妙的润滑油道,润滑油的油路是从曲轴箱上的主油道到过渡板内部,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中间齿轮轴、衬套、中间齿轮,一路流向飞轮壳,经飞轮壳内部油道到达后取力壳体,再经壳体内的油道润滑传动轴,并通过泄油口润滑齿面,最后回到油底壳。采用经过配对的油道,在保证润滑油有足够压力和流量的前提下降低油道加工要求,进而有效降低产品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的曲轴端齿轮,保证了同系列发动机中非后取力机型可以使用同一种飞轮总成。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及售后服务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积小,安装方便,输出功率大,为混凝土搅拌车等一系列专用车辆的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采用经过配对的油道,在保证润滑油有足够压力和流量的前提下降低油道加工要求,进而有效降低产品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的曲轴端齿轮,保证了同系列发动机中非后取力机型可以使用同一种飞轮总成。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及售后服务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布置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后取力系统的主要油道结构图。其中,1、曲轴;2、分油齿轮;3、曲轴箱;4、中间齿轮;5、中间齿轮轴;6、过渡板;7、后齿轮室;8、后取力驱动齿轮;9、后取力壳体;10、弟一衬套;11、飞轮壳;12、油封;13、后取力传动轴;14、第二衬套;15、盖板;16、飞轮;17、定位销孔;18、第一油道;19、第二油道;20、第一油腔;21、第二油腔;22、止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不,一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包括曲轴1、曲轴箱3、飞轮壳11、后取力壳体
9、后取力传动轴13、飞轮16 ;所述后取力传动轴13安装在后取力壳体9上,后取力壳体9安装在飞轮壳11上,所述后取力壳体9后端有盖板15,用于密封;飞轮壳11和曲轴箱3之间固定有过渡板6,该过渡板6与飞轮壳11后端面接合形成后齿轮室7,后齿轮室7内有:安装在曲轴I后端的分油齿轮2,安装在过渡板6上的中间齿轮轴5和中间齿轮轴5上的中间齿轮4,以及安装在后取力传动轴13上的后取力驱动齿轮8 ;飞轮16安装在飞轮壳11内,与分油齿轮2的后端连接,所述后取力传动轴13与后取力壳体9之间装有油封12和两个第二衬套14,两个第二衬套14与后取力壳体9、后取力传动轴13之间形成第一油腔20,所述油封12和第一油腔20均通过第一油道18连接后齿轮室7。经过第二衬套14的润滑油流向止推片22和第一油腔 20,第一油腔20内的润滑油和油封12密封的润滑油经第一油道18回到后齿轮室7。所述后齿轮室7内设有第二油道19,第二油道19在过渡板6分成两路,一路通向中间齿轮4,一路通向后取力驱动齿轮8和后取力传动轴13。所述第二油道19上设有第二油腔21,所述第二油腔21的直径大于第二油道19的直径。所述过渡板6上设有凸台,中间齿轮轴5后端设有法兰面,凸台与中间齿轮轴5后端的法兰面当作止推面将中间齿轮4固定。所述中间齿轮4与中间齿轮轴5之间装有第一衬套10。所述分油齿轮2的两侧设有定位销孔17。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过渡板6固定在曲轴箱3上,分油齿轮2固定在曲轴I后端,带第一衬套10的中间齿轮4和中间齿轮轴5—起固定在过渡板6上,再将飞轮壳11固定在过渡板6上;将后取力传动轴13穿过带第二衬套14的后取力壳体9,与后取力驱动齿轮8固定,再将该上述总成固定在飞轮壳11上;最后盖上盖板15。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曲轴、曲轴箱、飞轮壳、后取力壳体、后取力传动轴、飞轮;所述后取力传动轴安装在后取力壳体上,后取力壳体安装在飞轮壳上;飞轮壳和曲轴箱之间固定有过渡板,该过渡板与飞轮壳后端面接合形成后齿轮室,后齿轮室内有:安装在曲轴后端的分油齿轮,安装在过渡板上的中间齿轮轴和中间齿轮轴上的中间齿轮,以及安装在后取力传动轴上的后取力驱动齿轮;飞轮安装在飞轮壳内,与分油齿轮的后端连接,所述后取力传动轴与后取力壳体之间装有油封和两个衬套,两个衬套与后取力壳体、后取力传动轴之间形成油腔,所述油封和油腔均通过油道连接后齿轮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渡板上设有凸台,中间齿轮轴后端设有法兰面,凸台与中间齿轮轴后端的法兰面当作止推面将中间齿轮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中间齿轮与中间齿轮轴之间装有衬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取力壳体后端有盖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齿轮室内设有油道,油道在过渡板分成两路,一路通向中间齿轮,一路通向后取力驱动齿轮和后取力传动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油道上设有油腔,所述油腔的直径大于油道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油齿轮的两侧设有定位销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油齿轮中心留有飞轮轴承和挡圈的安装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后取力系统,在柴油机曲轴箱和飞轮壳之间安装一块过渡板,过渡板与飞轮壳后端接合形成后齿轮室,后齿轮室内的齿轮系统将从曲轴后端齿轮输出的动力通过一个中间齿轮传递到后取力驱动齿轮上,再经与后取力驱动齿轮固定的带法兰面传动轴将动力输出。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安装方便,输出功率大,为混凝土搅拌车等一系列专用车辆的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经过配对的油道,在保证润滑油有足够压力和流量的前提下降低油道加工要求,进而有效降低产品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的曲轴端齿轮,保证了同系列发动机中非后取力机型可以使用同一种飞轮总成。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及售后服务成本。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3098044SQ2013200437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蔡毅, 徐益华, 卢永信, 刘宏, 王慧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