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结构,用以夹持电子装置。夹持结构包括座体、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固定于座体。第二夹持件枢接于第一夹持件。当第一夹持件插入电子装置的定位槽时,电子装置推动第二夹持件相对于第一夹持件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共同夹持电子装置。【专利说明】夹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夹持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夹持电子装置的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可携式电子装置出现在市场上,例如智能手机(Smartphone)及平板电脑(TabletPC)等。这些可携式电子装置不仅便利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一些使用者不可或缺的随身装置。[0003]以平板电脑为例,平板电脑具有轻薄的外型与重量而便于让使用者携带,且可将平板电脑装设在扩充基座以扩充其功能。举例来说,当平板电脑结合于具有键盘的扩充基座时,使用者可通过键盘来操作平板电脑。为了让平板电脑能够被定位于扩充基座,一些平板电脑具有定位槽以与扩充基座上对应的构件进行定位。然而,当平板电脑通过其定位槽被定位于扩充基座上时,可能因结构之间存在间隙而产生晃动,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结构,可稳固地夹持电子装置。[0005]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用以夹持电子装置。夹持结构包括座体、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固定于座体。第二夹持件枢接于第一夹持件。当第一夹持件插入电子装置的定位槽时,电子装置推动第二夹持件相对于第一夹持件旋转,而带动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共同夹持电子装置。[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夹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底部及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底部及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底部固定于该座体,该第二底部枢接于该第一底部,当该第一夹持部插入该定位槽且该电子装置推动该第二底部而带动该第二夹持件相对于该第一夹持件旋转时,该第二夹持部往该第一夹持部移动而与该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该电子装置。[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具有开槽,该第一底部位于该座体内且该第一夹持部通过该开槽而从该座体突出。[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底部位于该座体内且通过该第一开口而部分地突出于该座体,当该第一夹持件插入该定位槽时,该电子装置将该第二底部突出于该座体的部分推入该座体而带动该第二夹持件相对于该第一夹持件旋转。[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具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夹持部位于该座体内且通过该第二开口而部分地突出于该座体。[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底部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垫片,该电子装置接触该第一垫片而推动该第二底部。[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夹持部上具有第二垫片,当该第二夹持部与该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该电子装置时,该第二夹持部通过该第二垫片接触该电子装置。[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二夹持件,该电子装置抵抗该弹性件的弹性力而推动该第二夹持件,且当该电子装置移离该第二夹持件时,该第二夹持件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而复位。[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夹持件一体成型地连接于该座体。[0014]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持件枢接于第一夹持件,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装设至座体时,第二夹持件会被电子装置推动而旋转以与第一夹持件共同夹持电子装置。据此,电子装置除了通过其定位槽与第一夹持件的配合而被定位之外,还通过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而稳固地被固定,以避免装设于座体的电子装置产生晃动,让使用者能够顺利地对电子装置进行操作。[001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夹持结构的立体图;[0017]图2为图1的夹持结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0018]图3为图1的夹持结构的侧视图;[0019]图4为电子装置装设于图3的座体的示意图;[0020]附图标记说明:[0021]50:电子装置;[0022]52:定位槽;[0023]100:夹持结构;[0024]110:座体;[0025]110a:开槽;[0026]110b:第一开口;[0027]110c:第二开口;[0028]120:第一夹持件;[0029]122:第一底部;[0030]124:第一夹持部;[0031]130:第二夹持件;[0032]132:第二底部;[0033]132a:第一垫片;[0034]134:第二夹持部;[0035]134a:第二垫片;[0036]140:弹性件;[0037]A:轴线。【具体实施方式】[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夹持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夹持结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图3为图1的夹持结构的侧视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100例如为平板电脑(tabletPC)的扩充基座的一部分,且包括座体110、第一夹持件120及第二夹持件130。第一夹持件120固定于座体110,且第二夹持件130沿轴线A(绘示于图2)枢接于第一夹持件120。第一夹持件120可一体成型地连接于座体110或是通过其他适当组装方式而固定于座体110,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0039]图4为电子装置装设于图3的座体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使用者可将例如为平板电脑的电子装置50装设于座体110。当电子装置50被装设至座体110且第一夹持件120插入电子装置50的定位槽52时,电子装置50会推动第二夹持件130相对于第一夹持件120从图3所示状态旋转至图4所示状态,而带动第二夹持件130与第一夹持件120共同夹持电子装置50。据此,电子装置50除了通过其定位槽52与第一夹持件120的配合而被定位之外,还通过第一夹持件120与第二夹持件130的夹持而稳固地被固定,以避免装设于座体110的电子装置50产生晃动,让使用者能够顺利地对电子装置50进行操作。[0040]详细而言,第一夹持件1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底部122及第一夹持部124,第二夹持件13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底部132及第二夹持部134,第一底部122固定于座体110,且第二底部132枢接于第一底部122。在使用者将电子装置50装设至座体110的过程中,当第一夹持件120的第一夹持部124如图4所示插入电子装置50的定位槽52且电子装置50推动第二夹持件130的第二底部132而带动第二夹持件130相对于第一夹持件120旋转时,第二夹持件130的第二夹持部134会从图3所示位置往第一夹持件120的第一夹持部124移动至图4所示位置而与第一夹持部124共同夹持电子装置50。[004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130的第二底部132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垫片132a(图1及图2绘示出两个),且第二夹持件130的第二夹持部134上具有第二垫片134a。第一垫片132a及第二垫片134a的材质例如为橡胶或其它适当的弹性材料。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50装设至座体110时,电子装置50会接触第二底部132上的第一垫片132a而推动第二底部132,以通过第一垫片132a的缓冲来避免电子装置50与第二夹持件130撞击力道过大或产生磨损。此外,当第二夹持部134与第一夹持部132如图4所示共同夹持电子装置50时,第二夹持部134是以第二垫片134a接触电子装置50,以通过第二垫片134a的弹性变形特性使第二夹持部134能够紧抵于电子装置50,确保电子装置50被稳固地夹持。[0042]请参考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100还包括弹性件140。弹性件140例如为扭簧或其他适当种类的弹性件,且连接于第二夹持件130与第一夹持件120之间或连接于第二夹持件130与座体110之间。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50装设至座体110时,电子装置50抵抗弹性件140的弹性力而推动第二夹持件130从图3所示状态旋转至图4所示状态,以如上述般夹持电子装置50,此时弹性件140储存弹性位能。当电子装置50移离第二夹持件130时,弹性件140释放弹性位能而使第二夹持件130通过弹性件140的弹性力复位至图3所示状态。[0043]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120及第二夹持件130部分地内埋于座体110内,以使扩充基座具有较佳的外观。具体而言,座体110具有开槽110a、至少一第一开口IlOb(绘示为两个)及第二开口110c。第一夹持件120的第一底部122位于座体110内且第一夹持部124通过开槽IlOa而从座体110突出。第二夹持件130的第二底部132位于座体110内且通过第一开口IlOb而部分地突出于座体110。第二夹持件130的第二夹持部134位于座体110内且通过第二开口IlOc而部分地突出于座体110。当第一夹持件120的第一夹持部124如图4所示插入电子装置50的定位槽52时,电子装置50将第二底部132突出于座体110的部分推入座体110而带动第二夹持部134通过第二开口IlOc往第一夹持部124移动,以如上述般夹持电子装置5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20及第二夹持件130亦可外露于座体110,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持件枢接于第一夹持件,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装设至座体时,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底部会被电子装置推动,以带动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往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部移动,使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电子装置。据此,电子装置除了通过其定位槽与第一夹持部的配合而被定位之外,还通过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夹持而稳固地被固定,以避免装设于座体的电子装置产生晃动,让使用者能够顺利地对电子装置进行操作。[00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夹持结构,用以夹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结构包括:座体;第一夹持件,固定于该座体;以及第二夹持件,枢接于该第一夹持件,其中当该第一夹持件插入该电子装置的定位槽时,该电子装置推动该第二夹持件相对于该第一夹持件旋转,而带动该第二夹持件与该第一夹持件共同夹持该电子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底部及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底部及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底部固定于该座体,该第二底部枢接于该第一底部,当该第一夹持部插入该定位槽且该电子装置推动该第二底部而带动该第二夹持件相对于该第一夹持件旋转时,该第二夹持部往该第一夹持部移动而与该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该电子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开槽,该第一底部位于该座体内且该第一夹持部通过该开槽而从该座体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底部位于该座体内且通过该第一开口而部分地突出于该座体,当该第一夹持件插入该定位槽时,该电子装置将该第二底部突出于该座体的部分推入该座体而带动该第二夹持件相对于该第一夹持件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夹持部位于该座体内且通过该第二开口而部分地突出于该座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底部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垫片,该电子装置接触该第一垫片而推动该第二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部上具有第二垫片,当该第二夹持部与该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该电子装置时,该第二夹持部通过该第二垫片接触该电子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二夹持件,该电子装置抵抗该弹性件的弹性力而推动该第二夹持件,且当该电子装置移离该第二夹持件时,该第二夹持件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而复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件一体成型地连接于该座体。【文档编号】F16M11/04GK203463883SQ201320422963【公开日】2014年3月5日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发明者】刘俊男,吴明谚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