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643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阀体内壁与中心管外壁形成冷水通道;第一中心管内设置有容纳温控阀芯的温控阀芯容纳腔,第一中心管管壁上设置有热水流通孔和冷水流通孔,热水流通孔与阀体热水接管连通,冷水流通孔与冷水通道连通,温控阀芯与温控手轮连接;第二中心管内设置混合水通道及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第二中心管内设置有容纳换向阀芯的换向阀芯容纳腔,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一阀体出水口及换向阀芯容纳腔连通,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二阀体出水口及换向阀芯容纳腔连通,换向阀芯与换向手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上设置两个出水方向的出水口,通过换向阀芯控制不同的出水通道的开/闭,实现换向出水。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暖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换向出水的恒温防烫水龙 头。 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

【背景技术】
[0002] 恒温水龙头由于水温调节比较方便而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由于需要通入热水, 恒温水龙头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手轮或龙头外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可能出现烫伤事故。目 前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外表面防烫功能的恒温水龙头,如专利号为201010208140. X的中国 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恒温防烫龙头,其包括阀体、流量阀芯、恒温阀芯、温控手轮、流量手 轮;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分别设置在阀体的两端;所述流量阀芯连接有流量手轮,所述恒 温阀芯连接有温控手轮;阀体上设有阀体冷水进水口、阀体热水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该水 龙头还包括中心管和联接管,阀体、中心管和联接管均为中空结构,联接管套在中心管内, 中心管固定套设在阀体内;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分别设置在中心管的两个端口,联接管设 置在恒温阀芯和流量阀芯之间;在阀体内表面与中心管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空腔,与阀体 冷水进水口和中心管冷水进水口连通,即为冷水水道;在中心管内表面与联接管外表面之 间形成第二空腔,与阀体出水口连通,即为出水通道;中心管热水进水口直接与阀体热水进 水口连通。该恒温水龙头阀体最外层内空间通入冷水,由此可以起到防烫的功能,但是该水 龙头只有一个出水口,不能实现换向出水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两个方向换向出水的恒温 防烫龙头。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5] 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包括:设置有阀体冷水接管、阀体热水接管和阀体出水口 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 所述阀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中心管及第二中心管的外壁形成与所述阀体冷水接管连通的 冷水通道;所述第一中心管外端内设置有容纳温控阀芯的温控阀芯容纳腔,所述第一中心 管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温控阀芯容纳腔连通的热水流通孔和冷水流通孔,所述热水流通孔 与所述阀体热水接管连通,所述冷水流通孔与所述冷水通道连通,温控阀芯与温控手轮连 接;所述第二中心管内腔设置混合水通道,所述第二中心管外端内设置有容纳换向阀芯的 换向阀芯容纳腔,第二中心管内设置有贯通第二中心管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 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一阀体出水口及换向阀芯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二阀 体出水口及换向阀芯容纳腔连通,换向阀芯与换向手轮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 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
[0006]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中心管抵顶,另一端内 设置温控阀芯容纳腔,所述第二中心管另一端与压紧螺母抵顶,第二中心管与压紧螺母抵 顶的一端内设置换向阀芯容纳腔。
[0007]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换向阀芯包括阀杆、阀体、底座、定瓷片以及动瓷片,所 述定瓷片和动瓷片设置于阀体和底座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定瓷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 动瓷片设置于所述定瓷片上,所述动瓷片上加工有通水孔,所述定瓷片上加工有第一过水 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动瓷片与阀杆相连并由所述阀杆可带动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 第一过水孔及所述第二过水孔。
[0008]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热水接管和阀体冷水接管中设置有止逆阀组件。
[0009]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上设置两个出水方向的出水口,同时在 阀体内设置一对相互连通的中心管,在第一中心管内设置温控阀芯,向第二中心管内流入 混合水,在第二中心管内形成混合水通道以及与不同出水口连通的出水通道,同时在第二 中心管内设置换向阀芯,通过换向阀芯控制不同的出水通道的开/闭,使混合水可以从不 同的出水口流出,实现换向出水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2] 图3为沿图2中a方向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换向阀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为换向阀芯关闭时动瓷片和定瓷片的配合示意分解图;
[0016] 图7为换向阀芯处于第一种出水位置时动瓷片和定瓷片的配合示意分解图; [0017] 图8为换向阀芯处于第二种出水位置时动瓷片和定瓷片的配合示意分解图。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防烫龙头包括阀体1、第一中心管2、第 二中心管3、换向手轮4、换向阀芯5、压紧螺母6、温控阀芯7、温控手轮8以及各种不同规格 形状的密封圈。阀体1、第一中心管2、第二中心管3构成恒温防烫龙头的主体部分,且阀体 1、第一中心管2、第二中心管3均为中空管状结构,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换向手轮4和温控手 轮8。
[0020] 阀体1两端管壁上分别设置有阀体热水接管la和阀体冷水接管lb,优选的,在本 实施例中,阀体热水接管la和阀体冷水接管lb中均设置有止逆阀组件9。在阀体1中部管 壁上设置有阀体出水口,该阀体出水口包括第一阀体出水口 lc和第二阀体出水口 ld,混合 后的水从第一阀体出水口 lc或第二阀体出水口 Id向外流出。
[0021] 第一中心管2和第二中心管3设置于阀体1内,第一中心管2和第二中心管3的 两端管壁与阀体1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第一中心管2和第二中心管3相连通, 阀体1的内壁和第一中心管2及第二中心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流通冷水的冷水通道I,冷 水通道I与阀体冷水接管lb连通。
[0022] 第一中心管2的一端(内端)与第二中心管3的内端抵顶,另一端(外端)内形成温 控阀芯容纳腔2a,温控阀芯7通过其阀体上的螺纹与阀体1连接,从而固定在阀体1上,温 控阀芯7设置于温控阀芯容纳腔2a内,其阀杆与温控手轮8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阀芯与手 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第二中心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热水流通孔2b和冷水流通 孔2c,热水和冷水分别经热水流通孔2b和冷水流通孔2c进入温控阀芯容纳腔2a内进行混 合,然后流入与第一中心管2连通的第二中心管3中。本实用新型的温控阀芯7为市场上 销售的具有恒温或恒温恒压功能的阀芯。当进入温控阀芯容纳腔2a内的水温变化或水压 变化时,温控阀芯内的温度传感器在热胀冷缩作用下使调节器移动,从而调节冷、热水的进 水量,以达到恒定水温和平衡压力的作用。
[0023] 第二中心管3的一端(内端)与第一中心管2抵顶,另一端(外端)与压紧螺母6抵 顶,第二中心管3与压紧螺母6抵顶的一端内形成有换向阀芯容纳腔3a,换向阀芯5阀体 外壁与换向阀芯容纳腔3a内壁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换向阀芯5设 置于换向阀芯容纳腔3a内,其阀杆与换向手轮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中心管3内腔形 成混合水通道II,同时在第二中心管3内形成有与第一阀体出水口 lc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 3b以及与第二阀体出水口 Id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3c。混合水经混合水通道II进入换向阀 芯容纳腔3a后,通过换向阀芯5的控制,从第一出水通道3b经第一阀体出水口 lc流出,或 从第二出水通道3c经第二阀体出水口 Id流出。
[0024] 参照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换向阀芯5包括阀杆5-1、阀 体5-2、底座5-3、定瓷片5-4以及动瓷片5-5。定瓷片5-4和动瓷片5-5设置于阀体5-2和 底座5-3形成的腔体内,定瓷片5-4设置于底座5-3上,动瓷片5-5设置于定瓷片5-4上,动 瓷片5-5与阀杆5-1相连,转动阀杆5-1时可带动动瓷片5-5转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 阀杆5-1与阀体5-2内壁之间设置有阀杆0形圈5-6,同时两者间还设置由润滑垫片5-7。 在阀体5-2外壁上设置有阀体0形圈5-8,在底座5-3底面上设有底座外密封胶垫5-9,在 定瓷片5-4和底座5-3之间设有定瓷片密封胶垫5-10。
[0025] 结合图6至图8,本实施例的动瓷片5-5上加工有通水孔5_5a,定瓷片5-4上加工 有第一过水孔5-4a和第二过水孔5-4b。当阀杆5-1带动动瓷片5-5转动至关闭位置时(图 6),通水孔5-5a与第一过水孔5-4a和第二过水孔5-4b错位,换向阀芯5内的水不能留出; 如图7,当动瓷片5-5转动至第一出水位置时,通水孔5-5a与第一过水孔5-4a对齐,换向阀 芯5打开,换向阀芯5内的水流入至与第一过水孔5-4a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3b中,并经第 一阀体出水口 lc流出;如图8,当动瓷片5-5转动至第二出水位置时,通水孔5-5a与第二 过水孔5-4b对齐,换向阀芯5打开,换向阀芯5内的水流入至与第二过水孔5-4b连通的第 二出水通道3c中,并经第二阀体出水口 Id流出。
[0026]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恒温防烫龙头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图1 和图2中实线表示冷水路径,虚线表示热水路径,点划线表示混合水路径:
[0027] 冷水经过阀体1的阀体冷水接管lb进入冷水通道I中,经过冷水流通孔2c进入 温控阀芯容纳腔2a ;热水直接从阀体热水接管la经由热水流通孔2b进入温控阀芯容纳腔 2a中,冷、热水在温控阀芯容纳腔内混合后,从第一中心管2流入第二中心管3中;
[0028] 进入第二中心管3的混合水通道II内的混合水流向换向阀芯容纳腔3a,并进入换 向阀芯5中,在换向阀芯5的控制下,混合水从第一出水通道3b经第一阀体出水口 lc流出, 或从第二出水通道3c经第二阀体出水口 Id流出,实现换向出水,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002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如第一中心管与第二中心管可以为一体式 设计,用于固定中心管位置的压紧螺母可以抵顶于第一中心管的端部,也可以抵顶于第二 中心管的端部,第二中心管的结构以及换向阀芯的结构还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因此,未脱离 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 围内。
【权利要求】
1. 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包括:设置有阀体冷水接管、阀体热水接管和阀体出水口 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所述阀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中 心管及第二中心管的外壁形成与所述阀体冷水接管连通的冷水通道; 所述第一中心管外端内设置有容纳温控阀芯的温控阀芯容纳腔,所述第一中心管管壁 上设置有与所述温控阀芯容纳腔连通的热水流通孔和冷水流通孔,所述热水流通孔与所述 阀体热水接管连通,所述冷水流通孔与所述冷水通道连通,温控阀芯与温控手轮连接; 所述第二中心管内腔设置混合水通道,所述第二中心管外端内设置有容纳换向阀芯的 换向阀芯容纳腔,第二中心管内设置有贯通第二中心管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 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一阀体出水口及换向阀芯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二阀 体出水口及换向阀芯容纳腔连通,换向阀芯与换向手轮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 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端 与所述第二中心管抵顶,另一端内设置温控阀芯容纳腔,所述第二中心管另一端与压紧螺 母抵顶,第二中心管与压紧螺母抵顶的一端内设置换向阀芯容纳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芯包括阀杆、 阀体、底座、定瓷片以及动瓷片,所述定瓷片和动瓷片设置于阀体和底座形成的腔体内,所 述定瓷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动瓷片设置于所述定瓷片上,所述动瓷片上加工有通水 孔,所述定瓷片上加工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动瓷片与阀杆相连并由所述阀杆 可带动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水孔及所述第二过水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热水接管和阀 体冷水接管中设置有止逆阀组件。
【文档编号】F16K3/08GK203892626SQ20142017992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谢庆俊 申请人:珠海市舒丽玛温控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