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挡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523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两挡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挡变速器,在输入轴(1)的前段固套皮带轮(4),输入轴(1)的后端通过第一滚针轴承(5)与输出轴(2)相支承,在输入轴(1)后段的轴身上套装同步器组件(7),第一同步器齿环(8)套装于输出轴(2)的前端,第二同步器齿环(9)套装于一挡齿(10)上,一挡齿(10)通过第一链条(11)与第一链轮(12)相连接,第一链轮(12)套装于中间轴(3)前端,在中间轴(3)的后端设置二挡齿(13),该二挡齿(13)通过第二链条(14)与第二链轮(15)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行驶要求,使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省扭,在爬坡或重载时实现大扭矩输出;本实用新型可大功率取力,取力扭矩大。
【专利说明】两挡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两挡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改变传动比,适应在起步、力口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的牵引力及车速的不同需要。现有的两挡变速器不仅结构复杂、组装困难、成本高、防过热效果较差,而且没有取力接口,不能为车上的其它装置提供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取力的两挡变速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挡变速器,包括箱体、输入轴(I)、输出轴(2)和中间轴(3),所述输入轴(I)的中部通过轴承与箱体相支承,输入轴(I)的前段位于箱体夕卜,并在输入轴(I)的前段固套皮带轮(4),输入轴(I)的后端伸入输出轴(2)的前端孔内,并通过第一滚针轴承(5)与输出轴(2)相支承,所述输出轴(2)的轴心线与输入轴(I)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输出轴(2)通过轴承与箱体支承,输出轴(2)的后端伸出箱体外;在所述输入轴(I)后段的轴身上套装由拨叉(6)驱动的同步器组件(7),与该同步器组件(7)相配合的第一同步器齿环(8)套装于输出轴(2)的前端,第二同步器齿环(9)套装于一挡齿(10)上,所述一挡齿(10)与输入轴(I)可转动连接,且一挡齿(10)通过第一链条(11)与第一链轮(12)相连接,第一链轮(12)套装于中间轴(3)前端,所述中间轴(3)与输入轴(I)相平行,并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内,在中间轴(3)的后端设置二挡齿(13),该二挡齿
(13)通过第二链条(14)与输出轴⑵上的第二链轮(15)连接。
[000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拨叉拨动同步器组件,使第一同步器齿环与输出轴接合时,输入轴的动力直接通过输出轴向外输出,一挡齿不动;拨叉拨动同步器组件,使第二同步器齿环与一挡齿接合时,输入轴通过同步器组件带动第二同步器齿环及一挡齿旋转,一挡齿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链轮及中间轴转动,中间轴上的第二齿再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二链轮及输出轴旋转,由输出轴向外输出动力;当同步器组件位于中间位置时,输出轴不旋转,对应变速器的空挡。
[0006]皮带轮设置在输入轴上,这样输入轴运转的时候带动皮带轮一起旋转,可通过皮带轮取力,为整车的其它装置提供动力。通过皮带轮可以在整车行进过程中取力,也可以在空挡时整车停止状态下取力,能够满足不同的工况,使用非常方便。箱体对应中间轴的位置可设置窗口,将中间轴加长并从窗口中引出,也可以从中间轴进行取力。
[0007]所述箱体由前箱体和后箱体两大部分组成,前、后箱体的左右两端之间相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前、后箱体的中部之间具有空洞(16)。以上结构箱体的表面积大,这样相应地散热面积也大,在确保结构强度可靠的同时,能有效提高防过热性能。
[0008]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作及装配,保证连接的结构强度,所述前箱体由前方的输入端箱体(17)和后方的中间控制箱体(18)对扣而成,输入端箱体(17)与中间控制箱体
(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后箱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二挡中间箱体(19)、二挡延伸箱体(20)和输出端箱体(21)组成,二挡中间箱体(19)与二挡延伸箱体(20)及输出端箱体(21)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09]在所述输入轴(10)的前端套装输入法兰(22),该输入法兰(22)由第一螺母(23)锁紧,第一螺母(23)嵌装在输入法兰(22)内;所述皮带轮(4)的前端由输入法兰(22)的后端面限位,皮带轮(4)的后端由输入轴(I)上的台阶面限位。以上结构一方面简单、紧凑,易于装配,通过输入法兰与动力总成连接方便;另一方面,皮带轮定位可靠,不会发生轴向窜动。
[0010]为了简化结构、便于装配,在所述输出轴(2)的后端套装输出法兰(24),该输出法兰(24)由第二螺母(25)锁紧在输出轴(2)上,且第二螺母(25)位于输出法兰(24)内。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防过热效果好,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行驶要求,使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省扭,在爬坡或重载时实现大扭矩输出;本实用新型可大功率取力,直接取发动机或电机的全部动力,取力扭矩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箱体由前箱体和后箱体两大部分组成,前、后箱体的左右两端之间相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前、后箱体的中部之间具有空洞16。所述前箱体由前方的输入端箱体17和后方的中间控制箱体18对扣而成,输入端箱体17与中间控制箱体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后箱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二挡中间箱体19、二挡延伸箱体20和输出端箱体21组成,二挡中间箱体19与二挡延伸箱体20及输出端箱体21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5]如图1所示,输入轴I的中部通过轴承与输入端箱体17相支承,输入轴I的前段位于箱体外,并在输入轴I的前端装输入法兰22,该输入法兰22由第一螺母23锁紧在输入轴I上,第一螺母23嵌装在输入法兰22内。在输入法兰22的后方设有皮带轮4,皮带轮4固套于输入轴I前段的轴身上,皮带轮4的前端由输入法兰22的后端面限位,皮带轮4的后端由输入轴I上的台阶面限位。
[0016]如图1所示,输入轴I的后端伸入输出轴2的前端孔内,并通过第一滚针轴承5与输出轴2相支承。输出轴2的轴心线与输入轴I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输出轴2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中间控制箱体18支承,输出轴2的中后部通过轴承与输出端箱体21相支承,输出轴2的后端伸出箱体外。在输出轴2的后端套装输出法兰24,该输出法兰24由第二螺母25锁紧在输出轴2上,且第二螺母25位于输出法兰24内。
[0017]如图1所示,在输入轴I后段的轴身上套装由拨叉6驱动的同步器组件7,与该同步器组件7相配合的第一同步器齿环8和第二同步器齿环9分居在同步器组件7两侧。其中,第一同步器齿环8套装于输出轴2前端的锥套上,第二同步器齿环9套装于一挡齿10上的锥套上。所述一挡齿10通过第二滚针轴承与输入轴I可转动连接,且一挡齿10通过第一链条11与第一链轮12相连接,第一链轮12套装于中间轴3前端。所述中间轴3与输入轴I相平行,中间轴3的前端通过轴承与输入端箱体17相支承,中间轴3的中部通过轴承与中间控制箱体18支承,中间轴3的后端通过轴承与输出端箱体21相支承。在中间轴3的后端设置二挡齿13,该二挡齿13与中间轴3为一体结构,二挡齿13通过第二链条14与第二链轮15连接,第二链轮15通过花键套装于输出轴2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两挡变速器,包括箱体、输入轴(I)、输出轴(2)和中间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I)的中部通过轴承与箱体相支承,输入轴(I)的前段位于箱体外,并在输入轴(I)的前段固套皮带轮(4),输入轴(I)的后端伸入输出轴(2)的前端孔内,并通过第一滚针轴承(5)与输出轴(2)相支承,所述输出轴(2)的轴心线与输入轴(I)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输出轴(2)通过轴承与箱体支承,输出轴(2)的后端伸出箱体外;在所述输入轴(I)后段的轴身上套装由拨叉(6)驱动的同步器组件(7),与该同步器组件(7)相配合的第一同步器齿环(8)套装于输出轴(2)的前端,第二同步器齿环(9)套装于一挡齿(10)上,所述一挡齿(10)与输入轴(I)可转动连接,且一挡齿(10)通过第一链条(11)与第一链轮(12)相连接,第一链轮(12)套装于中间轴(3)前端,所述中间轴(3)与输入轴(I)相平行,并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内,在中间轴(3)的后端设置二挡齿(13),该二挡齿(13)通过第二链条(14)与输出轴⑵上的第二链轮(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前箱体和后箱体两大部分组成,前、后箱体的左右两端之间相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前、后箱体的中部之间具有空洞(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由前方的输入端箱体(17)和后方的中间控制箱体(18)对扣而成,输入端箱体(17)与中间控制箱体(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后箱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二挡中间箱体(19)、二挡延伸箱体(20)和输出端箱体(21)组成,二挡中间箱体(19)与二挡延伸箱体(20)及输出端箱体(21)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轴(10)的前端套装输入法兰(22),该输入法兰(22)由第一螺母(23)锁紧,第一螺母(23)嵌装在输入法兰(22)内;所述皮带轮(4)的前端由输入法兰(22)的后端面限位,皮带轮(4)的后端由输入轴(I)上的台阶面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挡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轴(2)的后端套装输出法兰(24),该输出法兰(24)由第二螺母(25)锁紧在输出轴(2)上,且第二螺母(25)位于输出法兰(24)内。
【文档编号】F16H37/02GK203979313SQ20142038067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吴静 申请人:吴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