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其特征在于,活塞本体上设有与制动弹簧相对应的定位台阶,定位台阶根部为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活塞结构,是在受整体结构限制情况下改进的结构,降低了零件的加工成本,同时满足设计和用户的要求,提高了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降低外部反馈率。
【专利说明】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柱塞马达用制动活塞,具体涉及一种活塞内部安装制动弹簧处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压挖掘机中的回转马达是回转机构的关键部件,它将主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内部结构经配流盘、柱塞滑靴总成、缸体及传动轴传给减速机。目前液压回转马达一般采用斜盘式或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内部带有液压制动器或机械制动器,挖掘机回转液压制动由回转操纵阀控制,当回转操纵阀回中位时,回转马达开始制动,回转制动力矩由缓冲阀调定。但是由于倾斜路面因重力回转和因风力等其他原因自行回转,为了使制动可以长久保持、可靠,需要增加机械式制动。
[0003]机械式制动结构如图1所示,制动弹簧2—端靠马达盖9内的台阶圆环固定,另一端安装在制动活塞I上,制动活塞I内设有与传动轴10连接的柱塞泵;制动活塞I端面安装分离片5,分离片5设有外圆带有半圆弧台阶,该台阶安装在马达壳体8加工的圆弧槽内,摩擦片6内花键安装在缸体7上,靠缸体7上的外花键带动旋转,分离片5和摩擦片6交错安装,制动活塞I通过制动弹簧2的预压缩弹簧力将他们压在马达壳体8上,制动活塞I与马达壳体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在马达壳体8与摩擦片6、分离片5与制动活塞I之间产生摩擦力,靠摩擦力使传动轴10受限制,从而保证在驻车时可以长久保持制动。在需要解除制动时,由解除制动进油口 P通入压力油(如图1中箭头所示),当油压的压力大于制动弹簧2的弹簧力时,制动活塞I上移,此时摩擦片6分离,传动轴10带动缸体7运转,对于分离片5和摩擦片6的安装数量是根据制动力矩及摩擦片6的摩擦系数大小来确定的。
[0004]传统制动活塞的结构如图2-3所示,在活塞本体1-1安装制动弹簧2的端面加工一定数量弹簧安装孔1-2,一般为24个,安装孔1-2直径大小设计为比制动弹簧2直径略大,保证制动弹簧2安装后与安装孔1-2的间隙为0.3?0.5mm ;制动活塞I的外圆与马达壳体8的内腔相配合。受整体结构的限制,因制动活塞I内部安装的缸体7外圆直径大小的限制,导致弹簧安装孔1-2边与内孔壁厚之间较小,因制动弹簧2的加工存在垂直度及两端面平行度等误差,导致实际工作时制动弹簧2对制动活塞I的周边会形成一定大小的斜向作用力,制动活塞I使用的材料为灰铸铁(HT200),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制动活塞I受斜向作用力而出现变形或损坏等现象,从而使整个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该结构马达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制动失灵的现象反馈,经过重新核算发现制动弹簧2的制动力矩不够,所以须要通过增大制动弹簧2的刚度或者数量,达到平衡制动活塞I的制动力矩。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结构受限制的情况下,因制动弹簧的制动力矩不够而导致的制动活塞受斜向作用力而出现变形或损坏的现象。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其特征在于,活塞本体上设有与制动弹簧相对应的定位台阶,定位台阶根部为圆弧过渡。
[0007]优选地,所述定位台阶的高度为制动弹簧横截面直径的1.5?2倍;定位台阶与制动弹簧之间的间隙为0.3?0.5mm。
[0008]优选地,每两个所述定位台阶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可以防止因铸造圆角大或者制动弹簧加工误差而造成制动弹簧装配干涉。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台阶根部与凹槽底面为圆弧过渡,凹槽的深度不小于该圆弧的半径。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活塞结构,是在受整体结构限制情况下改进的结构,降低了零件的加工成本,同时满足设计和用户的要求,提高了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降低外部反馈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制动弹簧安装位置处增加一弹簧定位台阶,在增加弹簧刚度(即加大弹簧尺寸)设计的情况下不影响整体结构的设计,不会因弹簧尺寸加大后避免了传统结构无足够空间设计弹簧的安装尺寸,设计台阶弹簧定位结构,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0013]2、加工中只需进行车削加工两环形槽尺寸即可,无须进行钻削加工弹簧安装孔,节约了刀具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制动活塞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传统制动活塞的主视图;
[0016]图3为图2侧视图的透视图;
[0017]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达用制动活塞的主视图;
[0018]图5为图4侧视图的透视图;
[0019]图6为图4中A-A面的剖视图;
[0020]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达用制动活塞装配时的示意图;
[0021]图8为实施例2提供的马达用制动活塞的主视图;
[0022]图9为图8侧视图的透视图;
[0023]图10为图8中B-B面的剖视图;
[0024]图11为实施例2提供的马达用制动活塞装配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4-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活塞本体1-1,活塞本体1-1上用于安装制动弹簧2的一面为安装面1-4,安装面1-4上设有与制动弹簧2相对应的定位台阶1-3,定位台阶1-3根部为圆弧过渡。定位台阶1-3的高度为制动弹簧2横截面直径的1.5倍;定位台阶1-3与制动弹簧2之间的间隙δ为0.3mm。通过定位台阶1-3,控制制动弹簧2左右窜动。安装面1-4是由整体结构的轴向尺寸确定的,定位台阶1-3的宽度由制动弹簧2的内径大小确定。
[0028]制动活塞I所使用的材料为铸件,安装制动弹簧2的定位台阶1-3通过铸造再进行加工而成。加工时,在普通车床进行,只需加工安装面1-4,即定位台阶1-3的两侧即可。
[0029]如图7所示,为制动弹簧2装配在制动活塞I上后的示意图,制动弹簧2 —一对应制动活塞I上的定位台阶3安装,使制动弹簧2的一端与安装面1-4连接即可。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8-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活塞本体1-1,活塞本体1-1上用于安装制动弹簧2的一面为安装面1-4,安装面1-4上设有与制动弹簧2相对应的定位台阶1-3。定位台阶1-3的高度为制动弹簧2横截面直径的2倍;定位台阶1-3与制动弹簧2之间的间隙δ为0.5mm。在每两个定位台阶1_3之间的安装面1-4上开一道凹槽1-5。定位台阶1-3根部为圆弧过渡,即定位台阶1-3根部与凹槽1-5底面也为圆弧过渡。凹槽1-5的深度h不小于该圆弧的半径R。
[0032]如图11所示,为制动弹簧2装配在制动活塞I上后的示意图,制动弹簧2 —一对应制动活塞I上的定位台阶3安装,使制动弹簧2的一端与安装面1-4连接即可。凹槽1-5的结构有效防止了因圆弧的角度过大造成制动弹簧2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制动活塞I铸造时须将凹槽1-5铸造出来,加工时只需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安装面1-4,即定位台阶1-3的两侧。
[0033]上述制动活塞的结构铸造简单,零件加工难度也不高,解决了传统的制动活塞受整体产品结构限制,无法增大弹簧尺寸而造成制动力矩不够的质量问题反馈,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弹簧结构,无须加工制动弹簧的安装孔,降低了刀具及加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马达用制动活塞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将制动弹簧2的安装面1-4下移,同时在该平面上通过铸造加工出对应数量的位台阶1-3,有效防止了因定位台阶1-3根部圆弧的角度过大,制动弹簧2安装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因两个定位台阶1-3相连处有凹槽1-5的结构,加工定位台阶1-3的内外两边时不受影响;此外,该结构能更好的保证制动弹簧2的安装,消除径向力,从而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0035]具体操作通过试验和实践来验证:
[0036]为了验证该结构的可靠性,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活塞的结构进行了装配及强化试验,试验中在倾斜路面上进行了多次制动及接触制动试验,在进行200小时试验的试验中,经测定其工作均正常,未出现制动失灵等情况,试验后拆解发现其内部结构基本无变化,即各零部件使用情况均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用制动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1),其特征在于,活塞本体(1-1)上设有与制动弹簧(2)相对应的定位台阶(1-3),定位台阶(1-3)根部为圆弧过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制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阶(1-3)的高度为制动弹簧(2)横截面直径的1.5?2倍;定位台阶(1-3)与制动弹簧(2)之间的间隙(δ )为0.3?0.5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制动活塞,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定位台阶(1-3)之间设有凹槽(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用制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阶(1-3)根部与凹槽(1-5)底面为圆弧过渡,凹槽(1-5)的深度(h)不小于该圆弧的半径(R)。
【文档编号】F16D65/02GK204061654SQ20142044446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陈超, 黄雪兰, 李小亮, 丘伟平 申请人: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