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及汽车,所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包括摞置的上软垫组件、下软垫组件,上软垫组件由金属材质的软垫底板和固定在软垫底板上橡胶材质的上悬置软垫组成,上悬置软垫为分体组合结构,上悬置软垫由基体部分和装配部分组成,装配部分位于上悬置软垫的一端,装配部分与下悬置软垫插接,装配部分的橡胶硬度大于基体部分的橡胶硬度。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在不影响产品整体动静刚度的基础上改善了易失效部位的耐久性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试验表明,改进后本实用新型所述悬置软垫总成样件在100万次耐久试验后,仍未出现龟裂、脱胶等缺陷,使用寿命提高八倍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及汽车,尤其是一种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及包括该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非承载式汽车车身通过车身悬置装置支承在车架上,车身悬置装置达到不同载荷和行车条件下的受力要求,同时隔离车身与底盘结构的振动力传递,担当底盘结构与车身的分界面。车身悬置装置应具备良好的隔振性能,垂直方向要求较低的动刚度及较高的静刚度(动倍率偏小);其次要有较大的侧向刚性,以保持支撑车身的稳定性;另外,车身悬置装置还要有良好的耐久性。车身悬置装置的主体部件为悬置软垫总成,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悬置软垫、下悬置软垫。悬置软垫总成之所以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是因为上悬置软垫、下悬置软垫的橡胶大分子在应力作用下,克服大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使应变落后于应力变化,部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从而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上悬置软垫一端的装配部位是易损坏部位,该部位容易出现的失效模式包括硬化、破损或者脱落,由于该部位的失效导致车身悬置软垫总成无法正常吸收车辆行驶中的颠簸,影响整车操稳性能。现有车身悬置软垫总成是通过橡胶硫化将上悬置软垫固定在软垫底板上形成的整体结构,如果采用更改橡胶材料来改善其耐久性能的方法,会使上悬置软垫的整体性能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的动静刚度性能,有可能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在不影响产品整体动静刚度性能基础上,提高易失效部位耐久性的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包括摞置的上软垫组件、下软垫组件和穿过上软垫组件、下软垫组件的内管,所述上软垫组件由金属材质的软垫底板和固定在软垫底板上橡胶材质的上悬置软垫组成,所述上悬置软垫为分体组合结构,所述上悬置软垫由基体部分和装配部分组成,所述装配部分位于上悬置软垫的一端,所述装配部分与下悬置软垫插接,所述装配部分的橡胶硬度大于所述基体部分的橡胶硬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基体部分的下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装配部分设有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下部设有外凸的插接台,所述环形底座的外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环形底座嵌装在所述圆形凹槽内、与所述圆形凹槽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圆形凹槽的槽深尺寸与所述环形底座的高度尺寸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的槽深为5毫米,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径为40毫米。
[0008]进一步的,环形底座与圆形凹槽之间粘结固合。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具有以下优势:
[0010](I)将上悬置软垫设计为由装配部分和基体部分组成的分体组合结构,装配部分嵌装在基体部分的一端。其中装配部分是易失效部位,选用较高硬度的橡胶料制成,以加强该部位的硬度、刚度和抗撕裂性;基体部分则用于保证悬置软垫总成的动静刚度性能要求。上述改进在不影响悬置软垫总成产品整体动静刚度的基础上,改善了易失效部位的耐久性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对比试验表明,改进前悬置软垫总成在耐久12万次后发生脱胶,有明显磨损;改进后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样件在100万次耐久试验后,易失效部位仍未出现龟裂、脱胶等缺陷,使用寿命提高八倍以上。
[0011](2)所述基体部分和所述装配部分采用嵌装、过盈配合及粘结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两部分可靠固合,避免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发生移位。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所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的汽车。
[0013]所述汽车与上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软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上软垫组件,1-1-软垫底板,1-2-基体部分,1-2-1-圆形凹槽,1-3 _装配部分,1-3-1-环形底座,1-3-2-中心插接台,2-下软垫组件,2-1-下悬置软垫,3-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3]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软垫组件1、下软垫组件2和内管3,所述上软垫组件I摞置在所述下软垫组件2的顶部,所述上软垫组件I和所述下软垫组件2的中心孔内穿入内管3。所述上软垫组件I由金属材质的软垫底板1-1和固定在软垫底板上橡胶材质的上悬置软垫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上悬置软垫远离软垫底板1-1的下端的为装配部分1-3,该部分为易失效部位。为在不改变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整体动静刚度的基础上提高易失效部位的耐久性,本实用新型将所述上悬置软垫设计为分体组合结构。由图可见,所述上悬置软垫由基体部分1-2和装配部分1-3组成,所述装配部分1-3位于上悬置软垫的一端。由于橡胶自身的超弹性特性及变形量较大,需从结构上限制过大位移,故将所述基体部分1-2通过橡胶体硫化固定在所述软垫底板1-1上。所述基体部分1-2和所述装配部分1-3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所述基体部分1-2主要是保证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的动静刚度性能,该部分采用1G-55A天然胶,橡胶洛氏硬度50度;所述装配部分1-3由于受到各方向力的作用,容易出现橡胶撕裂、磨损等失效现象,针对此失效模式,采用自润滑良好的1G-60A天然胶,橡胶洛氏硬度60度。根据NVH效果匹配,及整车重量、不同工况下的振动频率、车身震动位移量验证得出:装配部分胶料硬度在60的情况下效果最佳。下悬置软垫2-1的胶料材质与所述基体部分1-2相同。
[0024]参看图2、图3和图4,所述基体部分1-2和所述装配部分1_3之间的结合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基体部分1-2下端部设置圆形凹槽1-2-1 ;相应的所述装配部分1-3设置环形底座1-3-1,所述环形底座1-3-1下部设有插入所述下悬置软垫2-1顶部的插接台1-3-2。所述环形底座1-3-1的外径与所述圆形凹槽1-2-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环形底座
1-2-1嵌装在所述圆形凹槽1-2-1内、两者过盈配合。所述圆形凹槽1-2-1的槽深尺寸与所述环形底座1-3-1的高度尺寸相匹配。所述圆形凹槽1-2-1的槽深为5毫米,所述圆形凹槽1-2-1的内径为40毫米。
[0025]为避免在较大外力作用下所述装配部分1-3相对所述基体部分1-2发生移位,优选实施方案:将所述环形底座1-3-1与圆形凹槽1-2-1之间经过盈配合再加上粘结,使上述二者可靠固合。
[0026]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改进,提高了易失效部分的耐久性,使所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的使用寿命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八倍以上;而且一旦所述装配部分1-3失效,还可以单独更换该部位,节省了所述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产品的维修成本。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包括摞置的上软垫组件(I)、下软垫组件(2)和穿过上软垫组件、下软垫组件的内管(3),所述上软垫组件(I)由金属材质的软垫底板(1-1)和固定在软垫底板上橡胶材质的上悬置软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置软垫为分体组合结构,所述上悬置软垫由基体部分(1-2)和装配部分(1-3)组成,所述装配部分(1-3)位于上悬置软垫的一端,所述装配部分(1-3)与下悬置软垫(2-1)插接,所述装配部分(1-3)的橡胶硬度大于所述基体部分(1-2)的橡胶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分(1-2)的下端设有圆形凹槽(1-2-1),所述装配部分(1-3)设有环形底座(1-3-1),所述环形底座(1-3-1)下部设有外凸的插接台(1-3-2),所述环形底座(1-3-1)的外径与所述圆形凹槽(1-2-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环形底座(1-3-1)嵌装在所述圆形凹槽(1-2-1)内、与所述圆形凹槽(1-2-1)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圆形凹槽(1-2-1)的槽深尺寸与所述环形底座(1-3-1)的高度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1-2-1)的槽深为5毫米,所述圆形凹槽(1-2-1)的内径为4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座(1-3-1)与圆形凹槽(1-2-1)之间粘结固合。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悬置软垫总成。
【文档编号】F16F1/36GK204200933SQ20142056332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郭萌, 刘茂林, 程茗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