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包括轴承体,轴承体上方设置有可倾瓦,可倾瓦内侧设置有轴颈,所述可倾瓦的内侧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包括中部设置的弧形部,弧形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凸缘,凸缘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档板,挡板的顶部与可倾瓦的两端相连,挡板与凸缘的下沿形成凹缘,弹簧片的两侧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弧形部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孔,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油孔,第一出油孔的孔径为0.1~0.3mm,第二出油孔的孔径为0.5~0.8mm。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油膜的润滑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结构,尤其是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
【背景技术】
[0002]可倾瓦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可倾瓦可根据转速、负荷的变化产生微量摆动,可减小油膜振荡的情况。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532533 U公开了一种可倾瓦支撑结构,提高了可倾瓦的灵活性。但是,这种结构的可倾瓦在运行过程中,油膜的流动性差,润滑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油膜的润滑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包括轴承体,轴承体上方设置有可倾瓦,可倾瓦内侧设置有轴颈,所述可倾瓦的内侧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包括中部设置的弧形部,弧形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凸缘,凸缘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档板,挡板的顶部与可倾瓦的两端相连,挡板与凸缘的下沿形成凹缘,弹簧片的两侧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弧形部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孔,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油孔,第一出油孔的孔径为0.1?0.3mm,第二出油孔的孔径为0.5?0.8mm。
[0006]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体通过螺栓与可倾瓦相连,螺栓的顶部通过弹簧体与凹缘的底部相连。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体与可倾瓦的间隙中设置有橡胶楔,橡胶楔与可倾瓦间隙配入口 ο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可倾瓦的内侧设置弹簧片,利用弹簧片与轴颈的接触的弹性形变提高了油膜的润滑效果。弧形部与轴颈贴合,在运行时通过第一出油孔在弧形部与轴颈之间形成主油膜,凸缘与轴颈紧密接触,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转速和压力负荷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两个凸缘的弹性形变会使弧形部与轴颈的主油膜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运行状态进行自适应。档板与凸缘之间的空隙在第二出油孔的出油作用下形成副油膜,根据转动方向的不同,油脂会形成一个“副油膜-主油膜-副油膜”的循环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变化,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的出油量会发生实时的变化,从而使得主油膜和副油膜的厚度根据压力的变化实时变化。从第二个副油膜流出的油脂会经过进油孔流入弹簧片与可倾瓦的之间,并通过过滤网对油脂进行过滤。这个过程使得油脂在轴承内得到充分的循环,并且在循环过程中对油脂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弹簧体与凹缘的底部相连接,可以提高弹簧片与轴承体的一体性,在弹簧体局部受力时,可以减小其它位置的随动形变,提高弹簧片与轴颈的贴合度。橡胶楔起到限位作用,在可倾瓦发生过度摆动时,通过柔性缓冲力限制可倾瓦的最大摆动角度,避免可倾瓦与轴承体之间的刚性冲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真空试管的结构图。
[0010]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11]图中:1、轴承体;2、可倾瓦;3、轴颈;4、过滤网;5、弧形部;6、凸缘;7、挡板;8、进油孔;9、第一出油孔;10、第二出油孔;11、凹缘;12、螺栓;13、弹簧体;14、橡胶楔;15、橡胶衬边;16、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0013]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轴承体1,轴承体I上方设置有可倾瓦2,可倾瓦2内侧设置有轴颈3,所述可倾瓦2的内侧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包括中部设置的弧形部5,弧形部5两侧对称设置有凸缘6,凸缘6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档板7,挡板7的顶部与可倾瓦2的两端相连,挡板7与凸缘6的下沿形成凹缘11,弹簧片的两侧设置有进油孔8,进油孔8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4,弧形部5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孔9,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出油孔10,第一出油孔9的孔径为0.25臟,第二出油孔10的孔径为0.65mm。弧形部5与轴颈3贴合,在运行时通过第一出油孔9在弧形部5与轴颈3之间形成主油膜,凸缘6与轴颈3紧密接触,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转速和压力负荷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两个凸缘6的弹性形变会使弧形部5与轴颈3的主油膜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运行状态进行自适应。档板7与凸缘6之间的空隙在第二出油孔10的出油作用下形成副油膜,根据转动方向的不同,油脂会形成一个“副油膜-主油膜-副油膜”的循环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变化,第一出油孔9和第二出油孔10的出油量会发生实时的变化,从而使得主油膜和副油膜的厚度根据压力的变化实时变化。从第二个副油膜流出的油脂会经过进油孔8流入弹簧片与可倾瓦2的之间,并通过过滤网4对油脂进行过滤。这个过程使得油脂在轴承内得到充分的循环,并且在循环过程中对油脂内的杂质进行过滤。轴承体I通过螺栓12与可倾瓦2相连,螺栓12的顶部通过弹簧体13与凹缘11的底部相连,将弹簧体13与凹缘11的底部相连接,可以提高弹簧片与轴承体I的一体性,在弹簧体局部受力时,可以减小其它位置的随动形变,提高弹簧片与轴颈3的贴合度。轴承体I与可倾瓦2的间隙中设置有橡胶楔14,橡胶楔14与可倾瓦2间隙配合,橡胶楔14起到限位作用,在可倾瓦2发生过度摆动时,通过柔性缓冲力限制可倾瓦2的最大摆动角度,避免可倾瓦2与轴承体I之间的刚性冲击。
[0014]另外,在可倾瓦2的两侧设置有橡胶衬边15,橡胶衬边15外侧设置有弧形凸起16。橡胶衬边15可以减弱可倾瓦2的径向窜动,提高可倾瓦2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5]通过对本实施例在10(MW汽轮机组上进行试用,可以在不改变使用环境、使用负载和润滑油的前提下,将可倾瓦轴承的维护周期由1000小时延长至2500小时。
[0016]其中,可倾瓦轴承本身属于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充分公开,本申请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来的,所以关于可倾瓦轴承本身的运行原理和其它附属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00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包括轴承体(I),轴承体(I)上方设置有可倾瓦(2),可倾瓦(2)内侧设置有轴颈(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倾瓦(2)的内侧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包括中部设置的弧形部(5),弧形部(5)两侧对称设置有凸缘¢),凸缘¢)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档板(7),挡板(7)的顶部与可倾瓦(2)的两端相连,挡板(7)与凸缘(6)的下沿形成凹缘(11),弹簧片的两侧设置有进油孔(8),进油孔(8)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4),弧形部(5)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孔(9),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出油孔(10),第一出油孔(9)的孔径为0.1?0.3_,第二出油孔(10)的孔径为0.5?0.8_。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I)通过螺栓(12)与可倾瓦(2)相连,螺栓(12)的顶部通过弹簧体(13)与凹缘(11)的底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用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I)与可倾瓦⑵的间隙中设置有橡胶楔(14),橡胶楔(14)与可倾瓦(2)间隙配合。
【文档编号】F16C33/04GK204200842SQ20142070319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1日
【发明者】于春玲 申请人:于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