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制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794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式制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摩擦片(9)、活塞(8)、推力螺母(5)、球(4)和推力转轴(2),推力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出部(51),制动器壳体(6)的内壁表面设有与突出部(51)相匹配的凹槽(61)。该盘式制动器的推力螺母直接依靠制动器壳体防转,取消了防转架后,推力螺母直接和制动器壳体安装配合,推力螺母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C小于传统卡钳推力螺母和防转架之间存在的间隙A+防转架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B。所以拉索开始拉动驻车拉杆时,推力螺母发生的转动量减少,驻车时所需拉索位移减少,驻车效率提高。同时,因为防转架的取消,将降低制动器的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盘式制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装置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乘用车车辆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更理想化,越来越多前后轮都采用盘式制动器。但现有的盘式制动器有以下3个不足:1.驻车时需要的拉索位移大2.驻车有效寿命短3.零件成本高。
[0003]传统的盘式制动器,如图1,驻车时,拉索拉动驻车拉杆21,推力转轴22随着拉杆的转动而转动,推力转轴22转动时,由于底部为坡道结构,与球24相配合,球24滚上推力转轴22的坡道。同样与球24在另外一端配合的零件推力螺母25的底部同样为坡道结构。球24滚上推力转轴22的坡道,同时也滚上了推力螺母25的坡道,推力螺母25同时承受轴向压力和旋转扭矩。推力螺母25安装在防转架23中,依靠防转架23防止转动,防转架23安装在制动器壳体26中,依靠制动器壳体26防转。推力螺母25将轴向压力传递给调节螺栓27,调节螺栓27将压力传递给活塞28,活塞28将压力传递给摩擦片29,摩擦片29将压力施加给制动盘,阻止制动盘的转动达到将车驻住的效果。
[0004]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理论上推力螺母25依靠防转架23完全防止转动,实际上由于零件加工公差的存在,如图2和图3所示,推力螺母25和防转架23存在间隙A,如图4和图5所示,防转架23和制动器壳体26之间存在间隙B,拉索开始拉动驻车拉杆21时,推力螺母25由于间隙A和B的存在,而发生一些转动,导致驻车时所需拉索位移变长,驻车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盘式制动器驻车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式制动器。该盘式制动器的推力螺母直接依靠制动器壳体防转,取消了防转架后,推力螺母直接和制动器壳体安装配合,推力螺母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C小于传统卡钳推力螺母和防转架之间存在的间隙A+防转架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B。所以拉索开始拉动驻车拉杆时,推力螺母发生的转动量减少,驻车时所需拉索位移减少,驻车效率提高。同时,因为防转架的取消,将降低制动器的成本。
[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摩擦片、活塞、推力螺母、球和推力转轴,所述盘式制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活塞和推力螺母外的制动器壳体,推力螺母的外表面直接与制动器壳体的内壁表面相接触,推力螺母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制动器壳体的内壁表面设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凹槽,在制动器壳体内推力螺母仅能沿轴向移动。
[0007]推力螺母的一端设有凸缘,三个突出部设置在该凸缘的外周面上,并且三个突出部沿该凸缘的周向均匀分布。
[0008]突出部在垂直于推力螺母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等腰梯形。
[0009]推力转轴的一端设置在制动器壳体内,推力转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制动器壳体外,推力转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驻车拉杆,驻车拉杆包括一个平板,平板的边缘有用于拉锁连接的弯曲部,弯曲部与平板的边缘直接连接,推力转轴的一端位于平板内,平板与推力转轴的轴线垂直。
[0010]推力转轴的下方设有螺钉,螺钉与制动器壳体固定连接,驻车拉杆的下方设有用于驻车拉杆复位的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螺钉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驻车拉杆固定连接。[0011 ] 弯曲部位于平板的上部,平板的下部设有开口,扭簧套设在螺钉外,开口的位置与螺钉和扭簧相对应。
[0012]推力转轴的下方还设有驻车支架,驻车支架通过螺钉与制动器壳体固定连接,驻车支架包括一个平板,平板的边缘有用于固定的弯曲部,弯曲部与平板的边缘直接连接。
[0013]制动器壳体含有套设在推力转轴外的颈部,平板的边缘还设有与颈部相匹配的弧形开口部。
[0014]颈部的外端面与推力转轴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含有密封筒和密封环,密封环为圆锥台形,该圆锥台形的顶端与密封筒固定连接,该圆锥台形的底端与颈部的外端面相接触。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盘式制动器的推力螺母直接依靠制动器壳体防转,取消了防转架后,推力螺母直接和制动器壳体安装配合,推力螺母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c小于传统卡钳推力螺母和防转架之间存在的间隙A+防转架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B。所以拉索开始拉动驻车拉杆时,推力螺母发生的转动量减少,驻车时所需拉索位移减少,驻车效率提高。同时,因为防转架的取消,将降低制动器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式制动器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7]图1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中推力螺母和防转架的配合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推力螺母和防转架的配合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中防转架和制动器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防转架和制动器壳体的配合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中推力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中推力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中驻车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拉杆的力矩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中驻车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拉杆的力矩示意图。
[0029]图13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是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的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的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式制动器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1.驻车拉杆,2.推力转轴,4.球,5.推力螺母,6.制动器壳体,7.调节螺栓,8.活塞,9.摩擦片,10.螺钉,12.扭簧,13.驻车支架,14.密封件;
[0035]101.平板,102.弯曲部,103.开口,51.突出部,61.凹槽,62.颈部,131.平板,132.弯曲部,133.开口部,141.密封筒,142.密封环;
[0036]21.驻车拉杆,22.推力转轴,23.防转架,24.球,25.推力螺母,26.制动器壳体,27.调节螺栓,28.活塞,29.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式制动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摩擦片9、活塞8、推力螺母5、球4和推力转轴2,所述盘式制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活塞8和推力螺母5外的制动器壳体6,推力螺母5的外表面直接与制动器壳体6的内壁表面相接触,推力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出部51,制动器壳体6的内壁表面设有与突出部51相匹配的凹槽61,在制动器壳体6内推力螺母5仅能沿轴向移动而不会发生周向转动,如图6、图7、图8所示。
[003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防转架23,推力螺母5直接安装在制动器壳体中,即推力螺母5的外表面直接与制动器壳体6的内壁表面相接触。拉索拉动驻车拉杆1后,推力转轴2随着驻车拉杆1的转动而转动,推力转轴2转动时,由于底部(图6中推力转轴2的左端面)为坡道结构,与球4相配合,球4滚上推力转轴2的坡道。同样与球4在另外一端配合的推力螺母5的底部(图6中推力螺母5的右端面)同样为坡道结构。球4滚上推力转轴2的坡道,同时也滚上了推力螺母5的坡道,推力螺母5同时承受轴向压力和旋转扭矩。推力螺母5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中,推力螺母5直接依靠制动器壳体6防转。推力螺母5将轴向压力传递给调节螺栓7,调节螺栓7将压力传递给活塞8,活塞8将压力传递给摩擦片9,摩擦片9将压力施加给制动盘,阻止制动盘的转动达到车驻的效果。
[0039]具体的,如图7所示,推力螺母5的右端设有凸缘,三个突出部51设置在该凸缘的外周面上,并且三个突出部51沿该凸缘的周向均匀分布。突出部51在垂直于推力螺母5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等腰梯形。
[0040]取消了防转架23后,推力螺母5直接和制动器壳体6的内表面相接触,推力螺母5和制动器壳体6之间存在周向间隙(即沿推力螺母5的周向,推力螺母5的突出部51与制动器壳体6的凹槽61之间的间隙),该间隙为C,该间隙C小于传统卡钳推力螺母25和防转架23之间存在的间隙A+防转架为3和制动器壳体26之间存在的间隙B,即C < A+B,C为0.1mm?0.4mm。所以拉索开始拉动驻车拉杆1时,推力螺母5发生的转动量减少,驻车时所需拉索位移减少,驻车效率提高。同时因为防转架3的取消,制动器成本降低。另外,该凸缘的外端面上设有5b,。
[0041]推力转轴2的一端设置在制动器壳体6内,推力转轴2的另一端设置在制动器壳体6外,推力转轴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驻车拉杆1,为了降低了该盘式制动器的弯矩,驻车拉杆1包括一个平板101,平板101的边缘有用于拉锁连接的弯曲部102,弯曲部102与平板101的边缘直接连接,推力转轴2的一端位于平板101内,平板101与推力转轴2的轴线垂直,如图11所示。
[0042]如图9至12所示,该驻车拉杆1的形状改进后,驻车拉索拉起驻车拉杆1时,驻车拉杆1对推力转轴2同时施加了弯矩和扭矩。弯矩是没有效益的,并且对推力转轴2的寿命的负面影响。该驻车拉杆1的形状改进后,使拉索与驻车拉杆1的连接位置到驻车拉杆1与推力转轴2的连接位置之间距离降低(如图10和12所示,从d2降低到dl),降低了弯矩的力臂,降低了弯矩(M2降低到Ml,M2 = FXd2,Ml = FXdl)。该改进同时减少零件材料,降低了成本。
[0043]推力转轴2的下方设有螺钉10,螺钉10与制动器壳体6固定连接,驻车拉杆1的下方设有用于驻车拉杆1复位的扭簧12,扭簧12的一端与螺钉10固定连接,扭簧12的另一端与驻车拉杆1固定连接。弯曲部102位于平板101的上部,平板101的下部设有开口103,扭簧12套设在螺钉10外,开口 103的位置与螺钉10和扭簧102相对应。
[0044]推力转轴2的下方还设有驻车支架13,驻车支架13通过螺钉10与制动器壳体6固定连接,驻车支架13包括一个平板131,平板131的边缘有用于固定的弯曲部132,弯曲部132与平板131的边缘直接连接,如图13和图14所示。制动器壳体6含有套设在推力转轴2外的颈部62,平板131的边缘还设有与颈部62相匹配的弧形开口部133。
[0045]如图6、图15、图16、图17所示,颈部62的外端面与推力转轴2之间设有密封件14,密封件14含有密封筒141和密封环142,密封环142套设在密封筒141外,密封环142为圆锥台形的筒,该圆锥台形的顶端与密封筒141固定连接,该圆锥台形的底端与颈部62的外端面相接触,颈部62的外周面不含有环形凹槽。通过上述结构简化设计,可以提高该盘式制动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制动器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摩擦片(9)、活塞(8)、推力螺母(5)、球(4)和推力转轴(2),所述盘式制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活塞(8)和推力螺母(5)外的制动器壳体(6),推力螺母(5)的外表面直接与制动器壳体(6)的内壁表面相接触,推力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出部(51),制动器壳体(6)的内壁表面设有与突出部(51)相匹配的凹槽(61),在制动器壳体(6)内推力螺母(5)仅能沿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推力螺母(5)的一端设有凸缘,三个突出部(51)设置在该凸缘的外周面上,并且三个突出部(51)沿该凸缘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突出部(51)在垂直于推力螺母(5)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推力转轴(2)的一端设置在制动器壳体(6)内,推力转轴(2)的另一端设置在制动器壳体(6)外,推力转轴(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驻车拉杆(I),驻车拉杆(I)包括一个平板(101),平板(101)的边缘有用于拉锁连接的弯曲部(102),弯曲部(102)与平板(101)的边缘直接连接,推力转轴(2)的一端位于平板(101)内,平板(101)与推力转轴(2)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推力转轴(2)的下方设有螺钉(10),螺钉(10)与制动器壳体(6)固定连接,驻车拉杆(I)的下方设有用于驻车拉杆(I)复位的扭簧(12),扭簧(12)的一端与螺钉(10)固定连接,扭簧(12)的另一端与驻车拉杆(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弯曲部(102)位于平板(101)的上部,平板(101)的下部设有开口 (103),扭簧(12)套设在螺钉(10)外,开口 (103)的位置与螺钉(10)和扭簧(102)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推力转轴(2)的下方还设有驻车支架(13),驻车支架(13)通过螺钉(10)与制动器壳体(6)固定连接,驻车支架(13)包括一个平板(131),平板(131)的边缘有用于固定的弯曲部(132),弯曲部(132)与平板(131)的边缘直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器壳体(6)含有套设在推力转轴(2)外的颈部(62),平板(131)的边缘还设有与颈部(62)相匹配的弧形开口部(1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颈部¢2)的外端面与推力转轴(2)之间设有密封件(14),密封件(14)含有密封筒(141)和密封环(142),密封环(142)为圆锥台形,该圆锥台形的顶端与密封筒(141)固定连接,该圆锥台形的底端与颈部(62)的外端面相接触。
【文档编号】F16D125/58GK204253676SQ20142073585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武光宇, 耿传亮, M·马尔提内克 申请人:京西重工(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