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1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



背景技术:

现有喷嘴体内的阀芯例如凵型阀芯,它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它的构造使得工作中不能准确的控制流体流量,当油压升高或降低时无法保证流体的稳定性,并且凵型阀芯,构造单一,工作中不能保证工作质量,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流量,保证流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包括进油口、通油道、中空阀芯、密封挡片,所述进油口与通油道上部连接,所述通油道内设有调压弹簧,所述通油道底部设有容芯腔,其直径大于通油道的直径,并且与中空阀芯的直径长度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阀芯内部空腔有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减压油腔,下半部分为针阀油腔,所述针阀油腔底部呈锥面形,并且设有喷油孔,所述减压油腔的直径等于通油道的直径,所述针阀油腔的直径小于减压油腔的直径,所述中空阀芯的底部横穿通孔并且设有密封头,呈梯形状,所述密封头斜面与密封挡片紧密贴合,堵住出油口,所述调压弹簧顶部连接通油道顶部,底部连接减压油腔。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底部做过发黑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内部中空阀芯设有减压弹簧,当流体通过中空阀芯内部,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内部弹簧会有一定的反作用力,从而可有效控制流体流量,增强流体运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包括进油口1、通油道10、中空阀芯3、密封挡片4,所述进油口1与通油道10上部连接,所述通油道10内设有调压弹簧5,所述通油道10底部设有容芯腔8,其直径大于通油道10的直径,并且与中空阀芯3的直径长度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阀芯3内部空腔有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减压油腔6,下半部分为针阀油腔7,所述针阀油腔7底部呈锥面形,并且设有喷油孔12,所述减压油腔6的直径等于通油道10的直径,所述针阀油腔7的直径小于减压油腔6的直径,所述中空阀芯3的底部横穿通孔并且设有密封头9,呈梯形状,所述密封头斜面与密封挡片4紧密贴合,堵住出油口11,所述调压弹簧5顶部连接通油道10顶部,底部连接减压油腔6。

将本产品置于打靶性能测试台中进行流体流量试验,打靶试验台内设置有控制流体压力的自动化程序,通过控制程序给予流体不同的压力值,控制流体的流速,同时在打靶试验台内设置有收油箱收集喷嘴体的出油量。

出油状态:

模拟喷嘴体的工作原理,在打靶试验台开始工作时,燃油通过进油口1进入通油道10,然后进入中空阀芯3内的减压油腔6,由于通油道10和减压油腔6内设有调压弹簧5,燃油在高压的作用下落到调压弹簧5上时受到调压弹簧5的反作用力作用,流速减缓,进入针阀油腔7,高压燃油作用在针阀油腔7底部的针阀锥面12上并产生了向上抬起中空阀芯3的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大于调压弹簧5对中空阀芯3向下的弹力以后,中空阀芯3就会向上升起插入容芯腔8,中空阀芯3底部的密封头9与密封片脱离,出油口11打开,燃油在高压的作用下经过针阀油腔7从中空阀芯底3部的横穿通孔流出,并进一步减缓了燃油的流速,燃油通过出油口11进入收油箱。

停油状态:

当燃油停止供应时,高压燃油作用在针阀油腔底部的针阀锥面上的作用力迅速减小,当这个作用力小于调压弹簧对中空阀芯向下的弹力之后,中空阀芯回落,中空阀芯底部的密封头重新堵住出油口。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控制流体流量中空阀芯的喷嘴体,包括进油口、通油道、中空阀芯、密封挡片,所述进油口与通油道上部连接,所述通油道内设有调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阀芯内部镶嵌弹簧,且底部横穿通孔,在不同的气压作用力下,流体通过的流量变得可控制,且不同施压作用下,流体流向稳定,出油顺畅,为保证产品质量,中空阀芯底部在工作部分实行发黑处理,可加强底部工作所承载的力,达到产品质量合格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国;陈峰;郑辉;黄灵超;尤耀峰;陈万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杰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6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