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阻力小的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6364阅读:39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阻力小的轴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领域对轴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某些高精度仪器要求轴承既要具有极小的摩擦力矩,又要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目前,高精度仪器一般采用常规的向心球轴承,个别对无轴向载荷要求的高精度仪器也采用直滚子轨道球轴承;向心球轴承可通过减小钢球数、增大沟曲率系数等优化设计来降低轴承的摩擦力矩,但由于向心球轴承受载后钢球与沟道的接触点为椭圆接触面,接触面积较大,通过优化设计所能降低的摩擦力矩较少;直滚子轨道球轴承的工作表面为平面,轴承受载后钢球与滚子轨道的接触点较小,因此轴承的摩擦力矩非常小,但该种轴承仅能承受径向载荷,不能承受轴向载荷,该种轴承一旦承受轴向载荷,轴承将会散套。如何在保证轴承轴向和径向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降低轴承摩擦力矩,这一直是轴承技术领域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阻力小的轴承,该角接触球轴承既可以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还具有较小的摩擦力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擦阻力小的轴承,包括外围、内围、钢球和维持支架,外围的内周面和内围的外周面上均开设有滚子轨道,所述滚子轨道为倾斜平面结构,倾斜角度为不大于45°,且内、外围上的滚子轨道相互平行,所述钢球与内、外围的滚子轨道之间为点接触。

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创造,安装在维持支架孔道内的钢球与孔道之间有一定间隙。

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创造,所述维持支架采用塑料制锥形维持支架。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1、该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外围的滚子轨道设计为倾斜平面结构,使得钢球与滚子轨道的接触为点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轴承的摩擦力矩,提高了轴承的灵敏度。

2、内、外围滚子轨道的倾斜角度使钢球与滚子轨道形成接触角,能保证轴承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

3、由于内、外套圈的滚子轨道为倾斜平面结构,与传统的圆弧形滚子轨道相比,加工更加简单,可有效降低轴承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摩擦阻力小的轴承,包括外围1、内围2、钢球和维持支架,外围的内周面和内围的外周面上均开设有滚子轨道,所述滚子轨道为倾斜平面结构,倾斜角度为不大于45°,且内、外围上的滚子轨道相互平行,所述钢球与内、外围的滚子轨道之间为点接触。

所述维持支架采用塑料制锥形维持支架,且安装在维持支架孔道内的钢球与孔道之间有一定间隙,该维持支架可将钢球锁在孔道内,维持支架孔道与钢球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保证钢球可以自由旋转。

另外,内、外围滚子轨道的倾斜角度决定了该轴承的接触角α,根据该轴承的实际应用环境通过设计合理的倾斜角度,使得该轴承具有一个较忧的接触角α,进而使该轴承具备较好的轴向和径向载荷承受力。

本发明在具体装配时,先将钢球嵌入维持支架孔道内,使维持支架和钢球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将轴承外围装入轴承座,再将维持支架和钢球装入外围滚子轨道,最后装入轴承内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阻力小的轴承,包括外围、内围、钢球和维持支架,外围的内周面和内围的外周面上均开设有滚子轨道,所述滚子轨道为倾斜平面结构,且内、外围上的滚子轨道相互平行,所述钢球与内、外围的滚子轨道之间为点接触。本发明使得钢球与滚子轨道的接触为点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轴承的摩擦力矩,提高了轴承的灵敏度;另外,内、外围滚子轨道的倾斜角度使钢球与滚子轨道形成接触角,能保证轴承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富强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3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