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鹤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动鹤管转向接头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装卸油鹤管中使用的转向节,它包含有转向管管座,与其相连的锁定螺母和转向节主件组成的转向节内腔,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装有转向管、平面滚珠、调压螺母和锁紧螺母。实用中,设在转向管和转向管管座之间的o型密封圈,弹性差、硬接触、磨损大、易漏油;转向管与调压螺母、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处,转向节主件与转向管管座螺纹连接处、锁紧螺母与转向节主件配合间隙处,无密封,且腔内注入润滑脂麻烦,长时间使用易老化,冬季润滑效果尤为不好,并且现有的转向节没有主动驱动装置,转向节的转动没有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鹤管转向接头的使用方法,其可保证转向中心的内管不变位,提高了密封效果,且活动部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小,转动轻便灵活,并能主动控制转向节的转向,从而实现转向节转动的自动化。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鹤管转向接头的使用方法,所述转向接头包括转向管、管座、气动马达、传动装置、下法兰、第一平面滚珠、内管、第二平面滚珠、上法兰,所述气动马达固定于所述管座上,所述内管的下端固定有下法兰,所述内管套在所述转向管内,且在内管的上下外圆周处分别对应的通过第二平面滚珠和第一平面滚珠与所述转向管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内管同轴设置的上法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转向管的外圆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涡轮,所述气动马达驱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齿合连接;
其中:所述上法兰(10)内设有圆形密封连接槽(11),且内管(8)的上端面紧抵在上法兰(10)内连接槽(11)的下端面上;
使用时,可以通过启动气动马达(2)来驱动蜗杆(3),所述蜗杆(3)驱动涡轮(7)转动,涡轮(7)带动转向管(1)转动,从而实现转向,且内管(8)在所述第一平面滚珠(6)和第二平面滚珠(9)的转动下,其自身并不转动。
优选地,所述上法兰、下法兰和内管均同轴设置,且内腔直径大小相同。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以保证转向中心的内管不变位,极大地提高了其密封效果,活动部位全部浸油,抗腐蚀能力强,大大延长了转向节的使用寿命,且活动部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小,转动轻便灵活,本发明还可以主动控制转向节的转向,从而实现转向节转动的自动化,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转向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转向接头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转向接头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气动鹤管转向接头的使用方法,转向接头包括转向管1、管座4、气动马达2、传动装置、下法兰5、第一平面滚珠6、内管8、第二平面滚珠9、上法兰10,所述气动马达2固定于所述管座4上,所述内管8的下端固定有下法兰5,所述内管8套在所述转向管1内,且在内管的上下外圆周处分别对应的通过第二平面滚珠9和第一平面滚珠6与所述转向管1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内管8同轴设置的上法兰10,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涡轮7和蜗杆3,所述转向管1的外圆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涡轮7,所述气动马达2驱动连接有蜗杆3,所述蜗杆3与所述涡轮7齿合连接。
另外,所述上法兰10、下法兰5和内管8均同轴设置,且内腔直径大小相同。所述上法兰10内设有圆形密封连接槽11,且内管8的上端面紧抵在上法兰10内连接槽11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平面滚珠6和第二平面滚珠9均浸油以作润滑及抗腐蚀用。
使用时,可以通过启动气动马达2来驱动蜗杆3,所述蜗杆3驱动涡轮7转动,涡轮7带动转向管1转动,从而实现转向,且内管8在所述第一平面滚珠6和第二平面滚珠9的转动下,其自身并不转动,因此极大的保证了转向节的密封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