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9665发布日期:2018-10-12 20:1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用于捆绑管线的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线卡。



背景技术:

用于固定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软管、线缆或管道的线卡,相关标准并未对其结构进行规定。常用的线卡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卡体1,所述卡体1包括环形夹持部11,夹持部11上设有敞开口,在敞开口的两个端头处各自分别连接有紧固平台12,紧贴紧固平台12外侧面叠放有压舌片2,压舌片2上设有第一通孔21,紧固平台12上正对第一通孔21处开有与第一通孔21同轴的第二通孔13。压舌片2与紧固平台12的固定方式通常情况采用以下两种结构:a1、紧固平台12与压舌片2焊接;b1、通过紧固平台12本身翻边圆孔与压舌片2通过模具进行挤压铆接,一次成型。

上述两种固定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a2、焊接产品厚度薄,焊接技术要求高,焊接后需要钝化等后处理,效率低下,外形不够美观;

b2、翻边铆接的方式虽然外形美观,容易操作,但在使用螺钉紧固线卡的过程中,存在压舌片2与紧固平台12相对转动错位的现象(如图3),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本案所涉及的术语解释如下:

紧固平台12内侧面是指图1中的a面,也就是两个紧固平台距离最近的表面,其与夹持部所围成的封闭空间相连。

紧固平台12外侧面是指图1中的b面,也就是两个紧固平台距离最远的表面,其直接朝向外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完美解决紧固过程中发生转动错位现象的线卡。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卡,包括卡体,所述卡体包括环形夹持部,夹持部上设有敞开口,在敞开口的两个端头处各自分别连接有紧固平台,紧贴紧固平台外侧面叠放有压舌片,压舌片上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壁开设有凹形缺口,在紧固平台上正对第一通孔处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

还包括将压舌片与紧固平台固定的铆件,所述铆件包括翻边、垂直固定于翻边的中空筒;所述中空筒同时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且中空筒外壁材料嵌入凹形缺口内;中空筒与第二通孔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翻边紧压未与紧固平台贴合的压舌片表面。

上述方案中,凹形缺口的设计,使得中空筒外壁材料可嵌入凹形缺口内,从而形成限位结构,限制了压舌片与紧固平台的相对转动。而且,无需焊接,省去了焊接后需要钝化等后处理步骤。

优选的,所述凹形缺口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孔轴线平行,且凹形缺口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第一通孔内壁。

为了使整体结构更美观,所述翻边覆盖凹形缺口的端面,覆盖后的成品外观看不到凹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凹形缺口为半圆弧形的凹槽。

更优选的,凹形缺口半圆弧半径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与中空筒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筒与第二通孔边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铆件由第二通孔边沿材料通过模具挤压发生塑性变形延伸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上包裹有槽带。槽带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比如橡胶,以保护管线被夹伤。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与紧固平台一体成型。可以采用一根片材折弯成型。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1.凹形缺口的设计,使得中空筒外壁材料可嵌入凹形缺口内,从而形成限位结构,限制了压舌片与紧固平台的相对转动,避免了线卡紧固过程中的转动错位的现象。

2.无需焊接,省去了焊接后需要钝化等后处理步骤,外形美观,容易操作,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线卡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线卡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线卡错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卡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线卡俯视图。

图6为压舌片俯视图。

图中:1-卡体,2-压舌片,3-铆件,4-槽带,11-夹持部,12-紧固平台,13-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22-凹形缺口,31-翻边,32-中空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6所示,一种线卡,包括卡体1,所述卡体1包括环形夹持部11。夹持部11上设有敞开口。在敞开口的两个端头处各自分别连接有紧固平台12。所述夹持部11与紧固平台12一体成型。夹持部11上包裹有槽带4。紧贴紧固平台12外侧面叠放有压舌片2。

压舌片2上设有第一通孔21。在第一通孔21内壁开设有半圆弧形凹形缺口22。凹形缺口22半圆弧半径优选为0.5mm。所述凹形缺口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孔21轴线平行,且凹形缺口22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第一通孔21内壁。在紧固平台12上正对第一通孔21处开有与第一通孔21同轴的第二通孔13。

还包括将压舌片2与紧固平台12固定的铆件3。所述铆件3包括翻边31、垂直固定于翻边31的中空筒32。所述中空筒32同时插入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13中,且中空筒32外壁材料嵌入凹形缺口22内。所述翻边31紧压未与紧固平台12贴合的压舌片2表面。所述翻边31覆盖凹形缺口22的端面。

所述翻边31与中空筒32一体成型。所述中空筒32与第二通孔13边沿一体成型。铆件3由第二通孔13边沿材料通过模具挤压发生塑性变形延伸制成。在制作时,一般第二通孔13的开孔直径小于第一通孔21,使得第二通孔13有部分材料余量,采用模具挤压后,多余的材料变形形成铆件,部分材料嵌入凹形缺口22内(如图5中的局部剖所示),最终第二通孔13扩开,孔径增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卡,包括卡体,卡体包括环形夹持部,夹持部上设有敞开口,在敞开口的两个端头处各自分别连接有紧固平台,紧贴紧固平台外侧面叠放有压舌片,压舌片上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壁开设有凹形缺口,在紧固平台上正对第一通孔处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还包括将压舌片与紧固平台固定的铆件,铆件包括翻边、垂直固定于翻边的中空筒;中空筒同时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且中空筒外壁材料嵌入凹形缺口内;中空筒与第二通孔边沿固定连接;翻边紧压未与紧固平台贴合的压舌片表面。本发明限制了压舌片与紧固平台的相对转动,避免了线卡紧固过程中的转动错位的现象。而且,无需焊接,外形美观,加工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纬;史红岩;罗赞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1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