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阻式软滑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8023发布日期:2018-12-19 06:4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微阻式软滑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轨道,尤其是能弯曲扭转并且通畅顺滑的微阻式软滑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柔性轨道虽然能弯曲扭转,但是变形后的轨道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不便于滑头的顺畅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柔性轨道在变形后不便于滑头顺畅移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阻式软滑轨,该微阻式软滑轨能将滑头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从而减小滑头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阻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轨道、联结轴、上托架、下托架、滚珠和限位环。

轨道为长条形的凹槽结构,轨道的垂直剖面为c字形结构,所述的轨道由弹性材料制成。联结轴、上托架、下托架和滚珠共同构成与轨道配合的滑头。上托架和下托架均为圆盘形结构,在上托架和下托架的盘底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轴孔,在上托架和下托架的盘底面上均沿轴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上托架倒置设置并位于下托架的上方,上托架的盘口与下托架的盘口对口连接,上托架上的各个圆孔分别与下托架上的各个圆孔相互对齐,在上托架和下托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所述的滚珠的直径大于上托架和下托架上圆孔的直径,各个滚珠与上托架和下托架上的各个圆孔对应设置,滚珠的上下端头分别伸出上托架和下托架的上下圆孔。联结轴的下轴头与上托架和下托架上的轴孔轴连接并通过限位环定位。滑头设置在轨道的凹槽中,滑头上联结轴的上轴头从轨道凹槽的缝隙处伸出。

使用时,将滑头上联结轴的上轴头与所需移动的物体连接。当滑头沿轨道的凹槽移动时,与轨道凹槽内壁接触的上托架和下托架即可绕联结轴转动,而与轨道凹槽内壁接触的滚珠即可在上托架和下托架的圆孔中滚动。由于滑头与轨道之间的所有摩擦力均为滚动摩擦力,因此滑头即可在弯曲扭转的轨道中顺畅的滑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滑头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从而减小滑头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图4是图3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4的d-d剖面放大图。

图6是图5的e-e剖面图。

图中:1.轨道。2.联结轴。3.滚珠。4.上托架。5.下托架。6.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轨道1为长条形的凹槽结构,轨道1的垂直剖面为c字形结构,所述的轨道1由弹性材料制成。联结轴2、上托架4、下托架5和滚珠3共同构成与轨道1配合的滑头。上托架4和下托架5均为圆盘形结构,在上托架4和下托架5的盘底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轴孔,在上托架4和下托架5的盘底面上均沿轴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上托架4倒置设置并位于下托架5的上方,上托架4的盘口与下托架5的盘口对口连接,上托架4上的各个圆孔分别与下托架5上的各个圆孔相互对齐,在上托架4和下托架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3,所述的滚珠3的直径大于上托架4和下托架5上圆孔的直径,各个滚珠3与上托架4和下托架5上的各个圆孔对应设置,滚珠3的上下端头分别伸出上托架4和下托架5的上下圆孔。联结轴2的下轴头与上托架4和下托架5上的轴孔轴连接并通过限位环6定位。滑头设置在轨道1的凹槽中,滑头上联结轴2的上轴头从轨道1凹槽的缝隙处伸出。

在图1、图2、图3中,使用时,将滑头上联结轴2的上轴头与所需移动的物体连接。当滑头沿轨道1的凹槽移动时,与轨道1凹槽内壁接触的上托架4和下托架5即可绕联结轴2转动,而与轨道1凹槽内壁接触的滚珠3即可在上托架4和下托架5的圆孔中滚动。由于滑头与轨道1之间的所有摩擦力均为滚动摩擦力,因此滑头即可在弯曲扭转的轨道1中顺畅的滑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微阻式软滑轨。轨道的垂直剖面为C字形的凹槽结构。上、下托架和滚珠共同构成滑头。上、下托架均为圆盘形结构,在上、下托架的盘底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轴孔,在上、下托架的盘底面上均沿轴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倒置的上托架设置在下托架的上方,在上、下托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各个滚珠的上下端头分别伸出上、下托架的各个上下圆孔。上、下托架的轴孔通过联结轴连接。滑头设置在轨道的凹槽中。当滑头沿轨道移动时,与轨道凹槽内壁接触的上、下托架即可绕联结轴转动,而与轨道凹槽内壁接触的滚珠即可在上、下托架的圆孔中滚动。由于滑头与轨道之间的所有摩擦力均为滚动摩擦力,因此滑头即可在弯曲扭转的轨道中顺畅的滑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卫
技术研发日:2018.07.15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