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械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殊的长度可调型连接配件。
背景技术:
万向轴主要是用来连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配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连轴器还有缓冲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在不同的设置中所需要的万向轴的长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生产出各种长度的万向轴来满足在不同工作场合的需要。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的长度可调型连接配件,根据不同的工作场合,可通过此配件来对万向轴的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满足在需要不同长度的万向轴时进行相应的长度调节,从而极大的减小了零件的使用成本。本发明中用来调节伸缩长度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的整体生产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使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殊的长度可调型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零件主体,所述零件主体的左侧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第一可伸缩端,所述零件主体的右侧设有圆柱形第二可伸缩端,所述第一可伸缩端通过第一伸缩轴与所述零件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可伸缩端通过第二伸缩轴与所述零件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可伸缩端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可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二可伸缩端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也可做伸缩运动,所述零件主体的外圆柱面正前端的位置设有成线性分布的圆柱形伸缩长度固定孔,所述伸缩长度固定孔内还设有伸缩长度固定装置,通过所述伸缩长度固定装置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可伸缩端和所述第二可伸缩端的伸缩量的调节控制,所述第二可伸缩端的右侧和所述第一可伸缩端的左侧分别设有装配连接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可伸缩端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的最大伸缩量与所述的第二可伸缩端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的最大伸缩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可伸缩端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的伸缩量与所述的第二可伸缩端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的伸缩量相对于所述的零件主体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长度固定孔的数量为奇数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伸缩长度固定装置来控制第一可伸缩端和第二可伸缩端的伸缩长度,从而可以得到不同长度的万向轴,使其应该范围更广,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零件主体,2、第一可伸缩端,3、第二可伸缩端,4、第一伸缩轴,5、第二伸缩轴,6、伸缩长度固定孔,7、伸缩长度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特殊的长度可调型连接配件,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可通过此零件来对万向轴的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满足在需要不同长度的万向轴时进行相应的长度调节,从而极大的减小了零件的使用成本,使它在使用时更方便。本发明中用来调节伸缩长度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的整体生产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使用范围更广。它包括圆柱形零件主体1,它是零件的主体结构,用来支撑整体的结构强度。所述零件主体1的左侧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第一可伸缩端2,在使用时可以使左侧位置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长度伸缩。所述零件主体1的右侧设有圆柱形第二可伸缩端3,使右侧位置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长度调整,使零件的整体使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所述第一可伸缩端2通过第一伸缩轴4与所述零件主体1连接,所述第二可伸缩端3通过第二伸缩轴5与所述零件主体1连接,使零件在进行伸缩时的稳定性更好,在进行调节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第一可伸缩端2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1可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二可伸缩端3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1也可做伸缩运动。所述零件主体1的外圆柱面正前端的位置设有成线性分布的圆柱形伸缩长度固定孔6,所述伸缩长度固定孔6内还设有伸缩长度固定装置7,在使用时松开伸缩长度固定装置7可以对相应的一侧进行伸缩,当伸缩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伸缩长度固定装置7再进行固定,使零件的整体牢固的固定在一定的长度。通过所述伸缩长度固定装置7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可伸缩端2和所述第二可伸缩端3的伸缩量的调节控制,伸缩长度固定装置7可以采用螺丝柱的方式来进行伸缩控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结构方式。所述第二可伸缩端3的右侧和所述第一可伸缩端2的左侧分别设有装配连接固定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可伸缩端2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1的最大伸缩量与所述的第二可伸缩端3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1的最大伸缩量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整体可调节的范围比较大,并且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可伸缩端2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1的伸缩量与所述的第二可伸缩端3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1的伸缩量相对于所述的零件主体1左右对称。大部分应用万向轴时,考虑到受力的均匀,一般都会需要左右两边的力距相同,也就是需要左右两边的长度相同,这样可以有效保持整体的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长度固定孔6的数量为奇数个。伸缩长度固定孔6是用来通过伸缩长度固定装置7来对第一可伸缩端2和第二可伸缩端3进行固定的,采用奇数个可以更好的确保固定的牢固程度,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