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机构,蜗轮单元及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3733发布日期:2019-10-14 16:5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转向机构,蜗轮单元及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转向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机构,蜗轮单元及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蜗轮蜗杆啮合系统中采用一对深沟球轴承布置在蜗轮前后的位置对蜗轮支撑,并通过轴承外圈与壳体座孔配合的方式来把蜗轮系统固定在壳体中,但由于驱动单元的位置布置方式(布置在转向管柱的下端),其同时要承受底盘传来的路面激励,蜗轮蜗杆传动时的力矩波动,以及由于中间轴布置方式而导致的周期性的支反力,故此,轴承的内外圈和钢球容易出现激励噪声,同时极大影响系统刚度,导致明显的振动噪音。

为了应对这一状况,蜗轮一侧的轴承的外圈与塑料环被设计为一体,同时在此塑料环的圆周端面布置有一层阻尼环,通过自身弹性达到与壳体内部的配合,并在此塑料环的端面通过膜片弹簧施加一预载到轴承外圈,以消减发生在此轴承内部的震颤。

然而,当前的蜗轮和蜗杆啮合传动仍然存在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蜗轮和蜗杆啮合传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单元,包括:

外圈,包括径向滚道部;

混合保持架,设置于所述径向滚道部内,所述混合保持架开设有滚针兜孔和滚子兜孔,所述滚针兜孔和所述滚子兜孔沿所述混合保持架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滚针兜孔开设有第一轴向开口和第二轴向开口;

滚针,设置于所述滚针兜孔内,包括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轴向开口,所述第二轴向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轴向开口;

阻尼环,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所述阻尼环的数量为2组,且2组所述阻尼环位于所述滚针的两端;

滚针滚道环,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所述滚针滚道环的数量为2组,且位于所述滚针和各所述阻尼环之间,各所述滚针滚道环分别与所述滚针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相配合,且所述滚针滚道环与所述滚针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的轴线呈锐角。

可选地,所述径向滚道部还包括轴向止挡部,所述轴向止挡部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的轴向端部,且位于所述阻尼环的外端部。

可选地,所述外圈还包括轴向滚道部,所述轴向滚道部开设有弧形滚道;

所述轴承单元还包括:

推力垫片,设置于所述外圈的端部,所述推力垫片的轴向第一端面上开设有推力滚道,所述推力滚道与所述弧形滚道相对设置;

球滚子,所述球滚子设置于所述弧形滚道和所述推力滚道围成的滚道内。

可选地,所述推力垫片的轴向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延伸,所述凹槽沿远离轴线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旋涡状。

可选地,所述滚子兜孔的形状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轴承单元,还包括:

弹性铆压部,所述弹性铆压部整体呈环状结构,固定于所述轴向滚道部的外环面,且包括与所述轴向滚道部的外环面固定连接的锥形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蜗轮单元,包括:

蜗轮;

传感器壳体;

前述的轴承单元,所述轴承单元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两轴向端部;

膜片弹簧,呈压缩状地设置于所述轴承单元的轴向端部和所述传感器壳体之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蜗轮单元,包括:

第一轴承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单元为前述的轴承单元;

第二轴承单元,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为前述的轴承单元;

蜗轮;

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两轴向端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前述的蜗轮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单元,所述滚针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且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的2组阻尼环位于所述滚针的两端,同时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的2组滚针滚道环位于所述滚针和各所述阻尼环之间,从而当将轴承单元与转向输入/出轴进行装配时,设置于混合保持架内的滚针在径向作用力下沿径向方向向外周部移动,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挤压阻尼环,由于所述滚针滚道环与所述滚针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的轴线呈锐角,因此会产生垂直于滚针轴线的分力,从而使阻尼环在沿径向方向上被压缩变形,保证了转向输入/出轴被所述滚针所预载,从而消除了径向安装间隙,降低了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且由于滚针的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因此,可以实现滚针与滚针滚道环的滚道面无游隙配合,在消除径向间隙的同时保证滚针在滚针滚道环的滚道上正常工作。同时,由于所述混合保持架开设有滚针兜孔和滚子兜孔,所述滚针兜孔和所述滚子兜孔沿所述混合保持架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当轴承单元受到径向载荷时,圆周一侧的阻尼环进一步被压缩,混合保持架在径向载荷作用下浮动,带动滚子产生径向移动,使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从而利用到滚子卓越的径向承载能力,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单元,一方面,带有半球状或者圆锥状端面的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和阻尼环的配合,既能够消除装配中的间隙,又能够吸收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冲击,降低了在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另一方面,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当轴承单元受到径向载荷时,圆周一侧的阻尼环进一步被压缩,混合保持架在径向载荷作用下浮动,带动滚子产生径向移动,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以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混合保持架的滚动体与外圈和转向输入/出轴装配时可以是间隙配合,且安装过程中转向输入/出轴对滚针的径向作用力很低,因而在安装过程中易于装配,从而统一了简便装配,减震以及高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蜗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径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虚框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轴承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轴承单元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深沟球轴承;2-壳体;3-转向输出轴;4-塑料环;5-膜片弹簧;7-传感器壳体;8-蜗轮;

100-外圈;10-径向滚道部;20-混合保持架;200-滚针兜孔;210-滚子兜孔;30-滚针;31-滚子;310-第一轴向端部;320-第二轴向端部;40-滚针滚道环;400-弧形滚道;50-阻尼环;60-轴向滚道部;600-轴向止挡部;70-球滚子;80-推力垫片;800-推力滚道;810-轴向第一端面;820-轴向第二端面;801-凹槽;90-弹性铆压部;900-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当前的蜗轮和蜗杆啮合传动存在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

请参考图1,图1是一种蜗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蜗轮单元包括:深沟球轴承1,转向输出轴3,塑料环4,膜片弹簧5,传感器壳7,蜗轮8,可以看出,在目前蜗轮支撑方式上,主要选用了一对深沟球轴承1布置在蜗轮8前后的位置,其中,处在蜗轮外端的深沟球轴承1与壳体2之间为过盈配合,而深沟球轴承1与转向输出轴3之间则为间隙配合,处在另一侧的深沟球轴承1与转向输出轴3之间则是过盈配合,且轴承外圈与塑料环4被设计为一体,同时在此塑料环4的圆周端面布置有一层阻尼环,通过阻尼环的自身弹性与壳体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并在此塑料环4的端面通过膜片弹簧5施加一预载到轴承外圈,以消减发生在此轴承内部的震颤。

装配时,首先将深沟球轴承1(位于图1中的下方的轴承)放入壳体中,然后将转向输出轴3,套设于转向输出轴3上的蜗轮,深沟球轴承1,塑料环4以及阻尼环作为整体放入壳体内,最后装入传感器壳体。

由于轴承类型和装配工艺的选择,完成装配后,一方面,处在蜗轮外端的深沟球轴承1与转向输出轴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安装间隙,导致蜗轮8和蜗杆啮合传动不均匀和不稳定,产生噪音;另一方面,虽然处在另一侧的深沟球轴承1的外圈通过膜片弹簧5对外圈进行预紧,但在高轴向冲击的情况下,起到预紧作用的膜片弹簧5仍会被压缩,导致轴承系统内游隙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既有可能导致蜗轮8和蜗杆啮合传动不均匀和不稳定,产生噪音,又有可能导致塑料环4发生振动,使得与其背面相互靠紧起到预紧的膜片弹簧5相互摩擦,产生刮擦噪声的可能。

为了提高蜗轮和蜗杆啮合传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单元,一方面,带有半球状或者圆锥状端面的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和阻尼环的配合,既能够消除装配中的间隙,又能够吸收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冲击,降低了在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另一方面,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当轴承单元受到径向载荷时,圆周一侧的阻尼环进一步被压缩,混合保持架在径向载荷作用下浮动,带动滚子产生径向移动,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以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混合保持架的滚动体与外圈和转向输入/出轴装配时可以是间隙配合,且安装过程中转向输入/出轴对滚针的径向作用力很低,因而在安装过程中易于装配,从而统一了简便装配,减震以及高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涉及到的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考图2-图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径向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单元,包括:

外圈100,包括径向滚道部;

混合保持架20,设置于所述径向滚道部内,所述混合保持架20开设有滚针兜孔200和滚子兜孔210,所述滚针兜孔200和所述滚子兜孔210沿所述混合保持架2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滚针兜孔200开设有第一轴向开口和第二轴向开口;

滚针30,设置于所述滚针兜孔200内,包括第一轴向端部310和第二轴向端部320,所述第一轴向端部310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320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所述第一轴向端部310凸出于所述第一轴向开口,所述第二轴向端部320凸出于所述第二轴向开口;

阻尼环50,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10上,所述阻尼环50的数量为2组,且2组所述阻尼环位于所述滚针30的两端;

滚针滚道环40,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10上,所述滚针滚道环40的数量为2组,且位于所述滚针30和各所述阻尼环50之间,各所述滚针滚道环40分别与所述滚针30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310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320相配合,且所述滚针滚道环40与所述滚针30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30的轴线呈锐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阻尼环50的数量为2组,且2组所述阻尼环50位于所述滚针30的两端,指的是每组阻尼环50的数量可以是1个,如图3所示,即滚针30的两端各有1个阻尼环5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每组阻尼环50的数量为至少2个,每组阻尼环50的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保证所述每组阻尼环50能够起到径向变形的作用即可。同理,所述滚针滚道环40的数量为2组,指的是2组滚针滚道环40分别与滚针30的两端相配合,每组滚针滚道环40的数量可以是1个,即滚针30的两端各有1个滚针滚道环40,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滚针滚道环40的数量不做限定,每组滚针滚道环40的数量可以是至少2个,只要能够保证每组滚针滚道环40能够起到与所述滚针30配合且能够挤压阻尼环50产生径向变形的作用即可。径向滚道部10包括与轴承单元的滚动体相配合的滚道区间以及沿滚道区的轴向两侧延伸的区域;所述滚针兜孔200和所述滚子兜孔210沿所述混合保持架2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指的是所述滚针兜孔200沿所述混合保持架20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滚子兜孔210沿所述混合保持架20的周向均匀分布,同时,所述滚针兜孔200和所述滚子兜孔210间隔排列,例如:所述滚针兜孔200和所述滚子兜孔210沿所述混合保持架20的周向上的间隔布置方式可以是1个滚针兜孔200,1个滚子兜孔210,1个滚针兜孔200,1个滚子兜孔210,……;或者所述滚针兜孔200和所述滚子兜孔210沿所述混合保持架20的周向上的间隔布置方式可以是1个滚针兜孔200,2个滚子兜孔210,1个滚针兜孔200,2个滚子兜孔210,……;还可以是2个滚针兜孔200,2个滚子兜孔210,2个滚针兜孔200,2个滚子兜孔210,……。

各所述滚针滚道环40分别与所述滚针30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310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320相配合,指的是位于第一轴向端部310一侧的滚针滚道环40为滚针30的第一轴向端部310提供滚道,位于第二轴向端部320一侧的滚针滚道环40为滚针30的第二轴向端部320提供滚道,保证滚针30能够正常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滚子31指的是长径比小于1/3的滚动体,滚针30指的是长径比大于1/3的滚动体。

滚子31的形状以及滚子兜孔210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但滚子31与滚子兜孔210之间相互配合,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滚子兜孔21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滚子31为圆柱滚子3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滚子31还可以为球滚子70,此时滚子兜孔210的形状则需要与球滚子70的形状配合。

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滚针滚道环40与所述滚针30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30的轴线呈锐角,指的是当滚针30的端部与滚针滚道环40相互作用时,能够在径向上产生指向轴向止挡部的分力。

如图5所示,在组装轴承单元和转向输入/出轴时,虚线箭头表示将转向输入/出轴沿轴承单元的轴向方向装入,由于混合保持架20能够将滚针30限制在滚针兜孔200内且滚针30可以在滚针兜孔200内运动,如此,当转向输入/出轴与轴承单元完成装配后,由于滚针滚道环40与所述滚针30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30的轴线呈锐角,滚针30沿实心箭头方向运动,并通过滚针滚道环40挤压阻尼环50,导致阻尼环50在径向方向上产生变形,保证了转向输入/出轴被所述滚针30所预载,从而消除了径向安装间隙。由于阻尼环50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10上,故不会在轴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故滚针30不会沿轴向方向移动。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当轴承单元受到径向载荷时,圆周一侧的阻尼环50进一步被压缩,受力方向如图5中的实线箭头所示,混合保持架20沿径向方向产生浮动,浮动方向如图5中的空心箭头所示,此时滚子31可以与径向滚道部10直接接触,从而利用到滚子31卓越的径向承载能力,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

随不同车型载荷、底盘冲击的不同,阻尼环50可以为具有不同阻尼作用的弹性件,从而可以扩大应用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单元,所述滚针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且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的2组阻尼环分别位于所述滚针的两端,同时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上的2组滚针滚道环位于所述滚针和各所述阻尼环之间,从而当将轴承单元与转向输入/出轴进行装配时,设置于混合保持架内的滚针在径向作用力下沿径向方向向外周部移动,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挤压阻尼环,由于所述滚针滚道环与所述滚针相接触的点的切线与所述滚针的轴线呈锐角,因此会产生垂直于滚针轴线的分力,从而使阻尼环在沿径向方向上被压缩变形,保证了转向输入/出轴被所述滚针所预载,从而消除了径向安装间隙,降低了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且由于滚针的第一轴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的形状为半球状或者圆锥状,因此,可以实现滚针与滚针滚道环的滚道面无游隙配合,在消除径向间隙的同时保证滚针在滚针滚道环的滚道上正常工作。同时,由于所述混合保持架开设有滚针兜孔和滚子兜孔,所述滚针兜孔和所述滚子兜孔沿所述混合保持架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当轴承单元受到径向载荷时,圆周一侧的阻尼环进一步被压缩,混合保持架在径向载荷作用下浮动,带动滚子产生径向移动,使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从而利用到滚子卓越的径向承载能力,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单元,一方面,带有半球状或者圆锥状端面的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和阻尼环的配合,既能够消除装配中的间隙,又能够吸收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冲击,降低了在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另一方面,在轴承单元工作过程中,当轴承单元受到径向载荷时,圆周一侧的阻尼环进一步被压缩,混合保持架在径向载荷作用下浮动,带动滚子产生径向移动,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以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混合保持架的滚动体与外圈和转向输入/出轴装配时可以是间隙配合,且安装过程中转向输入/出轴对滚针的径向作用力很低,因而在安装过程中易于装配,从而统一了简便装配,减震以及高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为了便于阻尼环50的装配,简化阻尼环50的固定方式以限制阻尼环50的轴向移动,结合图3和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滚道部10还包括轴向止挡部600,所述轴向止挡部600固定于所述径向滚道部10的轴向端部,且位于所述阻尼环50的外端部。

所述阻尼环的外端部,指的是图3中的阻尼环的远离混合保持架的一端,以图3中左侧的阻尼环为例,指的是阻尼环的最左端,以图3中的右侧的阻尼环为例,指的是阻尼环的最右端。

本实施例中,将外圈100的端部作为轴向止挡部600(图3中的左侧),从而简化了轴向止挡部600的装配,右侧(图3中的右侧)的轴向止挡部600以与径向滚道部10的内环面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径向滚道部10,起到止挡阻尼环50轴向移动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两个轴向止挡部600均以与径向滚道部10的内环面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径向滚道部10。

结合图6和图7继续参考图3,为了提供轴向支撑,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00还包括轴向滚道部60,所述轴向滚道部60开设有弧形滚道400;

所述轴承单元还包括:

推力垫片80,设置于所述外圈100(如图6所示)的端部,所述推力垫片80的轴向第一端面810上开设有推力滚道800,所述推力滚道800与所述弧形滚道400相对设置;

球滚子70,所述球滚子70设置于所述弧形滚道400和所述推力滚道800围成的滚道内。

容易理解的是,所述轴向滚道部60开设的弧形滚道400以及推力垫片80的轴向第一端面810上开设的推力滚道800共同为球滚子70提供滚道,保证球滚子70的正常运转。

球滚子70的设置,能够为轴承单元提供轴向支撑,从而保证轴承单元能够既承受轴向力又能够承受径向力。

结合图3参考图8,待蜗轮与轴承单元组装完成后,为了降低整个蜗轮单元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带来的噪声,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单元的推力垫片80的轴向第二端面820上可以开设有凹槽801,所述凹槽801沿径向延伸,所述凹槽801沿远离轴线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加。

推力垫片80的轴向第二端面820即轴承单元组装完成后与蜗轮端面相接触的端面。所述凹槽801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保证所述凹槽801沿远离轴线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加即可。凹槽801的侧壁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通过在推力轴承上与蜗轮端面相接触的部分采用工程塑料的材质,并辅以该结构的凹槽801,有利于远离相关配合零件的激励共振点,降低整个系统应对振动冲击产生的噪音。

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801的形状为旋涡状。

请参考图9和图10,为了进一步消除轴向间隙,在轴向方向上提供轴向弹力,保证轴承单元与蜗轮组装后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单元,还可以包括:

弹性铆压部90,弹性铆压部90整体呈环状结构,固定于所述轴向滚道部60的外环面,且包括与所述轴向滚道部60的外环面固定连接的锥形部900。

在轴向方向上,采用了轴向预载和铆点固定的方式,通过控制轴承单元的弹性铆压部90在轴向变形的程度,随后采用锚压的方式精确控制这一轴向变形预紧,辅之以轴向推力轴承(球滚子70),这样就彻底消除了轴向间隙,在轴向冲击下的结构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

轴承单元的其余部件请参考图3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将轴承单元(图3所示)与蜗轮组装到一起后,轴承单元成对布置在蜗轮的轴向第一侧和轴向第二侧以支撑蜗轮,组装时,位于蜗轮的轴向第一侧的轴承单元可以直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蜗轮单元的壳体上,之后再将带有转向输入/出轴的蜗轮模块与固定在壳体上的轴承单元进行装配,最后再放入如图9所示的轴承单元并与蜗轮单元的轴向第二侧相接触。因弹性铆压部90包括与所述轴向滚道部60的外环面固定连接的锥形部900,通过对弹性铆压部90进行铆压使得弹性铆压部90产生弹性变形,锥形部900起到类似膜片弹簧的作用,从而能够消除轴向间隙同时设定两个轴承单元的轴向预载。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蜗轮单元,包括:

前述的轴承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轴承单元的数量为2个;

蜗轮;

传感器壳体,位于所述蜗轮端面的外侧;

前述的轴承单元,所述轴承单元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两轴向端部;

膜片弹簧,呈压缩状地设置于所述轴承单元的轴向端部和所述传感器壳体之间。

蜗轮端面的外侧,指的是图1中蜗轮的上方。

组装时,位于蜗轮的轴向第一侧的轴承单元可以直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蜗轮单元的壳体上,之后再将带有转向输入/出轴的蜗轮模块与固定在壳体上的轴承单元进行装配,最后再放入另一轴承单元并与蜗轮单元的轴向第二侧相接触。参照图1,将膜片弹簧放置于轴承单元的外圈100端部,最后放入传感器壳体,对膜片弹簧施加一预载,以消除轴向间隙同时设定两个轴承单元的轴向预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蜗轮单元,一方面,在径向方向上,带有半球状或者圆锥状端面的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和阻尼环的配合,既能够消除装配中的间隙,又能够吸收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冲击,降低了在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另一方面,在径向冲击作用下滚针挤压阻尼环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以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混合保持架的滚动体与外圈和转向输入/出轴装配时可以是间隙配合,且安装过程中转向输入/出轴对滚针的径向作用力很低,因而在安装过程中更易于装配,从而统一了简便装配,减震以及高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轴向方向上,通过对膜片弹簧施加一预载到轴承单元的外圈,以消除轴向间隙,从而保证在蜗轮单元在轴向冲击下的结构稳定性。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蜗轮单元,包括:

第一轴承单元(如图3所示)以及第二轴承单元(如图9所示);

蜗轮;

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两轴向端部。

组装时,位于蜗轮的轴向第一侧的第一轴承单元(如图3所示)可以直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蜗轮单元的壳体上,之后再将带有转向输入/出轴的蜗轮模块与固定在壳体上的轴承单元进行装配,最后再放入如图9所示的第二轴承单元并与蜗轮单元的轴向第二侧相接触。因弹性铆压部90包括与所述轴向滚道部60的外环面固定连接的锥形部900,通过对弹性铆压部90进行铆压使得弹性铆压部90产生弹性变形,锥形部900起到类似膜片弹簧的作用,从而能够消除轴向间隙同时设定两个轴承单元的轴向预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蜗轮单元,一方面,在径向方向上,带有半球状或者圆锥状端面的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和阻尼环的配合,既能够消除装配中的间隙,又能够吸收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冲击,降低了在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另一方面,在径向冲击作用下滚针挤压阻尼环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滚子31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以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滚针与外圈和转向输入/出轴装配时可以是间隙配合,在安装过程中更易于装配,从而统一了简便装配,减震以及高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轴向方向上,采用了轴向预载和铆点固定的方式,通过控制轴承单元的弹性铆压部在轴向变形的程度,随后采用锚压的方式精确控制这一轴向变形预紧,辅之以轴向推力球轴承(球滚子70,示于图3和图9中),这样就彻底消除了轴向间隙,在轴向冲击下的结构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前述的蜗轮单元。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径向机构,一方面,在径向方向上,带有半球状或者圆锥状端面的滚针通过滚针滚道环和阻尼环的配合,既能够消除装配中的间隙,又能够吸收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冲击,降低了在冲击工况下的噪音影响;另一方面,在径向冲击作用下滚针挤压阻尼环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滚子可以与径向滚道部直接接触,以起到承受径向载荷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滚针与外圈和转向输入/出轴装配时可以是间隙配合,在安装过程中更易于装配,从而统一了简便装配,减震以及高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轴向方向上,可通过膜片弹簧预载的方式来消除轴向间隙,在轴向冲击下的结构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

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