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9635发布日期:2021-04-09 20:3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渗漏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机械设备中使用的轴承通常需要进行润滑,为了防止润滑轴承的液体润滑剂渗漏而影响其他部件的功能,因此需要安装各种密封装置。常见的密封装置一般由刚性的骨架和弹性密封体两部分组成,弹性密封体通过硫化固定在环形的骨架上,并延伸形成片状的密封唇,密封唇贴合挤压被密封件的表面而配合形成密封面。此类密封装置例如见于cn102213319b中。

但在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下,对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有着极端苛刻的要求,常规的密封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比如在电梯中,当电梯长时间不工作时,润滑剂容易渗漏出来并流到电梯的提升带或缆绳上,这很可能引起电梯的提升带打滑,进而严重威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渗漏的密封装置。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密封装置而得到解决。该密封装置包括环形的弹性密封体,该弹性密封体具有主体部分和从主体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密封唇,第一密封唇用于与被密封件形成密封配合,从而在第一密封唇的轴向两侧分别形成液体密封侧和外部侧,其中,该密封装置还包括位于外部侧的吸液圈,该吸液圈由能够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用于吸收从液体密封侧渗漏到外部侧的液体。由于常规密封件中的密封唇无法确保完全没有液体从液体密封侧泄漏到外部侧,因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位于外部侧的吸液圈可以迅速吸收泄漏的液体。通过这种设计,即使存在液体通过密封唇泄漏的情况,这些泄漏的液体也不会进入外部侧的空间中,从而确保了外部部件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当密封装置安装在被密封件上时,吸液圈可以安装在被密封件的径向外侧上。这种安装方式易于实现,并且有利于吸液圈吸收沿着被密封件的表面流出的泄漏液体。优选地,当密封装置安装在被密封件上时,吸液圈可以固定在形成于被密封件径向外侧上的环形槽中。替代地,吸液圈也可以安装在密封唇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弹性密封体还具有从主体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密封唇,该第二密封唇在轴向上比第一密封唇更靠近外部侧,吸液圈在轴向上可以位于第一密封唇与第二密封唇之间。这意味着这种设计可以应用于具有多层密封唇的密封装置,例如如果弹性密封体具有两层密封唇,则吸液圈可以安装在两层密封唇之间的空间中,这有利于吸液圈吸收两层密封唇之间形成的密封腔中的泄漏液体。密封装置也可以具有更多的密封唇,例如三层等,这时吸液圈可以位于最靠近液体密封侧的密封唇的外部侧方向,例如任意两层相邻的密封唇之间。当然,密封装置也可以具有多个吸液圈,例如当密封装置具有两层密封唇时,在两层密封唇之间设置一个吸液圈,在靠近外部侧的密封唇的外部侧方向再设置另一个吸液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吸液圈可以由各种易于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例如海绵或泡沫橡胶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被密封件可以是用于电梯系统的轴承内圈。由于轴承中泄漏的润滑剂会对电梯提升带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密封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润滑剂的泄漏,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代表功能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密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泄漏的密封装置。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该密封装置整体呈环形,图1中示出了该密封装置安装在被密封件4上时旋转轴线一侧的剖视图。该密封装置包括由刚性材料(例如金属等)制成的环形骨架1和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制成的环形弹性密封体2。骨架1用于通过形状配合的方式将密封装置固定安装在例如轴承的外圈(未示出)上。弹性密封体2的主体部分21例如通过硫化的方式固定在骨架1上,并且从骨架1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密封唇。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密封唇,即第一密封唇22和第二密封唇23。各个密封唇可以以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与被密封件4配合,从而起到将轴向两侧密封隔离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一密封唇22和第二密封唇23均与被密封件4接触而形成接触式密封面。被密封件4例如为轴承的内圈,在内圈与固定安装骨架1的外圈之间可以存在相对转动。在图1中,密封装置的左侧为存在润滑剂等液体的液体密封侧5,而密封装置的右侧为需要保持干燥环境的外部侧6。

该密封装置还包括由易于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的吸液圈3。吸液圈3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海绵或泡沫橡胶等,以便吸收水或油等各种不同性质的液体。吸液圈3同样呈环形,其套设在被密封件4的径向外表面上。为了定位吸液圈3,可以在被密封件4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圈凹陷的环形槽41,吸液圈3可以固定在环形槽41中。吸液圈3位于第一密封唇22与第二密封唇23之间,因此,从液体密封侧5通过第一密封唇22而泄漏到两个密封唇之间的液体将会被吸液圈3吸收,而不会在密封腔中积聚并再次通过第二密封唇23泄漏到外部侧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特征在于吸液圈3,弹性密封体2及其密封唇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这意味着可以对各种构造的密封唇结构设置吸液圈3,例如对于仅具有一层密封唇或者具有三层或更多密封唇的结构,都可以设置吸液圈3。吸液圈3的位置需要位于任一密封唇的外部侧,即吸液圈3与液体密封侧之间存在至少一层密封唇。也可以设置多个吸液圈3。例如,在图1所示的两层密封唇的情况下,可以在两层密封唇之间设置一个吸液圈3,同时在第二密封唇23的外部侧、即右侧再设置一个吸液圈3,从而增强防止泄露的效果。

虽然在上述说明中示例性地描述了可能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到,仍然通过所有已知的和此外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技术特征和实施方式的组合存在大量实施例的变化。此外还应该理解到,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仅仅作为一个例子,这种实施例绝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用和构造。通过前述说明更多地是向技术人员提供一种用于转化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指导,其中,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便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尤其是关于所述部件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的改变。

附图标记表

1骨架

2弹性密封体

21主体部分

22第一密封唇

23第二密封唇

3吸液圈

4被密封件

41环形槽

5液体密封侧

6外部侧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装置,包括环形的弹性密封体(2),所述弹性密封体(2)具有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21)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密封唇(22),所述第一密封唇(22)用于与被密封件(4)形成密封配合,从而在所述第一密封唇(22)的轴向两侧分别形成液体密封侧(5)和外部侧(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外部侧(6)的吸液圈(3),所述吸液圈(3)由能够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用于吸收从所述液体密封侧(5)渗漏到所述外部侧(6)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被密封件(4)上时,所述吸液圈(3)安装在所述被密封件(4)的径向外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被密封件(4)上时,所述吸液圈(3)固定在形成于所述被密封件(4)径向外侧上的环形槽(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体(2)还具有从所述主体部分(21)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密封唇(23),所述第二密封唇(23)在轴向上比所述第一密封唇(22)更靠近所述外部侧(6),所述吸液圈(3)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唇(22)与所述第二密封唇(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圈(3)由海绵或泡沫橡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密封件(4)是用于电梯系统的轴承内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环形的弹性密封体,弹性密封体具有主体部分和从主体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密封唇,第一密封唇用于与被密封件形成密封配合,从而在第一密封唇的轴向两侧分别形成液体密封侧和外部侧,密封装置还包括位于外部侧的吸液圈,吸液圈由能够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用于吸收从液体密封侧渗漏到外部侧的液体。本发明的密封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渗漏。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刘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