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铝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404发布日期:2020-05-08 13:2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铝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洗铝槽。



背景技术:

铝箔薄膜作为高阻隔材料,在软包装行业中被普遍使用,食品、药品、工业包装都会涉及到。在工业包装中使用时,对复合膜的各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和铝箔的耐腐蚀强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复合前,对铝箔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铝箔与各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和耐腐蚀强度。洗铝槽中导辊与槽体连接处的密封一直是一个难题,既要保证内部液体不溢出,同时也要防止轴承内的润滑油浸入到液体中,污染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复合膜进行复合时,洗铝槽中导辊与槽体连接处密封差、会导致液体流出的问题,提出一种洗铝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铝槽,包括槽体2、第一导辊3、第二导辊4、滚动轴承座15和滚动轴承16,所述第一导辊3和第二导辊4设置在槽体2内,所述第一导辊3和第二导辊4平行设置,所述滚动轴承座15固定设置在槽体2外侧,所述滚动轴承16设置在滚动轴承座15上,所述导辊两端分别延伸至槽体2外侧与滚动轴承16接触,所述导辊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压紧调节环6、压力弹簧8和动密封压环9,所述压紧调节环6固定设置在导辊上,所述动密封压环9设置在压紧调节环6与槽体2之间,所述压紧调节环6与动密封压环9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调节环6上设有第一紧定螺钉7,所述第一紧定螺钉7连接压紧调节环6和导辊。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2内固定设有耐磨定环13,所述耐磨定环13与动密封压环9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定环13外侧设有固定密封圈支座10,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与槽体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与耐磨定环13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12。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2外侧设有第二紧定螺钉14,所述第二紧定螺钉14连接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2与固定密封圈支座10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11。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接触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11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定环13与动密封压环9接触的端面为碳化硅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2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对铝箔的表面进行预处理时,可以保证槽内部液体不溢出,而且轴承内的润滑油也不会浸入到液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包括槽体2、第一导辊3、第二导辊4、滚动轴承座15和滚动轴承16,所述第一导辊3和第二导辊4设置在槽体2内,所述第一导辊3和第二导辊4平行设置,所述滚动轴承座15固定设置在槽体2外侧,所述滚动轴承16设置在滚动轴承座15上,所述导辊两端分别延伸至槽体2外侧与滚动轴承16接触,所述导辊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压紧调节环6、压力弹簧8和动密封压环9,所述压紧调节环6固定设置在导辊上,所述动密封压环9设置在压紧调节环6与槽体2之间,所述压紧调节环6与动密封压环9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

滚动轴承座15和滚动轴承16安装在导辊的末端,可以保证导辊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

槽体2为不锈钢材质,第一导辊3、第二导辊4平行安装在槽体2内部,所述第一导辊3、第二导辊安装在槽体2中,为不锈钢材质,可在槽体2中自由转动,铝箔1从导辊底部穿过,导辊可以起到导向和将铝箔1完全浸入到洗铝液5中的作用.

所述压紧调节环6安装在导辊较细部位,配合压力弹簧8,可对动密封压环9产生压力,动密封压环9与槽体2内壁紧密接触,防止洗铝液5泄露。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所述压紧调节环6上设有第一紧定螺钉7,所述第一紧定螺钉7连接压紧调节环6和导辊。

通过第一紧定螺钉7可以进一步紧固压紧调节环6和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所述槽体2内固定设有耐磨定环13,所述耐磨定环13与动密封压环9配合使用。

本实施方式设置耐磨定环13的目的是和动密封压环9端面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区别是所述耐磨定环13外侧设有固定密封圈支座10,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与槽体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与耐磨定环13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12。

耐磨定环与密封压块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12,第一o型密封圈12可以采用氟胶o型密封圈,既可以在导辊上滑动,还可以保证与导辊间的密封,可保证密封不漏液。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区别是所述槽体2外侧设有第二紧定螺钉14,所述第二紧定螺钉14连接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

第二紧定螺钉14可以进一步紧固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的区别是所述槽体2与固定密封圈支座10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11。

本实施方式使得槽体2与固定密封圈支座10之间密封性更强,防止洗铝液5流出。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的区别是所述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接触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11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区别是所述耐磨定环13与动密封压环9接触的端面为碳化硅合金材质。

所述动密封压块与耐磨定环接触的端面为碳化硅合金制成,光滑耐磨。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所述槽体2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用于注入和排出洗铝液5。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为不锈钢材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解释和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权利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做的仅仅是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洗铝槽,包括槽体(2)、第一导辊(3)、第二导辊(4)、滚动轴承座(15)和滚动轴承(16),所述第一导辊(3)和第二导辊(4)设置在槽体(2)内,所述第一导辊(3)和第二导辊(4)平行设置,所述滚动轴承座(15)固定设置在槽体(2)外侧,所述滚动轴承(16)设置在滚动轴承座(15)上,所述导辊两端分别延伸至槽体(2)外侧与滚动轴承(16)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压紧调节环(6)、压力弹簧(8)和动密封压环(9),所述压紧调节环(6)固定设置在导辊上,所述动密封压环(9)设置在压紧调节环(6)与槽体(2)之间,所述压紧调节环(6)与动密封压环(9)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调节环(6)上设有第一紧定螺钉(7),所述第一紧定螺钉(7)连接压紧调节环(6)和导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内固定设有耐磨定环(13),所述耐磨定环(13)与动密封压环(9)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定环(13)外侧设有固定密封圈支座(10),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与槽体(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与耐磨定环(13)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外侧设有第二紧定螺钉(14),所述第二紧定螺钉(14)连接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与固定密封圈支座(10)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和固定密封圈支座(10)接触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11)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定环(13)与动密封压环(9)接触的端面为碳化硅合金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密封圈支座(10)为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一种洗铝槽,涉及软包装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复合膜进行复合时,洗铝槽中导辊与槽体连接处密封差、会导致液体流出的问题,包括槽体、第一导辊、第二导辊、滚动轴承座和滚动轴承,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设置在槽体内,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平行设置,所述滚动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槽体外侧,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滚动轴承座上,所述导辊两端分别延伸至槽体外侧与滚动轴承接触,所述导辊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压紧调节环、压力弹簧和动密封压环,所述压紧调节环固定设置在导辊上,所述动密封压环设置在压紧调节环与槽体之间,所述压紧调节环与动密封压环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本装置在对铝箔进行处理时,保证槽内液体不溢出。

技术研发人员:邢红涛;王锡权;景少泉;张林英;王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鹏程药用包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