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卸料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472发布日期:2020-05-22 21:0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物料卸料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料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料效率高的物料卸料阀。



背景技术:

卸料阀是除尘设备排灰、送风及其他设备给料的主要设备,适用于粉体物料和颗粒状物料。卸料阀常用在气力输出系统中,对于压力输出系统或负压输出系统,卸料阀能均匀、连续地向输料管供料,以保证气力输出管内的气、固体比较稳定,从而使气力输送能正常工作,同时又能将卸料阀的上、下部气压隔断起到锁气作用。因此,卸料阀是气力输送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但现有的卸料阀的结构设置不合理,进料过快时物料容易堆积在卸料口,影响物料的卸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卸料阀,通过改进卸料阀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卸料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卸料阀,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的阀体,所述阀体下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吸风装置的吸风口、用于卸料的卸料口,所述吸风口、卸料口相对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叶轮轴组件。所述叶轮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阀腔并与固接在所述阀体外侧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限定形成容置物料的独立腔室。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进料口连通且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吸风口、卸料口连通。

进一步来说,所述吸风口、卸料口为径向尺寸相同的圆形开口。所述阀腔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叶轮轴组件下方的吸风槽道,所述吸风槽道为弧形结构,其两侧分别与所述吸风口、卸料口连通。通过在阀腔底部设置弧形结构的吸风槽道增大了物料的卸料空间,使得吸风装置的风力能发挥最大效用,进而提高物料的卸料速率。

进一步来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阀体上的电机座、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从动轮。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通过驱动轮、从动轮与同步带的配合实现了转轴的平稳转动。

进一步来说,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均设有固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叶片固接。通过加强板增强了叶片与转轴的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进料口为圆形开口,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卸料口的径向尺寸;所述进料口的上端设有端盖法兰。

进一步来说,所述阀体的下端固接有支撑底座。

进一步来说,所述吸风装置为正压风机或负压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了叶片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叶片带动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到卸料口处;即当独立腔室转动至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到该独立腔室内,当独立腔室转动至与所述吸风口、卸料口连通时,在外部吸风装置的驱动下,物料从独立腔室内向卸料口输送;通过侧置的卸料口实现了物料的侧面卸料,通过与外部吸风装置连接的吸风口提高了物料的卸料效率,避免了物料的堆积,同时通过相对设置的吸风口、卸料口形成了直吹式的吸风通道,避免了风力在阀腔内部形成涡流,最大程度地发挥吸风装置的吸风力。本实用新型的卸料阀提高了卸料效率,避免了卸料口处的物料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

1-阀体;11-进料口;111-端盖法兰;12-吸风口;13-卸料口;14-吸风通道;2-支撑底座;31-转轴;32-轴承座;33-叶片;34-加强板;4-驱动组件;41-电机座;42-驱动电机;43-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卸料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固接有支撑底座2。所述阀体1下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吸风装置的吸风口12、用于卸料的卸料口13,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相对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进料口11、吸风口12、卸料口13均为圆形开口,且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的径向尺寸相同,所述进料口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卸料口13的径向尺寸。

所述阀体1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叶轮轴组件。所述叶轮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阀体1并与固接在所述阀体1外壁上的轴承座32连接,所述轴承座32用于支撑所述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一端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4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接在所述阀体1外壁上的电机座41、套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从动轮。所述电机座4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43连接。

位于所述阀腔内的所述转轴31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叶片33,所述叶片33与阀腔内壁的间距为0.1mm。相邻的所述叶片33之间均设有固接在所述转轴31上的加强板34,所述加强板34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叶片33固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33之间限定形成容置物料的独立腔室。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进料口11连通且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连通。

所述阀腔的底部还设有位于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之间的吸风槽道14。所述吸风槽道14呈弧形结构,其上端与所述独立腔室连通,两侧分别与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连通。

所述进料口11的上端设有端盖法兰111,所述吸风装置为正压风机或负压风机。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卸料阀,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11)的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下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吸风装置的吸风口(12)、用于卸料的卸料口(13),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相对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阀体(1)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叶轮轴组件;所述叶轮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一端伸出所述阀腔并与固接在所述阀体(1)外侧的驱动组件(4)连接;所述转轴(31)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叶片(33),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33)之间限定形成容置物料的独立腔室;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进料口(11)连通且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卸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为径向尺寸相同的圆形开口;所述阀腔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叶轮轴组件下方的吸风槽道(14);所述吸风槽道(14)为弧形结构,其两侧分别与所述吸风口(12)、卸料口(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卸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阀体(1)上的电机座(41)、套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从动轮;所述电机座(4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4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卸料阀,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叶片(33)之间均设有固接在所述转轴(31)上的加强板(34),所述加强板(34)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叶片(33)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物料卸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为圆形开口,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卸料口(13)的径向尺寸;所述进料口(11)的上端设有端盖法兰(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卸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下端固接有支撑底座(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卸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为正压风机或负压风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卸料阀,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的阀体,所述阀体下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吸风装置的吸风口、用于卸料的卸料口,所述吸风口、卸料口相对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叶轮轴组件。所述叶轮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阀腔并与固接在所述阀体外侧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限定形成容置物料的独立腔室。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进料口连通且任一所述独立腔室均可转动至与所述吸风口、卸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侧置的卸料口和与之对应设置的吸风口提高了卸料阀的卸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聂海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森美瑞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